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雞血藤

昆明雞血藤

昆明雞血藤(Millettia reticulataBenth.),也叫網路雞血藤、黃藤、藍藤等,為豆科植物昆明雞血藤的莖。 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台灣等地。有養血祛風,通經活絡,治腰膝酸痛麻木,遺精,盜汗,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功能。昆明雞血藤煎劑或酊劑對離體小鼠、豚鼠、家兔子宮,不論已孕或未孕,以及兔的在位子宮及子宮瘺均有興奮作用。別名:網路雞血藤(《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黃藤、藍藤(《湖南野生植物》),硬殼藤、石柱藤、大腸藤(《廣西中獸醫藥植》),蘆藤、老鼠豆(《除害滅病愛國衛生運動手冊》),土雞血(《杭州藥植志》),青皮活血、血防藤、血灌皮(《湖南藥物志》),光葉朱藤、血藤、白血藤、紅藤、黃昭藤、松藤、馬尿血豆、崖兒藤(《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白骨藤(《廣西中草藥》),血風藤(《中藥志》)。昆明雞血藤煎劑對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數致死量為5.68克/公斤。

基本信息

植物簡介

別名:網路雞血藤(《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黃藤、藍藤(《湖南野生植物》),硬殼藤、石柱藤、大腸藤(《廣西中獸醫藥植》),蘆藤、老鼠豆(《除害滅病愛國衛生運動手冊》),土雞血(《杭州藥植志》),青皮活血、血防藤、血灌皮(《湖南藥物志》),光葉朱藤、血藤、白血藤、紅藤、黃昭藤、松藤、馬尿血豆、崖兒藤(《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白骨藤(《廣西中草藥》),血風藤(《中藥志》)。為豆科植物昆明雞血藤的莖。 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台灣等地。有養血祛風,通經活絡。治腰膝酸痛麻木,遺精,盜汗,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功能。

植物形態

昆明雞血藤昆明雞血藤

攀援狀灌木,高2~4米,莖皮灰白色。羽狀複葉,長10~20厘米,有5~9小葉;小葉矩圓形成卵狀矩圓形,長2.5~10厘米,寬2~3.5厘米,紙質,先端鈍,微凹,全緣,基部圓形或鈍形,上面深綠.光滑,下面綠色;網脈兩面均明顯;小葉柄長4~5毫米;小托葉長約3毫米,針刺狀。圓錐花序,頂生,柔弱,下垂,長5~10厘米;花序梗有黃短毛;花多數,密生,花柄比萼略短,具短毛;小苞二片,矩圓形,長約1.5毫米;萼鐘形,長約3毫米,5裂齒短而鈍,邊緣有淡黃色短毛;花冠禿淨,暗紫色,長13~15毫米,旗瓣比龍骨瓣略短而微凹頭。莢果扁條形,薄而硬,禿淨,長至15厘米,果瓣近木質,有3~6個種子,扁圓形。花期5~6月。果期11~12月。

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台灣等地。

採集

8~9月,割取藤莖,去淨枝葉,切成30~60厘米陡的小段,曬乾。

藥理作用

昆明雞血藤昆明雞血藤

昆明雞血藤煎劑或酊劑對離體小鼠、豚鼠、家兔子宮,不論已孕或未孕,以及兔的在位子宮及子宮瘺均有興奮作用。離體子宮實驗證明,小劑量(5%煎劑0.2毫升)能增強子宮節律性收縮,較大劑量(100%煎劑0.1~0.2毫升)收縮更顯著,振幅明顯增大,部分趨向於痙攣性收縮;已孕子宮較未孕子宮更敏感。對兔在位子宮及子宮瘺,煎劑作用強於酊劑。煎劑10克(生藥)/公斤灌胃,煎劑1克(生藥)/公斤或酊劑1~4克(生藥)/公斤靜脈注射,能增強子宮節律性收縮,劑量增大或對受孕子宮則較易引起痙攣性收縮。初步分析,興奮子宮的作用乃對子宮肌的直接作用,與腎上腺素能受體或膽鹼能受體無關。

