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區

天山區

天山區,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是烏魯木齊市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駐有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黨、政、軍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首腦機關。轄區總面積近200平方公里里,區內居住有漢、維吾爾、回、哈薩克等44個民族,常住人口471432人(2010年),下轄7個片區管委會、11個街道、178個社區、1個村和1個牧場。

基本信息

區域概況

天山區天山區

天山區位於烏魯木齊市東南部,東起東山公墓山脊與水磨溝區、達坂城區相鄰,西界河灘路和平渠與沙依巴克區相望,南界托里鄉與烏魯木齊縣毗鄰,北起紅山路與河灘北路交匯處與水磨溝區相接,轄區總面積近200平方公里,另有草場34.82萬畝(約232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32.79平方公里。下轄14個街道辦事處、1個村和1個牧場,共有130個社區居委會。駐地單位1060個。區內居住有漢、維吾爾、回、哈薩克等44個民族52.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5.6萬人,約占全區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轄區駐有自治區黨、政、軍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首腦機關,是烏魯木齊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金融中心。天山區所屬各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及其他科級事業單位共116個,其中行政單位45個,事業單位71個;全區幹部職工7539人,其中行政人員(含離退休)1115人,事業人員6424人(含離退休);在職幹部職工4877人。全區教職員工3681人,其中在職2399人,離退休1282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總面積171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人(2004年)。區內聚居著漢 、維吾爾、回、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等40多個民族。

歷史沿革

天山區天山區

現在的天山區,就是清代迪化城與新滿城以及城廂的舊址,也即是解放初期的烏魯木齊市一、二、三、四、五區的轄區。1957年,一、四、五區合併成立天山區,二、三區合併成立多斯魯克(維語,意為友誼)區,並分別成立區人民委員會。1960年,撤銷多斯魯克區,將所轄地段併入天山區。

2000年,天山區轄12個街道。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471432人,其中:烏拉泊街道 11265人、燕爾窩街道 23427人、勝利路街道 60091人、團結路街道 42698人、解放南路街道 23077人、新華南路街道 29852人、和平路街道 47645人、解放北路街道 31774人、幸福路街道 45904人、東門街道 32377人、新華北路街道 29722人、青年路街道 34117人、鹼泉街虛擬街道 43389人、延安路虛擬街道 10352人、鹽湖化工廠虛擬街道 4236人、柴窩堡林場虛擬鄉 1506人。

?年,天山區轄14個街道、1個鄉:解放北路街道、新華北路街道、勝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幸福路街道、和平路街道、青年路街道、新華南路街道、燕兒窩街道、烏拉泊街道、東門街道、團結路街道、延安路街道、鹼泉街道、大灣鄉。

2002年3月9日,國務院(國函20號)批准將天山區的烏拉泊街道劃歸烏魯木齊市南泉區(更名為達坂城區)管轄。

2003年底,天山區轄13個街道、1個鄉,124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燕爾窩街道、新華南路街道、新華北路街道、團結路街道、青年路街道、東門街道、和平路街道、幸福路街道、勝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鹼泉街道、延安路街道、大灣鄉。

燕兒窩街道轄7個社區:烏拉泊社區、燕兒窩南社區、十七戶社區、紅雁池社區、燕爾窩北路西社區、燕爾窩北路東社區、紅雁池東社區。

勝利路街道轄11個社區:三甬碑社區、勝利路社區、南梁社區、河壩巷社區、領館巷南社區、紅旗社區、湖源巷社區、大灣南社區、羊毛湖社區居、多斯魯克社區、新疆大學社區。

團結路街道轄13個社區:領館巷北社區、團結社區、八戶梁社區、延安路社區、夏瑪勒巴克巷社區、皇城社區、瓷廠社區、波斯坦巷社區、廣電社區、昌樂園社區、中環路南社區、大灣北社區、後泉路社區。

解放南路街道轄13個社區:二道橋社區、愛國巷社區、建中路社區、永和巷社區、福壽巷社區、雙慶巷社區、山西巷社區、新市路社區、育才巷社區、天池路社區、飲河巷社區、龍泉社區、馬市小區社區。

