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仁倫布寺

扎仁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原名“崗堅曲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後更名為“扎什倫布巴吉德經欽卻唐皆南嘏傑維林”,意為“吉祥宏固資豐福聚殊勝彌諸方洲”,通稱“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山寺”或“吉祥須彌山寺”。一些漢文史籍記為“扎什倫博”、“仍仲寧翁結巴寺”、“扎什隆布寺”等,簡稱“扎寺”。位於市內,位於市駐地以西的尼色日山麓。為第一世達賴根敦珠巴於1447年佳建,後為班禪額爾德尼住錫之所。系後藏第一大寺,也是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扎仁倫布寺扎仁倫布寺
西藏曆代班禪額爾德尼的錫寺扎什倫布寺,在日喀則市內,位於市駐地以西的尼色日山麓。為第一世達賴根敦珠巴於1447年佳建,後為班禪額爾德尼住錫之所。系後藏第一大寺,也是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扎什倫布寺原名“崗堅曲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後更名為“扎什倫布巴吉德經欽卻唐皆南嘏傑維林”,意為“吉祥宏固資豐福聚殊勝彌諸方洲”,通稱“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山寺”或“吉祥須彌山寺”。一些漢文史籍記為“扎什倫博”、“仍仲寧翁結巴寺”、“扎什隆布寺”等,簡稱“扎寺”。

修建時間

1447年(明正統十二年),由宗喀巴大師(1367~1419)之弟子、後被追認為第一世達賴喇嘛的根敦珠巴(1391~1474)在後藏貴族索南桑波等人資助下興建。歷時十二年建成大經堂等建築,根敦珠巴逢任法台,並定名為“扎什倫布寺”。以後又陸續建成彌勒殿、度母殿、曬佛台。到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第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堅贊(1570~1662)住持該寺期間,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擴建,先後建成兩痤金瓦殿和大拉讓堅贊同布佛宮,新建密宗學院阿巴扎倉和眾多佛堂,殿堂屋宇總達3000余間,屬寺51座,僧侶五千人,屬寺莊園、牧場三十多處,奠定了該寺今日的規模。第四世班禪成為該寺終身法台。後世各輩班禪又不斷有所擴建。現在該寺建築總面積為30萬平方米,計有經堂56座、殿宇236間、大小金頂14座,並有顯、密扎倉4座,即:脫桑林、夏孜、吉康和阿巴札倉。各個殿堂中的佛像優美,壁畫生動。寺廟依山而築,層樓高聳,宮宇重疊,錯落有致,巍峨壯觀。

主要建築

措欽大殿

是扎什倫布寺的主殿,也是最早的建築。殿前是講經場,面積600平方米。圍牆上有千佛面鑿像,大小基本一致,佛像的形狀千姿百態,全都穴居洞壁,真有一種靜修悟道的濃厚氣氛。講經場的地面系喜馬拉雅山黑色片石鋪就,這個場地是歷世班禪給僧俗講經說法及僧侶立宗論辯的場所。上講經場的台階就進入殿內大經堂。大經堂始建於1447年,至1459年落成,歷時十二年。殿堂可容僧眾3800名。正中為釋迦牟尼佛的供殿,供奉著根敦珠為紀念他的披剃恩師喜繞僧格所精製的釋迦牟尼佛鎏金像,高達3米;其兩側供奉八大隨佛弟子塑像。大殿左、右設有強巴佛殿和度母佛殿,強巴佛殿中供有一尊高達11米的強巴佛。為塑造這尊佛像,當時曾聘請尼泊爾工匠共同塑造的精品,也是中尼人民友好合作的歷史見證。強巴佛像的兩邊還有根敦珠巴親手塑造的觀世音菩薩和文殊菩薩像,這些都是札什倫布寺最古老的塑像。度母佛殿中供有一尊2米多高的白度母塑像,兩旁不塑有綠度母像,度母像背後有二十一尊度母的壁畫。大經堂的正中設有歷世班禪法座,揭開覆蓋的黃緞顯露出一個精雕細刻、莊嚴精美的寶座,背靠著扶手。經堂上懸掛著近100幅唐卡,其中清代唐卡《無量壽佛淨土變》描繪了重重疊疊的瓊樓琳宮,舞女翩翩,天女散花,無量壽佛端坐中央蓮台上說法,座下天樂齊奏、祥雲呈瑞,展示了西方極樂世界所特有的“最高神仙福分”。據說,建寺以來已有18位班禪達賴轉世,唐卡所繪為歷世班禪、達賴生平事跡,畫面清色巧潤,構圖明快,妙筆飄逸。大經堂四周牆上還有許多古老壁畫,繪著宗喀巴三義子《師徒三尊》及歷代祖師、大論師的畫像,以及四大天王、各種飛天護法和千佛參禪圖。尤其是千佛參禪圖,每20個為一組,或三三或兩兩相對,座間繪以山水、松枝、猛虎、白象、法螺以及吉祥物。這些壁畫人物體一態優美、形象生動,畫工精美細膩、色澤鮮艷,實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扎仁倫布寺扎仁倫布寺

