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

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

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某集團軍步兵團第2營的榮譽稱號。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北部地區發生特大森林火災,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某集團軍步兵團第2營奮力撲火,在1987年6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第2營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榮譽稱號。

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某集團軍步兵團第2營的榮譽稱號。

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北部地區發生特大森林火災。駐林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聞訊後,連夜緊急出動,趕赴火災現場撲救。第2營率先到達,在漠河縣城面臨被大火吞沒的危急時刻,全營官兵為搶救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義無反顧,3次沖入城內,奮勇搶險救災。第一次進城時,大火已逼近城東北角貯有數十噸硝胺的炸藥庫和貯有上百噸汽油的中心加油站,他們冒著被烈火包圍、炸藥庫和加油站隨時可能爆炸的危險,打出一條2公里長的防火隔離帶,保住了炸藥庫和中心加油站。部隊剛撤出,儲量達10餘萬立方米的木材場又燃起沖天大火,在8級大風裹挾下撲向漠河城。官兵們冒著被大火吞噬的危險,在副團長任金慶率領下,再次衝進漠河城,引導疏散居民,奮力搶救老人、婦女、兒童,連續奮戰20餘小時,有41名官兵被燒傷。官兵們極度疲勞、飢餓,卻顧不上吃飯休息,又組成3個救護收容組,第三次進入縣城繼續搶救。全營先後搶救民眾229人,引導疏散民眾1200餘人,為30多名受傷民眾進行了治療。5月8日,又奔赴古蓮林場參加滅火救災。經10晝夜奮戰,撲滅大火頭15處,開闢防火隔離帶27公里,撲滅和看守火線145公里,保護了15萬立方米商品木材和價值300萬元的生產設備及生活設施。

1987年6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第2營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榮譽稱號。

在伊南河撲火戰鬥中

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

戰鬥在翠北林場北部火場的是198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榮譽稱號的“老虎團”二營官兵。他們冒雨向火場縱深開進,在林地、沼澤、濕地等複雜地形里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前行。
一級士官李自超在排查中發現一棵白樺樹上端樹洞裡呼呼冒著黑煙,周圍被燒焦的樹皮不斷落下,眼看暗火就要變成明火。情急之下,他迅速爬到樹上,把水壺裡剩餘不多的飲用水倒進了樹洞。隨著一陣哧哧的響聲,樹洞裡的濃煙很快消失。但小李仍不放心,又讓戰友跑到周圍的沼澤里灌了一壺水,繼續往樹洞裡倒,直到樹洞裡溢出水來才罷休。
一路險情不斷。山火剛過,許多被火燎斷的枯枝冷不丁便落下來。“小心!”正在低頭清理余火點的戰士李軍被班長劉興岩一把推開,只聽“啪”一聲,一根手臂粗的枯枝重重砸下。
5月2日1時,官兵們已向前推進5公里左右。夜間氣溫驟降,官兵們全身被雨水、汗水浸透,衣服表面凝結成了薄冰,但大家鬥志不減,繼續向火場縱深推進。
天亮時分,他們穿越了整個翠北林場過火區,形成了整體合圍。帶隊的嚮導感慨地說:“你們真是‘及時雨’啊,現在我們可以放心了!”
2日上午9時40分,當記者趕到翠北林場時,看到官兵們有的靠著樹,有的枕著鍬,有的摟著滅火工具,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酣睡著。
營長尹愛軍告訴記者,這一夜,他們共撲滅明火點300多個、暗火點600多個,徹底消除了翠北林場死灰復燃的後患。

人民解放軍的英雄團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