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新疆塔城地區下轄縣級市]

塔城[新疆塔城地區下轄縣級市]

塔城市:新疆伊犁州塔城地區下轄縣級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塔城盆地,總面積4356.6平方公里。西北部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東與額敏縣毗連,南與裕民縣相鄰。東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530公里,西距國家一類口岸——巴克圖口岸直線距離僅12公里,是中國距離邊境最近的開放城市之一。塔是簡稱“塔爾巴哈台”(蒙古語旱獺)。塔城市是中共塔城地委、塔城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1984年撤縣建市,1992年被國務院列為沿邊進一步對外開放城市,199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了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2016年末全市總戶數5.3萬戶,總人口15.2萬人,下降0.8%,其中:城鎮人口8.3萬人,鄉村人口6.9萬人。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塔城 塔城

塔城市地處塔城盆地西北部, 東經82º41ˊ—83º41ˊ、北緯 46º21ˊ—47º14ˊ, 西北部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東與額敏縣毗連,南與裕民縣相鄰。東距自治區自府烏魯木齊市637公里,西距中哈邊界最近處10餘公里。市境南北最長90公里,東西最寬58公里,總面積4356.6平方公里。 三面環山,向西開口,地形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塔爾巴哈台山橫亘於北緣,巴克圖山縱穿於西,喀浪古爾河、阿不都拉河、錫伯圖河、烏拉斯台河4條河由北向南縱穿市境,注入額敏河後由東向西出境。北部山區高山綿延,丘陵起伏;中啊系廣闊和洪積扇平原,兼具有“壟崗”地貌特徵;南部沼澤、窪地星羅棋布,開成著名的庫魯斯台大草原。海拔高度由南向北從403米逐漸粘升到2836米。

名稱由來

“塔城”系“塔爾巴合台城”的簡稱,因塔爾巴哈台山而得名。“塔爾巴哈台”系蒙古語,意為“旱獺出沒的地方”,因此地產旱獺,故名。“塔城”民族語文名稱,則源於塔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楚呼楚這個地名,“楚呼楚”,蒙語,木碗之意,維吾爾語譯稱為“缺切克”,哈薩克語轉音為“喬協克”。

歷史沿革

塔城 塔城

塔城舊稱塔爾巴哈台。漢朝屬烏孫,北魏時為高車國境,北周至隋朝被突厥所占。唐代在此設定匐延都督府,葛邏祿部長期遊牧於此。葛邏祿南徙後,此地為黠斯人居住。五代、遼、宋、金時期從屬遼王朝設立的西突厥王府,後歸西遼管轄。 1218年,成吉思汗派兵擊來西遼,地入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分封諸子,為三子窩闊台的封地。宋理宗淳十二年,蒙哥汗在西域設別失八里行尚書省,管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及西藏廣大地區,塔爾巴哈台隸屬別失八里行尚書省管轄。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五年給諸王分封存疆土,本境屬憲宗蒙哥汗第四子昔里吉的封地。至元古九年二月,元朝設定塔爾八合你驛。元未明初,為東察合台汗國領地。明後,又為準噶爾部的遊牧地。清康熙中期,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勾結沙俄作亂,製造分裂。朝廷為平息準噶爾部貴族叛亂,自康熙二十九年至乾隆二十二年多次用兵,始將其平定。清光緒十三年清朝廷設定伊塔道,光緒十六年裁塔城糧餉理事通判,忙亂置塔城直隸廳,隸屬伊塔道。民國2年,改塔城直隸廳為塔城縣,隸屬伊塔道,管轄範圍與原塔城直隸廳相同。新疆和平解放後,於1950年5月組建塔城縣人民政府,隸屬塔城專區專員公署,實行區、鄉建制。1955年,改塔城縣人民政府為塔斯社城縣人民委員會。 1981年6月,縣七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縣人民政府,撤銷塔城縣革命委員會,撤銷各公社、農場革命委員會,恢復原機構和名稱。

行政區劃

2013年,塔城市下轄3個街道(和平街道、杜別克街道、新城街道),2個鎮(二工鎮、恰夏鎮),3個鄉( 喀拉哈巴克鄉、阿不都拉鄉、 葉門勒鄉),1個民族鄉(阿西爾達斡爾民族鄉)。境內還有恰合吉牧場、博孜達克農場、窩依加依勞牧場、塔城地區種牛場、兵團農九師一六三團、兵團農九師一六四團。

 

