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寧寺

佑寧寺

佑寧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藏語全稱"郭隆彌勒洲",簡稱"郭隆寺"。 位於青海省[中國西北一省級行政單位]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以東35公里的五十鄉寺灘村,距省會西寧65公里。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屬於宗教朝覲旅遊景區。

基本信息

簡介

佑寧寺遠眺佑寧寺遠眺

佑寧寺遠眺佑寧寺原名郭隆寺,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南龍王山南麓,距縣城30公里,距西寧市60公里。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清康熙年間達到鼎盛時期,有大小經堂、僧舍等2000多個,僧侶7700多人,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四大學院,其屬寺達49個,被譽為“湟北諸寺之母”。

清雍正、同治年間,寺院兩次被毀,兩次修復,雍正帝曾賜額“佑寧寺”。“文革”浩劫中,這座名寺被焚為灰燼,現修復的佑寧寺,規模遠不及往,有殿堂28座,僧舍434間,僧侶190人。

佑寧寺原有大小活佛22位,在歷史上曾湧現出大批在海內外有聲譽的高僧哲人,被宗教界公認為佛學研究聖地,其影響曾一度超過了塔爾寺。由於它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國內外信士、遊人慕名前來朝覲參觀者絡繹不絕。

名稱由來

所謂“佑寧”,有說法認為是“保佑西寧”之意。但此說似乎不確。雍正在“敕賜佑寧寺碑文”中指出,“役既告竣,以舊稱不雅,敕定嘉名,賜額曰‘佑寧寺’,並紀文勒石,以昭久遠。”並希望該寺重建後出現“鴻慈普佑,永載清寧”的勝景,期望“茲寺與西土山川同其悠久可也”。因此,“佑寧”應為“以大慈普佑眾生、永保社稷清平安寧”之意。正像雍正所言,佑寧寺“地處通途,喇嘛之自西藏來者,於茲取道”,在清代既是連線西藏與內地之間的重要樞紐,也是聯繫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之間的重要紐帶。故清政府賜匾“佑寧”,意在希望佑寧寺在經歷叛亂後,能夠總結經驗,發揮維護社會穩定的積極作用,佑護西南邊陲安寧。此後,佑寧寺確實在政治上發揮了維護社會穩定、加強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政治聯繫等歷史作用。

歷史沿革

佑寧寺所在地為明清時期西藏經青海前往內蒙各地的通道。

明朝時期

佑寧寺佑寧寺

明萬曆十年(1582)底,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應土默特部之請,去內蒙古參加俺答汗葬儀時第二次來青海,巡視各地傳播格魯派。

明萬曆十二年(1584),三世達賴來此地講經傳教,授記建寺。

明萬曆三十年(1602),四世達賴雲丹嘉措自內蒙入藏坐床,途徑此地,當地的“扎的”、“浪加”、“阿加”、“火日”、“華仁”、“覺查”、“塞查”等十三個尕爾哇(藏語,意為喇嘛集居之處)的代表,根據三世達賴的意向,請求四世達賴建寺,年底派13名代表入藏再請。

次年,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和四世達賴派達波扎倉寺主持,第七世嘉色活佛端悅卻吉嘉措來青海互助。

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在一世松布丹卻嘉措的協助下破土動工,當年建成嘉色寢宮、經堂及部分僧舍,並建顯宗學院,初具寺院規模。此後,郭隆寺受到漠西蒙古和碩特部首領顧實汗等地方勢力的支持,不斷擴建。顧實汗曾向寺院獻送大批土地和百姓。

清朝時期

佑寧寺佑寧寺
清順治四年(1647),四世班禪、五世達賴和顧實汗聯合簽發寺產執照。

康熙年間,郭隆寺有大小經堂、僧舍、昂欠等2000多個院落,僧侶已發展到7700多名,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四大學院,寺內有章嘉、土觀、松布、卻藏、王嘉、達瑪(即丹麻)、林家、賽爾墩、加定、李家、五十、霍爾郡、郭莽、堪布等大小20多位活佛,成為湟北地區最大的寺院。

在400多年前的明萬曆年間,四世達賴喇嘛和四世班禪喇嘛為了在青海宏揚佛法,特別指派七世嘉色活佛在當地修建寺院,因地處郭隆地區,故最初稱作郭隆寺。到了清康熙年間,寺院經過近百年的發展,規模空前宏大,擁有2000多個院落,僧侶達到7700多人,屬寺達49個,儼然有西藏三大寺的規模。章嘉活佛還被清廷封為大國師,與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和哲布尊丹巴並稱為黃教四聖。佑寧寺也成為湟北最大的喇嘛寺,有湟北諸寺之母的美稱。其影響力曾一度越過了塔爾寺,這是佑寧寺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可是到了雍正二年,因為參與了羅卜藏丹津反清叛亂,宏偉的寺院竟然被官軍付之一炬,寺內僧人死走逃亡。儘管在雍正十年,皇帝為了重當地喇當地喇嘛教而僧的意願,欽命宣修寺院,並賜額“佑寧寺”。但這座可與任何恢宏寺院比肩的佛教聖寺再也沒有恢復年的規模。在空前絕後的“文革”中,這座古寺再次被焚毀,這一次比雍正年間那次兵火更加徹底,寺內文物幾乎蕩然無存。經過小規模修復的寺院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數十間院落和並不能稱為宏偉的幾座經堂散處於山谷間,在北山林場的映襯下自在場然,似乎依然在回味著數百年來的那兩場令人心酸的大火所帶來的淒涼悲慘。

