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歷史

拉丁美洲歷史

拉丁美洲歷史包括了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時期、大哥倫比亞共和體、古巴和西班牙獨立戰爭、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條約、巴西共和運動、阿根廷五月革命、玻利維亞民族主義革命運動、美洲人類遺蹟大約可上溯至4萬至1萬年前,其歷史發展大體經過了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時期、殖民統治時期、近代、現代四個階段。

簡介

拉丁美洲位於西半球。地理上包括美洲中南部,可分為四個部分,即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這一地區一度淪為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等歐洲拉丁語系國家的殖民地,故名為拉丁美洲。美洲人類遺蹟大約可上溯至 4萬至 1萬年前,其歷史發展大體經過了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時期、殖民統治時期、近代、現代四個階段。

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拉丁美洲北與美國接壤,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陸地面積約2070萬平方公里。現有44個國家和地區。

地理 

拉丁美洲北部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多山,主要為馬德雷山脈及其餘脈。南美洲大陸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縱向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脈,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的平原低地。全洲平均海拔600米。安第斯山緊靠太平洋沿岸,南北綿亘約9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中部的漢科烏馬山海拔7010米,為南美最高峰。拉丁美洲火山較多,地震頻繁。海岸線平直。島嶼除西印度群島外,主要分布在大陸南部沿海。較大的河流為亞馬孫河、拉普拉塔河、奧里諾科河、聖弗朗西斯科河等,亞馬孫河長6480公里,為世界第一大河。瀑布較多,主要有安赫爾瀑布、庫克南瀑

拉丁美洲歷史拉丁美洲歷史

布等,安赫爾瀑布落差達 970米,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湖泊主要有馬拉開波湖、的的喀喀湖等。

氣候

拉丁美洲位於北緯32°42′~南緯57°之間,赤道橫貫中間,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平原、低地區終年濕熱,山地區四季如春,高山區終年積雪。拉丁美洲以濕潤著稱,暖季多雨,年降水量平均超過1000毫米的地區約占全洲的 3/5。智利南部沿海地區年降水量達2000~5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之一。

自然資源 

拉丁美洲的自然資源豐富。礦產方面:巴西的鐵、鈹、鈮,牙買加的鋁土,智利的銅、鉬、硝石,秘魯的鉍、釩,玻利維亞的錫、銻、鐵,墨西哥的銀、硫黃,古巴的鎳,哥倫比亞的綠寶石等,蘊藏量都居世界前列。動力資源方面: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的石油,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墨西哥、阿根廷、厄瓜多、秘魯、哥倫比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天然氣,哥倫比亞、巴西、阿根廷等地的煤儲量也極豐富。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由於幅員遼闊,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所以作物種類繁多,產量豐富。玉米、甘蔗、咖啡、香蕉、可可、菸草和天然橡膠等,產量大多超過其他洲。森林面積約9.12億公頃,占全洲土地面積的44%,盛產紅木、檀香木、巴西木、香膏木、洋蘇木、桃花心木以及西洋杉等名貴木材。天然牧場面積約4.54億公頃,占全洲土地面積22%,主要牲畜有牛、羊、馬、騾、豬、羊駝、駱馬等。沿海盛產鮪魚、鯷魚、沙丁魚、鱸魚和各種蝦類,秘魯、巴西沿海和加勒比海為拉丁美洲的三大漁場。
種族與民族 

拉丁美洲的居民主要是印第安人,白人、黑人和各種混血種人。據美洲國家組織1981年宣布,拉美人口總數為3.54億。1976年統計,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約3700多萬,是美洲的土著居民;白人約 1億以上,系西班牙、葡萄牙早期殖民者及歐洲各國移民的後裔;黑人約3000多萬,大多數是殖民時期由非洲販運來的黑奴的後裔;混血種人約 1.5億,其中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稱梅斯蒂索人,白人和黑人的混血種稱穆拉托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稱桑博人。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日本人、印度人、華人以及亞洲其他民族的移民。華僑和華裔主要集中於巴西、秘魯、墨西哥、古巴和巴拿馬等國,20世紀50年代後,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烏拉圭等國的華僑逐漸增多。

語言 

拉丁美洲國家所使用的語言有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英語、法語、荷蘭語以及多種印第安語等。西班牙語使用最廣,系拉丁美洲大部分國家的官方語言。巴西主要使用葡萄牙語。海地、法屬蓋亞那和法屬西印度群島使用法語。巴貝多、牙買加、蓋亞那、貝里斯、巴哈馬等國使用英語。蘇利南及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等使用荷蘭語。印第安居民較多的地區,一般使用印第安語。印第安語的方言達1700多種,以納華特語、瑪雅語、克丘亞語、瓜拉尼語、艾馬拉語等使用較廣泛。
宗教 

拉丁美洲大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在使用英語和荷蘭語的國家和地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還有少數居民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以及猶太教等。印第安人和黑人雖名義上皈依天主教,但其傳統宗教至今仍在基督教義的掩飾下保存著。

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時期

拉丁美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是美洲古代文明的先驅和創造者。義大利航海家C.哥倫布到達美洲以前,印第安人已遍布美洲各地,人口估計為1400~4000萬。美洲古文明是印第安人在與舊大陸隔絕的情況下獨立發展起來的。他們依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開拓了拉丁美洲。反映古代印第安人歷史的文字資料很少,現存的少數幾部印第安人文獻,至今還未能全部釋讀。因此,對印第安人歷史的研究,主要依靠考古學、地質學、民族學以及西班牙、葡萄牙早期殖民者記錄下來的口頭傳說等資料。


印第安人的來源與分布

 印第安人屬於蒙古人種,是從亞洲經白令海峽抵達美洲的。人類到達美洲的時間存在爭論,一般認為當在距今2.6萬~2萬年;有人認為距今2.8萬~2.3萬年,人類已進入美洲內地;更有人推測,早在 4萬多年前美洲已有人類居住。遷徙是分批進行的。他們到達阿拉斯加後,在北美大陸作扇形展開,並沿落基山脈及西海岸向南,經墨西哥、中美洲進入南美洲。有人認為南美洲某些居民的文化特徵與大洋洲各族的文化相似,因此可能有部分居民來自澳大利亞的美拉尼西亞,這部分居民可能是越過南太平洋島嶼進入南美洲或中美洲的。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分布非常廣泛,部族也極複雜,各部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其中主要的部族有: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托爾特克人和薩波特克人;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瑪雅人;加勒比海地區的加勒比人;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及周圍各地的奇布查人;秘魯、厄瓜多和玻利維亞等安第斯高原地區的印加人;亞馬孫尼亞的阿拉瓦克人;亞馬孫河口的圖皮人;巴拉圭、阿根廷和下巴西的瓜拉尼人;智利的阿勞坎人等。

經濟生活 

古代印第安人以漁獵為生,使用石器和弓箭,已學會取火、養狗、編織漁網、制陶和利用獸皮作衣服,也能使用獨木舟或革制小船。南美安第斯山地區的居民還能將棉花和駝毛製成十分精細的紡織品。由於美洲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從漁獵、採集、遊牧到農業,無不具備。在歐洲殖民者到達拉丁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已種植玉蜀黍、馬鈴薯、番茄、花生、甘薯、龍舌蘭、蕃瓜、南瓜、參茨、豆類、香草、向日葵、菸草、馬紐卡、可可、橡膠等幾十種糧食和經濟作物。飼養駱馬、羊駝、火雞等家畜家禽。印第安人培植與養畜的成就,大大豐富了西半球的物質文化生活,對整個人類文化作出了貢獻。

社會組織 

各地的印第安人社會基本上都處於原始的氏族公社制階段。同一氏族的人們通常聚集在一個或幾個村落里,人口一般為500~3000人,有的達萬人或更多。部落首領或酋長是部落全體成員意志的執行者,由部落議事會選出,其地位與普通氏族成員相同。土地為部落公有,由議事會掌管,其他公共事務也由議事會決定。議事會把土地分配給各氏族,再由氏族分配給各家庭使用。耕種時實行集體勞動,產品平均分配。各部落之間經常為爭奪獵場、水道、河谷、湖泊、燧石產地、鹽、灌溉用水等進行戰爭。