氣候條件

塔城 塔城
塔城地區屬 中溫帶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區,春季升塔城地區屬中溫帶 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區,春季升溫快,冷暖波動大。夏季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炎熱期最長90天,酷熱期最長29夭。秋季氣溫下降迅速,一個多月時間,氣溫可下降20℃。冬季嚴寒且漫長,將近半年。年極端最高氣溫40℃,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0℃。塔城盆地 降水量稍多,年均290毫米,蒸發量 1600 毫米。烏蘇、沙灣、和布克賽爾3縣所處的 準噶爾盆地降水稀少,年均降水不足15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100毫米。全地區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13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2800~3000小時,無霜期130~190夭。全疆聞名的托里老風口及風線地帶,時有大風,一次大風最長持續7天,最高風速達40米/秒。溫快,冷暖波動大。夏季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炎熱期最長90天,酷熱期最長29夭。秋季氣溫下降迅速,一個多月時間,氣溫可下降20℃。冬季嚴寒且漫長,將近半年。年極端最高氣溫40℃,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0℃。塔城盆地降水量稍多,年均290毫米, 蒸發量1600毫米。

人口民族

人口

塔城文化 塔城文化
2010年,根據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塔城市總人口149216人,其中和平街道16858人、杜別克街道20163人、新城街道18182人、二工鎮17107人、喀拉哈巴克鄉9835人、恰夏鄉11792人、阿西爾達斡爾民族鄉8731人、阿不都拉鄉7106人、葉門勒鄉7641人、良種繁育場虛擬鄉 1944人、園藝場虛擬鄉2192人、也克蘇牧場虛擬鄉1889人、恰合吉牧場虛擬鄉2201人、博孜達克農場虛擬鄉4862人、窩依加依勞牧場虛擬鄉1921人、地區種牛場虛擬鄉2669人、葉爾盞提162團虛擬鄉4585人、阿克喬克163團虛擬鄉4002人、烏拉斯台164團虛擬鄉 5530人。
2012年,塔城市總戶數5.1萬戶,總人口15.3萬人,其中:城市總戶數3萬戶,總人口8.7萬人(含二工鎮), 城鎮化率達到56.9%;農村總戶數2.1萬戶,農業人口達6.6萬人。主要民族構成,漢族人口9.1萬人,占總人口比例59.4%,哈薩克族人口2.7萬人,占總人口比例17.4%。全市人口出生率1.406%,人口 自然增長率為0。

民族

塔城歷史上就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全市共由25個民族組成,主要有漢族哈薩克族回族維吾爾族錫伯族等民族。截至1997年底,全市面上總人口146184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2966人,占總人口的36.23%。

 經濟現狀

綜合概況

2012年,塔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8.7億元,比2011年增長12.4%。人均GDP達到38316元,按全年平均匯率計算達6066美元,比2011年增長14.7%。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8億元,比2011年增長7.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6.4億元,比2011年增長10.4%,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9.3億元,比2011年增長6.8%,建築業實現增加值7.1億元,比2011年增長15.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1.5億元,比2011年增長15.3%。三次產業比重由2011年的18:32:50調整為18:28:54。第一產業比重和2011年持平,第二產業比重比2011年下降4個百分點,第一產業比重比2011年上升4%。在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10.9%,拉動經濟成長1.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25.7%,拉動經濟成長3.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貢獻率為10.2%,拉動經濟成長1.3個%,建築業貢獻率為15.5%,拉動經濟成長1.9個%;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63.4%,拉動經濟成長7.8個%。

