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歐洲17世紀和18世紀初的巴洛克藝術風格中的一個層面。17世紀起源於義大利的羅馬,後傳至德、奧、法、英、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從語源學上講,巴洛克是一切雜亂、奇異、不規則、流於裝飾的代名詞。而這一時期的建築也確實體現了這一點。它能用直觀的感召力給教堂、府邸的使用者以震撼,而這正是天主教教會的用意(讓更多的異教徒皈依)。

基本信息

藝術特質

概括地講巴洛克藝術有如下的一些特點:

1、它有豪華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

羅馬耶穌會教堂羅馬耶穌會教堂

2、它是一種激情的藝術,它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非常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像力;

3、它極力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可以說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

4、它很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

5、它的綜合性,巴洛克藝術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此外,巴洛克藝術也吸收了文學、戲劇、音樂等領域裡的一些因素和想像;

6、它有著濃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題材在巴洛克藝術中占有主導的地位;

7、大多數巴洛克的藝術家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如在一些天頂畫中,人的形象變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紋。

當然,一些積極的巴洛克藝術大師不在此例,如魯本斯、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聯繫。其具體表現為:

(1)善用動勢:不管是實際的,如波形的牆面或不斷變化的噴射狀的噴泉;還是含蓄的,如描繪成充滿活力或動作顯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藝復興時的靜態表現,而呈現歪斜配置的動感)。力圖表現或暗示無窮感:例如伸向地平線的道路,展現無際天空幻覺的壁畫,運用變換透視效果使其變得撲朔迷離的鏡面手法。

(2)強調光線:設計一種人為光線,而非自然的光,產生一種戲劇性氣氛,創造比文藝復興更有立體感、深度感、層次感的空間。造成輪廓線模糊,構圖有機化,而有整體感。追求戲劇性、誇張、透視的效果。不拘泥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將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本義是指一種形狀不規則的珍珠,在當時具有貶義,當時人們認為它的華麗、炫耀的風格是對文藝復興風格的貶低,人們已經公認,巴洛克是歐洲一種偉大的藝術風格。

歷史淵源

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

手法主義

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義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

代表作品

羅馬耶穌會教堂

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

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哥德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鑑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斯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從17世紀30年代起,義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於規模義大利的羅馬聖卡羅教堂小,不宜採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儘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9之感。1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義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

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闢了新的途徑。

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乾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一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義大利歸來後,把義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

德國班貝格十四聖徒朝聖教堂內景

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

德國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外觀簡潔雅致,造型柔和裝飾不多,外牆乾坦,同自然環境相協調。教堂內部裝飾則十分華麗,造成內外的強烈對比。著名實例是班貝格郊區的十四聖徒朝聖教堂、羅赫爾的修道院教堂。十四聖徒朝聖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廳和聖龕做成三個連續的橢圓形,拱形天花也與此呼應,教堂內部上下布滿用灰泥塑成的各種植物形狀裝飾圖案,金碧輝煌。教堂外觀比較平淡,正面有一對塔樓,裝飾有柔和的曲線,富有親切感。

羅赫爾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觀簡潔,內部裝修精緻,尤其是聖龕上西班牙聖地亞哥大教堂部天花,布滿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飛翔天使,聖龕正中是由聖母和兩個天使組成的群雕;聖龕下面是一組表情各異的聖徒雕像。

奧地利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主要是從德國傳入的。18世紀上半葉,奧地利許多著名建築都是德國建築師設計的。如維也納的舒伯魯恩宮,外表是嚴肅的古典主義建築形式,內部大廳則具有義大利巴洛克風格,大廳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頂和拱頂滿布浮雕裝飾,是巴洛克風格和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

興起於17世紀中葉,它的風格自由奔放,造型繁複,富於變化,只是有的建築裝飾堆砌過分。

建築風格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從17世紀30年代起,義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於規模小,不宜採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羅馬

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儘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之感。1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義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

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

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闢了新的途徑。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乾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一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

德國

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義大利歸來後,把義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到18世紀上半葉,德國巴洛克建築藝術成為歐洲建築史上一朵奇花,其中在二戰中被英國轟炸過的城市德勒斯登曾被譽為“巴洛克建築之最”。

德國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外觀簡潔雅致,造型柔和裝飾不多,外牆乾坦,同自然環境相協調。教堂內部裝飾則十分華麗,造成內外的強烈對比。著名實例是班貝格郊區的十四聖徒朝聖教堂、羅赫爾的修道院教堂和烏茲堡主教宮殿。