新華南路街道轄8個社區:南公園社區、北國春城社區、五橋社區、團結西路社區、四橋社區、三橋社區、西河壩前街社區、西河壩后街社區。

和平路街道轄11個社區:黑甲山前街社區、黑甲山后街社區、二道灣社區、康泰社區、三山社區、體育館路社區、躍進街社區、藥王廟社區、固原巷社區、東菜園社區、國際城社區。解放北路街道轄9個社區:文化路社區、南大街社區、和平北路社區、天山路社區、青年路社區、廣場社區、健康路社區、春風巷社區、中山路社區。

幸福路街道轄13個社區:幸福路社區、幸福集社區、天福花園社區、四道巷社區、北三巷社區、百信花園社區、職大社區、建國南路南社區、中環路北社區、宏大社區、湖東社區、東大梁社區、二道灣東社區。

東門街道轄11個社區:建國南路北社、東後南街社區、東風路社區、東后北街社區、五星南路社區、西后街社區、日光小區社區、前進東路社區、前進西路社區、建國北路社區、光華路社區。

新華北路街道轄8個社區:人民路社區、西河壩社區、西河街南社區、紅旗路社區、西河街北社區、民主西路社區、建設西路社區、建設路社區。

青年路街道轄7個社區:光明路北社區、新民路西社區、新民路東社區、建工社區、五星路西社區、五星路東社區、青年路東社區。

鹼泉街道轄11個社區:翠泉南路社區、翠泉北路社區、天府社區、向陽社區、鹼泉東社區、鹼泉中社區、鹼泉西社區、月光小區社區、方苑社區、紅橋社區、翠泉中社區。

延安路街道轄8個社區:延安大道社區、鹽化社區、延安新村委會社區、賽馬場社區、延安東路社區、團結東路社區、晨光社區、東灣社區。

大灣鄉(代碼650102200)轄5個行政村:烏拉泊村、八戶梁村、大灣村、二道灣村、寧夏灣村。

2004年底,天山區轄13個街道、1個鄉,130個社區居委會、1個村:燕爾窩街道、新華南路街道、新華北路街道、團結路街道、青年路街道、東門街道、和平路街道、幸福路街道、勝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鹼泉街道、延安路街道、大灣鄉。

經濟發展

長期以來,天山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的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建經濟強市、創旅遊名城”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積極採取各種有力措施,深挖優勢和特色,促進了城區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預計200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8.05億元,較上年增長13.5%,三次產業比重為0.1∶25.35∶74.55。完成財政收入40993萬元,較上年增長12.9%。目前,該區人口占全市1/4,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1/5,第三產業占全市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市1/4,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市1/2,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中心城區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第三產業迅猛發展。我區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地緣優勢,積極把最佳化提升三產質量,實現特色化、專業化、品牌化經營作為工作的重點,在完善市場功能、盤活資源、嫁接改造、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等方面狠下功夫,進一步鞏固增強三產的支柱地位。2005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8.01億元,增長13.7%,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74.55%。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金融保險業、服務業是推動第三產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一是內外貿易齊頭並進。目前,全區培育形成各類商品交易市場54個,引進發展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43個,年成交額近百億元。國際大巴扎、大小西門、紅旗路、邊疆商貿城等一批重點商圈市場成為輻射全市乃至全疆的區域性商品集散地,中山路、解放南路榮創“中國著名商業街”和“中國特色商業街”。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5億元,較上年增長16%。完成進出口貿易總額17.44億美元,同比增長12%,居全市第一。

二是旅遊業異軍突起。天山區旅遊資源豐富,集中了革命烈士陵園、西路軍舊址、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舊址、毛澤民烈士故居、文廟、輪台古城遺址等許多著名的革命遺址、古蹟和文物。二道橋民俗一條街、烏拉泊古城、燕爾窩景區和大銀行入選烏魯木齊市“新十景”,新疆民街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烏拉泊古城旅遊項目建成開放。以民族風情旅遊和都市觀光旅遊為主導,生態旅遊、紅色旅遊為補充的大旅遊格局初步形成。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7萬人,同比增長10.3%。實現國際旅遊收入7000萬元,同比增長29%。