第一產業

塔城 塔城
2012年,塔城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3億元,比2011年增長20%,其中: 種植業產值17.8億元,比2011年增長11.9%; 林業產值0.3億元; 畜牧業產值7.9億元,比2011年增長38.6%;漁業產值0.07億元,與2011年同期持平;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2億元,比2011年增長6.7%。
2012年,塔城市種植業完成播種面積129.7萬畝,比2011年下降1.5%,良種覆蓋率達到96%。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3萬畝,比2011年增長13.9%。其中:小麥播種面積54.3萬畝,比2011年下降0.9%,玉米57.5萬畝,比2011年增長36.3%;大麥1.1萬畝,比2011年下降47.6%。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6.7萬畝,比2011年下降48.6%,其中:油料面積1.9萬畝,比2011年下降26.9%, 甜菜面積1.4萬畝,比2011年增長46.3%,蔬菜面積3萬畝(含復播面積1萬畝),比2011年下降18.9%,打瓜面積9.6萬畝,比2011年下降56.2%。飼草料播種面積5.11萬畝,比2011年增長37.7%。
2012年,塔城市糧食總產63.8萬噸,比2011年增加12.6萬噸,比2011年增長24.7%,其中 小麥生產由於春旱影響,總產18.1萬噸,比2011年下降2.3%; 玉米總產45.45萬噸,比2011年增加13.4萬噸,比2011年增長41.7%;大麥總產0.3萬噸,比2011年減少0.3萬噸,比2011年下降50%。經濟作物中,油料總產0.2萬噸,比2011年減少0.2萬噸,比2011年下降50%;甜菜總產5.6萬噸,比2011年增長47.4%;蔬菜產量達10.3噸,比2011年增長4%。打瓜總產0.9萬噸,比2011年下降1萬噸,比2011年下降52.6%。
2012年,塔城市完成造林面積27700畝, 人工造林面積9000畝, 森林面積9.82萬公頃。新植特色林果850畝,特色林果業面積達到2.5萬畝。
2012年,塔城市牲畜最高飼養量達107.3萬頭(只),比2011年增長10.4%,年末牲畜存欄頭數達66萬頭(只),比2011年增長4.9%,其中:大畜存欄頭數10萬頭(只),比2011年增長21.9%,牛存欄8萬頭(只),比2011年增長21.2%;羊存欄53.8萬隻,比2011年增長2.1%;年內牲畜出欄數49.5萬頭(只),比2011年增長18.1%;各類牲畜繁殖成活數39.3萬頭(只),比2011年增長10.1%。全年肉類總產量1.4萬噸,奶產量3.4萬噸,禽蛋類產量7831噸, 羊毛產量1317噸,山羊絨產量20噸。

第二產業

2012年,塔城市實現工業增加值9.34億元,比2011年增長6.8%,其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6.8億元,比2011年增長10%;重工業實現增加值2.54億元,比2011年下降6.6%。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24億元,比2011年下降6.4%,規模以下工業實現增加值0.47億元,比2011年下降40.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6.8億元,比2011年增長24.4%,負債總計12.1億元,比2011年增長30.1%,實現利稅1300萬元,比2011年下降58.1%,其中利潤-1萬元,增虧1萬元。工業實現銷售產值28.2億元,比2011年增長0.8%,產銷率95%。
2012年,塔城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原煤消費量11.8萬噸標準煤,比2011年增長18.8%;消耗汽油222.3噸,比2011年下降13.1%;消耗柴油1477噸,比2011年下降6.8%;消耗天然氣5.6萬立方米;用電量21196.4萬千瓦時,比2011年增長13.7%。
2012年,塔城市全年加工小麥粉5.8萬噸,比2011年下降0.4%;製造酒精2萬噸,比2011年下降22.2%;生產飼料11萬噸,比2011年增長10%;商砼13.3萬立方米,比2011年下降35.9%;滴灌帶0.1萬噸,比2011年增長10%;完成售電量12.7億千瓦時,比2011年增長11.1%;完成供電量14.2億千瓦時,比2011年增長12.2%。
2012年,塔城市建築施工企業實現施工產值9.64億元,比2011年下降3.5%;施工面積114.97萬平方米,比2011年下降11.4%;竣工面積51.3萬平方米,比2011年增長63.4%。 

第三產業

2012年,塔城市保險業全年保費收入65602萬元,比2011年增長9.1%,全年已決賠款及給付14783萬元,比2011年增長45.2%。
2012年,塔城市全年接待境內外遊客55.2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8479.39萬元,比2011年增長66.53%,全市擁有旅行社4家,從業人員18人,開發國內旅遊線路111條,星級賓館5家,擁有床位600張。
2012年,塔城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6億元(剔除地區石油公司、新華書店其它縣市分辟數據),比2011年增長11.1%。其中批發零售業零售額9.48億元,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18億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8.97%和14.7%。城市消費品零售額7.61億元,農村消費品零售額4.05億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10.29%和9.46%。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零售額1.62億元,比2011年增長4.3%;限額以上餐飲業、星級住宿業實現零售額0.25億元,比2011年增長31.5%。