十四聖徒朝聖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廳和聖龕做成三個連續的橢圓形,拱形天花也與此呼應,教堂內部上下布滿用灰泥塑成的各種植物形狀裝飾圖案,金碧輝煌。教堂外觀比較平淡,正面有一對塔樓,裝飾有柔和的曲線,富有親切感。

羅赫爾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觀簡潔,內部裝修精緻,尤其是聖龕上部天花,布滿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飛翔天使,聖龕正中是由聖母和兩個天使組成的群雕;聖龕下面是一組表情各異的聖徒雕像。

奧地利

奧地利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主要是從德國傳入的。18世紀上半葉,奧地利許多著名建築都是德國建築師設計的。如維也納的舒伯魯恩宮,外表是嚴肅的古典主義建築形式,內部大廳則具有義大利巴洛克風格,大廳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頂和拱頂滿布浮雕裝飾,是巴洛克風格和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

興起於17世紀中葉,它的風格自由奔放,造型繁複,富於變化,只是有的建築裝飾堆砌過分。西班牙聖地亞哥大教堂為這一時期建築的典型實例。

建築特點

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

長、狹窄的教堂中殿由更加寬廣,偶爾地圓形式替換。

對光、或者強壯的光和樹蔭對比、單色畫作用 ( 即教會的Weltenburg修道院);或一致的照明設備的劇烈的用途通過幾個視窗(即教會Weingarten修道院)。

對裝飾品(puttos 的豐富的用途由木頭(經常被鍍金)、膏藥或灰泥、大理石或虛假製成使有大理石花紋。

大規模天花板壁畫。

外在門面為劇烈的中央預測經常描繪。 外部立面的顯著特點是通常有戲劇性的中央突出部分

內部比殼經常只是有為繪畫和雕塑(特別是在巴落克式樣晚期) 。

幻覺作用喜歡trompe l'oeil 和混和繪畫和建築。

在巴法力亞和Swabian 巴落克式樣,蔥圓頂是普遍存在的。

錯視畫法般的虛幻效果,繪畫與建築的混合

在巴伐利亞、捷克、波蘭和烏克蘭巴洛克,普遍存在梨狀穹頂

天主教國家的聖母柱和聖三柱,通常因黑死病結束時的感恩而興建

巴洛克式樣的神聖的建築被義大利、特別是羅馬和大教堂的範例主要影響了與橫渡的圓頂和教堂中殿。巴洛克式的世俗建築的中心是法國。 宮殿開放三個翼布局建立了作為標準辦法儘早16 世紀。但這是Palais du盧森堡(被修建1615-1620) 由建立了巴洛克式的建築範例的Salomon ·de Brosse。

總的來說,巴洛克建築風格特點:

第一,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的材料,充滿了裝飾,色彩艷麗,一身珠光寶氣。

第二,追求新奇;建築師們標新立異,前所未見的建築形象和手法層出不窮。而創新的主要路徑是,首先,賦予建築實體和空間以動態,或者波折流轉,或者少亂衝突;其次,打破建築、雕塑和繪畫的界限,使它們相互滲透;再次,則是不顧結構邏輯,採用非理性的組合,取得反常的幻覺效果。

第三,趨向自然;在郊外興建了許多別墅,園林藝術有所發展。在城裡造了一些開敞的廣場。建築也漸漸開敞,並在裝飾中增加了自然材料。

第四,城市和建築;常有一種莊嚴隆重、剛勁有力,然而又充滿歡樂的興致勃勃的氣氛。這些特徵是文藝復興晚期手法主義的發展。

代表人物

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

濟安·勞倫佐·貝尼尼

濟安·勞倫佐·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又名GiovanniLorenzo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義大利雕塑家,建築家,畫家。早期傑出的巴洛克藝術家。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築設計,另外,他也是畫家,繪圖師,舞台設計師,煙花製造者和葬禮設計師。

