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縣

新源縣

新源縣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所轄的一個縣。總面積為7581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為29萬人。新源縣轄:新源鎮則克台鎮阿熱勒托別鎮那拉提鎮塔勒德鎮坎蘇鄉吐爾根鄉別斯托別鄉喀拉布拉鄉阿勒瑪勒鄉。 新源縣,又稱鞏乃斯,素有“塞外江南”、“天山濕島”之稱。地理坐標為東經82°28′-84°56′,北緯43°03′-43°40′地形東高西低、三面環山、西部敞開,東西長約196公里,中部寬約65公里,總面積9970平方公里。境內有鞏乃斯河、卡普河、特克斯河,國道218線、217線,省道316線和那拉提機場構成全縣連線疆內外的主要交通網路。海拔高度為780-4380米。

基本信息

縣情簡介

(圖)新源縣新源縣

素有“草原明珠”美譽的新源縣,亦稱鞏乃斯,位於新疆西部天山北麓被譽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東部的鞏乃斯草原,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縣(市)之一。全縣總面積9970平方公里,轄6鎮5鄉、77個行政村,12個駐縣單位,總人口31.29萬人,由哈、漢、維、回等34個民族組成,其中,哈薩克族人口14.05萬人,占全國哈薩克族總人口的1/10。國道218線、217線,省道316線東西、南北貫穿境內,是連線南北的交通要衝。

新源縣地理位置優越獨特,屬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區,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濕潤,山川秀麗,物產豐富。境內擁有豐富的水土光熱資源、動植物資源、畜牧林果資源、生態旅遊資源和礦產資源,其中那拉提草原為世界四大高山草原之一,是全國4A級旅遊風景區;有可耕地80萬畝、優質天然草場838.4萬畝,森林140.7萬畝,野果林10萬畝,野杏林3萬畝,蘆葦20萬畝,濕地6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5%;已探明的礦種有鐵、金、銅、煤、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崗岩等20餘種,其中鐵礦資源最為豐富,蘊藏量在2億噸以上,平均品位在50-65%之間,最高可達75%,是全國少有的低磷富鐵礦。

歷史革沿

鞏乃斯,先秦為塞人地。自兩漢迄晉皆為烏孫國土(烏孫漢時屬西域都護府至晉)。至隋唐被西突厥控制(文帝開皇四年,西突厥臣隋),必國名為石漢那國。唐時屬昆陵都護府代管的鹿州都督府(原為五咄陸部的突騎施牧地)。遼至元間為察合台汗國,元為阿力麻里行中書省。明王朝時隸於衛拉特,均為遊牧養生之所。至清朝政府統一新疆後,伊犁置將軍及道、府、縣,新源被置為厄魯特營遊牧地,劃分為上三旗及下五旗。下五旗在在霍諾海、崆吉斯、哈什一帶,新源全境就包括其中。1888年,伊犁設遠縣,新源為寧遠縣(後改為伊寧縣)屬地,1930年,鞏留高縣治後,新源為鞏留縣東郊牧區。這一時期,鞏乃斯人口不斷增加且比以前相對穩定,農牧業生產日漸發展。1939年(民國28年),伊犁行政公署長姚雄經呈報新疆省政府批准,將鞏乃斯遊牧區從鞏留縣劃出,設立恰克滿設治局。1943年(民國31年)更名為新源設治局。1946年10月置縣治,沿用設治國名,為新疆縣(《辭海》釋為1945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5成立新源縣人民政府,下設3個區22個鄉,時隸屬伊犁專員公署(1970年改稱為地區),1953年分設為5個區20個鄉。1956年伊犁專員公署區撤銷,新源縣為(1954年11月27日成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簡稱伊犁州)管轄。同年經上及批准,將尼勒克管轄的每四區(下設3個鄉)劃歸新源縣,為新源縣第六區(即現在的則克台鎮吐爾根鄉)。時新源縣轄6個區23個鄉。1958年,公社化時期,撤銷區、鄉建制,設立公社、大隊,就在此時,新源縣創建了一批地方國營、公私合營農牧場(這些農牧場1980年全部轉為國營農牧場),時有8個人民公社6個國營農牧場。1975年8月,因伊犁州機關由伊寧市遷駐奎屯市,新源縣為伊犁地區管轄。1979年9月,新源縣復為伊犁州管轄。1984年9月,恢復伊犁地區,新源縣為其所屬8縣一市之一。同時,撤銷公社、大隊建制,設立鄉(鎮)村,新源縣轄2鎮8鄉6個國營農牧場。1994年,撤銷阿熱勒托別鄉、塔勒德鄉、那拉提鄉,設阿熱勒托別鎮、塔勒德鎮、那拉提鎮,新源縣轄5鎮、5鄉6個國營農牧場。2000年,新源縣國營農牧場體制改革,撤場並(建)鄉(鎮),新源縣轄6鎮5鄉。同年底撤銷伊犁地區併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仍歸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行政區劃

