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寺

南無寺

南無寺,位於康定縣城南2.5km,公主橋附近的烈士陵園上方,南無寺是著名的格魯派(黃教)寺廟,與毗鄰的金剛寺譽“雙寺雲林”,康定古十景之一。前身為跑馬山上的“娜姆寺”,即“仙女寺”之意。傳說“娜姆寺”北宋年間就已建立,原系藏傳佛教中一座白教廟宇。明朝末年,“娜姆寺”毀於兵火,到公元1646年,選定與“娜姆寺”相望的地方重新修建,遵照五世達賴指示,改白教為黃教。1677年,廟宇落成,派人千里迢迢到北京請皇帝題廟名,乾隆將“那姆”誤為“南無”,南無寺名延續至今。

基本信息

簡介

南無寺南無寺
位於康定縣城南2.5km,公主橋附近的烈士陵園上方,是著名的格魯派(黃教)寺廟,與毗鄰的金剛寺譽“雙寺雲林”,康定古十景之一。汽車離開公路,爬上幾個陡坡,穿過圍牆包圍的幾戶人家,在明亮的陽光下,在蔥鬱林木中,金頂輝煌的南無寺就到了。

南無寺前身為跑馬山上的“娜姆寺”,即“仙女寺”之意。公元11世紀,北宋年間建於今跑馬山,原系藏傳佛教中一座噶舉派(白教)廟宇。相傳是波季多吉『即射殺摧滅佛法的藏王朗達瑪之人』受空行母指點而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寺原名『汗木遮』。

南無寺南無寺

明末清初毀於戰火,到公元1646年,選定與“娜姆寺”相望的地方“竹覺崗”重建。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年』廟宇落成,五世達賴羅讓嘉措贈送宗喀巴大師、大威金剛、和吉祥天母等佛像佛畫,命名“呷登竹批林”為布達拉宮郎加扎窗支廟,改白教為黃教。派人千里迢迢到北京請皇帝題廟名,乾隆將“那姆”誤為“南無”,南無寺名延續至今。

南無寺歷代高僧輩出,弘化一方,湧現出三位法王、一位藏王、一位達賴活佛的經師,是康定縣乃至甘孜州最重要的藏傳寺院之一。今占地2524m2,建築面積3851m2,為木石結構四合院,大殿為三樓一底,高約20m,殿內金碧輝煌,兩側為偏殿。

建築

南無寺南無寺
南無寺占地2524平方米,建築面積3851平方米,為木石結構四合院,大殿為三樓一底,高約20米,殿內金碧輝煌,兩側為偏殿。寺廟建築為重檐歇山式,鏤拱飛檐,樓閣殿宇藏式彩繪,雄偉壯觀,是四月八轉山會活動的主要場地之一。南無寺出著名僧人,出過3名堪布,14名格西,第八世班禪將其佛袍贈與該寺。該寺終年香火不斷,信徒、遊人絡繹不絕,國外友人及港澳同胞每年來此觀光遊覽者為數甚多。

在南無寺里和在別的寺廟裡不同的是,在這裡讓人感覺不到那種渺無邊際的寂寞。因為寺廟種了很多花,花都開得很茂盛,鮮艷的花朵為寺廟增添了不少生機。而且大殿前的地面全鋪的是青石板,石板的表面光滑,石板縫中還有青草在風中搖曳。在到處都是水泥地面的年代,一幅名為滄桑的油畫渾然天成。寺內寺外,栽種了各色的花,月季最多,大理、繡球茉莉百合等。

寺廟的後山上有許多人們放生的兔子孔雀、野雞、鴿子與叫不出名字的野生動物。為飼養這些動物,寺廟搭了一個大大的鋼架棚,雖不成規模,但還是有些動物園的味道。

歷史

南無寺南無寺
南無寺,藏名拉姆寺,傳說為跑馬山仙女寺。位於康定城南2.5公里,是康區著名的寺廟之一,與毗鄰的金剛寺譽為“雙寺雲林”,是康定古景之一。公元11世紀,北宋年間建於今跑馬山,初為紅教,明末清初毀於戰火,後選址“竹覺崗”重建,清康熙16年(公元1677年),五世達賴羅讓嘉措贈送宗喀巴大師和大威金剛、吉祥天母等佛像畫,命名“呷登竹批林”為布達拉宮郎加扎窗支廟,清乾隆皇帝御書賜匾“南無寺”。