農業發展

塔城種植業 塔城種植業
塔城地區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宜農宜牧,素有新疆的“ 糧倉、油庫、肉庫”之稱。經過近50年的開發建設,塔城地區已發展成為自治區主要的糧、油、甜菜、新疆細毛羊、塔城褐牛生產基地。全地區人均占有糧食為自治區的第一位。人均占有牲畜、油料為自治區的第二位,沙灣縣、 烏蘇市被確定為國家級 棉花基地縣,塔城市、額敏縣、烏蘇市、沙灣縣被確定為自治區 糧食基地縣(市)。全地區擁有可耕地1200餘萬畝,其中一、二級土地占64.28%。現有耕地480萬餘畝,林地23.5萬公頃,全地區農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0.5畝。境內有大小河流近百條,年徑流量和可采地下水資源總量67.05億立方米,地方可利用37.25億立方米。 主要農作物有:大麥、小麥、玉米、水稻、甜菜、棉花、豌豆、黃豆、 胡麻油菜、葵花、 紅花啤酒花打瓜等。瓜果主要有蘋果、葡萄、杏子、桃子、西瓜、 哈密瓜等。畜牧業具有品種好、基數大、草料充余的特點,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全區擁有宜牧草場8981萬畝,天然 打草場103萬畝,畜均占有擁有宜牧草場27畝,草場理論載畜量達521.37萬標準羊單位。 牲畜種類主要有綿羊、山羊、牛、馬、駱駝、豬等,其中新疆細毛羊和裕民巴什拜大尾羊聞名全國。

自然資源

草場資源

塔城 塔城草場
塔城市面上天然草場院資源豐富,面積大,質量好,總面積 23.9萬公頃。按分布的地理位置可分為山地草場和平原草場。根據本市草場分布規律及特點,按照全國草場分類原則及系統,並結合 新疆草場分類原則標準,可分為8大類。

森林資源

全市面上共有各類森林 3837.47公頃,其中北山天然林132.93公頃 , 南湖次生林1256.73公頃 , 平原人工林1381.13公頃。北山天然林分布在塔爾巴哈台山,東西長60公里,南北寬25公里的7條山溝,共144塊,以大錫伯圖大阿不都拉喀浪古爾3條河谷、山溝最多。南湖次生林分布在海拔415—455米處,大致沿額敏河、葉門勒河河床兩側寬約1公里的範圍內和市境西南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處。

動植物資源

市境內動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已查明的野生動物有80餘種。其中獸類約30餘種,禽類約40餘種,魚類約10種。1978年後,先後建超了集體、個體養殖場,開始了養魚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水面沒有全面利用,養魚業仍有很大發展潛力。市境內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約有2000種以上,由於地形複雜而形成多種植被群落。塔爾巴哈台山南湖河谷保存了多種地質演變中外地已經滅絕的原生植物,具有較高的研究、利用價值。

礦產資源

市境尚屬地質勘察形容較薄弱地區,對礦產資源只做過初步勘察,其利用程度亦處於初級階段。現已查明的礦產有:石灰石、脈英石、花崗岩、粘土等。目前,只有石灰岩、花崗岩等有初步開採利用。

旅遊資源

綏靖城 綏靖城
塔城地區風景名勝面廣點多,各具特色。塔城市區內,清乾隆皇帝親賜城名的“綏靖城”城牆遺址尚存,一抔黃土,足以勾起來者懷古幽思萬縷情,文學巨匠茅盾曾到此一游,並著有《西北行》流傳於世。額敏縣 瑪依塔斯周圍,巨石星羅棋布,形狀千奇百怪。烏蘇縣郊區九蓮泉,泉水深不見底,長流不息,吟頌著動人的傳說。沙灣熱 水泉子,每年都有數百人慕名前往洗浴;而鹿角灣冬暖夏涼,遠看雪山似氈房,近看氈房似雪山,民風淳厚,風光旖旎。裕民縣的野巴旦杏,每逢深秋,綠葉泛紅,紅杏染綠,別是一番風光。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松樹溝,瀑布出山巔,直下百餘尺,溝中有珍禽異獸出沒,有名貴花草展現。全地區的旅遊資源逐步得到開發。鐵廠溝石刻所在地屬託里鐵 廠溝鎮,位於鎮南側的山崖下,有一塊砂岩上刻有三排藏文六字真言。均為陽刻,字型剝落嚴重,尚能辨認,岩石高1.74米、寬1.27米、厚0.45米。 

石刻突厥石人像 

系公元6世紀遺物,在內加依爾山中,高1.20米,寬38厘米,厚27厘米。用整塊青石鑿刻而成,石人頭髮後梳,長臉,唇上有兩撇八字鬍須,右手持杯,左手持刀放於胸前,形態十分威武。