三是現代服務業活躍發達。中介市場的建設和規範管理不斷加強,法律、金融、諮詢等現代服務業健康發展,社會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轄區內金融證券業、通訊業繁榮發展。各類銀行保險、信託投資以及電信、郵政、通訊等現代服務機構多匯集於次,其分支機構遍布全疆各地。

四是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比重為55%,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80%。全區私營企業達到2277戶,從業人員9312人;個體工商戶13336戶,從業人員23155人。

第二產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天山區積極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立足區域實際,堅持通過發展外向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等產業,走符合區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2005年,第二產業預計實現增加值29.1億元,較上年增長12.8%。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9.56億元,同比增長17%,占經濟總量的8.1%。建安行業和以電力、建材為主的工業企業效益明顯提高,多元化發展成效顯著。啟動實施了占地140平方公里,計畫15年建成收益,集生態保護、工業開發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東部山丘地帶生態保護和開發建設工程。目前,相關配套規劃已基本完成,完成一期綠化4000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穩步實施。天山區都市工業園區積極籌備建設。

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2004年以來,根據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精神,全面完成了原大灣鄉4村和一個村級建制公司的撤村建居工作,並成立了新的經濟組織,農民轉為居民後均納入相關社區,各項利益得到有效維護。2005年,第一產業占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僅為0.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315元,牧民人均純收入增加300元。

城市建設管理邁上新水平。巷道改造工程規模空前,2003年至2005年,共投入9638萬元打通、改造巷道227條,城區道路交通環境進一步改善。目前,我區共有保潔員1089名,環衛清運車輛48輛,年清運垃圾25萬噸,支出垃圾處置費459萬元、燃料維修費近500萬元、清運人員工資460萬元。積極推進舊城改造工程,解放南路、和平路地區面貌大為改觀,黑甲山改造工作進展順利,城區綠化、美化、亮化質量不斷提高,中山路、人民路、二道橋步行街等一批精品路巷先後建成。城區內通訊、供排水、供電等各類城市公用設施日趨完善,服務功能日漸增強,現代化氣息日益濃厚。轄區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重點改造工程項目陸續建成,產業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社會事業

教育文化衛生

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轄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3所,其中區屬中學6所,國小24所,在校中國小生3.92萬名,教職員工3681人。2005年投入15452萬元用於發展教育事業,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繼續保持全疆一流水平。

全區有各類醫療、防疫、保健機構近20個,駐區單位醫療室(所)440多個,教育、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超過1萬人。各類文化娛樂場所280餘個,各類體育健身活動場所800餘個。

社會保障

建立各類便民效益服務型社區服務網點5709個。投入資金652萬元,購置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23套共2703平方米。截止2005年底全區社區辦公用房全部達到80平方米以上,平均面積為163平方米。大專以上學歷的社區工作者占總人數的55.4%。社區志願者服務組織381個,人數達3.5萬餘人。中山路社區居委會被評為“全國十佳學習型社區”。115個社區建立了“百姓心聲站”。

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大力推進,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截止目前,全區共有低保戶3876戶,11083人,2005年總計發放低保金1407.8萬元。建立“愛心慈善超市”2個,“濟困醫院”增至4個。投入1830萬元修建的“天山區殘疾人康復中心”綜合服務大樓已投入使用。成立了“就業再就業服務中心”,逐步健全完善了三級勞動保障信息平台。2005年,安置就業人員9106人;開發公益性崗位283個,安置“4050”人員417人;財政投入464萬元用於公益性崗位人員崗位補貼及社會統籌,轄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

民族團結

大力推進“以德治區”,鞏固了自治區級文明城區成果,民族團結和雙擁工作持續深入,軍政民關係不斷鞏固,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殊榮。