尼德神女殿

尼德神女是傳說中的護法神。神女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塑像,後牆上18個洞穴內塑著十八羅漢。殿內左邊陳列著旗幡、劍戟、弓箭等兵器;右邊供奉著尼德神女:騎白螺,左手攬一人頭骨置於胸前,右手執三尖劍,一身湛藍征袍,藍靛臉大張口眥二目,兇惡恐怖。

甲拉拉康

意為“漢佛堂”。位於大經堂旁邊。這是一座證明後藏禪與清朝中央臣屬關係的佛堂,堂內陳列著歷代皇帝贈賜給各世班禪的禮品。漢佛堂樓上,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巨幅畫像,系宮中原作。畫像前側有清道光皇帝(宣宗)的萬歲萬萬歲脾位。據說,漢佛堂為西藏其他寺院所漢有的。該佛堂是第七世班禪丹白尼瑪(1782~1853)興建的,供奉皇帝萬歲牌的事實,說明西藏當時對清朝的臣屬關係。漢佛堂內的偏殿是清朝駐藏大臣同班禪會晤時的客廳,廳內保持著當年原有的擺設。據說,過去每逢皇帝傳下聖旨,便由駐藏大臣在漢佛堂宣旨,便由駐藏大臣在漢佛堂宣讀;班禪接旨後,在皇帝畫像前叩頭謝恩畢,再到偏殿會晤廳出小門就是陳列廳,廳內珍藏有清朝皇室封賜給各世班禪的金冊金印、玉冊玉印等無價之寶,以及皇帝賜給的各種禮品,包括明代永樂古瓷、元明織品、玉石如意,罕見的隋、唐時期的古佛、貝葉經卷等大量珍貴文物達數百件,都是研究西藏歷史、政治、經濟的寶貴文物資料。

強巴佛殿

位於扎什倫布寺西側。由第九世班禪曲吉尼瑪(1883~1937)親自籌劃、主持於1914年(民國三年)始建,歷經四年建成。佛殿高31米,平面呈“凸”字形,建築面積862平方米,分為蓮花殿、腰部殿、胸部殿、面部殿和冠部殿等5層。每層頂角各臥雄獅1尊。從殿堂攀登到頂層有木梯105階。殿內供奉著一尊高大的強巴佛,結跏趺坐於3.8米高的蓮座上,佛像全用黃銅澆鑄而成,總高26.7米,銅佛身高22.4米,佛手長3.8米,中指長1.2米、粗1米,肩寬11.5米,耳長2.8米,面部寬4.2米,手堂寬1.6米,腳板長4.2米,鼻蕊可容納一個成年人,神態安詳慈善。這尊銅佛像是現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室內銅像,當初由110名工匠花費四年時間才建成,共耗費黃金279公斤、黃銅115875公斤,其他裝飾更是不計其數。僅眉間白毫所用的金剛大鑽石直徑約3厘米,直徑1厘米的金剛鑽石有三十多粒,大珍珠三百餘顆,以及各種珠寶一千四百多個,莊嚴肅穆。銅像所穿的袈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據史料記載:強巴佛曾更換過兩次袈裟:第一次是1914年,第二次是1957年。如今這件袈裟是1985年10月由四川阿壩州的活佛阿旺羅桑出資,從各地請了6名有經驗的裁縫趕縫趕了一個半月製成的,共用綢緞3100米、絲線18公斤,各類花邊和綴飾不計其數。這尊強巴佛的造型生動莊嚴,工藝精湛,反映了藏族人民驚人的創造才能和雕塑水平。其面相俊秀圓滿,頭戴寶冠,耳飾大環,慧眼微張,右手施與願印,左手施說法印,印上又伸出蓮花兩枝,蓮花瓣上有時輪和甘露寶瓶,使人望之無不肅然起敬。佛殿內牆壁上遍繪壁畫,題材有1000尊強巴佛像、強巴佛傳記、輪迴圖、時輪圖、宗喀巴師徒像、阿底峽尊者、仲敦巴、俄·洛丹喜饒以及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第九世班禪活佛和經師丹增旺傑等,內容豐富,色彩艷麗,繪畫藝術高超。 