公元867年,南無寺由寧瑪派大德桑吉銀青始建於跑馬山上,以地命名為“娜姆則”(仙女頂)。後由雲登讓布到西藏阿底峽尊者的弟子惹娃處得到嘎當派全部傳承,故“娜姆則”改奉嘎當派。當時該寺以持戒嚴謹著名,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詔見本寺大德瑪仁依希多吉,給以當面讚譽,並請到內地傳法。

南無寺南無寺
1639年,該寺被蒙軍燒毀,後由降央吞著於清順治三年(1646年)在原“娜姆則”相望的“如崗”(龍背)上,重見寺院,即現今南無寺,並由大吉活佛的第一世阿旺降央,按五世××喇嘛指示改為格魯派,賜名“嘎登卓噴林”,另賜宗喀巴大師、大威德像各一尊,及有××喇嘛手印的吉祥天母唐卡、私章和親筆題字。將該寺定為布達拉宮囊加扎倉的屬寺,後因清乾隆皇帝親賜御匾,上寫“南無寺”,“娜姆則”由此改名為“南無寺”

從十七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中葉近三百年里,南無寺造就了諸多著名大德,共出西藏法王三人、藏王一人、××喇嘛經師一人,大寺院堪布八人,先後通過考試在大昭寺萬人傳召會上,通過答辯選出格西十八人。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清饒汪秋,被選為西藏的法王,聘為十二世××喇嘛的經師,後又選為藏王。當代高僧能海、永光大師及智敏法師,曾在本寺求法學經數年。

寺內活佛

南無寺南無寺
一、阿旺降央:1631年出生在丹巴,七歲到南無寺出家『當時南無寺在跑馬山上』,十二歲到西藏商普寺『是噶當派,住了九年』,在五世達賴阿旺羅桑降措面前求比丘戒後到哲蚌寺住了七年。在哲蚌寺期間,老南無寺毀於火災之中,他在達賴面前請求南無寺應怎么辦?後面的路怎樣走?達賴指示南無寺改為黃教,贈給宗喀巴大師像一尊說:“這是你們的祖師。”大威德銅像一尊“這是你們的本尊”,吉祥天母畫像一尊,後面有達賴的手印和章“這是你們的護法”,並派布達拉宮郎加扎窗寺廟的四個喇嘛到南無寺傳黃教的全套念誦,從此,南無寺成為布達拉宮郎加扎窗的支廟。當時寺廟已由跑馬山遷到現址,他回來後,開始培修寺廟、豎像、傳法等宏揚佛法,七十九歲圓寂『1710年』。

二、羅讓曲咱:1712年出生在滬定咱里,五歲到南無寺出家,師父是羅讓雲燈,11歲『1723年』到西藏哲蚌寺讀書,學問相當好,曾在哲蚌寺當“客冷吧”七年,專管在寺讀書的出家人的成績、評比、考試、名次等,是堪布位置的人,在四世班禪面前求戒。三十六歲『1748年』回南無寺宏揚佛法,時別重戒律,年年安居講戒律,七十五歲『1787年』圓寂

南無寺南無寺
三、阿旺慈能:1789年出生在康定,三歲到南無寺出家,羅桑降央是他的師父。10歲到西藏哲蚌寺學習,後在哲蚌寺當堪布七年,1829年40歲回康定南無寺宏揚佛法。他在圓寂前,把他的家產、貴重的東西,全部變賣,用來豎佛像,買金子來用金水寫經書等。1851年『62歲』圓寂時,除一身喇嘛衣和三衣,什麼都沒有。