科教興區

大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區域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各類科普活動形式多樣,爭創並鞏固了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成果,榮創“全國科教進社區先進區”、首批“自治區科普示範城區”,創建自治區、市級科普示範街道3個,科普示範社區22個,科技特色學校8個;全區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城區內各類學校達133所,形成了以基礎、職業、成人、民辦為一體的教育格局,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教育結構布局進一步最佳化;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示範校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民漢合校順利完成,雙語教學全面啟動,少數民族教育得到長足發展;教育科研成果顯著;“兩支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穩步推進;為進城務工人員和城市弱勢群體子女就學減免學雜費3184萬元;督學、督政並重,“兩基”成果得到不斷鞏固提高;校園內外安全環境切實加強;投入近1.5億元用於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繼續保持全疆一流水平。文化體育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先後23次榮獲國家、自治區級文體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5年取得烏市首屆運動會獎牌和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各類文體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轄區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醫政、藥政、食品和公共場所衛生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應急機制日趨完善,取得了抗擊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勝利;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愛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疾病的綜合防治深入實施。計畫生育工作取得新成就,榮創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集體和自治區“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示範區。公車改革全面推進,有效節約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民政、愛國衛生、老齡、殘疾人、民兵預備役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績。

旅遊景點

玫瑰谷

新疆最大的一座玫瑰園裡,鮮艷的玫瑰正在怒放,烏魯木齊市玫瑰零售市場的近一半鮮切玫瑰是從這裡運出去的。玫瑰谷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的水西溝,新疆天牧實業有限公司的智慧型溫室,占地50多畝,年產200萬枝玫瑰。

天牧公司打算在水西溝打造出一條玫瑰谷:他們要在3年內把鮮切玫瑰的年產量提高到1000萬枝,品種增加到12個,要創造1800萬元的產值,占領新疆市場份額的80%以上。而新疆市場並不是天牧公司的主戰場,他們更看中新疆周邊國家的廣闊市場,要讓玫瑰走入中亞、中東、俄羅斯等地。去年,他們向俄羅斯出口了20萬枝玫瑰,亞塞拜然、塔吉克斯坦等國的市場也已打開。

西王母祖廟

西王母祖廟,始建於元朝,距今八百年的歷史。在歷史上曾三次維修,最後一次毀壞是在一九三二年,為我國著名的道教名觀。

一九九九年四月由烏魯木齊市道成實業公司投資,並與天池管理局合作,在原廟址上重建“西王母祖廟”,重建的西王母祖廟基本保留了原廟的建築風格,該廟占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29平方米,座落在天池的東岸,為天池的重要景觀之一。

奎克烏蘇石林

奎克烏蘇石林,因位於天山山脈西段、那拉提山北麓的奎克烏蘇達坂之下而得名,石林區海拔3500米,長9公里,寬5公里,相對高度30米。石林似林非林,它是由半膠潔的砂礫岩層經外營力的長期雕塑,變得千姿百態,光怪陸離,石林中有“歐州古堡”,肅穆森嚴,有“寶劍出鞘”,刺破青天,有“行人走獸”,或臥或躺。

其間石窟洞穴比比皆是,像居高臨下的亭閣。這裡人跡罕至,環境幽靜,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關於石窟還有一個英雄尕勒騰為民除妖的傳說。優越的自然條件,使石林成為野生動物的“世外桃園”,成群結隊的大頭羊、鵝喉羚,穿梭石林,棲息繁衍。在雪線附近,可採到雪蓮、黨參、冬蟲夏草等名貴中藥。在石林中心,有一泓清潭,人稱“鹿鏡湖”。水中有一股濃重的硫磺氣味,傳說是英雄尕勒騰洗火藥時留下的氣味。

名優特產

手抓飯

抓飯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蔔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釧後,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鐘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