新源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新源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

新源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東端,鞏乃斯河河谷地帶。東起艾肯達坂,南與鞏留縣、和靜縣為鄰,東北與尼勒克縣、沙灣縣和靜縣為界。縣城新源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西線900千米,東線500千米。全縣總面積9970平方千米,總人口31.29萬人。有哈、漢、維、回等34個民族。
三面環山,西部敞開,構成狀如桃葉,東西長,南北窄,東高西低,分山區、丘陵、河谷平原區三個地形區。主要河流有鞏乃斯、特克斯河、恰普河、大吉爾格郎河等。屬北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四季明顯,冬暖夏涼,年均氣溫8.1攝氏度,年均降水270--880毫米。
新源縣總人口:31.29萬人
郵編:835800
代碼:654025000000
區號:0999 
拼音:Xinyuan
鞏乃斯種羊場代碼:654025400000
兵團七十一團代碼:654025401000
兵團七十二團代碼:654025402000
公安農場代碼:654025403000
新源縣轄6鎮5鄉,有12個駐縣單位,77個行政村。
東片鄉鎮:則克台鎮、吐爾根鄉、阿熱勒托別鎮、坎蘇鄉、那拉提鎮
西片鄉鎮:塔勒德鎮、肖爾布拉克鎮、喀拉布拉鄉
中片鄉鎮:新源鎮、別斯托別鄉、阿勒瑪勒鄉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銀狐銀狐

新源縣位於新疆西部天山北麓被譽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東端,隸屬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政府管轄。217、218國道和316省道縱橫交錯於境內,是南北疆人流、物流的集散地。東部邊緣的天山北麓,地處北緯43°01′~43°40′,東經82°28′~84°57′之間,東西長約191千米,南北寬約33.8千米,總面積6446.7平方千米。海拔高度792~4261米。

新源縣三面環山,西部敞開,形狀如箕,構成東西長、南北窄、東高西低的特殊地形。自西向東為河谷平原、低山丘陵、中山帶和高山帶,可分為平原、丘陵、山地3個地貌單元。一為山區,主要分布在東部、南部、北部。東部地區海拔為1400米~4261米,西部地區海拔1000米~2000米以上,平均海拔在630米左右,占全縣總面積的73.19%;二為丘陵地,主要分布在縣內低山的下限界限,至河谷平原的上限界限,海拔高度東部為1100米~1400米,中部為900米~1000米,平均海拔高度為1150米,占全縣總面積的5.7%;三為河谷平原區,該區範圍東起烏拉斯台,西抵特克斯河,南到南岸大渠、躍進大渠,北至北岸大渠、吐爾根農場乾渠灌區北部邊緣、那拉提鎮中間渠、坎蘇引水渠以東,其海拔高度東部為1000米~1400米,中部為900米~1000米,西部為792米~875米,平均海拔高度836米,占全縣總面積的21.11%。縣境內最高處為那拉提山的東部山脈4257米;最低處是鞏乃斯種羊場西部的特克斯河東岸沼澤地,海拔高度792米。縣城內山脈、河流、湖泊較多。主要山脈有東北與尼勒克、沙灣、和靜等縣為界的安迪爾山,南與和靜、鞏留兩縣交界的那拉提山,北面與尼勒克縣為分水嶺的阿布熱勒山;主要河流有橫貫全境的鞏乃斯河,貫穿縣中部的恰甫河,南部、西部與鞏留縣為界的大吉爾尕郎河和特克斯河;主要湖泊有處於縣境西北部、鞏乃斯河南岸的喀木斯特湖

