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警衛團

朱德警衛團

“朱德警衛團”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總指揮部特務團,1935年12月組建於陝西延長縣。36年11月該團隨總部東征,37年3月該團擴編為4個營,第4營調至延安擔任黨中央警衛工作,不久正式調歸中丅央警衛團,後軍委警衛營補充入該團。

基本信息

簡介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該團改編為第十八集團軍總指揮部特務團,轉戰太行。39年10月該團3營和全團部分營以下副職,奉命開赴太岳地區組建特務第2團,原特務團為特務第1團,40年4月2個特務團合併,番號仍為八路軍總部特務團。1941年11月,日寇鋼鐵大隊5000餘人,向位於山西省黃崖洞(亦稱黃煙洞)的八路軍總部兵工廠進犯,該團依託有利地形和堅固工事堅決阻擊,與敵人浴血奮戰8晝夜,斃傷敵1700餘人,取得敵我傷亡8:1的輝煌戰果,成為我軍太行地區自1940年反掃蕩以來的模範戰鬥集體。該團自建團以來,跟隨毛主席東征呂梁,跟隨朱總司令轉戰太行,浴血奮戰,忠誠警衛,出色完成了保衛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警衛紅軍總部和八路軍總部的任務,用鮮血和生命譜寫黃崖風雲,創造太行南泥灣,歷經百團大戰、淮海戰役、渡江作戰、西南剿匪、上甘嶺戰役、南疆自衛還擊作戰,屢立戰功,歷史輝煌。1945年4月,在山西省遼縣桐峪鎮被八路軍總部正式命名為“朱德警衛團”。

風雨歷程

朱德警衛團老照片朱德警衛團老照片

1945年10月9日編入晉翼魯豫野戰軍3縱7旅,改番號為21團,49年3月改番號為2野11軍31師93團,50年93團隨師調歸12軍建制,51年改番號為志願軍12軍31師93團,69年12月改番號為12軍36師108團,85年改番號為第12集團軍摩步36師108團。

1949年3月於安徽阜陽改番號為2野11軍31師93團,部隊在參加渡江戰役後,一直打到福建南平,然後折回到安徽蕪湖休整10多天,開始進軍西南。

1949年12月,從蕪湖行軍到南京浦口,乘火車到達湖北孝感後,日夜兼程,一路打了6次勝仗。

1950年93團隨師調歸12軍建制。

1951年3月改番號為志願軍12軍31師93團,部隊入朝作戰。

1952年11月,剛剛完成前線防禦和反擊任務,準備後撤休整,半途接到增援上甘嶺的命令。在上甘嶺戰役中,第31、34師相繼投入戰鬥,在副軍長李德生(後任安徽省革委會主任,軍委總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司令,瀋陽軍區司令,國防大學政委,1988年被授予上將銜)指揮下,取得了戰役最後勝利。

1952年12月,上甘嶺戰鬥後,六十二軍一八六師五五三團九連奉命與我團九連合編(該連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老連隊,徐向前司令員曾授予“老虎連”光榮稱號;並贈給了“老虎連”錦旗)。

1954年4月,部隊從朝鮮凱旋歸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2軍31師步兵93團”番號。駐防浙江金華,

1961年移防蘇北的淮陰地區。

1967年4月進駐安徽宿縣執行“三支兩軍”任務。

1978年接替第68軍,移防江蘇徐州新沂。

1969年12月於安徽省宿縣改番號為12軍36師108團,

1978年接替第68軍,移防江蘇徐州新沂。

1984年7月20日16時25分,從江蘇省新沂縣駐地乘悶罐專列開往中越邊境。經過四天五夜到達昆明後,部隊改為摩托化行進。又經過3天,7月28日到達雲南省文山州,進行為期4個多月的臨戰訓練。參加老山自衛反擊戰。

1985年7月返回新沂縣。

1985年改番號為第12集團軍摩步36師108團。

1986年9月9日,徐向前為朱德警衛團題詞:總部特務團。

2001年4月30日,新沂市國稅局與駐新某部"朱德警衛團"簽訂新一輪共建協定,以當代軍人為榜樣,深入開展"新世紀江蘇國稅人新形象"大討論活動,全面提高國稅幹部整體素質。