貝尼尼出生於那不勒斯的佛羅倫斯家庭,後跟隨父親彼得·貝尼尼(著名矯飾主義雕塑家)來到羅馬。他早期的作品的靈感來自羅馬帝國時期被運到羅馬的希臘神話的雕塑。在這些作品中,有以羊奶哺育宙斯的仙女阿馬爾塞(Amalthea)(完成於1609年,現存於羅馬博爾蓋塞畫廊(GalleriaBorghese),以及一些寓言神話的半身像,如“墮落的靈魂”(DamnedSoul)和“受祝福的靈魂”(BlessedSoul)(完成於1619年,現存於羅馬西班牙廣場)。在1620年代,貝尼尼的雕塑逐步成熟,代表作是“保羅五世教皇”(1620年),“被劫持的普洛舍賓娜”(1621年-1622年,現存於羅馬波各賽美術館),“大衛像”(1623年-1624年,見左下圖),“阿波羅與達芙妮”(1624年-1625年)。

貝尼尼另外廣為人知的雕塑品有:羅馬勝利之後聖母堂中的雕塑“聖女大德蘭的神魂超拔”(EstasidiSantaTeresa,1645年-1652年,見右下圖),早期的作品“阿波羅與達芙妮”以及“大衛像”(存於鮑格才美術館)。

貝尼尼在大衛像的雕塑過程中,對其賦予了感情,與米開朗基羅的同名作品不同,前者的作品是動感的,而後者似乎是準備採取行動的姿態。其扭曲的軀幹和緊皺的雙眉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積澱下的巴洛克藝術特點。米開朗基羅表現了大衛的英雄本質,而貝尼尼抓住了大衛的英雄氣質的瞬間。這座作品是貝尼尼的主要資助人鮑格才樞機主教在其25歲的時候委託雕刻的。

貝尼尼的其他雕塑作品還有鮑格才樞機主教(1632年,鮑格才美術館)和路易十四的雕像(1665年,現存凡爾賽宮)。

貝尼尼的第一個建築作品是位於梵蒂岡聖彼得教堂祭壇上方的銅質華蓋(建於1624年-1633年),另外,他還建造了羅馬聖畢比亞那教堂(SantaBibiana)的正面(1624年-1626年)。1629年,在祭壇華蓋完工前,教皇烏爾班八世聘請貝尼尼負責整個聖彼得教堂的建造。他也負責建造位於教堂內的烏爾班八世和後來亞歷山大七世兩位教皇的墓穴。位於聖彼得教堂半圓形殿中的聖彼得主座(1657年-1666年)也是貝尼尼的一大傑作。

除了他最著名的作品--聖彼得教堂前的廣場和柱廊外,貝尼尼還在羅馬設計了許多著名的建築,如巴貝里尼宮(PalazzoBarberini,1630年始建),蒙地卡羅皇宮(PalazzoLudovisi,1650年),基奇宮(PalazzoChigi,1664年)等。1665年,在貝尼尼的名望達到頂峰的時候,他前往巴黎旅行,希望能為法國皇帝路易十四設計羅浮宮的東部前門,但遭到拒絕。最後這部分建築由克勞德·佩勞予以完成,具有更多的古典色彩。

另外,貝尼尼也設計了許多著名的教堂,儘管聖彼得教堂並非出自他手(見卡羅·馬德爾諾)。位於羅馬的一座小型巴洛克教堂充分體現了貝尼尼的建築風格。他不僅負責設計奎琳崗聖安德魯教堂的建築(Sant'AndreaalQuirinal),也雕刻了祭壇上聖徒安德魯的巨大塑像。在羅馬附近的鄉村,貝尼尼也為教皇的避暑夏宮岡道爾夫堡設計了教堂。

貝尼尼設計的第一個噴水池是海王子噴水池(1640年),而最著名的作品是位於那佛納廣場的四河噴泉(1648年-1651年),該噴泉將世界上四大河:尼羅河、恆河、多瑙河和拉布拉他河,以擬人化的有力雕刻呈現出其特色,並利用椰子樹和動物來表示各地的風景。該噴泉還有一段趣事:貝尼尼的對手波若米尼設計的聖埃格尼斯教堂正對著噴泉。據說貝尼尼曾嘲諷該教堂岌岌可危,所以面對教堂的拉布拉他河雕像的手是上舉的。

1644年,貝尼尼的資助人烏爾班八世教皇的去世使得貝尼尼的對手們集中起來,對貝尼尼的職業生涯造成了打擊。但是依諾森十世教皇繼續邀請貝尼尼完成聖彼得教堂的作品,並且委託他設計四河噴泉。在依諾森十世去世的時候,貝尼尼已經成為羅馬藝術的領袖人物。貝尼尼於1680年在羅馬去世。