氣候特徵

新源縣屬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區。由於地理環境特殊,容易受西來濕潤氣流東進的影響,形成新源縣冬暖夏涼的氣候特徵。全年平均氣溫6.1℃~9.3℃,年極端最高氣溫39.8℃(8月),年極端最低氣溫-27.6℃(1月)。年降水量270毫米~880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在60.7毫米(出現在1958年8月13日),最長連續降水日數13天;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50天。最多風向為西風和西南風,常見大風以西風為主。無霜區在140天~180天。新源縣屬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區。由於地理環境特殊,容易受西來濕潤氣流東進的影響,形成新源縣冬暖夏涼的氣候特徵。全年平均氣溫6.1℃~9.3℃,年極端最高氣溫39.8℃(8月),年極端最低氣溫-27.6℃(1月)。年降水量270毫米~880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在60.7毫米(出現在1958年8月13日),最長連續降水日數13天;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50天。最多風向為西風和西南風,常見大風以西風為主。無霜區在140天~180天。

新源縣全年日照時數4442小時。4月~8月份每月可照時數均在400小時以上,尤其是5月下旬至7月中旬,每天白晝均在15小時以上。全年日實照時數為2400小時~2700小時。4月~9月份日照實數1420小時~1600小時;7月~10月份陰雨天少,雲薄量少,日照率高達64%~84%。沿鞏乃斯河兩岸為2600小時~2700小時,略呈東部少西部多的趨勢。丘陵、山區較平原地區顯著偏少。

新源縣全年太陽總輻射量133.8千卡/平方厘米。全年的太陽輻射量為“一谷一峰”型,12月份最小,7月份最大。日平均氣溫穩定在≥0℃期間太陽的輻射量為109.8千卡/平方厘米,≥5℃期間太陽的輻射量為99.9千卡/平方厘米,≥10℃期間太陽的輻射量為83.9千卡/平方厘米。

從氣溫的年變化來看為“一峰一谷”型,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年較差23.6℃~31.1℃。冬季變化較大,夏季變化最小,春秋季介於二者之間。在氣溫的月季變化上,表現為冬季較穩定,春季升溫不穩定,常有回寒。秋季降溫劇烈,春溫高於秋溫,月季變化以2月~ 3月最大,月季間差8.1℃;7月~ 8月最小,僅0.2℃。在地區分布上,也是西部大於東部,平原大于山區。氣溫的日變化也是“一峰一谷”型,夜間變化穩定,白天變化劇烈。冬季最高氣溫出現在16:00時~17:00時,最低氣溫出現在9:00時左右;夏季夜短晝長,冬季夜長晝短,春秋兩季的變化界於兩種情況之間。氣溫的日較差大,縣城一帶各月平均在9.8℃~16.7℃,西部為10.9℃~17.0℃,東部12.9℃~15.7℃,也是東部小、西部大的分布;最大出現在秋季,以8月份最大;最小出現在冬季,縣城為12月份,西部為1月份,東部為2月份。

降雨規律

新源縣年降水量在260毫米~880毫米之間,是新疆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其分布特點是西部少,東部多,平原農區少,山區多,東西差異大於南北差異。高潮牧場、七十二團場以西在350毫米以下,縣城一帶在450毫米左右,阿熱勒托別一帶在600毫米左右,那拉提一帶在700毫米左右,東部及南部山區在800毫米以上。4月~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3%~75%。降水量在季節分配上,平原農區和山麓地帶春季最多,夏季次之;山區則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在平川地區降水呈明顯的“雙峰”型,即4月~6月多為雨季,9月~10月為次多雨季;山區降水呈“一峰一谷”型,4月~7月為峰,12月~2月為谷。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以縣站為例,多雨年降水量617.3毫米(1969年),最小年338.6毫米(1967年),相差近300毫米。山區年降水量最多可達1000毫米以上。最長連續降水日數,普遍為10天~13天;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縣城一帶為50天左右,西部為60天,東部區為40天。

