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顯廟

昭顯廟

昭顯廟: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祭祀雷神的地方。現僅存大殿。俗稱雷神廟。故宮外八廟之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城區北長街。廟坐北朝南,外垣門東向。

基本信息

簡介

昭顯廟昭顯廟
昭顯廟在西城區北長街71號。俗稱雷神廟。故宮外八廟之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城區北長街。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以祀雷神。廟坐北朝南,外垣門東向。中軸線上有影壁,長22米,高約3.5米,綠琉璃瓦硬山調大脊。主要建築有山門、鐘鼓樓、前殿、中殿、後殿。山門三間,券門石額書“敕建昭顯廟”,兩旁有八字牆;門內有鐘鼓樓;前殿三間,綠琉璃瓦歇山大脊頂;中殿三間,歇山調大脊黃琉璃瓦綠剪邊,前有踏步帶御路5級,上雕飾二龍戲珠;後殿五間,歇山調大脊,黃琉璃瓦綠剪邊,有配殿。原建築僅存影壁和後殿。民國時期曾在此建立北京教育會。1925年曾在此聯合召開“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後由北長街國小使用。1984年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包括北長街國小的使用範圍,東至規劃紅線,南、西、北至學校圍牆。

景點歷史

昭顯廟昭顯廟

北京故宮西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長街曰北長街,其中段路西原有廟曰昭顯廟,北京人俗稱雷神廟。考其歷史淵源,乃清代皇家寺廟,用以祭祀雷神之處所。

據史書記載,明代所建紫禁城,於永樂、正統、景泰、弘治、正德、嘉靖、萬曆、崇禎八位皇帝在位期間共遭十四次雷擊,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奉先殿、建極殿、奉天門、西華門、承天門(天安門)以及太廟(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均曾因雷擊起火而被毀。

明代及清初順治、康熙年間,祭祀雲雨風雷四神統一在天壇祈年殿舉行。雍正年間,雷擊頻發於內城,皇帝遂下詔在皇城附近擇地修建雷神廟,以防不測。工部與禮部司其事者經縝密分析並勘察,認為京城雷電多發自西北方向,而位於宮廷西北方的北長街又系京城之龍脈,龍生水而水克火,故啟奏皇帝擬在北長街修建雷神廟,雍正皇帝以為有理遂準奏,命撥帑銀限期落成,屆期接引雷神,開光焚香膜拜,四季鮮花供養。

布局特色

昭顯廟昭顯廟

雷神廟坐北朝南,外垣門東向。垣門外砌綠琉璃筒瓦硬山調大脊影壁;山門三間,綠琉璃筒瓦歇山調大脊,石券門,其額刻“敕建昭顯廟”楷書字;鐘鼓二樓,歇山重檐黃琉璃瓦綠剪邊,鏇子彩畫,上檐交麻葉頭,下檐單昂斗拱;前殿三間,綠琉璃瓦歇山調大脊頂,三踩單昂斗拱;中殿三間,歇山調大脊,黃琉璃瓦綠剪邊,五彩重昂斗拱,和璽彩畫,前有五級踏步帶御路,上雕二龍戲珠;後殿五間,歇山調大脊,黃琉璃瓦綠剪邊,三踩單昂斗拱,和璽彩畫;另有配殿若干。令人惋惜的是:因社會變革和政治風波,如此雄偉壯麗的一座雷神廟已被破壞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而訪古尋幽者如今所能見到的,惟有遍體鱗傷的影壁與後殿矣!

北京道教廟宇

道教發源於中國。金末元初,道教分為全真、正一兩派。1219年成吉思汗封全真道教龍門派祖師邱處機為國師,賜號長春真人,其住所賜名長春宮,命他總管道教,全真道教開始在北京傳播。邱死後葬於長春宮東側白雲觀內,於是白雲觀成為道教全真派的第一叢林。到1948年,北京共有道教官觀65座。除白雲觀外,還有朝外大街的東嶽廟、火德真君廟等正一派的寺廟。
白雲觀 | 呂祖宮 | 火神廟 |桃源觀 | 玉虛宮 | 五道廟 | 五頂廟 | 岫雲觀 | 三官廟 | 秀峰寺 | 大高玄殿 | 靜福寺 | 元聖宮 | 東嶽廟 | 慈善寺 | 蟠桃宮 | 關帝廟 | 文昌帝君廟 | 一畝園娘娘廟 | 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 | 伏魔大帝宮 | 昭顯廟 | 凝和廟 | 宣仁廟 | 都城隍廟大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