清雍正元年(1723),青海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反叛清廷,寺院僧侶“素與羅卜藏丹津等和好”。當大通河流域的“嘉多寺喇嘛達賴卻吉參與羅卜藏丹津叛亂,率眾搗毀山慶城時,郭隆寺下屬的郭苯寺僧眾投入叛軍,郭隆寺部分貪財的僧人也前去趁火打劫,結果賽青然堅巴等僧人被清軍俘虜,主持郭隆寺的堪布達瑪(丹麻)活佛前去西寧懇求寬恕禍首賽青然堅巴,清軍認為郭隆寺時反叛的據點之一”。

佑寧寺佑寧寺
於是,雍正二年(1724),清廷委派年羹堯岳鍾琪等率部前往該寺進剿,郭隆寺多哇管家、嘉譯管家、阿班文則等號召“保衛宗教”。《清史稿》載:“賊(指羅卜藏丹津及佑寧寺參與反清的喇嘛)屯哈拉直溝以拒。師(指年、岳部)奮入,度嶺三、毀寨十。(宋)可進、(黃)喜林及總兵武正安皆有所馘,復毀寨七,焚所居室。至寺外,賊伏山谷間,聚薪縱火,賊殲焉。殺賊六千餘,毀寺,誅其渠。”卻藏活佛和達瑪活佛被正法。從此,該寺院化為一片焦土,寺院喇嘛所剩無幾。

以後經過駐京的章嘉和土觀活佛的懇求,雍正十年(1732)重建該寺。雍正皇帝還特敕賜碑文一塊,賜名“佑寧寺”同時規定:“限令延僧200人,常住熏修,宣揚妙法。”

清同治五年(1866)春,西北回民反抗清廷期間,“攻破大通廣惠寺、卻藏寺、西寧縣屬二果隆寺。”佑寧寺再次被毀於戰火之中,據說,寺內的大經堂及金汁寫成的7部《甘珠爾》、《丹珠爾》等藏經全部被毀。3000多名喇嘛只剩下70多名。

不久,第六世土觀活佛奉清廷之命前來青海主持重建佑寧寺。這次重建,前後用了十五、六年時間,才於清光緒年間修復了大、小經堂及其它建築。這次重建後的佑寧寺,有院落500多處,僧侶1000人左右。

民國時期

解放前,由於馬步芳向佑寧寺大量攤派“馬款”,寺院很多喇嘛因無力繳納而被迫外出念經布施求生。1945年(民國34年),該寺院的僧侶僅剩153名。

新中國時期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認真執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許多離散的喇嘛逐漸回寺。1957年,佑寧寺共有喇嘛396名。

1958年下半年,進行了宗教制度的改革,廢除了寺院的封建特權和剝削壓迫制度。同年11月,佑寧寺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員會”。留寺的23名喇嘛,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外,在自食其力的原則下,自耕土地122畝,放牧牲畜60頭。1960年實現了生活自給。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寺大小經堂、喇嘛僧舍全部拆毀,僅存李家昂院落1處,僧眾全部回家務農。寺內佛經、文物等亦被蕩滌一空。

1980年7月,在中央關於清除左傾思想,落實宗教政策的指示下,重新開放了佑寧寺。當年建成“嘉色康”(嘉色寢室),1981年重建“宣康”彌勒殿,1982年重建“尼達康”(土地神殿)。現有殿堂27座,僧舍434間,僧侶82人,其中活佛1人,完德(學僧)20多人。

建築風格

佑寧寺佑寧寺
佑寧寺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土族、藏族、蒙古族和漢族的藝術,寺中的雕塑與繪畫藝術的價值很高。再加上學風濃厚,三世章嘉·若貝多傑活佛,三世土觀·羅桑吉尼瑪活佛,三世松巴·益希班覺活佛都是著名的學者,可謂名僧輩出。了解了佑寧寺的滄桑歷史之後,就讓筆者帶座深山古寺去一探究竟吧。經過數十公里崎嶇山路的顛跛,想必性急的您—定已經有種急於朝拜聖地的衝動了吧。依山傍水的佑寧寺雖然經歷了戰火的無情摧殘,但數百年的歲月已經把當年的硝煙沖刷得一乾二淨,寺院與山體層疊交錯,渾然一體。

寺前的白塔在山間嫩黃的油菜花的襯托下顯得無比雄武,古樹、佛殿交相呼應,更顯寺院的威武莊嚴。這裡最佳的旅遊季下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四月、六月及臘月。因為屆時寺院將舉行較大規模的法會,熱鬧非凡。由於身處土族聚居的互助縣,這裡的僧侶幾乎全部是土族,對於篤信喇嘛教的土族來說,到寺院”經聽法是新年裡一等一的大事。每年的正月初二,寺山將舉行為期十五天的祈願法會。