昆明雞血藤煎劑對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數致死量為5.68克/公斤。

炮製

用水洗淨、潤透,切成2.5厘米長、1.5厘米厚的斜片,曬乾或烘乾。

性味與功能

天然藥物集--雞血藤天然藥物集--雞血藤

性味:《湖南藥物志》:"苦,溫。"

功用主治:養血祛風,通經活絡。治腰膝酸痛麻木,遺精,盜汗,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浸酒主和血絡。"

②《湖南藥物志》:"行血補血,通經活絡,暖腰膝、健筋骨。治血虛,麻木癱瘓,腰膝酸痛,月經不調。"

③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補血強筋。治貧血,月經不調,經閉,遺精,風濕筋骨痛,胃痛。"

④ 江西《草藥手冊》:"治白濁,赤白帶下。"

用法與選方

雞血藤膠囊雞血藤膠囊

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浸酒。

選方:

① 治手腳痛:昆明雞血藤二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② 治關節痛:鮮昆明雞血藤二兩,鮮楓荷梨二兩,山胡椒、八角楓、瓜馥 木、五加皮、石松,均鮮品各一兩,牛膝五錢,田七二錢,豬腳一隻為引。燉水分二次服。(江西《草藥手冊》)

③ 治體虛盜汗:鮮昆明雞血藤三兩。煎水沖雞蛋二隻服。(江西《草藥手冊》)

④ 治月經閉止:昆明雞血藤一至二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浸酒主和血絡。

2.《湖南藥物志》:行血補血,通經活絡,暖腰膝、健筋骨。治血虛,麻木癱瘓,腰膝酸痛,月經不調。

雞血藤雞血藤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補血強筋。治貧血,月經不調,經閉,遺精,風濕筋骨痛,胃痛。

4.江西《草藥手冊》:治白濁,赤白帶下。

化學成分

天然藥物集--雞血藤天然藥物集--雞血藤

香花崖豆藤的藤莖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阿

弗洛莫生(afrpr,psom),飛機草素(odoratin),毛蕊異黃酮(calycosin),大豆素(daidzein),8-鄰甲基-巴拿馬黃橙異黃酮(8-o-methyl-retusin),異-紫苜蓿異黃烷(iso-sativan),異-木可馬妥醇(iso-mucromatol),垂崖豆藤異黃烷醌(pendulone),驢食草酚(vestitol),偽贗靛甙元(pseudobaptigenin),鷹嘴豆芽素A(biochaninA),異甘草甙元(iso-liguiritigenin)和染料木素(genistein)。此外尚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無羈萜(friedelin),無羈萜-3β-醇(friedelan-3β-ol),蒲公英賽酮(taraxerone),雞血藤醇(milletol),種子含植物凝集素(lectin)。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莖呈圓柱形,直徑1.5-2.0cm。表面灰褐色,粗糙,栓皮鱗片狀,皮孔橢圓形,縱向開裂。商品呈長橢圓形斜切片,皮部約占橫切面半徑1/4-1/3,外側淡黃色,內側分泌物呈黑褐色;木部淡黃色,導管孔洞狀,放射狀排列呈輪狀;髓小居中。氣微,味微澀。

顯微鑑別: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草酸鈣方晶有時可見。皮層10餘列細胞,密布小型合晶厚壁細胞,

昆明雞血藤昆明雞血藤

分泌細胞可見,壁薄,切向延長,充滿棕色分泌物;偶見石細胞。中柱鞘主為石細胞及少數纖維組成的厚壁細胞環帶,環帶內外兩側多數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含晶細胞壁木化增厚。韌皮射線明顯,稍彎曲,寬1-5列細胞;外側散在較多石細胞群,其周圍多數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石細胞,韌皮纖維為晶纖維外側散在,內側與軟韌部相間排列成層。形成層明顯,成環。木質部射線寬l-7列細胞,細胞壁較厚,紋孔、孔構明顯;大型導管多單個,少數2個並列排列成近輪狀,小型導管數個相聚;外側木薄壁細胞多含棕色塊狀物,其間有分泌細胞,內側木薄壁細胞無棕色物;木纖維多為晶纖維,眾多,與木薄壁細胞相間排列成近層狀。髓部由大型薄壁細胞組成,紋孔可見,環髓有眾多草酸鈣方晶及較多分泌細胞。