四、降央吞珠:1853年生於江西計安府,二歲時父親到康定做官,隨父到康。一天家裡人抱其上街,在街上看見上一世的管家阿旺扎巴,他就喊了兩聲:“阿旺扎巴”,阿旺扎巴回頭一看,只見一大人抱一小孩,等他反應過來,大人已將小孩抱走,未讓阿旺扎巴與小孩說話。後來管家慢慢了解到這個小孩是當官人家的,他去要求,這家人不給,管家回廟求問護法,活佛能不能找到,護法叫不要去找,以後會回來。8歲時,他家附近來了一位西藏客人,客人回藏時,他就悄悄隨客人走了,到拉薩在客人的幫助下,住在色拉寺讀書,後來考上了格西,十一世達賴說他是漢族裡第一個格西,特賜了他一個堪布的名稱。回康定後,父親還在世,不讓他遠走,在安曲寺住,在安曲寺當了三年堪布,父親去逝後,他就回南無寺,當了四年堪布後就坐靜講經、傳法,於1921年『68歲』圓寂。

現世活佛

五、大吉上師:我1923年生於雅江,家裡很窮,父親是郵差,母親是家庭婦女,我生下那天,屋子裡透亮,三天我就說:“我要上廟”。當時媽媽很驚奇,別人告訴母親,他不是一般人,以後我經常鬧要去廟上,媽媽他們沒有理我。三歲我就病了,病得很重,媽媽把我抱到多絨活佛那裡去,活佛說:“要出家,他不是一般的人,他需要到那裡去,你們就把他送到那兒去,不然壽命有損”。

南無寺大吉上師
於是媽媽把我帶到雅江“帕母寺”去,我不坐要走,又把我帶到高爾寺去,我還是不坐,回來走到雲關,媽媽準備帶我到居里寺,我不去,手指東方,媽媽帶我翻折多山來到金剛寺,我仍不坐,手指上面,於是媽媽把我帶到南無寺。我到南無寺後就對媽媽說:“這裡是我的家,我在這裡坐,你回去。”當時南無寺老堪布降央曲批在靜坐,從不見人,在我去的頭一天,就吩咐喇嘛,明天有貴人來,你們去接。

第二天,喇嘛下山去接,只見一個小孩,由媽媽送來,他們回去回報老堪布,老堪布叫引進來,我說:“要去看我的房子”,管家拿來一大串鑰匙,我一下拿起自己房子的鑰匙交給管家,開開了房門,看見我房子裡的家具位置移動過,我說你們把我的東西動過。第二天又去見老堪布降央曲批,老堪布對全寺喇嘛說:“這是江西格西的轉世,大家來拜。”

第三天要下發,我說要我的剃刀,廟子後面一位姓毛的毛紹華過去是給江西格西剃頭的,江西格西圓寂後,他就留下剃刀作紀念,那天他也走來看我,我就對他說:“拿我的剃刀來,我要剃頭。”開始讀書時,師父剛開始教,我就能念“喇嘛曲巴(上師供)”“嘎登拉加(上師瑜伽)”,到八歲時,我已學會殿上全套念誦,並能寫和認。我小時候不管說什麼都準,師父叫我不準說。1932年我9歲時,當時能海法師準備進西藏學習,一切費用由能海法師負擔,他想我學出來後,接我到他的廟子“近慈寺”去。

下半年廟子派了一個人送我到西藏哲蚌寺學習,在西藏共住了十七年,主要在哲蚌寺學習,學《因明論》、《現觀莊嚴論》、《戒律論》、《中觀論》、《俱舍論》等五部辯論哲學。上師是康薩仁波卿和頗邦喀仁波卿,他們是當時西藏的日、月二大德,黃教的法,我基本上都得到傳承,每年三個月在岩洞坐靜,總計有四年左右。