熱水泉子

熱水泉子 熱水泉子
沙灣縣城以南,海拔l844米。經通往天山的山區公路,行駛183公里即至。熱水泉子三面雪峰環繞,唯北面金溝河水潺潺流淌。年均最高氣溫20:C,最低氣溫一14℃。熱水泉子共有l0多個泉眼,以老君廟下的3大熱水泉為主。一號泉流量10公升/秒,水溫達50℃;二號泉流量3公升/秒,水溫達49.5℃;三號泉流量4公升/秒,水溫達38℃。金溝河北側還有治眼病的 眼睛泉(流量0.5公升/秒,水溫52℃)和 娘娘泉(流量50公升/秒,水溫15℃),泉水流經硫磺礦形成,水質富鹼性,含 、鎂、鉀、氯及 、硼等10餘種礦物成份。1952年,屬 沙灣縣衛生部門管理,修建了道路、橋樑、浴池。1990年有3座浴池,每池可容納40人左右,有58間病房,250張床位,並有商店、食堂等生活設施;年均接待數百名國內外遊客前來洗浴。

鹿角灣

鹿角灣 鹿角灣
因盛產鹿角而得名,地屬 沙灣縣 博爾通古牧場,位於沙灣縣城以南65公里的依連哈比爾尕山北麓的低谷丘陵地區,海拔1 500~1 700米。此地冬季平均氣溫零下14℃,夏季平均氣溫20℃,年降雨量600毫米以上。主要植物有雲杉、雪蓮、楊樹、柳樹及牧草,野生動物有鹿、雪雞、野羊、雪豹。
這裡東至大南溝,西至巴音溝,北至 博爾通古鄉,南靠依連哈比爾尕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最高峰。縱橫50多平方公里內,雪峰雲杉,挺拔俊秀,清泉流水,綠草茵茵,楊柳輕拂,景色秀麗,交通方便,實為具有牧區自然風光的避暑旅遊勝地。1983年和1986年,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兩次在此聯合舉辦阿肯彈唱會,萬人相聚,盛況空前,甘肅、青海兩省的哈薩克族也派代表前來參加。

松樹溝 

松樹溝 松樹溝
位於和 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縣城東北40公里處,海拔1 800米左右。這裡山高水深,松林茂密,松樹溝西部的雙駝嶺上,掛著一條長約50米的瀑布。清涼、潔淨的瀑布水,濺落凹潭,又向山坳深處奔去。松樹林中的達木恰草坪上,每逢春夏秋,粉紅、雪白的 芍藥,金燦燦的金雀花,紫紅的野玫瑰,淡雅的山菊花,千姿百態,爭奇鬥豔。松樹溝里有 黃芪、貝母、 手掌參、薄荷等二百餘種中草藥材;盤羊、雪豹、野驢、仙鶴、雪雞、金絲鳥等幾十種 異獸珍禽出沒於林間草灘,或盤鏇於玉庫爾巧龍山上空。松樹溝風光奇特,別具風情,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常在松樹溝下的查乾庫勒鄉舉辦江格爾演唱會和蒙古式 摔跤比賽

九蓮泉 

九蓮泉 九蓮泉
九蓮泉在 烏蘇縣城以北的 八十四戶鄉,位於一片低洼沼澤地上。九蓮泉的9眼泉所涌之水連成一片水澤,約40畝。 九眼泉排列不規則,近似於蓮花狀,泉水深十餘米,冬溫夏涼,終年長流不斷,汩汩向南匯人農田乾渠,成為當地人賴以生存的寶貴水源。泉水四周,柳樹依依,青草叢生,空氣濕潤,環境宜人。從九蓮泉向南仰視,烏蘇鎮綠樹蔥鬱;再向南遙望, 天山山麓橫臥半空;東西兩側,戈壁沙灘浩瀚無際。九蓮泉不僅景色瑰麗,似一捧綠色寶石熠熠閃光,而且流傳著動人的故事。民間傳說, 九蓮泉是觀音菩薩大發慈悲,從蓮花座上摘了九片蓮葉,灑將下來,點化而成的。 綠坪位於準噶爾北緣,在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和什托洛蓋鎮境內有一處奇特的地貌一一綠色石坪。這塊綿延數平方公里的由綠色戈壁碎石構成的“綠色地帶”,沒有樹木,沒有花香,但它卻呈現出一片令涉足者陶醉的景色;走進這片戈壁,仿佛投入草原的懷抱,進入青茵密茸的綠色世界;遠遠望去,卻又似峰巒起伏,蒼翠疊嶂。特別是嚴寒的冬季,在雪花的映照下,“綠坪”更顯得鬱鬱蔥蔥。這一片戈壁碎石的綠色永不消褪,不管酷暑嚴寒,四季“長青”。 位於 額敏縣城東南約40公里處,在去鐵廠溝的公路旁有一塊油漬斑駁、與人等高的石頭,曾被視為路標,瑪依塔斯(油石)即由此得名。瑪依塔斯附近,奇形怪狀千姿百態的巨石星羅棋布,有的如奔馬,有的似伏虎,景象十分壯觀。

