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災強度

森林火災強度指森林火災的燃燒面積、損害程度等火燒強度。高強度的火具有上升對流煙柱和渦流,能攜帶著火物傳播到火頭前的遠方,產生新的火點和火場,稱為飛火,危害極大,是森林大火災和特大火災的特徵,很難撲救。即對森林火災採取的控制和撲滅之措施,目的是使火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撲救方式大致分為直接撲救、間接撲救、航空滅火、人工降雨四種。即對森林火災採取的控制和撲滅之措施,目的是使火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撲救方式大致分為直接撲救、間接撲救、航空滅火、人工降雨四種。

簡介

森林火災強度森林火災強度

森林火災強度不一,高強度的火具有上升對流煙柱和渦流,能攜帶著火物傳播到火頭前的遠方,產生新的火點和火場,稱為飛火,危害極大,是森林大火災和特大火災的特徵,很難撲救。低強度的火,沒有對流煙柱,火焰小,平面發展,人能靠近扑打。

森林防火概念

(一)森林防火

森林火災強度森林火災強度

森林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和蔓延,即對森林火災進行預防和補救。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就要了解森林火災發生的規律,採取行政、法律、經濟和工程想結合的辦法,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對其見效綜合之類,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發生次數。撲救森林火災,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災燃燒的規律,建立嚴密的指揮系統,組織有效的撲火隊伍,運用有效的、科學的、先進的、撲火設備和方法,技術撲滅火災,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

(二)森林防火方針

我國森林防火方針是“預防為主,積極消滅”。預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關鍵,消滅是被動手段,挽救措施。只有把預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發生火災或少發生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必須採取積極措施將其消滅。因此,在森林防火各項工作中,我們必須做到兩手同時抓,一手抓預防,一手抓撲救,兩手都要硬。

(三)森林火災

凡是失去人為控制,在林地內自由蔓延和擴展,對森林、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帶來一定危害和損失的森林氣候都稱為森林火災。

(四)森林火災等級劃分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積不足1公頃或者在其它林地起火的;
2、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上不足100公頃的;
3、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00公頃以上不足1000公頃的;
4、特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000公頃以上的。

(五)森林燃燒三個要素

森林燃燒需要森林可燃物、氧氣、和溫度,稱為燃燒三要素。只要缺少三要素中任何一個要素,燃燒就不能進行。撲救森林火災時,只有消除其中一個要素,森林燃燒就會停止。
可燃物一般為森林可燃物。
氧氣是助燃劑。空氣中含氧在21%左右,如果氣壓高、溫度低,空氣中氧的含量就會增加,有利於燃燒。如果空氣中的氧量在18%以下,燃燒就會停止。
森林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也就是溫度必須達到可燃物的著火溫度(燃點)時,燃燒才能進行。各種可燃物燃點的差異很大。一般乾枯雜草的燃點為150-200ºC ,木材燃點為250-300ºC 。要達到這樣高的溫度必須要有外界的火源,一旦可燃物達到燃點後,就不需要外界的火源,依靠自身釋放的熱量就可以繼續燃燒。

火強度的劃分標準

森林火災強度森林火災強度

一級:不能燃燒,不能蔓延,沒有危險,注意森林防火;
二級:難以燃燒,難以蔓延,低度危險,防止森林火災;
三級:較易燃燒,較易蔓延,中度危險,嚴禁林區用火;
四級:容易燃燒,容易蔓延,高度危險,嚴禁林區用火;
五級:極易燃燒,極易蔓延,極度危險,嚴禁林區用火。
l、高強度火燒:林木有80%以上燒傷或燒死,林下灌木全部燒毀,燻黑高度在5m以上。由於地面所有有機物全被燒掉,礦質土的顏色和結構均發生變化。

