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療法

心理療法

心理療法又叫精神療法,與化學、天然藥物及物理治療不同,是醫生與病人交往接觸過程中,醫生通過語言來影響病人的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

簡介

心理療法心理療法
心理療法是康複方法之一。用心理學方法,通過語言或非語言因素,對患者進行訓練、教育和治療,用以減輕或消除身體症狀,改善心理精神狀態,適應家庭、社會和工作環境。包括:心理諮詢、支持性心理治療、領悟治療或說理治療、信念治療、放鬆治療、系統脫敏治療、行為治療、集體治療等。

古代記載

心理療法心理療法

翻開中國古代醫家的醫著,中醫先哲們從整體巨觀的角度探討了“形神”即心身間的生理病理關係,構築起樸素的心身醫學體系。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臟腑藏神”、“七情內傷”的理論和本土化的“情志相勝”的操作技術,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經典醫案。與現代心理治療的一些方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張從正(1156―1228年),金元四大醫家之一,是中醫“攻下派”的代表醫家。張氏精於中醫的心理治療,他在發揮《黃帝內經》中情態相勝的理論時說:“悲可治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志此之言奪之。凡此五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後可以動人耳目,易人聽視。”在《儒門事親》中,記載了張氏運用感、娛、怖、觸、奪等方法無藥而愈病的驗案,可窺古代中醫心理療法的一斑。

療法症狀

心理療法心理療法

笑療祛痞滿
息城司侯,聞其父死於兵亂,大悲痛哭,遂覺胃脘脹滿,狀若覆杯,疼痛難忍,服藥無寸效。張子和出診時,恰巧逢巫醫在病人的床邊念念有詞。於是他便模仿巫醫的舉止神態,“雜以狂言以謔病者”。司侯大笑不已,數日後痞滿皆散。
中醫情態致病說認為,七情內傷可致臟腑的功能失調,出現腹滿、脹痛、呃逆、泄瀉等症狀。司侯因悲憂不解,氣鬱於中,聚而成痞,情志不暢是根本的原因。張氏巧用“喜勝憂”的情態相勝之理,使病人樂而忘憂,氣其舒緩通和而祛病。現代心理學則將笑視作一種愉快心境或輕鬆情緒的體現,對改善抑鬱、焦慮、恐懼等情緒狀態十分有益。對周圍事物荒唐的認識和個人優越感的產生,便會帶來心身的放鬆和快慰。近年來,國外的笑俱樂部生意紅火,說明“笑療”正越來越被現代人所青睞。

娛樂除狂怒
項關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叫呼怒罵,“欲殺左右,惡言不輟”。眾醫皆用藥治療,半年多症狀未減。張從正認為此病既然藥治不效,當施情治。便讓兩個女娼各塗丹粉作伶人狀,婦人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斗,病人又大笑不止。然後讓兩個能吃的婦女,在病人床前進食,時夸美味可口,病婦忍不住索食品嘗。數日後怒減食增,不藥而病瘥。醫案中的病婦因大怒而致躁狂,出現語言、情緒、行為方面的異常。張氏先以姿色艷麗的歌伎舞於床前,又讓她們角斗於庭院,使患者置身醫者設定的歡快的情境中,因暴怒導致的臟腑功能失調得到矯治。現代心理學中的娛樂療法是指通過各種娛樂活動,如聽音樂、看戲劇、讀詩詞、做遊戲等,來改善不良情緒,矯治不良行為。

擊幾療驚悸
衛德新之妻,夜間因遇盜賊驚嚇墜於床下,遂懼怕聲響,甚至聽到家人的腳步聲都會“驚倒不知人”。張從正思考再三,乃命二侍女將患者兩手按在高椅上,在其面前置一竹几,用木棍反覆敲擊。病婦開始聽到敲擊聲膽戰心驚,連續敲擊後,便習以為常。

張從正認為,“驚者,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平者常也,常見之必無驚”。以驚恐之法,來治療由驚恐所導致的驚悸症,是中醫情志相勝理論的獨具匠心的發揮。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看,本症屬於神經症中的“恐怖症”。在特定的心身狀態下,本來無害或無關的體驗,即盜賊的行徑使衛婦產生恐懼感,這種應激的負強化和泛化,使其懼怕任何聲響。張氏用木棍敲擊竹几,讓病人長時間處在最恐懼的逼迫情境中,達到“移精變氣”,改變內在舊情境的目的。