主要景點

小經堂:是密宗學院,內有存經108卷。經堂內座床上供奉的佛像有:時輪金剛、釋迦牟尼、密宗金剛。

大經堂:是顯宗學院,內有房屋86間,可以同時容納500餘人誦經;供奉的佛像有:文殊菩薩佛祖宗喀巴、嘉色佛、章嘉佛、彌勒佛

彌勒殿:位於大經堂後面,殿內供奉的彌勒佛像居正中,兩側有四大天王和護法神像。

佛像:該寺內藏有印度造釋迦牟尼佛像,出土的三位一體銅佛像和佑寧寺護法神騾子天王神像各一尊;寺後半山坡一世章嘉墳墓一處;千年倒生古柏一株;安多地區製造最早佛像吐渾“頭傑千保”一尊;明永樂玄德年制釵拔一對;連城“多爾傑強”佛像一尊。195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

該寺寺主為嘉色活佛,現任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但不經常住寺,該寺院原有大小活佛20餘名,主要為章嘉、土觀、松布、卻藏王佛等五大昂活佛九小昂活佛,其中五大昂活佛在清代均受封為呼圖克圖,尤以章嘉、土觀為駐京呼圖克圖,是八大呼圖克圖之一,章嘉和班禪、達賴、哲布宗丹巴並成為“黃教四聖”。五大昂活佛轉世系統中,二世章嘉阿旺洛桑卻丹、二世土觀洛桑卻吉嘉措是歷史上有影響的人物。三世章嘉若貝多傑精通藏、漢、蒙、滿文和佛學經典,著作頗多,聲譽卓著;三世土觀洛桑卻吉尼瑪尊稱一代名僧。他們二人馳名於西藏、印度、安多、新疆、內外蒙地區。三世松布巴倫西華覺對各種學科無不精通,乾隆帝封有“額爾德尼班智達”稱號。

活動

佑寧寺佑寧寺
佑寧寺每年正月初二至十六日,舉行正月祈禱法會,其中正月初八和十四日為觀經日,有跳欠、曬佛活動;觀經聽法進入高潮,屆時本寺僧侶和當地民眾將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而這項活動的歷史則可以一直追溯到寺院開始重建的雍正九年松布三世活佛時期,當時活佛自西藏學成後歸來,把這項傳統技藝傳授給當地僧俗民眾,一直延續至今。

三月十五至四月十五日為全寺辯經期會;

四月十五日為誕生出家、成道紀念日,也有跳欠、曬佛活動;

六月初二至初九舉行釋迦牟尼初轉法 輪的六月法會,初八日為觀經法會,是當地傳統的法會,省內外有較大影響;

臘月舉行愛合多勒經會。

目前制定了《佑寧寺民主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十餘項制度,土觀活佛擔任民管會主任。是青海省重點旅遊區。

交通信息

1、平安縣汽車站每天14:40,西寧汽車站每天10:50、17:00有發往佑寧寺的班車。

2、可從西寧包車前往,往返200元左右,可一同遊覽互助縣的土族風情園、白馬寺,去北山森林公園需另外付費。

盤點青海旅遊景點

青海省是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因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被譽為“江河源頭”、“中華水塔”青海除有名的青海湖外,還有諸如三江源,青海湖鳥島等上百個旅遊景點。
塔爾寺| 鳥島| 日月山| 黃南坎布拉| 三江源| 互助土族故土園旅遊區| 海東循化旅遊區| 北禪寺| 金銀灘草原| 湟源峽| 果洛阿尼瑪卿雪山| 萬丈鹽橋| 巴隆國際狩獵場| 南山公園| 貴德溫泉| 倒淌河| 勒巴溝岩畫| 黃南熱貢藝術鄉| 星宿海| 娘娘山| 藥水灘溫泉| 黃南隆務寺| 南麥秀原始森林| 果洛年保玉則| 盧山岩畫| 瞿曇寺| 湟中縣博物館| 格薩爾王獅龍宮殿| 千姿湖| 黃河源 | 西來寺| 青海湖沙島| 西寧人民公園| 海西柏樹山| 果洛白玉寺| 唐蕃古道| 果洛神女峰| 海東積石山| 塔璉湖| 結古寺| 仙米林場| 海西貝殼山 | 都蘭國際狩獵場| 西寧兒童公園| 果洛多卡寺| 海西瀚海柏林| 柳灣墓地| 西寧卡約文化遺址| 黃南德欽寺| 賽宗寺| 鹽海玉波| 諾木洪遺址| 通天河曬經台|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 天峻山| 可魯克湖| 東關清真大寺| 佑寧寺| 三岔河特大橋| 將軍樓| 達那寺 | 藏娘古塔| 嘎爾寺 | 尕藏寺| 格薩爾遺蹟| 唐僧曬經台| 克魯克湖| 白公山| 天峻石林| 黑石山水庫| 柯柯鹽湖| 巴塘熱水溝| 二郎洞| 青海省博物館| 群果扎西灘 | 尕朵覺悟雪山| 汪家莊漢墓| 雅丹林 | 紅軍溝| 塔溫搭里哈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