南無寺南無寺
在西藏期間,除黃教的寺廟外,其他教派的寺廟,我也去住過,如紅教的閔珠林寺、金剛寺,花教的商因寺、薩迦寺、俄若寺等我都住過一段時間,得到大德的加持,並見到十三世達賴,得到他的加持。西藏的名山我也去朝拜了,併到尼泊爾去朝了三個塔子,一個是釋迦佛餵虎的塔子,第二個是兩個人和牛修的塔子,後發願,再一個是燃燈佛的塔子,又到不丹去見到米勒日巴給上師馬爾巴修的房子。

1949年我請假回康,媽媽來看我,我不認識她,問她是誰,她說是你媽媽,回康後,就住在南無寺,當時西藏省政府命我為南無寺堪布,我到近慈寺去了一趟,住了一段時間,能海法師叫我住在那裡,但南無寺的堪布丟不掉,我說堪布掉後再來。1950年解放了,我就沒有再去西藏了。1951年,調我到康中教藏文,因當時康中有一師範班。我不願教書,等那個班畢業後,我回到南無寺。

1956年,又調我到縣政協任秘書。1957年到西藏民族學院學習政治一年後,又回縣政協任副主席。1958年“四反”運動開始,七家喇嘛等的喇嘛全部集中安曲寺學習,自帶口糧,鑰匙全部交工作組,學習了半年,喇嘛全部解散,我回政協,寺廟部分分給農民,我寺批准保留寺廟。1959年把餘下老弱、無處走的組成留寺喇嘛組,四月初八在廟上念經。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寺廟全部毀壞,佛像打爛,經書已毀完,寺廟全部分給農民住,我一直在政協參加學習、勞動,這期間我想,這是眾生的業障,又是自己的業障,學習期間利用空餘時間,我很快吃完飯後,就一個跑到山上樹林裡去念經,回家後一個人關門在家,自己修,平時勞動心裡默念,當我坐靜時很快得到很大加持。

1980年,我想到廟子要開放,早點到西藏去,那裡還有過去的同學,可以找到一些加持東西,開始修廟又走不了,遲了大家都要修廟,又不好找了,平時我積蓄了一部分錢,我一個人到西藏,前、後藏我都去了,從過去的一些同學那裡,找到了一些加持東西,為以後豎佛像打下基礎。1980年開始批准開放寺廟,南無寺是保留寺廟,已批准開發,但由於政策落實不下去,農民不遷,一直到1984年,農民才從大殿退出,歸還南無寺。

南無寺南無寺
政府撥了三萬元培修大殿。寺廟毀壞了,這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我應盡我自己的力量把寺廟培修起來,讓佛法能久住。當年我已調縣人大副主任,我把自己的工資,除簡單的生活外,全部用在修寺廟、請經書等方面,別人的供養,全部交寺廟。我們寺廟的管家師父和堪布師父,他們也同我一樣,三人齊心協力、目標一致,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沒有出去化緣,政府撥了二十萬元修箱房,在黨的領導下,政府和眾居士的支持下,有三寶的加持,護法的擁護,我們寺廟基本恢復。

修復完全三從殿,以及轉經樓、食堂、箱房等,並豎和畫了很多佛像,請了藏漢大藏經等各種經書,殿上的莊嚴品和法器都基本制齊,現在我們寺廟是佛像、經書、僧人三寶具足,我們寺廟的修建,豎像裝飾等一切,全部照西藏那一套。1995年圍牆以內土地全部歸還寺廟,還有很多的事等待我們去做,為培養接班人,使佛法後繼有人,我們招收了四十多名青年喇嘛,由堪布師父專門負責教,我作指導,我們四部即:行部、作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的儀軌都有,教法念法全部照西藏那一套,一步一步學上去,學到那一步,都有正規的灌頂。

為培養下一代,1988年我帶了十五各青年喇嘛到西藏哲邦寺求戒,併到前後藏的大寺廟以及青海塔爾寺,甘肅拿布倫寺去朝拜,並得到大德的加持,現四十多個喇嘛已相繼求戒了。為使正法久住,眾生才能真正離苦。1993年政府批准我們找活佛,即了真活佛的轉世,1994年,我們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於四月初八把小活佛正式接上座。1986年班禪大師來康,我們請班禪大師到寺廟,他為我們寺廟開了光,為僧人傳了法,為我們寺廟親自提了南無寺三個字,並贈送吉祥天母畫像一尊,後面有他的手印,並囑咐我們好好乾。