有些印第安部族如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生產方式有較大進步,手工業已和農業分離,有剩餘產品和交換關係出現,建立起一些規模較大的城市,創造了較高的文化。土地公有制開始瓦解,酋長和高級僧侶把部分土地據為己有,社會上初步出現貴族、平民(農、工、商)和奴隸三個等級,生活出現較明顯的差別,國家的雛形在初步形成中。但其社會基層組織仍然是公社和氏族,生產資料基本屬於公有,集體生產勞動和平均分配產品仍然是普遍現象,社會生產主要依靠公社成員的自覺勞動。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的社會屬於部落聯盟性質,處於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隸制社會過渡的階段。但也有學者認為它們已進入初期奴隸制社會。

主要古文化中心 

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時期。在墨西哥和中美地區,先後交錯出現過奧爾梅克文化(公元前第1千紀初~公元3世紀)、瑪雅文明(全盛時期為公元250~900)、托爾特克文化(約 900~1200)和阿茲特克文明(約1000~1620);在南美安第斯山地區,先後出現過查文文化(公元前900~前200)、莫奇卡文化(公元200~700)、蒂亞瓦納科文化(約 400~1000)、印加文明(約1400~1533)等。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是古代拉丁美洲最有代表性的三大文化中心。這些文化各具特點,都有光輝的成就。(見彩圖)

拉丁美洲歷史拉丁美洲歷史

瑪雅人是美洲大陸唯一的發明使用一種獨特的象形文字的印第安部族。約在公元前後,他們就用樹皮紙或鞣製過的鹿皮記載天文、醫學、儀典、神話傳說、詩歌和歷史等。其天文、數學和藝術均較發達,有準確的曆法,已推算出日蝕的時間及月亮、行星運轉周期;使用20進位的計數方法,使用“零”的概念比歐洲早 800餘年;雕刻、建築、彩陶、壁畫均有很高水平(見彩圖)。博南帕克壁畫是世界古代壁畫藝術的著名寶庫之一。

阿茲特克人的文化也有較高水平。1325年,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河谷特斯科科湖中的島上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並以此為基地,逐漸向外擴張,成為當時中美洲的強大“帝國”,人口可能達 600萬(一說1519年約達1100萬)。阿茲特克文化繼承托爾特克文化、也受到瑪雅文化的影響,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建築方面,所建堡壘、橋樑和廟宇都很壯麗,金字塔式台廟的規模甚至可與古埃及媲美。(見彩圖)首都特諾奇蒂特蘭城的城市建設工程浩大,是當時美洲最繁華的都市。

南美洲古代文化中水平最高的是印加文明。印加人約從11世紀起進入庫斯科地區,到1525年,已先後征服從哥倫比亞至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各個部族,建立起人口約1000萬的龐大“帝國”。印加人以首都庫斯科為中心,修築了延伸到全國各主要地區的寬闊的道路網,在安第斯山區營造起擁有完整灌溉系統的梯田。他們馴養駱馬和羊駝,已知銅錫合金以提高銅的硬度。所製造的金、銀器皿特別精緻,庫斯科太陽神廟的金像和金飾極為華美。其毛、棉織品質地優良。醫學方面,印加人已能使用麻醉劑和多種藥材治病,並掌握開顱術、製作木乃伊等技術。

奇布查人的文化也較發達。奇布查人主要分布在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地區,處於阿茲特克和印加兩大文化交匯之間。受兩者的影響,其農業技術、紡織、制陶、路橋建造、金銀工藝等都有相當高的水平。(見彩圖)

拉丁美洲歷史拉丁美洲歷史

 

同世界其他地區古代文明相比,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有自己的特點。這一地區的文明主要起源於高原盆地,主要作物是玉米,故又被稱為玉米文明。印第安文明基本上是獨立地發展起來的,直到被西班牙人征服之前,還不知使用鐵器、車輛和牛馬,生產力較其他文明區落後,社會和文化的發展也較緩慢。
 

殖民統治時期

1492年8月3日,C.哥倫布率3艘帆船由西班牙的巴羅斯港起航,10月12日在西印度群島的瓜納阿尼島(今華特林島)登入(見彩圖),從而開始了歐洲人“發現”和征服新大陸的進程。美洲的“發現”,是地理大發現史上劃時代的一件大事。它擴大了舊大陸人們的眼界和知識領域,形成了新的地理概念,打破了西半球的孤立狀態,使美洲大陸與世界其他地區聯繫起來。哥倫布繼第一次航行後,又作了三次航行,陸續“發現”了牙買加、波多黎各等加勒比海島嶼及巴拿馬等地。哥倫布的航行和“發現”,掀起了歐洲人海外拓殖的浪潮。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英國、法國、荷蘭等國探險家和殖民者很快踏遍整個新大陸沿岸,其中主要的有V.N.de巴爾沃亞A.韋斯普奇F.de麥哲倫等人。新大陸被“發現”後,西班牙和葡萄牙因爭奪美洲殖民權益發生糾紛,在羅馬教皇的調停下,1494年6月7日,西、葡兩國簽訂《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劃分了兩國在美洲的殖民勢力範圍。到1541年,北起加利福尼亞灣,南至南美洲最南端的廣大地區,幾乎完全為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所占領。在征服拉丁美洲的過程中,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掠奪印第安人的土地,滅絕印第安人,在印第安人的鮮血和枯骨上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帝國,進行了長達 300年的殖民統治。

拉丁美洲歷史拉丁美洲歷史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 

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占有的土地最多,除葡屬巴西外,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都在其統治之下。(見彩圖)。15世紀末至18世紀末的西班牙,是一個封建專制和重商主義國家,其殖民政策也打上了這樣的烙印。殖民者採用一切手段為西班牙王室、貴族和大商人攫取土地,掠奪資源,最大限度地剝削與奴役殖民地人民,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是西班牙國王的直轄領地,有宗主權,而且有財產權,並按照國內的統治方式,把西班牙君主專制體制推行於殖民地,建立起殖民地的官僚統治系統。

拉丁美洲歷史拉丁美洲歷史
統治機構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系統是隨著殖民發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在開拓美洲殖民地初期,西班牙王室主要通過阿德蘭塔多進行統治,阿德蘭塔多掌握全部政治、軍事、經濟、宗教大權。1524年成立西班牙印度等地事務院,主管美洲殖民地的所有事務,包括殖民地的立法、行政、軍事、財政及教會等事宜,任命殖民地的高級行政官員和神職人員。該機構直接對國王負責。1717年設印度事務大臣,其職權有所縮小。西屬美洲各國獨立後,該機構失去意義,1834年被撤銷。

1535年,西班牙王室在墨西哥城設總督。作為國王在殖民地的代表,總督掌管殖民地的行政、軍事、財政大權,負責榨取殖民地財富,防止印第安人的反抗,防禦英、法、荷等國的入侵等。總督從王室最親近、最忠實的大貴族中遴選,任期一般為3~5年,可以連任;另一方面,國王又通過印度等地事務院和彈劾制對總督進行控制。在整個殖民統治時期,西班牙王室先後在美洲殖民地設立四大總督區。其中新西班牙總督區(1535)轄區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秘魯總督區(1542)轄區包括秘魯和智利;新格拉納達總督區(1718)轄區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拉普拉塔總督區(1776)轄區包括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維亞。殖民統治後期,還分別在瓜地馬拉、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古巴和智利等地區設立都督府。都督府的首長為督軍,其職權基本與總督相同,但某些方面受總督節制。在總督和都督轄區內又分設若干行省、郡和市。省長、郡守由總督或督軍任命。市的權力機關為市政議會。市政議會系兼有行政與司法職能的帶有一定自治性質的地方組織,其成員包括市議員、市政官、警長等官吏。市議員最初從當地的富有市民中選舉產生,有的由總督和督軍指派,1620年後,可以用金錢賄買。市長、法官和警長由市政議會選舉產生,負責管理城市事務及商業、宗教等。印第安人聚居的村莊,由總督或督軍委派印第安人酋長卡西克治理。