“格式塔”心理療法

心理療法心理療法

格式塔心理療法”是由美國精神病學專家弗雷德里克·S·珀爾斯博士創立的。其“格式塔療法”有九項原則:1、“生活在現在”。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總是懊悔昨天發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乾什麼。2、“生活在這裡”。對於遠方發生的事,我們無能為力。杞人憂天,對於事情毫無幫助。
3、“停止猜想,面向實際”。很多心理障礙,往往是沒有實際根據地“想當然”造成的。
4、“暫停思考,多去感受”。格式塔療法的一個特點,就是強調作為思考基礎的“感受”,感受可以調整、豐富你的思考。直覺思維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心理品質,但是,現在人們過分地強調邏輯思維,幾乎變成一台失去情感的機器。
5、“接受不愉快的情感”。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對而言的,因此,要有接受愉快情緒、也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緒的思想準備。
6、“不要先判斷,先發表參考意見”。“格式塔療法”認為,對他人的態度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先不要判斷,先要談出你是怎樣認為的。這樣做,就可以防止和避免與他人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衝突。
7、“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權威”。不要盲目地附和眾議,從而喪失獨立思考的習性;也不要無原則地屈從他人,從而被剝奪自主行動的能力。
8、“我就是我”。應該從自己的起點做起,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竭盡全力做好自己能夠做的事情。
9、“對自己負責”。“格式塔療法”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承擔責任。

