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舞

木鼓舞

木鼓舞分布在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岩帥、單甲、糯良、勐來、勐角、班洪等鄉鎮,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木鼓歌舞場。現滄源縣有大、中、小型木鼓700多隻,能跳木鼓舞、唱木鼓歌的人很多。佤族各村寨都有一批藝人了解木鼓舞祭祀全過程並能演唱佤族拉木鼓調,有較為突出的傳承體系和有較大影響的代表性藝人。岩帥鎮建設村陳改保家族據說已有28代木鼓舞傳人。佤族木鼓舞歷史悠久,傳說木鼓是佤族的通天神器,是佤族的歷史文化象徵,它集中體現了佤族民間歌舞、文學、藝術及宗教信仰。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木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概述

木鼓舞木鼓舞
木鼓舞是流傳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擊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間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長的樹木軀幹,鑿空內部成型。一般木鼓舞為族群全體參與的大型祭祀活動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為族群的象徵,以敲木鼓、跳木鼓為核心的祭祀活動充滿著強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鮮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徵。
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鼓舞結合開舞蹈文化之先河。《尚書·益稷》中"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記述了原始社會人們敲打著石器,模仿獸類的形象跳圖騰之舞,《易·繫辭》中"鼓之舞之以盡神"說明鼓的出現,使舞蹈得到飛躍,成為農耕舞蹈文化的開端,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藝術形式。
木鼓舞主要包括拉木鼓舞、鋩鑼舞剽牛舞刀舞甩髮舞跳木鼓房舞迎頭舞供頭舞送頭舞等。跳這些舞蹈都要敲擊木鼓作為伴奏的主要樂器,因而總稱為“木鼓舞”。其他伴奏樂器還有鋩鑼銅鼓葫蘆笙等。跳木鼓舞以圍圈、挽手、對稱舞蹈為主要動律,雙膝彈動,重拍向下,韻律感強。表演時木鼓震天響,秀髮滿天飛,風格粗獷奔放、熾熱狂野,表現出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性格特徵。過去,木鼓舞貫穿於木鼓祭祀活動全過程,具有原始崇拜及娛神娛人性質。現在的木鼓舞與宗教信仰無關,已經發展為年節喜慶時的表演舞蹈,出現了以“高格龍勐”、“甩髮舞”、“加林賽”等為代表的一批蜚聲中外的優秀作品。木鼓舞是佤族民間歌舞的集大成者,是佤族文化最直觀生動的體現,一直為佤族民眾所認同,對凝聚民族精神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藝術價值和民族學、宗教學等的研究價值頗高。目前,臨滄市已將木鼓舞作為佤族“司崗里狂歡節”、佤族傳統“新米節”的重要活動內容。

意義

木鼓舞木鼓舞
佤族民間節日與祭祀活動相互融通,每逢年節、祭祀,人們身著盛裝,殺豬剽牛,泡濾水酒、蒸糯米飯以示慶祝,熱鬧非凡。其中最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農曆十二月,即佤歷“格瑞月”所舉行的“拉木祭祀”。該祭祀活動不但儀式隆重、場面宏大,而且由巫師“魔巴”率領下的佤族傳統《木鼓舞》,貫穿於祭祀始終。更重要的是,屆時“木依吉”大神,將親臨盛會接受人們對他的崇拜和敬奉。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輩相傳的“神器”,被視為本民族繁衍之源頭。這在佤族傳說中曾記載:開天闢地之初,一場巨大的洪水幾乎吞噬了陸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將一隻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壯大直留存到今天。從此,遠古時期的阿佤人便將“木槽”視為民族的母體,給予著最高的崇拜。