在總督區的首府和一些重要城市,還設有檢審庭。這種制度是1511年按照西班牙國王的指令首先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的聖地亞哥城建立起來的。檢審庭具有行政和司法的雙重職能。其長官一方面是總督或督軍的政治顧問,執行總督或督軍的命令,總督或督軍去職,繼任者尚未到職之時,代行總督或督軍的職務;另一方面又是王室在殖民地的最高法院法官,負責審理其轄區內的重要訴訟案件,包括總督或督軍的犯法案件,對總督和督軍起一定的牽製作用。至獨立戰爭前夕,西班牙殖民地建有14個檢審庭。

土地制度

 

西班牙對殖民地實行經濟剝削的基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西班牙王室按照國內的封建土地制度,把從印第安人手中奪來的大批土地分配給早期的殖民者,包括大貴族、大主教、大商人以及各式各樣的冒險家、騎士等。這些土地所有者是殖民統治的支柱。1499年,西班牙殖民者F.羅爾丹在西印度群島給殖民者分配土地時,還分派一定數量的印第安人為其服勞役。但這種制度對西班牙王室不利,掠奪印第安人的財富主要落入征服者的私囊,而沒有增加王室的財富,因此,1503年,改為委託監護制。王室指定殖民者作為委託監護主,對印第安人施以“教化”和“保護”,使其皈依基督教,並代王室徵收人頭稅。印第安人每年必須在監護主的田地或礦場從事一定時間的無償勞動。在法律上,這些土地歸王室所有,監護主無土地所有權。印第安人名義上是自由人,但實際上完全處於被奴役的地位。委託監護制在1720年被最後廢除,繼之而起的是大莊園制和種植園制。監護主從國王手中獲得土地所有權,並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而成為大莊園主,失去土地的印第安農民則淪為其僱農。莊園主通過預付工資、以工償債等方式,實際上把印第安農民變為世代相襲的農奴,永遠束縛於莊園的土地上(見彩圖)。這種債役僱農制是西屬美洲大莊園制的特徵。此外,在西印度群島、中美和南美東部沿海地區廣泛採用以黑人奴隸勞動為基礎的種植園奴隸制。除上述兩種主要的土地制度外,還存在印第安人公社土地制,教會和王室也直接擁有大量土地。在礦場則採用強制勞役的米塔制

經濟生活

 

由於西班牙對殖民地經濟的嚴格控制和壟斷,在 300年殖民統治期間,除貴金屬、礦業和某些農作物外,經濟發展十分遲緩。

農業是在印第安人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歐洲殖民者到達以前,當地已盛產玉蜀黍、馬鈴薯、番茄等多種農作物,西班牙人又輸入小麥、水稻、香蕉、葡萄、馬、牛、羊、豬等作物和家畜以及比較先進的農具。殖民初期,農業曾有一定的發展。進入16世紀後,西班牙對殖民地農業採取了三種措施:凡與宗主國利益相衝突的農作物均嚴格予以限制,如蠶桑、葡萄酒、橄欖油和亞麻等都被禁止生產;凡殖民地人民生活上必需而宗主國又無法供應的農產品,如小麥、大麥及水稻等,準許在保證供應地方市場的限度內進行生產;凡能在宗主國和國際市場上銷售並能為王室、大地主及大商人牟取暴利的作物,如甘蔗、棉花、可可、藍靛、菸草等,均加以鼓勵和推廣。這一政策導致了單一產品制。除上述產品外,畜牧業也是殖民地經濟的重要一項,豬、牛、羊等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向宗主國和歐洲市場大量出口,從而使南美的畜牧業發展迅速。總之,農牧業是殖民地的社會經濟基礎,是投資少、收效快、最穩定而又最有利可圖的行業,在殖民統治時期,農牧產品的出口總額遠遠超過其他行業。

西班牙王室宣布,殖民地的地下財富歸國王所有,一切私營礦業均要向王室交納總收入的 1/5。西班牙殖民者從重商主義立場出發,首先掠奪金、銀之類的貴金屬和寶石。在王室扶植下,巨大的礦業中心,如墨西哥的薩卡特卡斯、瓜納華托和上秘魯的波托西,成為當時世界上產銀最多的地區。在殖民統治時期,西班牙在拉丁美洲通過金、銀開採獲得的收入達60億美元。這筆巨額資金,是造成歐洲價格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當時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17世紀中葉以後,西屬美洲貴金屬生產開始衰落。

殖民地工業與農業和礦業相比,遠為薄弱。西班牙為保護本國工業,把殖民地當作獨占的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銷售市場。為防止殖民地工業和本國工業相競爭,西班牙王室對殖民地工業的限制比對農業要更嚴格。它禁止殖民地生產棉、毛織品,不許開採鐵礦和製造鐵器,還有許多行業屬於禁止和限制之列。但實際上由於殖民地人口眾多,西班牙提供的工業品根本無法滿足需要,所以殖民地的一些行業,如紡織、家具、皮革、肥皂、食品、火藥、金銀飾品、造船等,仍然有所發展。這些行業中的手工業工人還成立了行會,16~17世紀,行會發展比較普遍,僅在墨西哥城,這類行會組織就達到百個以上。

商業行會協助其工作。王室規定,殖民地只能與宗主國進行貿易,不得與其他國家往來,殖民地各地區間的貿易,也有限制,所有開往殖民地的船隻必須由塞維亞起航(1717年改為由加的斯起航),所有貨物必須由西班牙船隻裝運。為防止海盜襲擊,1543年起建立雙艦隊制,實行軍事護航。為防止走私,船隻到達殖民地後,只允許在韋拉克魯斯、波托貝略和卡塔赫納等少數港口停泊,然後再在各指定地點舉行大集市,以出售貨物,購入殖民地土產,各地需要購入的貨物只能從這些集市通過陸路或水陸轉運。18世紀中葉,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對這種貿易制度進行改革,逐步放寬對殖民地經濟貿易的控制,取消雙船隊制,準許西班牙人自由在殖民地各港口貿易,準許殖民地各總督區港口之間的商業往來,但殖民地與其他國家間的貿易仍在嚴禁之列。卡洛斯三世的改革,使殖民地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貿易自由化和生產多樣化,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並出現了一批新的經濟中心。

教會

 

西班牙殖民者是一手持國旗,一手持十字架征服美洲的。為鞏固對殖民地的統治,彌補天主教在歐洲宗教改革後的損失,西班牙王室憑藉宗主國地位,在羅馬教皇的大力支持下,使天主教會成為殖民地統治機構的一部分,其影響遍於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最早前往美洲的天主教士是1493年哥倫布第 2次航行美洲時同行的12名教士。1511年,在聖多明各建立了第1個大主教區。此後,每開拓一個新的殖民區,就建立起一個新的教會機構。至殖民統治末期,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共建立了10個大主教區和38個主教區。從1520年起,天主教的各類傳教會也紛紛前往美洲活動,其中勢力最大的是聖方濟各會和耶穌會。根據教皇的訓諭,西班牙國王享有直接管理殖民地教會的權力。他可以任命高級神職人員,並掌管教會的稅收。教會有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組織機構,它受印度等地事務院管轄,與行政機構並行,是殖民地統治機構的主要組成部分。教會對拉丁美洲的社會生活實行嚴格控制。殖民地居民從出生受洗禮、受教育、結婚一直到送葬都要受教會管理。學校、醫院和各種“慈善事業”一般都由教會掌管,教會還利用宗教裁判所控制人民的思想。天主教會不但是殖民地的精神統治者,也是世俗的統治者,教會擁有巨額財產和土地,18世紀末,教會所占的土地已達殖民地全部土地的 1/3。在巴拉圭的東南部,耶穌會傳教士還曾建立起由其實行全面統治的神權國家,存在近兩個世紀,所管轄的印第安居民超過10萬。

文化教育

 

殖民地的文化和教育事業非常落後。西班牙對殖民地人民實行愚民政策,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種人,幾乎全是文盲。能上學的多屬上層白人子弟及少數富裕的混血種人和印第安貴族的子弟。西屬拉丁美洲最早的國小建立於1523年,稍晚又建立了中學。1538年在聖多明各、1551年在墨西哥城和利馬分別創建大學。以後陸續在其他地區創辦了大學或專門學校,但國小、中學和大學都受天主教會的嚴格控制,教學人員幾乎全是教士,絕大部分課程是宗教內容。