2003年36師改36旅,原來的朱德警衛團一營調到浙江金華,二營沒變,三營調到福建。

2003年7月參加安徽懷遠縣淮河荊家溝排灌站管涌搶險,(一堤之隔的就是懷遠縣城)。

200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集團軍摩步36師108團奉調從江蘇新沂遷駐安徽蚌埠,朱德警衛團的紅軍單位歸12軍工兵團了,保留朱德警衛團番號,現為南京軍區73073部隊。

2007年7月20日,南京軍區朱德警衛團的戰士在淮河鳳陽濠河閘附近加固大堤。

2007年8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朱德警衛團在潁上縣抗洪搶險圓滿完成使命凱旋返營。聽聞訊息後,1000多名民眾早早地自發來到部隊駐地的潤河中學,他們中有幹部、有民眾,有老人、有小孩,高溫下的人們渾身是汗,滿臉是淚,手提著水果、飲料,守在道路兩邊,夾道歡送。

2010年6月275名官兵攜帶60餘艘衝鋒舟,赴撫州唱凱鎮災區抗洪救災,執行水上巡邏、運送民眾等任務,在受災民眾安置點撤收帳篷、清理衛生,搬運救災物資98噸。

團歌

我們牢記,一個英名,朱德,朱德,敬愛的總司令!多少次雄壯的進軍,他的戰馬總在我們佇列前行進,啊~威武的統帥、啊~慈祥的父親,我們是朱德警衛團驕傲的士兵!

我們牢記,一個英名,朱德,朱德,敬愛的總司令!多少回險惡的交鋒, 是我們抱著決死的精神伴隨他身影,啊~威武的統帥、啊~慈祥的父親,我們是朱德警衛團驕傲的士兵!

新型工兵

新的時期,這個團從多次參加抗洪搶險到協助地方開山架橋、水上救護;從抗擊冰雪災害到擔負駐地處突維穩;從重大三軍聯合演習當開路先鋒到參與駐地經濟建設,一次次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出色表現說明:他們的職能在拓展,戰場在延伸,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在提升。

平時練得精,戰時頂得上。作為全軍十九支抗洪搶險專業應急部隊之一,他們時刻保持戒備。

“慧眼魚鷹”

汛情危急,濁浪滔天。去年7月9日17時,駐地鳳陽縣臨淮關鎮一段子堤突然決口90多米,部分堤壩出現漫溢,情況十分危急。處於淮河與濠河交匯點上的臨淮關,是千里淮河大堤的險中之險,突如其來的災難使下游數萬名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面臨著嚴重威脅。

險情就是命令。嚴陣以待的該團500名官兵帶著44艘衝鋒舟火速趕赴臨淮關展開水上救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娘看到洪水衝進了屋內,驚恐萬分。搖搖欲墜的房屋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為了防止衝鋒舟掀起的波浪將房子衝倒,官兵們奮不顧身地跳入滾滾洪水中,奮力向前游去,當他們將老大娘背上衝鋒舟的一剎那,房子轟然倒塌。

水上救護不僅有苦與累的交織,更是生與死的考驗。參加搶險的官兵憑藉著平時練就的過硬技術,一次次跳進洶湧的洪水中解救被困民眾。辛勞和付出換來了一個個被洪水圍困民眾的生命和安全,這支部隊因此被受災民眾譽為“水上救護神”。

團政委胡進說:“我們不僅要在執行抗洪搶險任務中當先鋒,更要在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全面過硬,實現從作戰準備為龍頭,向抗洪搶險、抗雪救災、抗震救災等任務拓展。”

他們總結以往抗洪救災經驗,為有效克服水下管涌滲漏、執行水下打撈搜救和特種任務,組建了“水上蛙人”分隊。通過嚴格訓練和考核,培養了數百名潛水員,重裝下潛深度達10餘米,能夠持續在水下作業40多分鐘,為應對水下突發事件儲備了專業技術保障力量。去年7月,他們配合駐地公安部門,成功從數米深的龍子湖中打撈出數十件貴重物品,最大限度減少了財產損失,贏得了駐地百姓的廣泛讚譽。

伸開五指強,握緊拳頭硬。一次次高標準實戰演練中,他們“迅即能戰,戰之能勝”。

“機動部隊”

該團地處皖南腹地。長期以來,駐地社情複雜,群體上訪、滋事等群發事件時有發生。針對這些客觀情況,團黨委“一班人”在思考:在執行處突維穩和應急救援中,部隊怎樣才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