以情勝情的心理療法

心理療法心理療法

以情勝情療法簡稱情勝療法,是根據中醫髒象學說五行生剋的理論來治療病人的。人有七情,分屬五臟,五臟及情志之間存在著五行相制。不良的情志活動會導致人體陰陽偏盛偏衰,使心理活動失去平衡,從而引起疾病的發生。而正確運用情志之偏,補偏救弊,則可以糾正陰陽氣血之偏,使肌體恢復平衡協調而使病癒。但實際上,情勝療法與情志之間陰陽屬性的對立互制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情緒變化有陰陽屬性之分,有對立而言,當情志活動出現了陰陽的偏盛偏衰,只要採用與之相對的情志之偏,即可進行矯正,而並不一定拘泥於五行相制理論。如怒與恐、悲與喜、驚與思、樂與愁、喜與怒等,都是彼此相反的情感活動,它們可互為調節控制,使陰陽重新趨於平衡。在古代典籍中記載了大量情勝療法的案例,略述一二。
一、激怒療法
憤怒有忘思眠、解憂愁、消鬱結、抑驚喜之效,在治療中有廣泛的套用。中醫認為,肝木之志為怒,脾土之志為思,木克上、怒勝思。憤怒雖然是一種不良的情緒,但它屬於陽性的情緒變動,因此對憂愁不解而意志消沉、驚恐太過而膽虛氣怯等屬於陰性情緒變化所致疾病,均可用激怒療法治之。子思夫,日夜思慮,思之過度則傷脾,這在當時社會中,對女子是莫大的羞辱,因此該女子大哭大怒,怒則思解,使病得治。
據《呂氏春秋?至忠》記載:“齊王疾有,使人之宋迎文摯。文摯至,診王之疾,謂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雖然,王之疾已測必殺摯也。’太子曰:‘何故?’文摯對曰:‘非怒王則疾不可治,怒王則文摯死。‘……(文摯)與太子期,而將往而不當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履登床,履玉衣問王之疾.王怒而不與言。文摯因出辭,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王之疾乃遂已。”這則醫案,是中醫心理療法的較早記載。從‘非怒王則疾不可治”、“以重怒王,王叱而起”可以看出,齊王患的是因情志而致的病,或因思、或因郁,而怒可以治思在克郁,所以文摯故意激怒齊王,王一怒之下,“疾乃遂已”。
激怒療法的案例甚多,幾乎歷代的醫家著作中都有記載,如清代學者陳夢雷所著《醫部全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案例:“一女子病不食,而北臥者且半載,醫告術窮。翁(作者註:指元代名醫朱丹溪)診之,肝脈弦出寸口,曰:‘此思男子不得,氣結於脾故耳。’叩之則許嫁丈夫人廣且五年。翁謂其父日;‘是病惟怒可解,蓋怒之氣擊而屬木,故能沖其土之結,今宜觸之使怒耳。’父以為然。翁人而掌指面者三,責其不當有外思。女子號泣大怒,怒已進食。翁復潛謂其父曰:‘思氣雖解,然必得喜,則庶不再結。’及詐以其夫有書.旦夕且歸。後三月,夫果歸,而病不作。”此案為女
二、喜樂療法
心之志為喜,肺金之志為悲,火克金、喜勝悲。喜為良性情緒變化,因而可以治療因憂怒、思慮、悲哀等不良情緒活動所致病變以及與喜樂相對立的表現為陰性情緒狀態所致疾病。
據傳清代有位八府巡按,久病而憂其疾不愈,醫者多人不見其效。後請一名醫,診之斷曰:月經不調。巡接見之大笑,以後每想到此事,即自然發笑,其病不覺漸愈。笑屬心志,喜可勝憂,男子豈能有月事?巡按思及此即笑,常笑則憂解,故病不覺而愈。
清代名醫魏之秀所著《續名醫類案》中亦有喜樂療法的記載;“張子和治項關令之妻,病飢不欲食,常好叫呼怒罵,欲殺左右,惡言不輟。眾醫半載無效。張視之曰:‘此難以藥治。’乃使二媼,各塗丹粉,作憐人狀,其婦大笑。次曰,又令作角牴,又大笑。其旁令兩個能食之婦,常夸其食美,其婦亦索其食,而為一嘗之。不數日,怒減食增,不藥而瘥。”此案病人所得狂症,與現代醫學之歇斯底里頗為類似。此症“叫呼怒罵”,為發在肝。怒氣沖逆,攏神明則狂,克脾土過甚則不食。張子和令媼作伶、角牴,逗以戲嬉,使婦大笑。大笑,喜之極也。喜則氣緩,耗消心氣。上逆之氣,得下消之喜氣,又誘以美食,故怒平食增,不藥而愈。
三.悲哀療法
悲哀屬於陰性消極情緒,但在一定條件下,悲哀可平息激動、控制喜悅、忘卻思慮,從而轉化為積極的治療作用。肺金之志為悲,肝木之志為惡,悲則氣消,怒則氣上,金能克木,悲可勝怒。喜與怒同屬陽性亢奮情緒,與憂悲相對立,故悲哀療法亦可治療狂喜。
《續名醫類案》中亦有悲哀療法的案例:先達李其性,歸德府鹿邑人也。世為農家,癸卯獲俊於鄉,伊父以喜故,失聲大笑,及春舉進士,其笑彌甚。歷十年擢諫垣,遂成病疾。初猶間發,後宵旦不能休。大諫甚憂之,從容與太醫某相商,因得所授。命家人給父云:“大諫已歿。”及父慟絕幾殞。如是者十日,病漸瘳。伴而為郵語云:“趙大夫治大諫,絕而復醒。”李因不悲,而症永不作矣。喜性心志為火,過喜則傷心。心主神明,一旦有病,就會出現意識障礙,喜怒無常。李父過喜傷心,以致笑病發而不止。突獲其子死訊,悲恐萬分,恐傷腎,腎主水,以恐制喜,即水克火。故病可愈。
四、驚恐療法
即以驚恐手段制止病人的病態情緒的一種療法。腎水之志為恐,心火之志為喜,水能克火,恐可制喜。驚又可氣亂、氣散,從而解除因憂思而導致的氣機鬱結、閉塞,故利用使人驚惶之類的刺激方法,可以治療某些憂慮症。
據清代大醫徐靈胎所著《徊溪醫書》中載:某殿選新以狀元及第,告假以歸。至淮上而有病,求某名醫。醫曰:“疾不可為也幾日必死,可速歸,疾行猶可抵里。”殿選嗒然氣沮,兼程而歸,越七日而無恙,其仆進日:“醫有一柬,囑門而呈現之。”殿選拆視,中言:“公自及第後,大喜傷心,非藥力所能愈,故仆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無妨矣。”殿選大佩服。此殿選狀元新及第,喜樂至極,正氣耗散,難以藥治。名醫以死相詐,懼死戀生,人之常情,新狀元悲憂氣結,上焦氣閉不行,下焦回還不散,耗者得益,散者得斂,故能不藥而愈。
現代醫家何時希所著《歷代無名醫家驗案》中載:“有病人因驚而厥,兩目上竄,經治療,它恙俱愈,而瞳仁上翻不能下,病人終日但見屋頂,不能行步及一切生活。有醫者今病人坐高座,匿人於座下,於靜中大聲鳴金,病人大驚,瞳仁遂下如常人。”中醫認為,目為肝竅,驚氣人肝,此屬因驚肝經陰血受損,而致目系失養所致。醫者驚因驚治,令患者坐高座,下匿人突然敲鑼,病人受驚,驚而下視,瞳仁遂下。上者下之,升者降之,故疾愈。
五、思慮療法
思慮療法就是以思則氣結而收斂由於驚恐、狂喜所致渙散之神氣,並通過思生理智,使病人主動排除某些不良情緒的一種療法。脾土之志為思、腎水之志為恐,思則氣結,恐則氣下,土能克水,思能勝恐,故驚恐、狂喜之氣散之症,均可以思慮療法治之。
《晉書?樂廣傳》載:(樂廣)嘗有親客,人鬧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於是河南所事壁上有角弓,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曰:“杯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及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頓愈。因疑致疾,古今皆有之。杯弓蛇影,是其典型之例。對於此類疾病,醫者只要弄清病由,對症解之,病者自會疑去意解,疾除人安。