西班牙王室對殖民地的圖書和出版事業的控制比教育還要嚴厲,對運往殖民地的書籍要施行檢查,對殖民地書店、圖書館、大學的藏書也不斷檢查。規定保存禁書者沒收財產,人要處死,書要公開焚毀。儘管殖民統治者設定種種障礙,宗主國和殖民地的某些進步人士,仍能避開政府和教會的檢查,把古希臘羅馬時代的作品、近代歐洲的科學和人文主義作品,以及有關美國獨立和法國革命的書籍帶進殖民地,並廣為流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殖民統治時期,土生白人和印第安人還逐步創造和發展起具有一定民族風格和地區特色的文化,在文學、建築、繪畫、雕刻、工藝、音樂、歷史、地理、數學、天文。植物學和冶金學等領域內,都有出色成就和獨特貢獻。其中17世紀墨西哥的女作家 J.I.de la克魯斯和18世紀波哥大的植物學家J.C.B.穆蒂斯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科學家之一。秘魯的 G.de la維加所著的《印加諸王的歷史傳記》是美洲人撰寫的第一部有重要價值的印加文明編年史。

葡萄牙的殖民統治 

根據《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巴西劃歸葡萄牙。1500年3月,葡萄牙航海家P.┭.卡布拉爾在率領船隊去印度的途中,被暴風卷向巴西,4月22日,在巴西海岸登入,宣布該地歸葡萄牙所有。1530年,葡萄牙國王派貴族M.A.de索薩率領遠征隊前往巴西。1531年,索薩到達巴伊亞海岸,次年在聖保羅附近的聖維森特建立起葡萄牙在巴西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點。此後,葡萄牙步步推進,侵占了巴西全境。葡萄牙在巴西的統治基本上與西班牙相同,但由於彼此間的具體情況不盡相似,因而也有不同的特點。

政治體制

 

葡萄牙王室沒有在國內設定專管巴西的機構。1534年,在巴西沿海地區建立起13個(一說14個)都督府,由王室任命大貴族統治。1549年,王室在巴伊亞設定總督府,作為統一領導機構,以加強對巴西的全面控制。1572年,巴西被分為北巴西和南巴西兩部分,分別以巴伊亞和里約熱內盧為首府。1578年又恢復舊制。1580~1640年葡萄牙歸併於西班牙,西班牙王室於1604年按照西班牙印度等地事務院的模式,在葡萄牙設立了印度等地事務院。1640年葡萄牙恢復獨立後,這個機構改名為海外事務院。1763年,由於巴西南部地區日趨重要,巴西首府由巴伊亞遷到里約熱內盧。

司法是按照葡萄牙模式建立的,首府設有一名首席檢察官,行使大部分法律職能,並有權解決殖民者與督軍間的爭端。成立於西班牙統治時期的最高法院有權審理重要訴訟案件,是為宗主國的利益服務的。地方權力方面,亦設有市議會,其成員或指派,或選舉,有的還可繼承。市議會不僅有行政權,而且有立法權。它監督關稅和徵稅,掌管公共事務、軍事防衛並控制警察,權力比西班牙美洲地區的市議會更大,因此它完全由大貴族、大種植園主壟斷。

經濟生活

 

在經濟方面,巴西一開始就盛行單一產品制和種植園奴隸制。“發現”和征服初期,主要出口是被稱為“巴西木”的貴重紅木。16世紀初到17世紀末,農業初步得到發展,農作物有菸草、甘蔗、棉花、藍靛、木薯、稻米、可可、玉米、咖啡和菜豆等,占主要地位的是甘蔗。1678年米納斯吉拉斯州發現金礦,1720年聖弗朗西斯科河流域發現豐富的金剛石礦,從而掀起一股“採金狂”。黃金與金剛石的年總產值達10億美元以上。18世紀末,由於黃金和金剛石礦源逐漸枯竭,蔗糖再度成為巴西經濟的重心。但無論是甘蔗種植,還是金礦開採,都依靠奴隸勞動,為了獲取奴隸,種植園主、礦場主以及奴隸販子等曾組織“奴隸獵取隊”,深入內地搜捕印第安人(見巴西奴隸獵取隊)。1538年,開始從非洲輸入黑奴。到18世紀末,巴西輸入的黑奴總數估計達500 萬人。奴隸勞動是巴西種植園經濟的基礎。巴西大種植園主的勢力比西屬美洲大莊園主的勢力還要大,統治著整個巴西社會。巴西的工商業發展速度比西屬美洲緩慢,教會勢力不如西屬美洲那樣強大,文化教育更比西屬美洲落後,在殖民統治期間,沒有建立過大學。

英、法、荷等國的侵擾和劫掠

 

16世紀時,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殖民強國,它們把拉丁美洲視為壟斷領地,不許他國染指。英、法、荷等國資本主義興起後,開始以走私、劫掠和戰爭等方式,打破西、葡的壟斷,試圖插足於拉丁美洲。走私貿易在16世紀初葉已經開始。1624年,西班牙駐巴拿馬的皇家視察員宣布,當年合法貿易值只有約144.6萬比索,而走私貿易總值估計高達759.8萬比索。18世紀末,開進西屬美洲港口的其他國家船隻比西班牙船隻多10倍。殖民地革命前夕,西班牙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早已名存實亡。劫掠活動始於16世紀中葉。英、法、荷等國海盜,或在大西洋航線周圍,或在拉丁美洲各重要港口附近,搶劫西班牙和葡萄牙從拉丁美洲返航的滿載金銀的船隻。1562年以後,英國海盜J.霍金斯和F.德雷克對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的襲擊和掠奪,攫取了大量財富,給西班牙的海上霸權帶來威脅。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法國和荷蘭海盜愈益猖獗。1623~1636年,僅荷蘭海盜就搶劫了 550艘西班牙船隻。1665~1685年,西班牙被劫去的財物價值達6000萬克朗之多。英國、法國和荷蘭海盜還先後洗劫貝略港、巴拿馬、哈瓦那、馬拉開波、韋拉克魯斯和卡塔赫納等幾十個西班牙殖民地的大城市。這種海盜活動前後持續達200年,至18世紀中葉才告結束。

英、法、荷等國為爭奪拉丁美洲,還公開發動戰爭。英國於1578年併吞巴哈馬群島,1624年占領巴貝多,1670年占領牙買加,1786年占領貝里斯並改名為英屬宏都拉斯,1797年占領特立尼達。此外,還奪得蓋亞那的一部分,1814年改稱英屬蓋亞那。荷蘭於1634年占領西印度群島中的庫拉索島,1667年占領蘇利南。法國於1635年占領馬提尼克和瓜德羅普,1676年占領蓋亞那一部分並改稱法屬蓋亞那,1697年占領海地。此外,古巴和巴西東北部地區也曾一度是英、法、荷等國激烈爭奪的地方,法國海盜1555年占領過哈瓦那,英國於1762年占領過古巴,荷蘭從1630年起占領巴西東北部達24年之久。

拉丁美洲人民的反殖鬥爭

 

殖民主義者的暴行,激起拉丁美洲人民長期的激烈反抗。這些反抗鬥爭大大打擊和動搖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統治勢力,為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獨立運動奠定了基礎。

印第安人的鬥爭

 

印第安人是殖民主義者最早的掠奪和奴役對象,因而他們也最早起而進行反抗鬥爭。在整個殖民統治時期,印第安人的起義遍及拉丁美洲各個地區,其中規模較大的是發生於1780~1781年的圖帕克·阿馬魯起義、1535年爆發的曼科起義、1742年胡安·桑托斯領導的起義等。其中圖帕克·阿馬魯起義具有鮮明的反對種族壓迫和反對剝削階級的性質。起義的領導者J.G.孔多爾坎基以恢複印加帝國為口號,自稱為圖帕克·阿馬魯二世,試圖重建獨立的秘魯國家。起義得到各地印第安人的回響,隊伍很快發展到 6萬人,數月內占領了秘魯的大部分領土。由於戰略失策、土生白人背叛等因素,起義最後失敗,圖帕克·阿馬魯二世壯烈犧牲。