曬佛台

位於扎什倫布寺東北部的山坡上。建於1468年,高32米,長42.5米,厚3.5米,全部用石塊砌築。牆內中空,有9層樓高,可沿木梯攀登到頂。遠望曬佛台,雄偉壯觀。每年藏曆5月13~15日三天,要在這裡展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如來的巨幅絲織佛像,供信徒瞻仰膜拜。

曲康吉

即第四世班禪靈塔祀殿。扎什倫布寺建有第一世達賴喇嘛和第四至十世班禪靈塔,其中最為莊嚴華麗的是第四世班禪和第十世班禪主持修建的第五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和祀殿。第四世班禪羅桑卻堅贊靈塔祀殿用了四年零四個多月的時間,於1666年建成。靈塔身高11米,花費黃金2700余兩、白銀33000兩、銅皮39000公斤、綢緞9000尺,各種珍珠寶石不計其數。據史書記載:班禪圓寂後建造靈塔祀殿是從第四世班禪時開始的,而前三世班禪(第一世班禪葬在甘丹寺,第二、三世班禪葬在後藏安貢寺)並沒有在扎什倫布寺塔葬。

班禪東陵扎什南捷:第五至第九世班禪靈塔,在“文革”中遭到破壞,經中央批准並撥專款,在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的主持下,於1985年動工修建了第五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全名為“班禪東陵扎什南捷”,至1988年12月竣工。塔祀殿總建築面積為1933平方米,高33.17米。靈塔身高11.52米(高於第四世班禪靈塔0.52米),銀包金裹嵌滿珠寶,僅包裹塔身就用黃金217.7公斤、白銀1669公斤、黃銅5638.75公斤。與曲康吉相互媲美,使扎什倫布寺更加雄偉壯觀。

班禪東陵扎什南捷的總投資為780萬元,黃金108.85公斤、白銀1000公斤、水銀1099立方米、鋼材116.8噸、水泥1105.67噸、石料71782塊;扎什倫布寺還為靈塔提供白銀669公斤,第十世班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和扎什倫布寺還為修建靈堂贈送了相當數量的寶石、珠寶等物裝飾靈塔。

扎仁倫布寺扎仁倫布寺
班禪東陵扎什南捷在建築風格上,既運用了現代化的技術和材料,又保留了西藏傳統的建築特點。靈堂主體為鋼盤混凝土結構;靈堂二樓建有別具一格的小金頂,加上頂層的大金頂,使靈堂外表更加美觀,堂內亦寬敞明亮。門框上鏤空雕刻有龍、鳳、飛天和“堆經”,雕飾華美。靈堂四壁滿繪壁畫:正中是釋迦牟尼佛,左右兩邊是格魯派始祖宗喀巴師徒三尊;東壁上繪有“薩迦五祖”(即:貢嘎寧布、索南孜摩、扎巴堅贊、貢嘎堅贊、八思巴)及藏傳佛教噶當派祖師阿底峽三師徒;西壁上繪有寧瑪派祖師和噶舉派的祖師。西側壁畫是第九世禪卻吉尼瑪(1883~1937)像,東側壁畫是第十世班禪卻吉堅贊(1938~1989)像,這兩幅壁畫是以現代繪畫藝術逼真地塑了兩位歷史偉人。靈堂天花板上還繪有各種本尊的壇城。合葬靈塔裝藏豐富:塔身內裝藏有第五至九世班禪的遺骨,寶瓶處裝有第九世班禪的塑像;底層裝有黃金(豌豆粒大小)各一塊、白銀馬掌(大號)2個、各種糧食16823.15公斤等,物品達63種之多;塔瓶下部裝有《甘珠爾》一套,各宗教大師的傳、經論1263部,木刻印刷佛像6797張,各種類型的經書595820張。靈塔祀殿落成後,第十世班禪親自主持了開光儀式,中央和西藏等有關方面都前往祝賀。