降雪特徵

新源縣中部降雪初日平均為10月17日,最早10月1日,最晚11月6日;終日平均為4月10日,最早3月19日,最晚4月19日。年平均降雪日數40天,最多61天,最少21天,年際變化較大。西部降雪初日較中部晚20天,終日都偏早20天,日數偏少15天左右;東部降雪初日較中部偏早10天,終日偏晚近20天,日數偏多10天。

新源縣積雪平均初日中部為10月22日,最早10月1日,最晚11月9日;平均終日3月28日,最早3月18日,最遲4月20日。平均積雪日數114天,最長139天,最短93天。西部積雪初日較中部晚近1個月,終日早半個月,日數少30天;東部初日較中部偏早15天左右,終日偏晚25天,日數偏多15天。穩定積雪以中部為例,平均初日為12月3日,最早11月6日,最晚1月19日;平均終日3月13日,最早1月29日,最晚3月27日。平均日數101天,最長128天,最短74天,年際變化大。

新源縣積雪較為深厚。中部一般為20厘米~30厘米,最深可達67厘米;西部一般為10厘米~20厘米,最深達41厘米;東部地區一般為40厘米~50厘米,最深達90厘米。

自然資源

悠然見南山,那拉提草原悠然見南山,那拉提草原

新源縣,地處北緯43°01′~43°40′,東經82°28′~84°57′之間,東西長約191千米,南北寬約33.8千米,總面積6446.7平方千米。海拔高度792~4261米。新源縣三面環山,西部敞開,構成東西長南北窄,東高西底形狀如箕。
新源縣屬大陸性半乾汗氣侯區,四季分配不均,無霜期較短。縣境氣溫在地區分布上差異較大。因受西來濕潤氣流在進的影響,形成冬暖夏涼的氣侯特徵。全年平均氣溫6.1℃~9.3℃,年極端最高氣溫39.8℃(8月),年極端最低氣溫-27.6℃(1月)。年降水量270毫米~880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在60.7毫米(出現在1958年8月13日),最長連續降水日數13天;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50天。最多風向為西風和西南風,常見大風以西風為主。無霜區在140天~180天。
新源縣資源豐富,有大量的土,廣闊的草場,較多的森林,有多種礦藏和野生動植物。境內有可耕地80萬畝、大小河流24條,水能蘊藏量98.12萬千瓦,電能蘊藏量48.12萬千瓦時;有838.4萬畝新疆乃至全國最好的優質天然草場;擁有中世紀遺留下來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原始蘋果林10萬畝、野杏8萬畝;有20餘萬畝野生蘆葦資源;有藥用價值極高的如雪蓮、貝母、甘草、枸杞等名貴中藥材100多種;主要野生動物有黑熊、雪豹、馬鹿等10 余種; 境內土壤分為10個土類、28個亞類、16個土屬、19個土種、65個變種。土壤分布的垂直帶譜明顯,灰鈣土、黑鈣土、粟鈣土面積較大,有機質含量高,礦產資源蘊藏豐富,主要有:鐵、銅、金、煤、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崗岩等,目前已探明的極具開採價值的礦種有鐵、煤、金、銅等20多種,其中鐵的儲量近2億噸,平均含鐵量為58%,開採品位為62.5%,居全國縣市之首。