“抓飯”,維吾爾語叫“波糯”,是維吾爾、烏孜別克等兄弟民族執行賓客的風味食品之一。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日子裡,都必備“抓飯”待客。他們的傳統習慣是先請客人們圍坐在炕上,當中鋪上一塊乾淨餐布。隨後主人一手端盆,一手執壺,請客人逐個淋洗淨手,並遞給乾淨毛巾擦乾。待客人們全部洗淨手坐好後,主人端來幾盤“抓飯”,置餐布上,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吃。故取名為“抓飲”。家庭執行漢族客人,一般都備有勺。

饢

,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用饢坑(吐努爾)烤制,饢坑呈圓形,以土燒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麵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葡萄乾

葡萄乾是在日光下曬乾或在陰影下晾乾的葡萄的果實。做葡萄乾的果實必須是成熟的果實,葡萄乾內的含水量只有15-25%,其果糖的含量高達60%。因此它非常甜。葡萄乾因此可以保存很久,時間長了後葡萄乾里的果糖有可能結晶,但這並不影響其食用。葡萄乾可以被作為點心直接食用或放在糕點中,一些地方的烹調食用葡萄乾調料。

哈密瓜

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稱,含糖量在15%左右,形態各異,風味獨特,有的帶奶油味,有的含檸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襲人,飲譽國內外。在諸多哈密瓜品種中,以“紅心脆”、“黃金龍”品質最佳。哈密瓜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

掛毯

掛毯也稱作“壁毯”。原料和編織方法與地毯相同,作室內壁面裝飾用。壁毯裝飾以山水、花卉、鳥獸、人物、建築風光等為題材,國畫、油畫、裝飾畫、攝影等藝術形式均可表現。大型壁毯多用於禮堂、俱樂部等公共場所,小型壁毯多用於住宅、臥室等。

城市榮譽

天山區先後榮獲“全國科教興區先進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等22個國家級榮譽稱號和“自治區文明城區”、“自治區最佳衛生城區”等105個自治區級榮譽稱號,以及市“四美一淨”先進集體等414個市級榮譽符號。

暖民心促穩定

近年來,在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下,天山區不斷摸索和嘗試,努力創新社會管理和民眾工作方法,為居民提供“精細化”服務,並把“改善民生”擺上突出地位,居民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社區維護穩定能力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得到明顯增強。

“精細化”服務促管理

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中,難點之一是如何做好對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

烏魯木齊天山區黑甲山片區的工作思路是“以房管人”“以服務促管理”。記者了解到,黑甲山片區下屬7個社區均配備了居住證印表機、過塑機、專用電腦和網路,能夠為流動人口全程代辦居住證,使派出所的工作“前移”,且大大縮短了辦證時間,以前3至5天的辦證時間變成現在的僅需10分鐘。同時,片區還吸納了部分居住達5年的流動人口加入到公益性崗位,並組織流動人員參加免費就業技能培訓,發布用人單位招聘信息等,促成流動人口實現就業。

在黑甲山二道灣東社區開商店的李金蘭告訴記者,過去除了辦事,很少能見著社區幹部的面兒,現在最切身的感受是社區幹部工作特別積極,隔三岔五入戶和居民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

以前,晚上家裡燈壞了、水漏了,只能聯繫房東,現在社區的應急便民服務隊可以免費上門提供水、電、暖維修服務。採訪中,很多居民都表示享受過社區提供的便利服務。外來務工人員滿延亮一家今年1月搬進二道灣北社區,自己跑了一個多月時間也沒給孩子辦妥轉學手續,社區幹部得知後,經過協調,不到一周就幫助他解決了這個問題。目前,他的女兒在烏魯木齊市第44中學就讀。

設立在賽馬場東社區大門口入口處的“房屋出租協會”,只有一間非常簡陋的辦公室,兩張辦公桌和3名工作人員。在賽馬場東社區,房東們一提起社區,就豎起大拇指,他們說,自從社區成立“房屋出租協會”,不僅再也不用為房子租不出去發愁,而且房租收入也大大增加了。協會負責人王彥璽說,他們由社區聘來,免費給房東和承租人提供房屋租賃服務。