抑鬱症自救心理療法

心理療法心理療法

倘若症狀輕微,可以嘗試自救。美國心理學家托爾認為,不同的人進入不同的抑鬱狀態,只要遵照以下14項規則,抑鬱的症狀便會很快消失。
1.遵守生活秩序,從穩定規律的生活中領會生活情趣。按時就餐,均衡飲食,避免吸菸、飲酒及濫用藥物,有規律地安排戶外運動,與人約會準時到達,保證8小時睡眠
2.留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保持居室整齊的環境。
3.即使心事重重,沉重低落,也試圖積極地工作。
4.不必強壓怒氣,對人對事寬容大度。

5.主動吸收新知識,儘可能去接受和適應新的環境。
6.建立挑戰意識,學會主動解決矛盾,並相信自己會成功。
7.雖遇小事,即使你心情煩悶,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讓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8.對待他人的態度因人而異,積極地調動自己的熱情。抑鬱的人,對外界每個人的反應態度幾乎相同:冷漠而疏遠。
9.拓寬自己的情趣範圍,可以通過運動、冥想、瑜珈、按摩鬆弛身心。
10.不要將自己的生活與他人作比較,尤其是各方面都強於你的人。
11.記錄美好的事情,鎖定溫馨時刻、快樂時刻。
12.不必掩飾自己的失敗。
13.嘗試以前沒有做過的事,開闢新的生活空間。
14.與精力旺盛又充滿希望的人交往。