貝尼尼的作品在丹·布朗的小說《天使與魔鬼》被譽為科學的標誌物和聖殿。

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

約翰·巴塔薩·紐曼(JohannBalthasarNeumann)1687年1月30日-1753年8月19日,推測1687年1月30日生於埃格(Eger),逝世於1753年8月19日,享年六十六歲,為巴洛克建築重要的德意志建築師之一。

1711年紐曼到維爾茲堡炮兵服務隊,受到當時大主教侯爵(Fürstbischof),統治領域廣及義大利,法國及荷蘭的約翰菲力普馮匈保(JohannPhilippvonSchönborn)的支持,開始他的建築生涯。

紐曼為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建築大師。他的巴洛克建築設計顛峰在南德意志天主教巴洛克作品。他的特色在偉大的室內設計中,尤其是樓梯空間與教堂,更能看出他驚奇的效果。

他的作品區域大部分分布在維爾茲堡(Würzburg)沿著緬因河(Main)河畔,及從科隆(Köln)沿著萊茵河(Rhein)往南一帶。

約翰·巴塔薩·紐曼的作品相當多,列舉部分具代表性者:

·維爾茨堡官邸

·奧古斯都堡與獵趣園階梯空間

·波昂十字山朝聖教堂階梯空間

代表建築

聖保羅大教堂

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Cathedral)坐落於英國倫敦,位於倫敦泰晤士河北岸紐蓋特街與紐錢吉街交角處,巴洛克風格建築的代表,以其壯觀的圓形屋頂而聞名,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它模仿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是英國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

聖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後經多次毀壞、重建,由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ChristopherWren)在17世紀末完成這倫敦最偉大的教堂設計,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聖保羅教堂另一個建築特色,是少數設計、建築分別僅由一人完成,而非歷經多位設計、建築師的教堂之一,目前教堂內還有一個雷恩的墓碑,上書“Ifyouseekhismonument,justlookaround”。

教堂平面為拉丁十字形,縱軸156.9米,橫軸69.3米。十字交叉的上方矗有兩層圓形柱廊構成的高鼓座,其上是巨大的穹頂,直徑34米,離地面111米。教堂正門上部的人字牆上,雕刻著聖保羅到大馬士革傳教的圖畫,牆頂上立著聖保羅的石雕像,整個建築顯得很對稱且雄偉。正面建築兩端建有一對對稱的鐘樓,西北角的鐘樓為教堂用鍾,西南角的鐘樓里吊有一口17噸重的大銅鐘。教堂內有方形石柱支撐的拱形大廳,各處施以金碧輝煌的重色彩繪,窗戶嵌有彩色玻璃,四壁掛著耶穌、聖母和使徒巨幅壁畫。唱詩班席位的鏤刻木工,聖殿大廳和教長住處螺鏇形樓梯上的精湛鐵工,都反映了當年的高度藝術與裝飾水平。教堂內還有王公、將軍、名人的墳墓和紀念碑,如兩位11世紀撒克遜國王、威靈頓將軍、雷恩建築師的墳墓。

凡爾賽宮

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

凡爾賽宮(法語:Châteaude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1682年至1789年是法國的王宮。

凡爾賽宮宮殿為立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

凡爾賽宮的建築風格引起俄國、奧地利等國君主的羨慕仿效。彼得一世在聖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宮、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的美泉宮、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無憂宮、以及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海倫希姆湖宮(SchlossHerrenchiemsee)都仿照了凡爾賽宮的宮殿和花園。

但是,凡爾賽宮過度追求宏大、奢華,居住功能卻不方便。宮中沒有一處廁所或盥洗設備,連王太子都不得不在臥室的壁爐內便溺。路易十五極端厭惡寢宮,認為它雖然寬敞、豪華,卻不保暖。

不同國家

義大利和法國

義大利西西里的錫拉丘茲主教座堂,建築師安德烈·帕爾馬,1728-1753義大利主要受巴洛克宗教建築的影響,特別是羅馬宗座聖殿的範式,有十字穹頂和中殿。巴洛克世俗建築的中心在法國,那裡早在16世紀就將宮殿的開放三翼布局作為標準方案。但是到薩羅蒙·德·布洛斯設計的盧森堡宮(建於1615年-1620年)才確立了巴洛克建築樣式。這是第一個中央建築(CorpsdesLogis),強調建築的主要部分,而將兩側放低。塔已完全取代了中央突出部分。下一步的發展是將花園融入宮殿的組成部分,這體現在靠近巴黎的子爵城堡(建於1656年-1661年),建築師路易·勒沃和園藝師安德烈·勒諾特在那裡互為補充。同樣的兩位藝術家在皇家狩獵小屋和後來的主要宮殿凡爾賽宮(1661年-1690年擴建)衡量著“偉大的協調”的概念。凡爾賽是其他許多歐洲宮殿包括曼海姆、Nordkirchen和卡塞塔等的典範。