“民生優先”暖民心

天山區區委書記安征宇說,今年是新疆提出的“民生建設年”,天山區全力落實富民、惠民舉措,把民生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暢通民眾訴求的渠道,了解民眾心聲,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問題。

在天山區人民政府3樓的一間辦公室外,懸掛著“天山區數位化城市管理辦公室”的牌子,這裡也被稱為天山區“民生辦公室”。兩部民生熱線也設在這裡。

天山區建設局局長王黎兼任這個辦公室主任,她告訴記者,這裡是包括水務、熱力、電業、燃氣及公共照明等部門辦公的“前移陣地”,這些涉及民生的職能部門在一起辦公,可以大大減少中間環節,為遇到問題的居民提供簡便、快捷、有效的解決辦法。

在這裡採訪時,記者記下了名叫張永彩的市民打來的投訴電話。一周后,記者撥通這位居住在勝利路街道肥皂小區的老人的電話。她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她向民生辦公室反映,每天凌晨三四點鐘,家門口垃圾房就有垃圾轉運車工作,吵得她睡不好覺。

第二天,就得到工作人員答覆,說已協商推遲垃圾車清運時間。可是,才清靜了兩天,垃圾運轉車又在凌晨響起來。她不好意思再打熱線反映,沒想到,工作人員的電話主動打來,詢問處理結果,並再一次協商處理,這件事最終得到妥善解決。

“我特別感動,也不是啥大事,但是政府工作人員這么耐心幫我解決,真正是在替民眾解困。”張永彩說。

在賽馬場東社區,寫在牆上的這些話非常醒目:把居民當做親人、做居民的貼心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是和諧社區的建設者、多站在對方角度上考慮問題

歌舞之鄉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居住在這裡的維吾樂、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蒙古、錫伯滿、烏孜別克、塔塔爾等民族都能歌善舞。在長期的歷史發揮中,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歌舞藝術,它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蜚聲中外,名揚天下。新疆歌舞藝術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漢代,于闐樂舞就已傳入中原,深為人民喜愛。讓我們一起完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縣市條目,了解歌舞之鄉的風土與人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 |沙依巴克區 | 新市區 |水磨溝區 |頭屯河區 | 達坂城區 | 米東區 | 烏魯木齊縣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 | 獨山子區 | 白鹼灘區 | 烏爾禾區
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 鄯善縣| 託克遜縣
哈密地區哈密市| 伊吾縣 |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和田地區和田市 | 和田縣 | 墨玉縣 | 皮山縣 | 洛浦縣 | 策勒縣 | 于田縣 | 民豐縣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 溫宿縣 | 庫車縣 | 沙雅縣 | 新和縣 | 拜城縣 | 烏什縣 | 阿瓦提縣 | 柯坪縣
喀什地區喀什市 | 疏附縣 | 疏勒縣 | 英吉沙縣 | 澤普 | 莎車 | 葉城 | 麥蓋提 | 岳普湖 | 伽師 | 巴楚 |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 阿克陶縣 | 阿合奇縣| 烏恰縣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 | 輪台縣 | 尉犁縣 | 若羌縣 | 且末縣 | 焉耆回族自治縣 | 和靜縣 | 和碩縣 | 博湖縣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 阜康市 | 呼圖壁縣 | 瑪納斯縣 | 奇台縣 | 吉木薩爾縣 |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 精河 | 溫泉縣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轄) | 伊寧市 | 奎屯市 | 伊寧縣 | 霍城縣 | 鞏留縣 | 新源縣 | 昭蘇縣 | 特克斯縣 | 尼勒克縣 |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塔城地區塔城市 | 烏蘇市 | 額敏縣 | 沙灣縣 | 託里縣 | 裕民縣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 | 布爾津縣 | 富蘊縣 | 福海縣 | 哈巴河縣 | 青河縣 | 吉木乃縣
直轄行政單位石河子市 | 阿拉爾市 | 圖木舒克市 | 五家渠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