災後心理療法三則

1.清除思緒:由於壓力反應是一種生理與情緒方面的互動作用,讓您的心靈休息一下,將會有助於放鬆身體。清除思緒是其它心理放鬆方法的基礎,其原理非常簡單:只要心中專注於一個平靜的字眼、想法、或畫面,您就可能產生高度鬆弛的感覺。常做清除思緒練習,可以幫助您改善心情,平衡災後生活中的壓力。
(1) 找一個舒適的環境,儘可能避開煩心的事物、噪音及干擾。
(2) 以最舒服的方式輕鬆地坐下或躺下來,鬆開任何緊繃的衣物,脫掉鞋子。
(3) 閉上眼睛,慢慢深呼吸。心中專注於一個平靜的字眼、想法或畫面, 儘量持續5至10分鐘。
(4) 剛開始時,容易有其它思緒進入您的腦中,這時不要緊張或灰心,繼續放鬆深呼吸,然後慢慢再試一次。
(5) 做完以上練習之後,伸展一下身體,用力呼氣。
2.肌肉放鬆:有些人可能不容易達到放鬆的效果。如果您一直很緊張,而又不確定到底怎樣的感覺才叫放鬆的時候,怎么辦?請試試漸進式肌肉放鬆法吧,它可以幫助您確實地感受緊張與放鬆之間的差別。漸進式肌肉放鬆法是一種三階段的技巧。首先,您要繃緊肌肉,並注意這時有什麼樣的感覺;然後突然放鬆力量,並注意有什麼樣的感覺;最後,仔細比較這兩種感覺有什麼不同。建議您在安靜、放鬆的氣氛之下進行練習,您可以坐著或躺著進行,每次練習只需要花十五分鐘。
(1) 以輕鬆的方式坐下來。
(2) 先將兩手臂平行抬高至胸前,握緊拳頭,繃緊手部的肌肉,直到不能再用力為止。
(3) 注意這時有什麼感覺。您的肌肉會緊繃,而您的手部甚至可能會輕微地顫抖。您可能會感受到手部、腕部、及下臂的張力。
(4) 維持這種緊繃的狀況幾秒鐘,然後再突然放鬆力量。
(5) 突然鬆開您的拳頭,並拋開緊繃的感覺。您可能會感覺到您的手突然變輕鬆了,這時請仔細感受腕部及前臂壓力舒解的感覺。
(6) 注意您的手在緊繃時及壓力放鬆時的感覺有什麼不同。在放鬆的時候,您的手是感到刺痛還是溫暖?您在緊繃時所感覺到的震顫,在放鬆時是否消失了?
(7) 依次用此方法延伸到身體其它部位的肌肉。或者您也可以從頭部開始練習,緊繃臉部的肌肉,再放鬆,然後依次到肩膀、雙臂、雙手、胸部、背部、雙腿及雙腳至腳趾。  
3.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一種漸進式的技巧。開始時先專注於一個心理上的暗示線索,例如“我的左臂感到沉重且溫暖”。當您專注在這項“暗示指令”時,會感覺您的手臂真的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溫暖。然後再依次把注意力集中在您的右臂、左腿、右腿等等,重複下達同樣的指令。一天練習兩次,或當您感到緊張時即進行此項練習,每次練習約十分鐘。自我鬆弛是一種需要常常練習的技巧,熟練以後可以讓自己隨時平靜放鬆下來。開始練習時,一天進行兩次,每次約十分鐘。四到八周之內,您可能在專心做五分鐘之後,便能產生放鬆反應。只要您持續地練習,就會發現您越來越能隨心所欲地放鬆您的身體了!
(1) 以最舒服的方式輕鬆地坐下或躺下來,鬆開任何緊繃的衣物,閉上眼睛,正如前面介紹的“清除思緒”訓練法,嘗試清除您的思緒,讓自己達到輕鬆放鬆的狀態,腦中不再有其它雜亂思緒。
(2) 集中注意力於著您的左臂,在心中反覆告訴自己:“我的左臂感到溫暖且沉重”,嘗試去體會那個感覺。
(3) 這時,手臂會慢慢感到越來越溫暖,越來越沉重。然後再把注意力依次集中在您的右臂、左腿、右腿,用同樣的方式做自我暗示,速度不要太快。
(4) 如此做一遍下來,會感到四肢完全放鬆。
(5) 作完這項練習之後,深呼吸,並舒展一下身體。張開您的眼睛,緩慢地呼氣,並注意您的身體有什麼樣的感覺。
4.“白日夢”法:即自由自在地作白日夢,也就是讓您的想像力自由地賓士。試著想像可以讓您自己感覺到很溫暖、很平靜、完全放鬆且吸引您的平靜畫面,試著想像其中所有的細節。例如,想像您躺在一個溫暖的海灘上,溫暖的陽光照在您的背上,想像聽到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微風吹在臉上的感覺,空氣中自由平靜的味道,再想像水面上的浪花,想像水面上點點的白帆……。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您感到需要放鬆一下,恢復到災前輕鬆生活的時候,不妨做個“白日夢”,運用您的想像力,想像或回憶生活經驗中最舒服放鬆的一個畫面,就可以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

治療幾大類型

醫生支招,會感覺更勝一籌,關鍵還可減少復發,讓病人再不感受壓抑的痛苦。

1.藥物治療,以三環類或四環類抗抑鬱劑為主。較新的藥物包括SSRI類藥物,如百憂解、賽樂特。目前最新型的抗抑鬱劑為NaSSA類,如米氮平。這些藥物只有醫生善於把握,因人而異,恰到好處。

2.電痙攣治療,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治療方法,用一定量的電流通過腦部,激發中樞神經系統放電,全身性肌肉有節奏地抽搐。此法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你幾乎不會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鬱症狀和抑鬱情緒迅速得到緩解,總有效率可達70%~90%。

3.心理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可選擇一種符合自己的方法,推薦放鬆療法,若與藥物相配合則療效更佳。