中藥化學鑑定

昆明雞血藤昆明雞血藤

(1)取本品粉末約2g,加乙醇25ml加熱回流1h,濾過。取濾液2ml,加鎂粉少許,滴加鹽酸數滴,置沸水浴中加熱1-3min,即顯紅色。(檢查黃酮)

(2)取上述濾液2ml,滴加茚三酮試液3-4滴,在沸水浴中加熱2min,即顯紫色。(檢查胺基酸)

藥品

複方雞血藤膏(雞血藤膏):

昆明雞血藤昆明雞血藤

處方:滇雞血藤膏粉218.75g,川牛膝59.5g,續斷53g,紅花5g,黑豆12.5g,糯米437.5g,飴糖300g。 製法:上七味,滇雞血藤膏粉系取滇雞血藤,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3小時,第三次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烘乾,粉碎,過六號篩,即得;將糯米洗淨,蒸熟,烘乾,粉碎,過六號篩,備用;川牛膝、續斷、紅花和黑豆加水煎煮三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滇雞血藤膏粉、上述熟糯米粉及飴糖,充分拌勻,製成塊,乾燥,製成1000g,即得。

性狀:為黑色的塊狀物;氣糊香,味澀、微苦而後略甜。

功能與主治:補血,活血,調經。用於血虛,手足麻木,關節酸痛,月經不調。

用法與用量:將膏研碎,用水、酒各半燉化服,一次6~10g,一日2次。

藥膳

雞血藤酒:雞血藤30g,青風藤20g,夜交藤30g,虎杖20g,川斷10g,巴戟天10g,桑寄生20g,川牛膝20,鹿茸10,人參10g,三七10g,白酒或黃酒2000ml。將藥粗粉碎,加入冰糖50g,浸泡一個月服用,每日50ml。用於風濕、類風濕、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因寒濕引起者。

昆明雞血藤昆明雞血藤

雞血藤燉羊:肉雞血藤60g,當歸10g,水蛭10g,生薑30g,大蔥根50g,羊肉250g。前三味包之,羊肉先於沸水中漂除浮沫,與余物加大料調用武火煮沸,文火燉2個小時,加食鹽、味素、醋調味,食肉喝湯。本方用於手足麻木或伴腰痛者。若配合十宣穴放血療法,則效果更佳。

補血雙雞湯:雞血藤30g,三七6g,丹參15g,大棗10枚,藕20g,阿膠10g,烏雞1隻。先宰殺烏雞除腸雜、留五臟;前三味包之,與余物納入雞腔,線扎,蒸熟後除去前三味,余物食之。可加佐料調味。用於治療貧血、婦女痛經之血虛、血瘀證。

昆明雞血藤昆明雞血藤

扶偏正歪粥:雞血藤30g,絡石藤10g,地龍10g,石菖蒲10g,肉蓯蓉20g,當歸10g,黃芪15g,瓜萎仁10g,小麥10g,大米10g,蕎麥10g,杏仁10g,蜂蜜20g,水1500ml。前八味包之,與後五味共煎1個小時,去渣服之。本方益氣養血,養陰通便,祛痰通絡。可用於中風后遺症各種證型,可隨症加減。

相關詞條

八角蓮葉 鳳慶雞血藤 阿育魏實 阿魏側耳 矮腳羅傘 矮腳苦蒿
安徽刺黃柏 安胎藥 凹朴皮 巴巴花 草烏頭
八月瓜
八楞木 萆薢 霸王七 菝葜葉 霸王鞭 芭蕉根
白牛尾七 白花鵝掌柴 殘槁蔃 柏子仁 柏樹果 赤鏈蛇繭
赤陽子 菜豆樹 蠶蛹 蠶繭 柏樹葉

藥用植物與動物

總結一些有關藥用植物和生藥方面的一些知識,供大家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