南無寺南無寺
1989年初,班禪大師前五世靈塔開光,請我到西藏扎西倫布寺參加開光典禮。今後到西藏學習的機會少了。為使下一代學到更多的東西,我們已準備學五部哲學,開展辯論,去年我們已請了一個哲蚌寺的師父來教辯論,大家學的很起勁。以後還準備把藏漢各種書籍,全部做目錄保存,供大家閱讀,為使寺廟朝正確道路發展,我們按照經書上的要求,結合現在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規章制度,但還需要在實踐中來逐步改進和完善。南無寺從批准開放到現在,我們已建了一個新的南無寺,不管從修建到培養僧人,都是從頭開始。

現在是末法時代,眾生的業障太重了,我們所做的工作不一定能達到預定的效果,但我盡我的能力,為眾生多做一點事,為後人多留點東西,使佛法能久住。

現任當家
多柱法師『主持』。

法會

南無寺南無寺
2006-7.15-7.16,四川康定南無寺首次公開舉行密集金剛灌頂法會,灌頂上師大吉活佛。來自全國各地信眾約3000餘人參加了密集金剛灌頂。上師不顧年近九旬、不辭辛苦,每天凌晨3是許就得開始預備修法,一直持續到下午一點半灌頂,灌頂活動持續到晚上10點,上師一下也沒有離開過金剛法座,為眾生一一加持,十分辛苦。

南無寺位於康定縣城南2.5km,公主橋附近的烈士陵園上方,是著名的黃教寺廟,與毗鄰的金剛寺譽“雙寺雲林”,康定古十景之一。

南無寺前身為跑馬山上的“娜姆寺”,即“仙女寺”之意。公元11世紀,北宋年間建於今跑馬山,原系藏傳佛教中一座白教廟宇。相傳是波季多吉『即射殺摧滅佛法的藏王朗達瑪之人』受空行母指點而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寺原名『汗木遮』。

南無寺南無寺
明末清初毀於戰火,到公元1646年,選定與“娜姆寺”相望的地方“竹覺崗”重建。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年』廟宇落成,五世達賴羅讓嘉措贈送宗喀巴大師、大威金剛、和吉祥天母等佛像佛畫,命名“呷登竹批林”為布達拉宮郎加扎窗支廟,改白教為黃教。派人千里迢迢到北京請皇帝題廟名,乾隆將“那姆”誤為“南無”,南無寺名延續至今。

南無寺歷代高僧輩出,弘化一方,湧現出三位法王、一位藏王、一位達賴活佛的經師,是康定縣乃至甘孜州最重要的藏傳寺院之一。

南無寺為木石結構四合院,大殿為三樓一底,高約20m,殿內金碧輝煌,兩側為偏殿。寺廟建築為重檐歇山式,鏤拱飛檐,樓閣殿宇藏式彩繪,雄偉壯觀,是四月八轉山會活動的主要場地之一,終年香火不斷,每天信徒及遊人絡繹不絕,國外友人及港澳台同胞每年來此觀光遊覽者為數甚多。

法會安排表
祈禱法會:每年從正月初七起至十六止,共十天。
觀音法會:兩天吃一次飯,隔天不說話,每年三月三十日至四月十五日、十六灌長壽頂共十七天,主修觀音法。
往生大法會:高壇城念毗盧經,每年七月初一至十五,共十五天,主要增福與超度。
金剛法會:從十月十七日至二十六日止,共十天,念無上瑜伽不共法軌,二十六日作修燒火供。
冬令法會:冬天進行,共十天,主要念護法經和送魔儀軌。

圖片欣賞

南無寺南無寺
南無寺南無寺
南無寺南無寺
南無寺南無寺

相關詞條

康定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