黑人的反抗鬥爭

 

從非洲販運來的黑人與印第安人同處於殖民地社會的最低層。他們來自非洲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語言。到達美洲後,被當成會說話的工具,任憑奴隸主處置,生命沒有任何保障,每天勞動達十八、九個小時。共同的命運使被奴役的黑人逐漸團結起來,以怠工、拒絕生育、自殺、逃亡等方式進行鬥爭。有時還奮起焚毀種植園,殺死監工、奴隸主和官吏,進行武裝暴動,甚至建立國家。巴西伯南布哥地區的黑奴1630~1697年舉行帕爾馬雷斯起義,就曾按照非洲社會的組織形式,建立起有名的帕爾馬雷斯共和國。

土生白人的鬥爭

 

土生白人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也時有發生。土生白人處境與印第安人和黑人不同,其中的一部分人參與殖民地上層社會生活,但在許多方面他們也受到宗主國的歧視和排斥。因此他們也經常投入反抗殖民統治者的鬥爭行列,較重要的鬥爭是新格拉納達市民起義。但總的說來,獨立戰爭以前的土生白人的反抗鬥爭是很不徹底的,他們一般沒有提出粉碎宗主國殖民統治和求得完全獨立自主的口號,而只限於反對殖民當局或西班牙王室的一些具體措施。由於種族偏見的限制,他們在鬥爭中一般不敢與印第安人和黑人聯合,因此他們的鬥爭就很容易被殖民當局所鎮壓。

近 代

拉丁美洲的近代史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殖民統治後期,殖民地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社會各種矛盾日益尖稅,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廣為傳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日趨削弱,拉丁美洲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醞釀,終於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爆發獨立運動。這次運動幾乎遍及拉丁美洲各地,革命戰爭前後持續近40年,捲入鬥爭的人口約2000萬,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最大規模的殖民地獨立解放運動,其性質總的來說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範疇。通過獨立運動,拉美絕大部分地區結束了殖民統治,建立起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獨立運動以1790年海地革命為開端。海地人民(主要是黑奴)在杜桑-盧維圖爾的領導下,經過十幾年的艱苦鬥爭,終於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於1804年1月1日建立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1810年起,獨立運動蔓延到整個拉丁美洲大陸。在西班牙所屬美洲地區,革命分別在墨西哥、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南部同時展開。墨西哥革命爆發1810年9月16日,領導人物是M.伊達爾戈·伊·科斯蒂利亞和J.M.莫雷洛斯·伊·帕馮,經過10多年的鬥爭,墨西哥終於在1821年贏得獨立。南美洲北部的革命於1810年4月首先在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爆發,領導人主要是S.玻利瓦爾,革命後來又擴大到新格拉納達、厄瓜多、上秘魯以及秘魯等地,1819年在波哥大建立包括委內瑞拉和新格拉納達在內的哥倫比亞共和國,1822年又建立了包括厄瓜多在內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在南美洲南部地區,革命首先於1810年5月25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1816年宣布獨立,成立拉普拉塔聯合省,這一革命的領導者是J.de聖馬丁。為徹底摧毀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統治,聖馬丁和玻利瓦爾聯合行動,南北夾擊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堡壘秘魯。1824年12月9日玻利瓦爾的軍隊在阿亞庫喬戰役中,擊敗西班牙殖民軍。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最後一支軍隊在秘魯的卡亞俄港投降,整個西屬美洲大陸獲得解放(見西班牙美洲獨立戰爭)。

葡萄牙所屬巴西地區的獨立運動,始於1789年由J.J.da席爾瓦·沙維爾所領導的起義。迫於拿破崙·波拿巴入侵的威脅,葡萄牙的若昂六世,於1808年1月把王室遷到巴西。1820年,葡萄牙國內發生資產階級革命,若昂六世返國,其子佩德羅留在巴西任攝政王。佩德羅在巴西人民運動的推動下,於1822年9月7日宣布巴西獨立,12月1日,佩德羅在里約熱內盧舉行加冕典禮,稱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1825年葡萄牙正式承認巴西獨立(見巴西的獨立)。

到1826年,拉丁美洲除加勒比海島嶼及大陸極小一部分地區外,都擺脫了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其中法國殖民地獨立的有海地;西班牙殖民地獨立的有墨西哥、中美洲聯邦、大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玻利維亞、拉普拉塔聯合省(阿根廷)及巴拉圭;葡萄牙殖民地獨立的有巴西。1828年,烏拉圭脫離巴西,建立獨立共和國。1830年,大哥倫比亞分裂為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3個共和國。1838年,中美洲聯邦解體,而後分別成立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大黎加5個共和國。1844年,聖多明各島的東部與海地分離,成立多米尼加共和國。

獨立以後的發展 

拉丁美洲各國的獨立革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範疇,但這場革命是不徹底的,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封建土地所有制。各國獨立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主義枷鎖雖被解除,英、美等新殖民主義者卻接踵而至,反殖和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獨立後的拉丁美洲各國的歷史,實際是拉丁美洲人民同殖民主義者、帝國主義者和本國考迪略統治者不斷鬥爭的歷史。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繼續 在拉丁美洲的資產階級革命中,封建土地所有制除海地、墨西哥有局部破壞外,其餘各國很少觸動。土生白人地主階級憑藉政權的力量,霸占從“半島人”手中沒收過來的土地,並用掠奪、沒收、廉價收購、壟斷水源、丈量土地以及強迫遷移等非法手段,大肆兼併印第安人土地。據估計,獨立後的最初幾十年,被掠奪的印第安人土地,比整個殖民統治時期還要多。各國的軍事獨裁者常把國家和人民的土地大量贈給其追隨者,如墨西哥的P.迪亞斯在30多年裡,贈送給追隨者的土地就達近6000萬公頃。隨著單一作物的發展和歐洲移民的增多,土地的兼併和集中也較前明顯,不少大莊園主、大畜牧主和大種植園主擁有土地達數十萬公頃以上。表面上有些大地產的經營方式已逐漸資本主義化,印第安人和黑人已被承認為僱工,但實際上,中世紀式的勞役地租、實物地租等封建剝削方式,仍以變相的形式在農村中廣泛流行。這種封建土地關係阻礙了農業生產技術和民族工業的發展,使得獨立後的拉丁美洲各國的經濟長期停滯不前。
考迪略主義的盛行 

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獨立以後,政壇上出現了一批被稱為“考迪略”的軍事獨裁者。這些人多出身於大地主和反動軍官,他們通過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後,即把政府要職和國家財產分給親信和支持者;對人民和反對派進行極端殘酷的鎮壓。考迪略是大地主階級藉以維護其統治的工具,是大地主階級獨裁統治在拉丁美洲的體現,在考迪略獨裁統治下,各國獨立後建立的共和政體以及頒布的憲法和成立的議會形同虛設。各地區、各派系相互撕殺,戰爭頻繁,社會處於劇烈的動盪之中。

英美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侵略

 

拉丁美洲各國獨立後,英國和美國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奴役拉美人民的新的殖民主義者。英國是第一個對拉美進行滲透的國家。獨立戰爭時,英國以幫助獨立運動為名,對拉美貸款和投資,至19世紀30年代,英國的投資和貸款總額已達2500萬英鎊。隨著拉美各國經濟的逐步恢復,英國又進一步擴大投資額,在各國建築鐵路和港口,開闢輪船航線,低價收購土地,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開採礦產,獲得許多政治和經濟特權,1918年英國在拉美的投資已達10億英鎊以上。英國商品充斥拉美市場,拉美的農、礦產原料也主要輸往英國。拉美各國的鐵路、港口、公用設施、硝石、石油以及電話和電力等行業,都不同程度地為英國所控制。而當其既得利益受到威脅或企圖奪取新的利益時,英國往往直接採取武裝侵略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如1833年武力奪取馬爾維納斯(即福克蘭)群島,1835年以武力將宏都拉斯的部分領土作為自己的殖民地,1837年以艦隊封鎖卡塔赫納等。

