《布魯塞爾宣言》

《布魯塞爾宣言》

《布魯塞爾宣言》是2007年11月是聯合國《金伯利進程》成員8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共同簽署的,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各成員內部自律和協調作戰,加強邊境控制,以徹底根除“滴血鑽石”。

簽署背景

2007年11月09日,經過四天的閉門會議,標誌著阻斷“滴血鑽石”的聯合國《金伯利進程》成員8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共同簽署了《布魯塞爾宣言》,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各成員內部自律和協調作戰,加強邊境控制,以徹底根除“滴血鑽石”。
宣言說,經過各方努力,到2007年國際市場上滴血鑽石所占的交易比例已降至0.2%,但為了完全消除滴血鑽石,《金伯利進程》還將繼續從進出口兩方面,加強對鑽石生產商和貿易商的交易記錄跟蹤和實地考察。

相關內容

為了應對經濟危機,許多國家當時都推出了各自的經濟刺激配套。《布魯塞爾宣言》指出,儘管亞歐領導人都同意恢復市場信心和維持復甦動力應獲得優先處理,但是他們也注意到政府因干預金融危機而承擔了巨大的財政赤字和不斷上升的債務。一旦政府減少財政支出,將對改革實體經濟所需的措施,如工人培訓或福利等形成一定的影響。
對此,陳惠華說:“人們都希望會有更多的資源去做更多事,但現實是如果你的財政狀況不佳,這些問題都不容易解決,何況一些問題並非是短期內就能解決的,現在需要進行的是長期的結構性改變。”

會議會議

為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健全,《布魯塞爾宣言》不僅強調金融體制的監管制度必須更為有效,有一段也提到領導人同意金融業應該承擔政府為因應危機而承擔的部分成本。雖然經濟議題在這次峰會上受到最多的關注,亞歐領導人其實在過去兩天的會議上也就廣泛課題,包括較為軟性的促進雙方人員的往來進行交流。

關於戰亂鑽石

所謂“戰亂鑽石”是為戰亂地區、尤其是中部非洲和西部非洲的衝突提供資金的非法交易鑽石,這些鑽石也被稱為“滴血鑽石”,其交易比例在最高時甚至占到了全球鑽石貿易的15%。
為了打擊“戰亂鑽石”,一些國家和組織在2003年正式發起了《金佰利框架協定》,所有加入協定的成員國都必須對鑽石原石進行嚴格認證,確保其與戰亂無關,才能進入交易市場。目前歐盟全體成員國以及美國、中國等全球主要的國家都已經加入了該協定。經過各成員的努力,到了2007年,國際市場上的“戰亂鑽石”交易比例已經降至0.2%。

成果

在本次會議上,剛果共和國和賴比瑞亞正式加入金伯利進程,至此,金伯利進程成員已增加到48名,基本涵蓋了國際鑽石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的所有主要國家。

盤點亞歐首腦會議

亞歐首腦會議(Asia-Europe Meeting -- ASEM)是亞洲與歐洲之間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政府間論壇。1994年10月,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訪問法國時提出了召開亞歐會議的構想。中國一直是亞歐合作進程的積極倡導者和建設性參與者,致力於推動亞歐合作機制的深化。中國倡議和主辦多個部長級會議,涉及海關、科技、環境等領域。在亞歐會議成立以來已倡議17項。是各成員中首倡部長級會議最多的國家。它也是表現中國形象的重要官方活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