釋頌南捷

即第十世班禪靈塔祀殿。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於1989年1月28日在扎什倫布地圓寂,1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了“在日喀則扎什倫布寺修建第十世班禪靈塔祀殿的決定”,1990年9月20日奠基動工,1993年8月15日竣工,命名“釋頌南捷”,意為天堂、人間、地下三界聖者的靈塔祀殿。為修建第十世班禪靈塔祀殿,國家撥出專款6404萬元、黃金614公斤、白銀275.22公斤以及其他各種材料。

釋頌南捷建築面積1933平方米,高35.25米。主體為鋼筋水泥框架結構,用花崗石砌成,牆厚1.83米,達到八級防震要求。靈塔面積為253平方米,塔身高11.55米,以金皮包裹,遍鑲珠寶,共用寶石868個、珠寶24種6794顆,其中大小鑽石4顆、貓眼和瑪瑙587顆、松耳石1627顆、紅珊瑚1760顆、白珊瑚587顆、翡翠46顆,還有大隕石1個、金制“嘎烏”13個、琥珀445個。塔內裝藏十分豐富,底層裝有各種糧食、茶葉、鹽、鹼、乾果、糖類和藥材、袈裟、藏裝,還有金制馬鞍1個、銀寶2個、珠寶五十多公斤、稀世珍寶貝葉經2卷、金汁書寫的佛經一套;中層裝有各種版本的佛經和歷代班禪的經典著作;上層裝有佛經和佛像。第十世班禪大師的法體安放在眾生福田中央,周圍擺有各種宗教用品、袈裟、唐卡、佛經、佛像。塔的四周繪有佛陀、菩薩、本尊等佛的壁畫和壇城。塔身覆蓋著具有宗教特色的金頂,加上一排經幢,金光閃閃,雄偉壯麗。在殿四周牆壁上繪有藏傳佛教各派著名高僧業績的壁畫、密宗壇城和時輪壇城,還畫有第九世班禪和第十世班禪的肖像;殿內棟樑亦刻滿了各種彩雕紋飾,僅祀殿大門的雕刻就耗費黃金1.5公斤。整個建築以西藏古代宗教建築風格為主,採用現代工藝和古代建築相結合的方式,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家投資最多、建築規模最大的一座靈塔祀殿。

神舞

每年藏曆8月,當“日豈”星出現在東山的時候,寺內僧人要舉行“西莫欽波節”(即大型神舞),主要跳金剛神舞,神佛們由班禪大師直屬的則滾康僧院的喇嘛扮演。第一天演出16場神舞,主神是具誓法王唐欽曲傑;第二天仍然演出16場,主神是六臂大黑天的助手豈醜巴拉。神舞的樂隊非常龐大,由一百多人組成。所用樂、器有3米長的法號8支、人腿骨號8支、金嗩吶8支、大小銅鈸各8副、羊皮大鼓12面,吹奏之聲恐怕在世界音樂圈中也屈指可數。第三天開始唱藏藏戲,跳一種“嘎”的宮延樂舞,並跳獅子舞氂午舞孔雀舞六長壽舞。神舞結束時,還要舉行“頓欽”活動,熱鬧非凡。

活佛

有脫桑林夏孜吉康密乘等四大僧院(扎倉)、16個康村,僧人定額為4400人。除班禪系統外,還有“八大八小”等16個轉世活佛系統。班禪為寺主。清雍正皇帝(世宗)曾將後藏及阿里地方賞給第五世班禪羅桑益西(1663~1737),但班禪未受,只以傳統的拉孜、昂仁、南木林三縣為香火地,由扎什倫布寺管理。到第十世班禪為止,該寺法檯曆二十一任。班禪下設扎薩克喇嘛1人,領導堪布會議廳(亦稱“班禪朗瑪崗”)管理寺內外政教事務。

歷史上,扎什倫布寺曾於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遭受廊爾喀侵略軍的野蠻掠奪,大量珍貴文物丟失。自1973年以來,國家撥巨款加以修葺擴建,目前規模更加宏偉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