瑪依塔斯

瑪依塔斯往北10餘公里,是烏爾嘎薩爾山的—條大山溝。春天,雪水從山溝峭壁中濺出,阿魏蘑菇在綠草地上排成圓環;夏日,各種野花盛開,清甜芳香之氣撲面而來,楊樹、柳樹、白樺樹排成綠色長廊。到秋季,一片又一片的野蘋果林,果實纍纍,壓彎枝頭;熟透的野蘋果落地、腐爛,發酵,散發出酒香味,熊、野豬、鹿、大頭羊或隱或現,在林中覓食。
數十公里長的烏爾嘎薩爾山的山溝林帶,與溝外的瑪依塔斯石灘,構成一幅對比鮮明的景致,相映成趣。

快活林

位於烏拉斯台河流經塔城市市區北段的河灘,南起文化路紅橋,北至二工鄉高潮隊,自 1980年起,塔城市在此逐年進行人工植樹。1982年,正式規劃為公園用地。1989年,利用原地區醫院魚池,開挖、擴建人工湖,水域面積20畝。至1990年底,總投資15萬元,用工4萬多個,種植柳、楊、榆、沙棗、白蠟、複葉槭等,共有3萬株,面積約500畝,已鬱閉成林,並設定桌、椅32套。此地林中河水穿越,樹下綠草茵茵,環境幽靜宜人,空氣清新濕潤,已成為塔城市居民郊遊、避暑的勝地之一。 

風土特產

風乾肉

風乾肉 風乾肉
塔城風乾肉包括風乾牛肉、風乾馬肉、 風乾羊肉等,製作風乾肉的時間,一般以秋季為主。秋天既是牲畜最肥壯的時期,同時,也是牲畜大量上市價格相對較低的季節,尤為關鍵的是秋季製作的風乾肉,肥瘦得當。
風乾肉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將新鮮牛肉切成條,拌上適量的 蒜泥、鹽,醃製一兩天,然後,懸掛在陰涼通風處,晾至半乾,風乾肉就做好了。風乾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最能夠體現地方特色的食用方法則是 大盤手抓風乾肉。操作方法是這樣的:把風乾肉洗淨,大塊下鍋清燉。風乾肉煮熟以後,出鍋切成大塊裝盤,然後,用肉湯將擀好的薄面片煮熟,撈出面片,裝入風乾肉盤子內,撒上洋蔥末,一盤濃香四溢的手抓風乾肉就上桌了。風乾肉所做的抓飯,味道也相當好。塔城市鳳蘭小吃的風乾肉抓飯就特別有名氣。 

風乾魚

風乾魚 風乾魚
塔城人民借風乾肉的製作方法來加工 風乾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塔城盆地的自然環境,為晾曬風乾肉製品和風乾魚提供了自然條件。當地草魚、鰱魚個頭較小,所以製作風乾魚往往首先選擇當地產的 鯉魚,重量均在兩公斤以上,製作過程主要是 醃製、自然 風乾兩道工序。把新鮮鯉魚不去鱗,從背部切開,去除內臟,清洗,然後將事先準備好的醃製配料塗在魚肉上,醃製24小時,再經過3天時間的風乾,風乾魚就做好了。 

比窩

比窩是塔城當地俄羅斯族人自製的一種啤酒,用麵包乾發酵釀製而成,顏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紅色,酸甜適度,近似酸梅湯,是一種無酒精的發酵清涼飲料。不但家家會做,也是塔城人夏秋季節最受青睞的飲料之一,一般都是現做現賣,沒有商標,是名副其實的家庭釀製“鮮啤酒”。

自然災害

地震

新疆地震台網初步測定,2011年4月23日07時11分(台北時間),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託里縣裕民縣交界發生4.7級地震。 震中位於北緯 45.4°,東經 82.6°,震源深度7千米,局地有震感。

沙塵暴

2014年4月7日傍晚18時左右,新疆塔城地區遭遇強沙塵暴天氣,並伴有7-8級陣風,部分地區通電一度中斷。此間,塔城市、裕民縣、額敏縣等地至少已發現20餘處起火點,僅吉也克鎮一地,過火面積就達三千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