2、中強度火燒:介於重度和輕度火燒之間,枯枝落葉層和半腐層被燒毀,半腐層以下顏色不變。

3、低強度火燒:林木被燒死或燒傷10%以下,林下灌木部分被燒毀(40%以下),樹幹燻黑高度2m以下。林火強度用火烽前單位長度所釋放的功率來表示(千瓦/米)。一般採用美國物理學家G.M.拜拉姆的公式來計算,即I=0.007HWR,式中I為火線強度(千瓦/米);H為熱值(焦/克);W為有效可燃物量(噸/公頃);R為蔓延速度(米/分)。
影響林火蔓延和強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可燃物的種類、數量和含水率,地形變化和立地條件的乾濕程度以及風速的大小等。

火情種類強度分析

森林火災強度森林火災強度

一般分為地表火、林冠火和地下火3種。

地表火

火沿林地表面蔓延,燒毀地被物,為害幼樹、灌木、下木,燒傷大樹幹基部和露出地面的樹根等。一般溫度在400℃左右,煙為淺灰色,約占森林火災的94%。按其蔓延速度和為害性質又分為兩類:急進地表火蔓延快,通常每小時達幾百米至千餘多米,燃燒不均勻,常留下未燒地塊,為害較輕,火燒跡地呈長橢圓形或順風伸展呈三角形;穩進地表火,蔓延慢,一般每小時僅幾十米,燒毀所有地被物,喬灌木低層枝條也被燒傷,燃燒時間長,溫度高,為害嚴重,火燒跡地呈橢圓形。

樹冠火

火沿樹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強風的作用下引起。破壞性大,能燒毀針葉、樹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溫度在900℃,煙柱可高達幾千米,常發生飛火,煙為暗灰色,不易撲救,約占森林火災的5%,多發生在長期乾旱的針葉林內,一般闊葉林內不大發生。按其蔓延速度和為害程度又分為兩類。急進樹冠火又稱狂燃火,蔓延速度快,火焰跳躍前進,順風每小時可達8~25公里,樹冠火常將地表火遠遠拋在後面,形成上下兩股火,火燒跡地呈長橢圓形。穩進樹冠火又稱遍燃火,蔓延速度慢,順風每小時為5~8公里,樹冠火與地表火,上下齊頭並進,林內大部分可燃物都被燒掉,是森林火災中為害最嚴重的一種。火燒跡地為橢圓形。

地下火

又稱泥炭火或腐殖質火。火在林地的腐殖質層或泥炭層中燃燒,地表看不見火焰,只見煙霧,蔓延速度緩慢,每小時僅4~5米,持續時間長,能持續幾天、幾個月或更長,可一直燒到礦物質層或地下水層。破壞性大,能燒掉土壤中所有的泥炭、腐殖質和樹根等,不易撲滅。火燒後林地往往出現成片倒木。約占森林火災的 1%。火燒跡地呈環形。多發生在特別乾旱的針葉林地內。

世界上95%的森林火災屬於中度和弱度,較易控制和撲救,約有5%的森林大火和特大火災很難控制和撲救,為世界各國森林經營中急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撲救林火方法和形式

1、撲救方法

森林火災強度森林火災強度

撲救林火有人工扑打、用土滅火、用水滅火、用氣滅火、以火滅火、開設防火線阻止火災蔓延、人工降雨、風力滅火機、化學滅火、爆炸滅火和航空滅火等基本方法。

2、撲救形式

撲滅森林火災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滅火方法(也稱積極滅火法或進攻型滅火方法),另一種是間接滅火方法(也稱建立防火線隔離法或以守為攻型滅火方法)。

直接滅火方法

是使用滅火機具直接與火交鋒,使火停止燃燒。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弱度、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滅火),不適合猛烈燃燒地大火或樹冠火。直接滅火法採用的機具很多,可以使用機械撲火工具,也可以用化學滅火藥劑、水、土。
間接滅火法

主要使建立防火隔離帶,如開防火線、挖防火溝、以火攻火等。它主要適用於猛烈燃燒的地表火、樹冠火和難滅的地下火。
間接滅火法): 主要用於撲救大面積、大強度、大風條件下的火災和阻止大面積荒火燒入林內的情況下使用。主要方法是利用河流、道路和山脊作為依託條件開設防火線,阻隔火的蔓延。