產業發展

新源縣是伊犁河谷的農牧業強縣。全縣基本形成了西部林果、冬麥、水稻,中部糧食、油料、甜菜、蔬菜,東部春麥、亞麻、土豆為主要作物的種植業生產格局。2008年,農牧業總產值達到16.68億元,糧食總產量18.1萬噸,油料1.98萬噸,牲畜年末存欄104.63萬頭只,肉類產量2.8萬噸,牛奶產量6.02萬噸,禽蛋產量4838噸。目前,已成為全疆重要的糧食、油料、肉類生產基地。
新源縣是伊犁河谷的工業大縣。全縣有伊力特(集團)股份、伊犁鋼鐵、興源實業、肖爾布拉克酒業、屯河新源糖業、天一新源亞麻、康尤美集團等7個產值“億”字號的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鋼鐵、製糖、釀酒、制麻、油脂和畜產品加工為骨幹的工業體系。新源縣是新疆的白酒第一縣,更有“酒鄉”、“糖縣”、“麻城”、“豆都”之美稱。
新源縣是伊犁河谷的旅遊名縣。境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國家4A級那拉提旅遊風景區,2A級國家森林公園,10萬畝野果林,20萬畝葦湖,60萬畝濕地,而且還有濃郁的哈薩克民族風情、特色餐飲和古墓群、古城址、古岩畫、草原石人等文物古蹟。那拉提支線機場自2005年7月正式通航以來,已成為全疆旅遊人流的重要集散地,為新源縣經濟發展架起了一座騰飛的空中橋樑。1998年以來,全縣已累計接待區內外遊客214.33萬人次,創收3.96億元,拉動相關產業17.03億元。

經濟建設

新源縣新源縣
2008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源、實現“十一五規劃”關健的一年。全縣經濟工作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定不移地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突出招商引資,打造增長平台,最佳化發展環境,鞏固提升糖、麻、豆、酒四個傳統產業,做大做強礦業、畜牧、旅遊三個優勢產業,加快培育生物製藥、新型建材兩個新興產業,壯大外向型產業,科學引導,合理布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008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7.5%,達到38.7億元;第二產業增長28.4%,達到16.4億元,其中,縣屬工業增加值增長37%,突破9.8億元;第三產業增長13.5%,達到10.6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5%,達到1.75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達到9.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3%,達到10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7.4億元。
2008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7.5%,達到38.7億元;第二產業增長28.4%,達到16.4億元,其中,縣屬工業增加值增長37%,突破9.8億元;第三產業增長13.5%,達到10.6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5%,達到1.75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達到9.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3%,達到10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7.4億元。
2008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7.5%,達到38.7億元;第二產業增長28.4%,達到16.4億元,其中,縣屬工業增加值增長37%,突破9.8億元;第三產業增長13.5%,達到10.6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5%,達到1.75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達到9.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3%,達到10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7.4億元。

發展優勢

資源優勢

全縣有可耕地80萬畝,優質天然草場800餘萬畝,各類牲畜109萬頭(只),擁有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亞歐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10萬畝原始野果林;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已探明鐵的儲量為2億噸,平均含鐵量達58%,開採品位63%,最高可達75%,是全縣少有的低磷富鐵礦;新源縣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可以與瑞士風光相媲美。

產業優勢

經過多年的發展新源縣支柱產業優勢凸現,其中規模較大、對縣城經濟拉動作用明顯的企業有伊犁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伊犁特股份有限公司、肖爾布拉克酒業公司、屯河糖業、天一亞麻新源分公司、康尤美大豆公司、伊品酪蛋白有限責任公司、伊犁特金牛畜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特豐結合雌激素有限公司、那拉提草原鵝業有限責任公司、天鑫種業有限公司等企業。

交通優勢

新源縣地處南北疆交通要道,形成了兩橫一縱、空地發達的立體式交通網路,其中國道218線和省道316線平行橫貫東西,國道217線南北穿境而過。已經通航的那拉提旅遊支線機場為我縣經濟發展構築了空中優勢,拉近了與內地的距離。