佤族為了獲得本民族的繁衍、壯大,便將“木槽”製作成形似女陰形式,並能安放神靈“木依吉”靈魂的“木鼓”。阿佤人認為:“木鼓”既是拯救過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強壯母體的化身,又是“木依吉”靈魂的居住地,而成為萬物繁茂成長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現從“木鼓”的製作,到最後以敲擊“木鼓”來溝通神靈,達到天賜福澤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舞蹈。為了使“木鼓”能夠敲奏出美妙動聽的音色,人們在兩米多長的鼓身中間,鑿制了扁長狀的音孔,並在內腔中呈三角形的實心部分,兩邊各鑿一個音腔,裝置上能產生迴響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為母子關係的兩隻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為舞蹈進行伴奏。這兩面“母子木鼓”,所發出忽而低沉渾厚,忽而清脆響亮,不同音色的陣陣鼓聲,猶如母子間親切、委婉的對話而令人浮想聯翩。

舞蹈的組成

木鼓舞苗族木鼓舞
《木鼓舞》由四部分組成,舞蹈首先展現了,由巫師“魔巴”帶領全村健壯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條捆綁已選擇好的巨大樹幹後,在騎於樹幹 “魔巴”的一路領唱下,拉木人邊踏歌為節,邊迎合高呼地拉木前進直達村寨的歌舞。這段古樸而粗獷的歌舞“拉木鼓”,氣氛神聖莊嚴,舞步自然成韻,極具原始崇拜意味。
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現的“進木鼓房”,集中以模擬舞姿來表述人們挖鑿、製作“木鼓”的勞動過程。結束於新“木鼓”誕生後,“魔巴”手持樹枝,在大八字“蹲襠步”的行進中,引導“木鼓”進入“木鼓房”的莊嚴過程。
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為熱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嫻熟的擊鼓技巧和粗獷舞姿,集中展現了表演者模擬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邏、報警、作舞等情景為內容的多種舞蹈套路表演。舞蹈開始由一至二人擊鼓進行表演,鼓點的音色與節奏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改變。當舞蹈進入高潮時,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繪鼓槌的剽悍男子進入場地,邊擊鼓,邊圍鼓鏇轉、跳躍,將“敲木鼓”的歡騰氣氛推向極致。人們在以此歡愉神靈,求得來年的五穀豐登、人畜兩旺的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悅。
“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後對“木依吉”大神進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禮儀舞蹈,舞蹈語彙簡單、質樸,富有濃厚的原始儀式氣氛。
隨著歷史的進展,佤族人們的意識和觀念也隨之發生了飛躍的變化,新興的科學文化取代了舊社會的封建迷信,但作為具有民族傳統祭祀性的《木鼓舞》並沒有消失。它以一種不失民族傳統風範的嶄新面貌,成為阿佤人認同並喜愛的自娛性舞蹈形式。
每逢年節慶典,佤族男女老少都會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擊下跳起《木鼓舞》來。人們圍繞著“木鼓房”,攜手成圈翩躚起舞。他們以曲膝、弓腰表示對“木鼓”的敬仰。人們不分男女老少按逆時針方向圍圈緩慢轉動,動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腳為主。第一拍右腳向右斜前方上一步,雙手曲肘舉至頭斜上方,身體後仰;第二拍左腳跟踏一步,雙手甩至身後斜下方,身軀前傾。如此反覆,動作規律而平穩。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領唱與眾人踏節而歌為伴奏。歌詞多以述說民族歷史、祭祀和勞動生產、生活等方面為內容。整個歌舞表現了佤族人民製作木鼓過程和木鼓落成時的喜悅心情。咚咚的木鼓聲和不時的高吭歌聲、歡呼聲,伴著充滿激情的舞蹈,強烈地表現了佤族人民純樸的鄉土情感和執著追求“求生存、圖發展”的民族精神。

現在,人們在舞蹈中又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髮”動作,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語彙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而成為佤族的代表性舞蹈。