美國對拉美早有擴張野心。1823年,盛傳神聖同盟擬派軍隊鎮壓拉美各國的革命,美國總統J.門羅於當年12月發表門羅宣言,反對歐洲列強幹涉美洲事務(見門羅主義)。美國此舉的實際目的是要把美洲變成“美國人的美洲”,試圖取得對美洲的領導權。美國在拉美的侵略對象首先是墨西哥。19世紀中葉,美國致力於所謂“西進政策”,要將領土從大西洋向西擴大到太平洋東岸(見西進運動)。墨西哥是美國西向擴張政策的第一個受害國。1835~1845年,美國軍隊侵占墨西哥的德克薩斯。1846~1848年發動美墨戰爭,強迫墨西哥簽訂《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墨西哥割讓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大片土地給美國。1853年,美國又從墨西哥取得麥西亞峽谷地區。這樣,美國先後攫取了墨西哥全部國土的55%。19世紀80年代後,美國在拉美的擴張更為積極。為了拉攏和控制拉美國家,排斥英國勢力,美國在門羅主義的基礎上,利用玻利瓦爾在巴拿馬大會上提出的加強美洲團結的主張,打出“泛美主義”的招牌,於1889年在華盛頓召開有18個國家參加的泛美會議。會議決定成立美洲共和國國際聯盟(見美洲國家組織),以設在華盛頓的美洲各國商務局為常設機構,由美國國務卿直接領導。從而使泛美聯盟在發展南北美洲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繫的外衣下,成為美國對拉美擴張的工具。泛美主義實際是門羅主義在帝國主義時代的發展。

1898年爆發的美國-古巴-西班牙戰爭,標誌著美國在拉丁美洲擴張的新起點。通過這一戰爭,美國吞併波多黎各,並把古巴變成事實上的“保護國”。隨後,T.羅斯福推行“大棒政策”、W.H.塔夫脫實行“金元外交”,T.W.威爾遜則步二者後塵,厲行炮艦政策,對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地區進行一系列軍事干涉。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已逐步把赤道以北的拉美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在對拉丁美洲的經濟擴張方面,美國比英國落後一步,但19世紀80年代後,美國急起直追,對英國在拉丁美洲的經濟利益產生威脅。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勢力增長更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已超過英國,居於首位。

經濟狀況

獨立戰爭中,拉美各國經濟遭到巨大破壞。獨立初期,各國政權一般都不鞏固,有些國家內戰頻繁,田園荒蕪,工礦停產,道路失修,碼頭破敗,橋樑倒塌,盜賊橫行,居民逃亡,各國國民經濟陷入癱瘓狀態。

19世紀50年代起,部分國家的生產逐步得到恢復,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智利開始從事鐵路和港口的建設,逐步建立起銀行信貸事業,並出現了某些新的輕工業,對外貿易也有增加。80年代後,國際市場對各種農、礦業原料需求量的大大增加,海洋運輸條件的改善,歐洲移民的大量湧入以及某些外國先進技術的輸入等,促進了拉美經濟的發展。古巴的蔗糖,巴西的咖啡和橡膠,阿根廷的牛、羊肉,中美洲的香蕉,智利的硝石和銅,秘魯的鳥糞,墨西哥、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的石油及有色金屬等,產量都扶搖直上,並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古巴蔗糖19世紀60年代產量只有50萬噸,到19世紀末增至100萬噸以上。至1900年,阿根廷的企業總數已達2700家,墨西哥已擁有146家用近代機器裝備起來的紡織工廠。到1913年,拉美的鐵路總長從1870年的數千公里,增加到11萬多公里,對外貿易總額已達30億美元。不過,這一時期拉美經濟的發展,主要集中於農、牧業和礦業方面,仍屬單一產品制的畸形生產,沒有建立現代製造業,大部分重工業製品要依賴進口。這種經濟的發展,加深了各國經濟對帝國主義的依賴性,擴大了本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各國經濟長期不能獨立自主的原因之一。即使得到發展的農業、礦業、加工工業以及交通運輸業,也大部分受英、美資本的控制。

拉美人民的鬥爭 面對國內封建勢力、考迪略政府和帝國主義的剝削和壓迫,拉丁美洲人民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獨立初期,鬥爭焦點之一是爭取廢除黑奴制度。19世紀初西班牙美洲的黑奴約有80萬,葡屬巴西的350 萬人口中,60%是黑奴。首先廢除黑奴制度的是海地。19世紀50年代,大部分拉美國家宣布廢除黑奴制度。種植園奴隸制特別頑固的古巴和巴西,直到80年代才被迫頒布解放黑奴法令。但黑奴制度的廢除並不徹底,奴隸在法律上雖得到了人身自由,但沒有得到土地,仍然被迫在大種植園當僱工,實際等於隱蔽的奴隸,他們常常舉行暴動,反抗種植園主的壓迫。(見拉丁美洲黑奴制

19世紀初拉丁美洲國家獨立後,資本主義經濟有了初步發展,英、美等外國資本的加緊滲入,更刺激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這個基礎上,誕生了拉丁美洲的近代無產階級。1900年,在拉丁美洲大陸經濟自立人口中,工業無產階級約占10%。剛剛誕生的拉丁美洲工人階級從一開始就受到外國資本和本國剝削者的雙重壓迫,生活狀況極端困苦,勞動時間每天長達12~17小時。為了捍衛生存權利,工人民眾逐步掀起罷工鬥爭和集體抗議的浪潮,要求提高工資,減少工時,實行保障工人權利的勞動法,反對外國和本國僱主的殘酷剝削和反動政府的血腥鎮壓。

拉丁美洲早期工人運動,主要集中在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烏拉圭等無產階級形成較早國家。1849年智利首都工人舉行了拉丁美洲最早的罷工。墨西哥工人在1876~1910年舉行罷工達 250次以上。巴西工人在1914年以前罷工達百餘次。

早期的工人組織經歷了從互濟會、兄弟會、合作社等互助團體到工會的發展過程。較早的工人組織有阿根廷首都印刷工人聯盟(1857)、古巴捲菸廠工人協會(1863)、墨西哥工人大團體(1870)、烏拉圭首都印刷廠工人協會(1870)、智利首都鐵路工人聯合會(1886)等。1909年在阿根廷首次舉行了有 6個國家參加的拉丁美洲工會大會。工人運動的參加者既有土著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種人和土生白人,也有歐洲及亞洲移民。許多早期的工人組織是按移民的不同民族建立的,這使工人運動內部難於團結統一。當時拉丁美洲國家的工業還不夠發達,無產階級力量還不夠強大,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在工人中還占優勢,特別是在歐洲移民工人中廣泛流行的無政府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思潮嚴重影響了拉丁美洲初興的工人運動,還有不少工會組織的領導權掌握在社會黨右翼、民族主義、天主教會等各派改良主義勢力的手中。另一方面,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從19世紀50年代中葉開始在拉丁美洲傳播,70年代初在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創建了第一國際支部,19世紀末20世紀初阿根廷、智利、古巴、烏拉圭等國相繼建立了社會黨。由於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影響,這些政黨內部出現了左派和右翼之間的對立和鬥爭。

在工人運動發展的同時,農民和農業工人為抗債、抗租和奪取土地,也曾多次發動大規模的鬥爭。1896年,巴西東北部巴伊亞洲掀起了著名的卡努杜斯農民起義。農民起義軍奪取土地,建立鐵工廠,製造武器彈藥,廣泛使用游擊戰術,多次擊潰政府軍的圍攻,1897年才被政府軍鎮壓下去。阿根廷在1912年農民起義過程中,還成立了農民組織──阿根廷農業聯合會。

古巴獨立戰爭和墨西哥革命 19 世紀末 20世紀初,拉丁美洲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革命鬥爭即古巴獨立戰爭和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拉丁美洲獨立戰爭期間,古巴成了西班牙殖民官吏和親西班牙分子的避難所。古巴人民不堪忍受西班牙殖民者的奴役,於1868~1898年,掀起了規模巨大的擺脫殖民統治的鬥爭,在1895~1898年的古巴獨立戰爭中,成立獨立的古巴共和國,解放全國 2/3的土地,迫使西班牙同意古巴自治。1898年美國對西班牙宣戰,侵入古巴,古巴人民的勝利果實落入美國之手。1902年5月20日成立古巴共和國。此後不久,1903年11月美國又策動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成立了巴拿馬共和國。