發展成果

新源縣政府採購中心

新源縣是伊犁河谷縣市經濟建設的排頭兵。多年來,新源縣圍繞科學發展的主題,突出富民強縣、平安和諧兩個重點,實施優勢資源轉換、科教興縣、生態立縣三大戰略,做大做強鋼鐵產業,鞏固提升糖、麻、豆、酒四個傳統產業,大力培育畜牧、旅遊、新型建材三個傳統產業,推動了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到200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43.28億元,是1952年的364.3倍;其中一產11.46億元、二產20.48億元、三產11.33億元,分別是1952年的107.9倍、10.2倍、913.9倍;人均GDP達到1.38萬元,是1952年的42倍;工業總產值達到25.44億元,是1965年的3593.2倍;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6.8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39億元,是1956年的1452.7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1億元,是1965年的1414.2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59億元,是1965年的115.7倍;招商引資11.55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8836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80元,是1957年的103.5倍。
改革開放30年來,在各族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新源縣先後榮獲國家、自治區級榮譽稱號30餘項。目前,是“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全國老齡工作先進縣”、“全國兩基工作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老乾工作先進縣”、“全國引智示範工作先進縣”、“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優秀縣城”、“全國衛生縣城”和“自治區文明縣”、“自治區綜合治理先進縣”、“自治區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自治區平安縣”。

民俗風情

崇拜貓頭鷹的習俗

哈薩克族習俗--崇拜貓頭鷹的習俗哈薩克族習俗--崇拜貓頭鷹的習俗

哈薩克族婦女的帽子不但體現了哈薩克族的服飾文化,而且人們還可以根據帽子上的特殊裝飾判斷少女是否已經出嫁。因為哈薩克族有個習俗,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貓頭鷹羽毛。 哈薩克族早就認識到貓頭鷹是益鳥,而且貓頭鷹在茫茫的夜色中可以憑藉敏銳的目光 分辨一切。所以哈薩克人將它們視為勇敢、堅定、一往無前的象徵,並可帶來吉祥。同時也視貓頭鷹的羽毛為珍品,懸掛在氈房的壁掛上,裝飾在帽頂上。經過歷史的演變,貓頭鷹羽毛就成了少女帽子上的特別裝飾和未婚少女的標誌。

姑娘追

姑娘追,哈薩克語稱“克孜庫瓦爾”,是哈薩克族青年男女的一種馬上體育娛樂遊戲,也是青年男女相互表白愛情的一種別致的方式。一般在喜慶節日舉行。其過程是:由不同的氏族、部落或單位各選出一組青年男女,人數對等,並互相搭配成對。然後在一定的距離上做好標誌。開始時讓一對男女緩轡並驅而行,小伙子可以向姑娘說各種俏皮話,甚至可抱住姑娘接吻,姑娘不得惱怒。到達指定的地點後,小伙子必須迅速調轉馬頭折回出發點,在前面逃跑,姑姑則在後策馬追趕。如果追不上,算小伙子幸運無事;如果被追上,姑娘就可以任意懲罰,小伙子不得反抗。要是姑娘想報復,可以用馬鞭狠抽小伙子;要是愛對方,則往往在空中搖晃鞭子,或向對方背上輕輕抽打幾下。跑回出發點後,改由第二對青年男女繼續進行。近年來,哈薩克成年男女的思想也逐漸解放,輩份相同、年齡相近的人有時也舉行“姑娘追”遊戲。

旅遊景點

那拉提草原

新源縣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地處南北疆交通要道上,西接新源縣城乃至伊寧市後直通312國道,東面沿著古通道接巴倫台的公路。另外,橫貫天山的獨山子──庫車公路也是經由那拉提草原連線的。
那拉提草原地處南北疆交通要道上,西接新源縣城乃至伊寧市後直通312國道,東面沿著古通道接巴倫台的公路。另外,橫貫天山的獨山子──庫車公路也是經由那拉提草原連線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具有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深峽縱橫、森林繁茂、草原舒展交相輝映,並同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集觀光、遊覽、科學考察、休閒娛樂、避暑度假、購置紀念品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度假區。

那拉提森公園

新源縣那拉提森公園

那拉提森公園,位於天山支脈那拉提山北麓,鞏乃斯河上游。地處庫車——獨山子的217國道與伊犁——巴州的218國道的交匯處,交通便利。全園面積6025公頃。公園內地勢南高北低,海拔1500——3000米左右,屬高山,東西較窄,呈帶狀。
鞏乃斯河屬伊犁河水系,水資源比較豐富。流向由東向西,年平均徑流量15.89億立方米。森林公園位於鞏乃斯河谷的邊沿,受西伯利亞氣溫8.5度,旅遊季節平均氣溫在12.5-----15.7度之間。