傳說

木鼓舞苗族木鼓舞
苗族翻鼓節跳木鼓舞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每年正月,人們都要上九重天和祖宗一起過節,吹蘆笙跳木鼓舞十二天才回來,這樣祖宗們才快樂。後來出現了很多的妖魔鬼怪和害蟲作惡,人們被災禍病疫、饑荒鬧的不得安生,還發生了虎妖趁大人上天踩鼓時來吃掉小孩的悲劇。氏族長老告當向祖宗訴說請求幫助。天上的祖公就將威力無比的木製天鼓,送給他帶回凡間鎮妖驅邪。天鼓有有九庹長、七抱粗,告當他們扛也扛不起、拉也拉不動,他們在眾多鳥獸幫助下,想方設法把天鼓移到天河裡慢慢拉回家鄉。等拉到寨邊的河灘上時,已是農曆二月第一個豬(亥)日了。鄉親們架起天鼓,咚咚咚地敲起來,妖魔鬼怪害蟲們立時死的死逃的逃。人們高興得接連跳鼓唱歌歡慶了三天,還把祖宗也從天上請下來,與子孫後代們一起飲宴同樂。祖公臨走時,吩咐把鼓藏進山洞中,每年二月都要翻出來敲一回,跳木鼓舞一天,就會吉祥平安。這年果然風調雨順,萬物繁榮,五穀豐登,人畜興旺。九月秋收結束,鄉親們為了感謝祖宗保佑他們獲得了豐收,又隆重祭祀祖宗,過節一天。從此興起了每年二月和九月的翻鼓節。由於天鼓太大太重,翻鼓進出山洞很不方便,後來人們就改制為小木鼓,也不再藏於山洞,而是放在家中了。

相關信息

木鼓舞佤族青年在北京八達嶺長城上表演木鼓舞

3月14日,雲南阿佤山的40多名青年男女在北京八達嶺長城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木鼓舞表演。來自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的佤族青年男女表示,希望能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向世界人民展示木鼓舞這個佤族人民獨特的、充滿野性美的民族藝術。

40年前,一首經典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紅透大江南北,之後的若干年,這首歌被多位歌唱家、歌手不斷翻唱,從而讓人們對佤族音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0年後,阿佤人民再次用他們最真摯的歌喉和滿野性美的木鼓舞,征服了所有的觀眾。這是一首佤族民歌《想你》,歌曲描述了佤族青年男女戀愛情景,質樸的歌詞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曲風,與目前的流行音樂形成巨大反差,向聽眾拋出了一枚重型催淚彈。

起源

在雲貴高原特有的歷史地理和環境條件下,在那裡定居的少數民族也創造了極為寶貴的鼓舞文化,流傳下來的"木鼓舞"保存著真實的動態形象資料。雲貴高原屬亞熱帶、熱帶的濕潤氣候,森林茂密,樹種繁多,取材制鼓方便,因此,當地民族多選優質原木製鼓,此類鼓,人們泛稱"木鼓",也有"大鼓""皮鼓"等叫法,各少數民族又有本民族語言的稱謂。木鼓的形制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用整段原木挖製成鼓,如佤族的木鼓,佤語稱作"布絡"。另一種,把整段原木挖空作鼓膛,兩端或一端蒙以牛、羊皮製成木鼓。雙面的木鼓,苗族稱作"略斗",用楠木挖制;侗族稱作"工",用"梅雪香"原木挖制;基諾族稱作"塞吐",用紅毛樹幹挖制;而景頗族的"贈疆",則用長約3米的巨木挖制;瑤族雙面鼓因用於"猴鼓舞",而叫作"猴鼓"。單面的桶形大鼓,也叫"大鼓"。壯族的單面大鼓叫作"種勞",用杉木板拼制鼓膛,蒙以牛皮。各民族的木鼓舞,在木鼓的造型、所用原木與製作方法、所敲擊的鼓點與音色之不同,從而形成木鼓舞的多種風韻。木鼓舞是貴州省台江縣苗族民眾所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東木鼓舞兩大種類,其中以反排木鼓舞影響較大。它分布於貴州台江縣城東南方26公里處的反排村,村中居民皆為苗族。傳說反排木鼓起源於一對跟從鳥蟲學會跳舞的古代兄妹。自古以來,反排木鼓舞就在反排村世代相襲。
遠古時候,反排村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來住在東方,遭受其它部落的攻擊,全族幾乎覆滅。他的兒子勇郁古和女兒仰妮耶古雙雙逃散來到反排這塊地方,過著野人般的生活。由於長年生活在深山裡,勞動之餘,兄妹倆常以蟲鳴鳥叫為管樂,手舞足蹈,自娛自樂。他們聽了蟬鳴就學蟬歌,看見蟲在水裡兜圈,也跟著蟲轉,見到蜜蜂飛舞,也學蜜蜂舞蹈。有一次,他們聽到啄木鳥發出"多--多"的聲音,節奏明快,清脆悅耳。遂緣木而上,發現此樹原來已經空心,擊之能出共鳴響聲。於是砍倒製成木鼓,為作舞蹈的伴奏樂器。某個丑年,勇耶古和抑妮耶古為使失散的族人團聚,他們舉行了鬥牛賽活動,請大家觀賞,並將鬥敗的牛宰殺來祭祖和款待大家。酒飽飯足之後,又將他們平時在深山學得的舞蹈動作傳授給大家,全族人舞蹈狂歡,慶賀團聚。反排木鼓舞由此誕生了。