1、 人工開設防火線。在火前方一定距離,選擇與主風方向垂直,植被較少的地方,人工開設防火線,並清除防火線上的一切可燃物質。防火線寬度一般不少於30米,長度應視火頭蔓延的寬度而定,伐倒的植被倒向火場一邊。開設防火線時要強調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要立即返工。防火線形成後,要派足夠人員在外側守護,嚴防火燒越防火線。

2、火燒防火線。火燒防火線的技術性強,危險性大,如掌握不好極易跑火。因此,必須選擇有經驗的指揮員指揮,組織足夠人力,選好風向,在三級以下風力時進行。風力太大不宜使用。

火燒防火線一般選擇在火頭的前方,利用河流、道路作依託條件,迎著火頭,在火頭前進的方向的對側開始點火,利用風力滅火機使火向火場方向蔓延,兩火相遇產出火爆,降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而將火熄滅,阻止火蔓延。採用火燒防火線方法滅火時,點火人員一般相間5米,向同一方向移動同時點火。逆風火速一般小於每小時60米,為了使大火燒到時能燒開100米以上的區域,點火則應該提前20—30分鐘進行,可以採用拉多道火線的方法逆風點火。
3、 如果火勢進一步擴大,指揮員應根據火勢、地形、地被物、氣象、撲救力量等情況,考慮變更撲救方法和撲救隊伍的任務及配備,掌握好支援隊伍和物資,力爭控制局勢。

4、 在指揮撲救時應注意判斷撲救力量和火勢的相互聯繫,根據火的發展蔓延速度,劃分間接撲火區和直接撲火區,確定間接撲火方式和作業地點,分配撲火任務,落實責任,實行分片包乾。

5、 選派有撲火經驗的同志和經過培訓的撲火隊(組)到重要火場部位撲救,其餘人員配合撲火。在山脊開設防火線,一是要進行嚴格驗收;二是當火燒向防火線時,應組織撲火人員及時撤退;三是已經開好防火線,當火燒向防火線時,指揮員要沉著堅定,指揮有序,主動進攻及時撲滅越界火、飛火、阻止火蔓延。採用火燒方法開設防火線時,要將撲火人員分成點燒組、撲火組、清理組和撲火預備隊,邊點撲邊清,指揮員要統一行動,嚴密組織,及時掌握火情變化,立即採取果斷措施。

6、當撲救時間較長,一線撲火人員疲勞時,要及時使用預備隊伍,撤換一線撲火人員,避免因過度疲勞,造成人員傷亡。

7、當火勢激烈兇猛,間接和直接撲火方法難以奏效時,應當利用日出、落日前後一段時間大氣濕度大,風小,火勢較弱的有利時機,最大限度組織撲救力量,投入撲救戰鬥。

8、 利用防火線阻止火勢蔓延成功後,指揮員要重新調整撲火方案、撲火力量和撲火任務。一是留下部分人員清理余火,看守火場,警戒飛火,防止復燃;二是主要撲救力量轉移,由外向內邊打邊清;三是配備適當預備力量,以應付情況突變。

中國火災案例

1、2009年2月12日12時30分左右,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高砂鎮端溪村突發森林火災,由於風大火勢迅速蔓延,山火已經蔓延七個村莊,燒毀山林二千餘畝。福建省正組織各種專業力量全力撲救火災,已轉移民眾八百餘人,有關部門尚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圖為高砂鎮境內的公路上,來往的車輛從火叢旁串流而過。

2、2009年2月11日16時,湖南長沙縣金井鎮新沙村新屋組村民因燒田埂引發的森林火災,經當地幹部民眾500餘人奮力撲救,到12日5時,火勢得到完全控制,過火面積約12公頃。金井鎮政府綜合治理辦公室副主任湯楊在組織其他人員撤離時被大火包圍,不幸殉職。

3、2009年2月12日中午11時許,湖北鹹寧潛山林場發生森林大火,至午1時30分許,過火面積已超過500畝。因鹹寧市公安、消防、林業、電力等部門人員和附近數百名村民撲救及時,很快撲滅了大火,未造成人員傷亡。據警方透露,此次起火原因是有村民在山下砍伐路邊野草後焚燒引起,該名村民已被警方拘留,而潛山林場總的過火面積尚在調查中。