地方特產

沙棗

新源縣沙棗

沙棗(別名桂香柳、香柳、銀柳)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區和內蒙古西部。少量的也分布到華北北部、東北西部。大致在北緯34度以北地區。天然沙棗林集中在新疆塔里木河瑪納斯河甘肅疏勒河,內蒙古的額濟納河兩岸。內蒙古境內黃河的一些大三角洲(如李化中灘、大中灘)也有分布。內陸河岸的沙棗林,多呈疏林狀態,面積較大,僅額濟納河西河林區就有沙棗林69000多畝。人工沙棗林則廣布於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等省(區)。

,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用饢坑(吐努爾)烤制,饢坑呈圓形,以土燒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麵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烤肉

新源縣烤肉

烤肉的方式有很多,有串起來至於無煙煤的烤爐上,邊烤邊撒細鹽、辣椒麵、孜然,肉香和調料的香味撲鼻而來,其景生動又熱鬧。還有用鋼筋焊好的鐵架子,把調好料的羊肉、排骨肉、裡脊肉串在上面,放進饢坑裡烤,烤好的羊肉串色澤油亮、辣椒麵紅亮、孜然鮮綠,給人以色香的誘惑力,站在烤肉攤的邊上,羊肉串吃到嘴裡,肥香熱辣,風味無窮。羊肉串好吃可烤起來還有很多的講究在裡面的。一是串肉要肥瘦間隔,肥肉邊烤邊流油,能使烤出的羊肉不乾硬,二是串肉的工具也大不相同,在北疆大都用鐵絲、銅絲砸匾了串肉,而在南疆的很多地方人們大都用紅柳枝串肉,烤熟後還帶有淡淡的植物清香。

歌舞之鄉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居住在這裡的維吾樂、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蒙古、錫伯滿、烏孜別克、塔塔爾等民族都能歌善舞。在長期的歷史發揮中,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歌舞藝術,它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蜚聲中外,名揚天下。新疆歌舞藝術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漢代,于闐樂舞就已傳入中原,深為人民喜愛。讓我們一起完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縣市條目,了解歌舞之鄉的風土與人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 |沙依巴克區 | 新市區 |水磨溝區 |頭屯河區 | 達坂城區 | 米東區 | 烏魯木齊縣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 | 獨山子區 | 白鹼灘區 | 烏爾禾區
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 鄯善縣| 託克遜縣
哈密地區哈密市| 伊吾縣 |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和田地區和田市 | 和田縣 | 墨玉縣 | 皮山縣 | 洛浦縣 | 策勒縣 | 于田縣 | 民豐縣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 溫宿縣 | 庫車縣 | 沙雅縣 | 新和縣 | 拜城縣 | 烏什縣 | 阿瓦提縣 | 柯坪縣
喀什地區喀什市 | 疏附縣 | 疏勒縣 | 英吉沙縣 | 澤普 | 莎車 | 葉城 | 麥蓋提 | 岳普湖 | 伽師 | 巴楚 |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 阿克陶縣 | 阿合奇縣| 烏恰縣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 | 輪台縣 | 尉犁縣 | 若羌縣 | 且末縣 | 焉耆回族自治縣 | 和靜縣 | 和碩縣 | 博湖縣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 阜康市 | 呼圖壁縣 | 瑪納斯縣 | 奇台縣 | 吉木薩爾縣 |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 精河 | 溫泉縣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轄) | 伊寧市 | 奎屯市 | 伊寧縣 | 霍城縣 | 鞏留縣 | 新源縣 | 昭蘇縣 | 特克斯縣 | 尼勒克縣 |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塔城地區塔城市 | 烏蘇市 | 額敏縣 | 沙灣縣 | 託里縣 | 裕民縣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 | 布爾津縣 | 富蘊縣 | 福海縣 | 哈巴河縣 | 青河縣 | 吉木乃縣
直轄行政單位石河子市 | 阿拉爾市 | 圖木舒克市 | 五家渠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