中歐

在中歐,巴洛克時期開始稍晚。儘管奧格斯堡建築師EliasHoll(1573年-1646年)和一些理論家,如JosephFurttenbachtheElder已經實踐了巴洛克風格,德國南部巴洛克與德國北部巴洛克的不同,超過天主教和東正教巴洛克之間的不同。在天主教的南部,慕尼黑的耶穌會St.Michael教堂首先把這種義大利式樣帶到阿爾卑斯山以北,但起初對教堂建築的影響相當有限。布拉格聖Nicolas教堂,典型的波希米亞巴洛克巴洛克對更正教建築的影響較小,只有極少數幾個重要作品,特別是德勒斯登的聖母教堂。宮殿建築在天主教南部和更正教北部同等重要。

波蘭-立陶宛聯邦

17世紀早期,巴洛克式樣傳遍了整個波蘭-立陶宛聯邦。重要的巴洛克教堂包括克拉科夫的瓦維爾主教座堂的瓦薩禮拜堂、聖安娜和Wizytek教堂、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維爾紐斯的聖Casimir禮拜堂和聖Casimir教堂,考納斯的Pažaislis修道院,利沃夫的多明我會和聖喬治教堂,波茲南耶穌會教堂,Hrodno沙勿略主教座堂,格但斯克皇家小教堂。

英國

英國最著名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大師,莫過於克里斯多福·雷恩(ChristopherWren)。雷恩出生於宗教世家,習於科學,而成於藝術。他的父親為溫莎(Windsor)副主教,叔父為伊利(Ely)主教,而他本人曾就讀於威斯敏斯特學院及牛津華德漢學院,並且在繪畫上具有很高的技藝。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查理二世任命他為工程總監約翰·德納姆爵士的助理。1663年,雷恩為倫敦主教設計坐落在牛津的謝爾頓戲院。他採納了古典原則,發展了由古代維特魯維亞和文藝復興時期維尼奧拉奠定的分成行列的圓形建築。1666年倫敦大火,從而給了雷恩發揮才能的機會。在大火後的重建工程中,雷恩重建或監督了86座教堂中的51座,其中最優秀的作品莫過於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Cathedral)。

研究意義

學術研究中,確定巴洛克藝術地位的是德國藝術史家沃爾夫林(H.wofflin),他的著作《文藝復興與巴洛克》(1888)、《美術史原理》(1915),前者指出巴洛克是繼文藝復興之後的主要流派,並對其形式特點作了分析和歷史考察。後者認為巴洛克風格可作為每一文化或文明進入後期階段的特徵,使之具有更為普遍的意義。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同名書籍

基本信息

作者: [挪威]克里斯蒂安·諾伯格-舒爾茨著

譯者: 劉念雄

出版社:

出版年: 2000-2

頁數: 227

定價: 66.00元

叢書:世界建築史叢書

ISBN: 9787112037407

內容簡介

《巴洛克建築》內容簡介:巴洛克時代16世紀末誕生在羅馬,它迎來了一個新的繁盛的藝術時代,並且成為整個17世紀到19世紀早期的主導。藉助羅馬教皇發動宗教改革運動的推動力,它從義大利傳播到濤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義大利的伯尼尼和渡羅米尼.法國的勒諾特雷和芒薩爾。英國的雷恩和瓊斯.為這種以華麗和裝飾、設計粗獷、偏愛在直線上使用曲絨為特色的建築提供了宏偉的實例。《巴洛克建築》的各章集中討論了城市的發展、教堂和宮殿的演變。同時還包括了注釋和豐富的參考書目。

建築的世界

建築是人們用石材,木材等建築材料搭建的一種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體,如住宅,橋樑,體育館等等。廣義上來講,園林也是建築的一部分。有人說過:上帝一次性給出了木頭.石頭.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的勞作……這就是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建築是一部石頭史書。

世界主要建築風格及流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