放鬆療法(Relaxation therapy)又稱鬆弛療法,它通過身體的逐級放鬆,而達到情緒的逐級舒緩。經常的放鬆,你會驚喜地發現,當緊張或者應激的時候,你可以隨意地放鬆全身肌肉,隨時地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隨時地改善身體紊亂的機能,持久地保持輕鬆的心情。

中國的氣功印度的瑜珈、日本坐禪德國自生訓練、美國的漸進鬆弛訓練、超然沉思等,都吸納了放鬆療法的精髓,以達到靜心之超然境界。
如果你每天擠出半小時來放鬆,幾個月以後低落的情緒會大幅度扭轉。

自我練習方法

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呼吸: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將注意力集中在吸氣和呼氣上,慢慢將空氣吸進肺里(儘可能地使吸進肺里的空氣最多),讓空氣在肺里停留幾秒鐘,然後緩緩呼出。注意節奏,即有節奏地吸入呼出,一邊呼吸一邊在心裡數數,例如,吸氣(一、二、三、四),停留(一、二),呼氣(一、二、三、四)。也可以同一節奏默念“吸—呼,吸—呼,吸—呼”。

其次是肌肉鬆弛練習:要配合呼吸進行,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吸氣的時候,慢慢緊張該部分,只要你覺得己經用力(約八成力氣)就可以了,隨著呼氣慢慢地釋放該緊張部分,逐漸放鬆,不要突然鬆開。以最自然輕鬆的姿勢坐下,上半身的重量都置於臀部,兩腳的重量平均置於腳掌上,兩手自然地放於大腿內側,然後輕閉雙眼。將雙手抬到水平位置,用力向前伸直,用力握緊拳隨後再放鬆,把兩手慢慢放回大腿內側,然後感受肌肉放鬆情形。額頭上揚拉緊額頭的肌肉,漸次用力再放鬆。將眉頭往中間拉緊,鼻子和嘴都噘起來,逐次用力後再放鬆。用力咬緊牙關牙齒,逐漸放鬆。用力張開嘴巴,再把舌頭用力抵住下面的門牙約10秒,逐步用力後放鬆。接下來把身體坐正。低頭將下巴抵住前胸,兩手向後用力,使胸膛挺出來,也是用力向後放鬆。做兩個深深的呼吸。

最後一個動作是將兩腳抬到水平位置,腳尖向下壓,拉緊腿部的肌肉,再逐漸放鬆。接著是整個身體放鬆的狀態持續5~10分鐘。

治療方案

增強心理彈性——放得下我們常說一個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諸行動時,“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難。所謂“放得下”,是指心理狀態,就是遇到“千斤重擔壓心頭”時能把心理上的重壓卸掉,使之輕鬆自如。年過八旬的吳階平教授在談及精神養生時介紹的一條主要經驗就是“不把悲傷的事放在心上”。他認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總要想得開,以理智克制感情。著名學者季羨林老教授的養生經驗是奉行“三不主義”,其中有一條就是“不計較”。這都體現了“放得下”的心理素質。在現實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比如子女升學啦,家長的心就首先放不下,又比如老公升上去或者發財啦,老婆也會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男人有錢變壞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說錯話、做錯事受到上級和同事指責,以及好心被人誤解受到委屈,於是心裡總有個結解不開,放不下等等,等等。總之有些朋友就是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這想那,愁這愁那,心事不斷,愁腸百結。長此以往勢必產生心 理疲勞,乃至發展為心理障礙。英國科學家貝佛里奇指出:“疲勞過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中國唐代著名醫藥家、養生學家孫思邈,享年102歲。他在論述養生良方時說:“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莫憂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懼……勿把忿恨耿耿於懷。”他指出這些心理負擔都有損於健康和壽命。事實也是如此,有的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得很累,無精打采,未老先衰,就因為習慣於將一些事情吊在心裡放不下來,結果在心裡刻上一條又一條“皺紋”,把“心”折騰得勞而又老。辨證論治,對症下藥,處於上述各種狀況時,最簡單可行的方法就是“放得下”。文革期間有位從部隊調到地方工作的師級幹部,他因不服“四人幫”橫行,而被打成“老右派”。當時批判他的大字報輔天蓋地。但這位幹部也真絕,在大熱天居然披著棉大衣去看大字報。別人以為他“發寒熱”,他卻幽默地說:“這就叫心定自然涼。”有位著名演員在受審查的“牛棚”里,不但說笑如常,而且還自編了一套“牛棚健身法”,直到如今,他還在用此法鍛鍊身體,年過八旬照樣到戲曲沙龍引吭高歌。“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這是多么的放得下啊!這些都是特殊情況下特殊人物的特殊放得下。在通常情況下,“放得下”主要體現於以下幾方面。財能否放得下。李白《將進酒》詩中寫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如能在這方面放得下,那可稱是非常瀟灑的“放”。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間最說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個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糾葛的人,往往會理智失控,剪不斷,理還亂。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稱是理智的“放”。名能否放得下。據專家分析,高智商、思維型的人,患心理障礙的比率相對較高。其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一般都喜歡爭強好勝,對名看得較重,有的甚至愛“名”如命,累得死去活來。倘然能對“名”放得下,就稱得上是超脫的“放”。憂愁能否放得下。現實生活中令人憂愁的事實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說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憂愁可說是妨害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狄更斯說:“苦苦地去做根本就辦不到的事情,會帶來混亂和苦惱。”泰戈爾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去沖洗。”如果能對憂愁放得下,那就可稱是幸福的“放”,因為沒有憂愁確是一種幸福。最後想引用一句中國古人的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讓我們一起來學會“放得下”,以此來增強我們的心理彈性,共享“放得下”的養生福份。 