1910~1917年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參加者有農民、工人、激進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以及對外國壟斷資本不滿的部分地主。農民武裝力量是革命的主力。但領導權掌握在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手中。革命推翻了P.迪亞斯的獨裁統治,資產階級憲政派掌握了政權。1917年通過的民主憲法是這次革命勝利的標誌。憲法規定:所有礦藏、水域、山脈和森林為國家財產;嚴格限制外國資本對墨西哥自然資源的利用;沒收教會財產歸國家所有;採取適當方式拆散大地產,發展小土地所有制;廢除農奴制;工人有組織工會和舉行罷工的權利以及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等。這是當時拉丁美洲最進步的資產階級憲法。墨西哥革命揭開了拉丁美洲現代史的序幕。

現 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拉丁美洲各國都沒有捲入戰爭鏇渦。歐洲各國同拉丁美洲的聯繫減弱,美國乘機加強了對拉丁美洲的干預。1914年 4月,派軍隊占領韋拉克魯斯,干涉墨西哥革命;1915年武裝占領海地;1916年侵略多米尼加,使其淪為保護國。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喚醒了拉美各國人民的民族覺醒。在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鬥爭中,拉美各國人民致力於保衛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加速了拉丁美洲歷史發展的進程。
 

拉美各國經濟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德、法諸國因忙於戰爭,放鬆了對拉丁美洲經濟的控制,參戰各國對戰略物資和糧食的需求的增加,又為拉美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戰爭期間,拉美各國,特別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國的輕工業和採礦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巴西新建企業5900多家。阿根廷牛油、肉類和羊毛的出口占世界第一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時期,拉美經濟由於單一產品制的束縛和過分依賴國外市場,受到了沉重的衝擊,農礦產品出口銳減,外匯短缺、難以從國外進口必需商品危機之後,拉丁美洲各國力圖改變經濟畸形發展的狀態,發展本國急需的工業,進出口貿易有較大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拉美國家先後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向盟國提供戰略物資和原料,出口貿易有很大增長。黃金和外匯儲備迅速增加,民族工業得到進一步發展。進入50年代後,拉丁美洲國家,特別是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國工業化發展迅速。在政府的扶持下,各國利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裝備,開始建立起包括動力、冶金、汽車、機械製造、化學和電子等工業部門在內的工業體系,工業投資總額和國民生產總值有很大增長,國家資本主義企業成為工業化的重要支柱。在農村,許多拉丁美洲國家通過貸款、墾殖、集約化和作物區域化等措施,逐步使封建大莊園向資本主義農場演變。在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委內瑞拉、秘魯、哥倫比亞、巴西、智利和中美洲部分國家,本國和外國的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莊園和種植園已逐步取代封建大莊園。

美國向拉美的擴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繼續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加緊向拉美擴張,對加勒比海地區和中美洲國家的軍事干涉有增無已。1924年侵入宏都拉斯。1925年占領巴拿馬城。1927年又侵入尼加拉瓜。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由於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在拉美的投資急劇下降,英、德等國競相在拉美擴張。為緩和拉美人民的反美情緒,同英德等國抗衡,1933年,F.D.羅斯福宣布實行“睦鄰政策”,提出“民族平等”、“尊重主權”、“互不干涉內政”等主張,與拉美國家簽訂一系列經濟和政治協定,擴大資本輸出,增強其在拉丁美洲的地位。1939年,美國在拉丁美洲的投資已達4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拉美國家中斷了同歐洲的聯繫,美國趁機對拉美各國進行滲透和擴張。戰後,美國竭力變拉丁美洲為自己的“後院”,在“泛美主義”的掩護下,對拉美實行全面控制,成為拉丁美洲人民的主要壓迫者和剝削者。在經濟上,通過擴大投資、增加貸款和進出口貿易、高價轉讓先進技術、出售先進設備等方式,掌握拉美國家的經濟命脈,榨取超額利潤;在政治上先後扶植特魯希略家族索摩查家族巴蒂斯塔·伊·薩爾迪瓦杜瓦利埃家族等反動獨裁政權,鎮壓各國民主勢力,並利用美洲國家組織肆意干涉拉美國家內政;在軍事上,誘迫拉丁美洲國家簽訂《泛美共同防務條約》和一系列雙邊軍事協定,糾合受其操縱的軍事集團,不斷策動軍事干涉和武裝顛覆事件。美國還在拉美建立數以百計的軍事基地,企圖使拉美成為它向全球擴張的戰略後方。

民族民主革命的發展 

資本主義的發展引起拉丁美洲各國階級結構的變化。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不斷加強。在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國,私人壟斷集團逐步形成。與此同時,拉丁美洲的城鄉僱傭勞動者人數激增。工資勞動者在經濟自立人口中占的比重,1950年為49.2%,1980年增至55.5%。工人階級隊伍的不斷擴大,為民族民主革命增添了新生力量。美國對拉丁美洲的經濟擴張、政治干涉和軍事控制,使拉丁美洲各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更加激化,推動了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革命運動中,拉丁美洲各國的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民族資產階級建立起各種形式的統一戰線,通過武裝鬥爭和革命起義,粉碎美國的軍事干涉,推翻美國扶植的本國獨裁政權,保衛了國家的獨立。為保護國家資源,拉美各國普遍掀起國有化運動,將外資經營的礦山和企業收歸國有。很多國家不同程度地實行了土地改革。

1924~1927年,巴西愛國起義部隊在L.C.普雷斯特斯領導下進行了反對本國反動勢力的 2.5萬公里的長征。1926~1934年,尼加拉瓜人民在民族英雄C.A.桑地諾的領導下,堅持反美武裝鬥爭達 8年之久。1933~1934年,古巴人民推翻G.馬查多·伊·莫拉萊斯獨裁政權,廢除了奴役古巴人民的《普拉特修正案》。1938年,智利建立人民陣線政府,採取了若干有利於人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措施。1934~1940年,墨西哥L.卡德納斯執政期間,實行了鐵路和石油國有化,進行了土地改革。1944年 7月,瓜地馬拉人民推翻了J.烏維科·卡斯塔尼亞達獨裁政權,並在1945~1954年頒布了勞工法和石油法,將聯合果品公司和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見瓜地馬拉革命)。1946~1955年,阿根廷J.D.庇隆執政時期實行了企業國有化、增進工人福利的改革。1952年玻利維亞人民推翻了A.巴利維安政權,將外資控制的礦業公司收歸國有(見玻利維亞革命)。1953~1954年,巴西總統G.D.瓦加斯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由國家壟斷石油工業,限制外國資本的超額利潤。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F.巴蒂斯塔·伊·薩爾迪瓦的獨裁統治,實行一系列深刻的社會經濟改革,挫敗了美國支持的顛覆活動,有力地鼓舞了拉美人民的反美愛國鬥爭。1964~1977年,巴拿馬人民開展了要求收回運河區主權的鬥爭。1968~1975年,J.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總統進行了以國有化和土地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秘魯式的革命”。1970~1973年,智利S.阿連德·戈森斯,總統採取了銅礦國有化和沒收大莊園等改革措施。1979年,尼加拉瓜人民經過長期武裝鬥爭,終於推翻索摩查家族的獨裁統治,建立起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聯合政府。60年代以來,加勒比海地區原英、荷殖民地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英屬蓋亞那、巴貝多、巴哈馬、格瑞那達、蘇利南、多米尼加、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貝里斯、安提瓜和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和尼維斯等先後取得獨立。進入70年代後,拉美國家注意共同進行反對霸權主義的鬥爭,宣布拉美為無核區,捍衛 200海里領海權等,就是這一鬥爭的具體體現。