4、2009年2月12日14時左右,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白臘鄉、赤水鎮、後山鎮、觀興鄉、麻城鄉、水潦鄉和古藺縣德耀鎮馬嘶鄉箭竹鄉九個鄉鎮相繼發生森林火災。13日4時30分左右,大火被全部撲滅,火情附近民眾及撲火人員等均未出現傷亡情況。瀘州市應急辦表示,此次森林火災敘永縣的過火面積為1150畝,古藺縣過火面積還在核查中。初步分析,此次森林火災是農民野外用火造成的。敘永縣兩名生產用火(燒草木灰作農肥)涉嫌人已被公安機關控制。當地正在組織清理明火,防止死灰復燃。起火面積和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5、2009年2月12日下午4時左右,貴州畢節市海子街鎮彭家寨村層台鎮付家溝村境內相繼發生森林大火,森林大火已造成當地村民2人死亡2人受傷。截至12日23時20分,彭家寨村的森林大火已被撲滅,當地消防官兵仍在緊急撲救付家溝村的森林大火。

6、2009年2月12日下午,雲南昭通市彝良、鎮雄、大關、鹽津、威信5個縣的十幾個鄉鎮不同程度發生森林火災或森林火情。由於當地風力很大,達到七級,且山高坡陡,救援人員無法靠近,火勢難以控制,加之火災發生的林區或地方交通通信極其不便,甚至不通公路或是通信盲區,因此撲救難度極大。火災發生後,當地立刻啟動應急預案,組織300餘人到羅坎鄉、1000餘人到小草壩林場進行撲救。截至13日9時30分左右,發生在彝良縣小草壩鄉和鎮雄縣羅坎鄉的森林火災基本撲滅。9時50分時,當地撲救人員正在清理火場,直到確認大火完全撲滅。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局長杜永勝日前表示,受一些地方持續乾旱和去年南方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今年春季,中國大部分地區森林火險等級持續走高,部分地區出現歷史最高的森林火險,已具備發生特大森林火災的物質和天氣條件,防火形勢異常嚴峻。

發生傷亡事故原因

1、 火行為的變化判斷失誤。
2、 順風逃生。
3、 直接扑打火頭。
4、 在草甸、雜灌中避火。
5、 對地形條件認識不清,沒有建立避火安全區。
6、煙燻嗆和高溫烤灼。一氧化碳是濃煙中對人危害最嚴重的氣體。當森林可燃物燃燒不完全時產生一氧化碳。產生不完全燃燒的情況:
a.清晨發生的草甸火。
b.發生在陡峭、閉塞谷地中的林火。
c.發生在防火期前後的林火。
d.通過粗大死地被物或腐爛物時的林火。
e.在南方常綠色植物類型中發生的林火。
許多可燃物能產生高達200℃以上的地面溫度,並能輕而易舉地形成1000℃以上的空氣溫度,而人體在高於120℃的環境中就會喪失功能。
7.撲火隊員過度疲勞
8.對小火掉以輕心
小火給人以錯覺,撲火安全意識淡化,也不建立避火安全區,往往因掉以輕心而發生意外傷亡事故。
9.對林火的極度恐懼,驚惶失措。
沒有接受撲火訓練的撲火人員,因受到林火產生的轟鳴聲和濃煙、高溫的危害而引起極度恐懼,驚惶失措、失去統一指揮,亂跑亂串而發生傷亡事故
10.火燒木、亂石砸傷。

你不知道的森林火災相關知識

俄羅斯森林大火已經演變為俄羅斯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你了解森林火災嗎?你知道森林火災的危害嗎?你知道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嗎?
森林火災| 森林覆蓋率| 森林氣候| 森林碳匯| 泥炭火災| 森林生態系統| 《森林防火條例》| 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 火險預測預報| 森林火災預防| 林火監測 | 火災危險等級| 森林可燃物| 森林火災強度| 地表火| 樹冠火| 地下火 | 熱對流 | 熱輻射 | 熱傳導 | 焚風 | 焚風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