該團結合擔負的任務特點,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在建立反恐維穩應急分隊的基礎上,又按照實戰要求嚴格開展生存技能與反恐處突針對性訓練,確保一旦出現緊急情況,該團官兵能按照上級命令,“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採取果斷措施,控制局面,隨時準備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特殊使命。

這是一次高規格、高難度、多部門、軍警協同的立體演練。一天凌晨6時,團作戰值班室向應急分隊傳達命令,要求地爆連緊急出動,配合地方政府參加反恐怖演練。同時,演練指導組對這次演練進行全程跟蹤評估。

團長王世樂動員時強調:“你們是皖南唯一一支處突維穩分隊,也是參加演練中唯一的部隊,你們在執行任務中的形象就是解放軍的形象,這次演練只準成功,不準失敗!”

由團首長機關和地爆連官兵組成的應急出動分隊,在20分鐘內火速集結。根據上級預案,地爆連官兵實施徒步行軍和摩托化開進相結合的方式,提前15分鐘到達指定駐訓點,立刻展開演練的各項準備……最後,經過演練指導組評估打分,這次演練綜合成績為96分,喜悅之情洋溢在參演官兵的臉上。

未來反恐作戰複雜多變,戰機稍縱即逝,必須多備幾手,才能成為遏制恐怖攻擊的鐵拳頭。去年奧運期間,地爆連結合擔負皖南地區反恐維穩任務,進行戰術、巷戰、排爆、解救人質、擒拿格鬥等一系列針對性訓練,並配齊防毒面具、排爆服、探雷器等特種器材,處突維穩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逢山能開路,遇水能架橋。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催生多樣化技能。

“智慧型工兵”

“真難想像,昔日‘鍬鎬軍團’成了‘水中蛟龍’!”一位“老工兵”觀摩了該團“水中蛙人”分隊執行的水下搜救演練後,發出如此感慨。

隨著部隊在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的作用日趨增強,傳統工兵分隊的戰鬥技能訓練已很難滿足任務需要,只有突破專業局限,技能訓練由重一專訓練向重多能訓練轉變,才能做到“逢山能開路、遇水能架橋”。

為實現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與多樣化能力的“無縫”對接,這個團轉變練兵思路模式,將使命與訓練任務銜接起來,積極探索與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相適應的訓練內容體系;將多樣化軍事能力細化為共性行動和個性行動相統一,作戰行動和非作戰行動相結合的多個訓練課題,用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要求推動軍事訓練,用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標準檢驗軍事訓練,提出“重指揮更重技術、重應急更重常備、重專精更重多樣”的訓練模式。

水上破障當先鋒,應急救災是能手。團參謀長汪生虎介紹說,團“抗洪救災模範營”水上動力連百餘名官兵,人人會爆破,個個能操舟。一級士官蔣方瑞,參加團組織爆破專業裝藥捆包比賽時,以1分27秒的成績奪得了全團比武競賽第三名。連隊有近20%名官兵會駕駛挖掘機、平路機、吊車等特種車輛,有近20名官兵會操作偵察專業的工兵測距儀、測速儀、風向儀等非專業器材,實現了自我保障,提升了部隊戰鬥力,確保一旦有事,隨時能應急出動,準確到達指定位置,不辱使命,讓黨和人民放心。

帶兵感言

平時能過硬,戰時當尖刀

團長王世樂:面對新世紀新階段軍事變革的浪潮,我們“朱德警衛團”以提高部隊戰鬥力為中心,著眼使命任務,堅持按綱施訓,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重大軍事任務和非軍事行動,先後被評為全國防汛抗旱先進集體、全軍崗位練兵先進單位和先進團黨委。團隊的發展進步向世人展示我們平時能攻堅,戰時當尖刀的能力。

團政委胡進:幾十年來,我們“朱德警衛團”官兵雖然換了一茬又一茬,但英雄團隊勇猛頑強、英勇善戰的戰鬥精神始終傳承至今。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始終發揚當年保衛我黨我軍最高層安全特殊使命時的那么一股勁,高舉旗幟、聽黨指揮,時時處處視人民民眾的利益高於一切,以實際行動忠誠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譜寫歷史新詩篇。

人民解放軍的英雄團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