工人運動的發展 

俄國的十月革命促進了拉丁美洲工人運動的高漲,許多國家的工人先後掀起了大規模的罷工,如阿根廷1919年 1月的總罷工、1925年智利北部礦區大罷工、厄瓜多全國性罷工和1928年哥倫比亞香蕉種植園工人大罷工等。在民眾鬥爭的壓力下,南美許多國家及古巴、哥斯大黎加等開始實行勞動法,規定 8小時工作日和工會權利等。20年代以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對拉丁美洲工人運動的影響日益增長。各國年輕的共產黨積極參加和領導工人鬥爭,建立一批進步工會,並在此基礎上於1929年成立了拉丁美洲工會聯盟。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衝擊和法西斯勢力的猖獗,促使拉丁美洲工人階級掀起更大規模的罷工浪潮,並和各階層人民一起進行了反帝、反法西斯的英勇鬥爭。巴西參加罷工的人數由1929年的 3萬激增至1934年的 100萬。秘魯於1931~1934年爆發全國性罷工運動。各國工人大力支持西班牙共和國人民陣線政府抵抗法西斯的進攻,積極參加在西班牙作戰的國際縱隊,表現了偉大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精神。這一時期各國的工會組織有顯著發展,不僅地方行業工會和產業部門工會迅速增多,而且建立了一批新的全國性工會中心,如巴西總工會(1929)、阿根廷總工會(1930)、墨西哥勞工聯合會(1936)、智利勞工聯合會(1936)、古巴勞工聯合會(1939)等。為促進工人運動的統一,拉丁美洲工會聯盟於1936年自動解散,於1938年成立了包括當時拉丁美洲絕大多數工會在內的拉丁美洲勞工聯盟,該聯盟對實現拉丁美洲工人階級的團結、維護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支持反法西斯戰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拉丁美洲工人運動的發展進入新的時期。包括石油、冶金、化工、汽車、電子、機械等新興部門的現代產業工人隊伍日益壯大。從事腦力勞動的“白領工人”比重增大。在戰後世界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廣大工人不斷進行反對美國壟斷資本的掠奪,反對獨裁政權的鎮壓,反對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失業等各種經濟壓力的鬥爭。拉丁美洲參加罷工的人數由1953年的560萬增至1956年的970萬。1976~1977年拉丁美洲較大規模的工人鬥爭超過700次。

隨著工人運動的發展,拉美各國工會組織不斷擴大,1970年僅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烏拉圭等8國的工會會員已達1344萬,並相繼成立了分別屬於國際自由工聯、世界勞工聯盟和世界工聯的 3個區域性工會組織。戰後幾十年來,拉丁美洲工人階級在開展爭取自身權利的同時,積極參加了本國的反帝反獨裁革命、民主進步改革或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並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拉美各國共產黨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拉丁美洲的先進工人和革命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開始建立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1918年1 月,阿根廷社會黨左派同右翼決裂,成立國際社會黨(1920年改稱共產黨),次年加入В.И.列寧創建的第三國際。在第三國際時期除玻利維亞外,拉丁美洲20個國家先後建立了共產黨。此外,美國殖民地波多黎各也建立了共產黨(1934)。各國黨的著名領導人有:秘魯的J.C.馬里亞特吉、智利的L.E.羅卡瓦隆、阿根廷的V.柯都維亞、古巴的J.A.梅利亞、巴西的普雷斯特斯等。拉丁美洲各國的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不斷地受到本國反動統治的迫害,許多黨長期處於地下狀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革命活動,在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展工人、農民和學生運動,推進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鬥爭中,作出了積極貢獻。1929年舉行拉丁美洲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建立起紅色工會國際的區域組織──拉丁美洲工會聯盟。在1935年共產國際第 7次代表大會的號召下,拉丁美洲共產黨在積極開展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活動的同時,努力促進和加強拉丁美洲各國工人階級的團結,經過長期艱苦的鬥爭,許多黨逐步成長為國內重要的政治力量。與此同時,也有些黨如海地共產黨、瓜地馬拉共產黨、宏都拉斯共產黨、巴拿馬共產黨、尼加拉瓜勞動黨等由於遭到殘酷鎮壓或發生嚴重分裂而陷於解體。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促進了拉丁美洲共產黨的發展,戰後各國共產黨積極參加本國人民的反帝反獨裁革命和武裝鬥爭。一些國家新建或重建了共產黨,許多國家的共產黨取得合法地位,參加議會甚至政府。但不久反動政府即實行高壓統治,巴西、智利、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秘魯等國的共產黨又先後被宣布為非法,繼續遭到迫害。

從50年代後期起,隨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分歧的加深,拉丁美洲各國共產黨受到強烈影響,黨員總數由1940年的40萬人減少到1959年的17.5萬人。隨著60年代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大論戰的展開,至80年代初,拉丁美洲先後建立近40個新黨,分布於2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4個是新獨立國家),較重要的有:厄瓜多馬列主義共產黨(1964)、玻利維亞共產黨(馬列)(1965)、智利革命共產黨(1966)、委內瑞拉革命黨(1966)和爭取社會主義運動(1971)、宏都拉斯馬列主義共產黨(1967)、阿根廷革命共產黨(1968)、秘魯共產黨(紅色祖國)(1969)、哥倫比亞革命獨立工人運動(1969)、墨西哥革命共產主義運動(1979)等。

拉丁美洲原有的共產黨現存24個,1979年黨員總數估計達50萬,掌握的民眾組織人數約 120萬,占有各種議席共 250多個,唯一的執政黨是古巴共產黨。1964年和1975年在哈瓦那先後舉行過兩次拉丁美洲共產黨會議。

拉丁美洲經濟一體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拉美各國民族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拉美國家要求加強本地區的經濟合作,共同維護各國的民族權益,爭取打破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對拉美市場的壟斷,更有效地發展民族經濟。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聯合國拉美經委會專家R.普雷維什提出的發展主義理論,強調“拉丁美洲需要一個共同市場”,通過在本地區內部訂立自由貿易和共同市場協定來擴大拉美各國之間的貿易,並推動拉美各國的工業化。在拉美經委會的贊助和推動下,從1960年起創建中美洲共同市場和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1981年正式改組為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其後陸續成立了拉普拉塔河流域協定組織(1967)、安第斯條約組織(1969)、加勒比共同市場(1973)、拉丁美洲經濟體系(1975)、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1978)、東加勒比國家經濟組織(1981)等。這些組織的一體化程度雖有所差別,但宗旨都是在集體合作的基礎上,逐步取消成員國之間關稅和貿易限制,合理利用各國的自然資源、人力和資金。20多年來各國民族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拉美經濟一體化運動的開展,大大促進了拉美各國之間貿易的增長。拉美自由貿易協會成立迄今,11個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總額增加約20倍,減免稅商品達 18695項。安第斯條約組織成立後,先後制訂了金屬和機械工業計畫、石油和化工計畫、汽車工業計畫、鋼鐵和化肥工業計畫等,通過這些共同的工業發展計畫,推動了各成員國的工業生產,並在開發資源和提供資金等方面加強合作。1982年底,13個拉美地區一體化組織的代表在利馬集會,討論地區經濟安全戰略問題,以對付西方已開發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解決本地區的外債危機。1984年 1月,拉美一些國家領導人和拉美30國外交部長、財政部長參加的基多拉美經濟會議,通過《基多聲明》和《行動計畫》,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地區合作和一體化,採取共同行動,以解決當前面臨的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尤其是60年代後,拉美各國普遍實行的國有化運動,為發展民族經濟掃除了一些障礙,拉丁美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深化,加強了拉美地區的經濟合作,促進了各國間的貿易的增長。這使拉丁美洲各國的工業、交通運輸業、農業、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都有很大發展。在一些國家,資產階級對國家的影響明顯增長,傳統的考迪略已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資產階級代議制政府,或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軍人政權。但目前,拉美各國的發展道路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工業化發展不平衡,單一產品制現象仍然存在;外債數額巨大,對外國資本的依賴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土地集中程度相當驚人,農民土地問題仍未解決,一些國家和地區封建大莊園仍有相當大的勢力和影響;人口增長過快,城市過度發展等。這些問題已成為拉丁美洲進一步發展的沉重負擔。
參考書目
 E. Bradford Burns,Latin America: a Concise Interpretive History,2nd ed.,Prentice-Hall Inc.,New Jersy,1977.
 李春輝:《拉丁美洲史稿》(全二冊),商務印書館,北京,1983。
 Leslie Bethell,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3vo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5.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