藝術特點

木鼓舞木鼓舞

木鼓舞,苗語稱"Zukniel"。台江苗族木鼓舞,分布於全縣各苗族村寨。但由於受歷史的局限,有些村寨已基本失傳,現存下來較突出的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東地區的木鼓舞。這兩種舞蹈從木鼓的製作到鼓點敲擊、舞蹈動作均有區別,各有千秋。反排木鼓的製作細而長,長度約一米。而施洞、革東地區的木鼓則圓而大,俗稱"皮鼓"。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點急時如雷鳴。緩時如滴水;而施洞、革東地區敲出的鼓點自始至終急如炒豆,響如溪流。反排木鼓舞舞蹈時。動作特點是踏二四拍,其頭、肩、腰、臀各部位的動律均穩定在一節拍時控中統一進行,和諧統一。全身運動以胯為動力點,甩同邊手。頭,手、腳開合度大,整個舞蹈動作約模仿蟲、鳥、魚、獸、禽的動作,變化時動作粗擴豪邁、驕健敏捷、靈巧活潑。真謂是"並有魄鵬展翅之勢;收有雄鷹護窩之威,躍如猿猴攀越之捷,鏇似鷂子翻身之疾"的氣勢。

木鼓一般選取長度大約兩米的粗大樹幹,中間刨空,作成槽子形狀製成。木鼓舞以鼓和鋩為伴奏樂器,以歌聲、吼聲以及鼓聲和鋩聲的有機交融為主要鏇律,既保留了遠古時代深沉渾厚的音調,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這些樂器伴奏下的木鼓舞十分壯觀:暮色中,身披長發的女主角立於“鳳攆”上,仰頭挺胸,雙手伸向空中,作擁抱太陽狀,攆子周圍是扛木鼓的是六個頭扎紅帶的強壯男子;兩名青年男子手持鼓槌,威風凜凜地敲打著木鼓;周圍是頭扎紅帶、赤裸上身的男子和甩著長發的女子仰臥起伏,隨著遠處男女歌手的歌聲、吼聲和鼓鋩交錯的強烈節奏而緩緩起舞。木鼓舞以“握拳”、“跺腳”和“甩髮”為基本動作,別具一格的民族服裝和銀飾品在夕陽下閃閃發光,聲音動作配合協調,粗獷豪放,氣勢磅礴,撼人心魄,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佤族人民火一般的民族性格。觀看木鼓舞時,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力量,渾身都在動,思緒也好象回到了彎弓射鵰、槍刺猛獸的古老年代。每當重大活動或節假日時,阿佤人民都會和文藝工作者群跳木鼓舞,展現阿佤人民特有的民族風情。這時,觀者如潮,火一樣的熱情和古老的藝術魅力使人激動不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