心理療法治療失眠症

對付失眠,有的人喜歡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有的人則一籌莫展。其實,很多時候,失眠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我們可以用心理調節的方法來改善睡眠。
越怕失眠越失眠典型症狀:人到中年,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現在到了晚上就怕自己睡不著覺,但是越是擔心失眠越是難以入睡,人也變得很焦慮。這是常見的“失眠期待性焦慮”,通常表現為晚上一上床,就開始擔心自己睡不著,逼迫自己儘快入睡,結果適得其反。越怕失眠腦細胞就越興奮,就越難入睡。建議有這種失眠症狀的患者,平時應保持良好的睡眠規律,放鬆心情,入睡之前想一些當天發生過的愉快的事情,就能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夢鄉。多夢不等於失眠典型症狀:每晚睡覺都會做夢,白天總感覺頭昏沉沉的,多夢是不是也屬於失眠?不少自稱失眠的人認為自己睡眠不佳是由於多夢造成的,這種想法反而使人產生焦慮、擔心情緒。擔心入睡後會做夢的心理,會導致入睡很淺,影響睡眠質量。其實,做夢不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而且是大腦的一種工作方式,有助於記憶、過濾無用信息,保證正常的效能。夢本身對人體並無害處,有害的是“認為做夢有害”的心理,這種心理使自己產生心理負擔。自責心理阻礙睡眠典型症狀:有些人在白天的工作中受到挫折後心情不佳,導致一整天情緒低落,晚上難以入眠。這類人由於一次過失就會感到內疚自責,在腦子裡反覆重演過失事件,並懊悔不已。尤其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責、懊悔之情越發嚴重,大腦細胞長時間處於幻想與興奮狀態,自然就無法入睡。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情,可以這樣想,事 情已經過去,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好,再多的懊悔也於事無補,還可以聽一些節奏舒緩的音樂來放鬆心情。手足無措睡不好典型症狀:遇到突發事件後,經常手足無措,即使是一件小事也理不清頭緒,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晚上睡覺的時候也經常想來想去,導致睡眠質量不佳。有的人在遭到突發事件刺激後,不能做出正確反應,而是感到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晚上睡覺時也是左思右想,始終處於進退兩難、焦慮無助的狀態。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應該讓自己平靜下來,在睡覺之前儘量轉移自己的思緒。失眠症的放鬆訓練為催眠設計的放鬆訓練簡單易學:仰臥,雙眼微合,將注意力集中在雙手或雙腳上,全身放鬆,用手或腳的沉重感來體驗肌肉的鬆弛程度,同時進行緩慢的深呼吸。練習時,一旦出現與放鬆無關的思想,應立即停止,把注意力引回到手腳沉重感的體驗上。一般能在練習中安然入睡。

各種中醫常見療法

令人瞠目結舌的全球另類療法

生病後除了去醫院,在民間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用來治療疾病,有些療法讓人看了甚至會瞠目結舌,讓我們來盤點全球另類療法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