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

中醫針灸療法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

簡介

針灸療法中醫治療面癱針灸療法中醫治療面癱
中醫針灸中醫針灸療法是針法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

“針”即針刺,以針刺入人體穴位治病。它依據的是“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辨證原則,進針後通過補、瀉、平補平瀉等手法的配合運用,以取得人體本身的調節反應;“灸”即艾灸,以火點燃艾炷或艾條,燒灼穴位,將熱力透入肌膚,以溫通氣血。針灸就是以這種方式刺激體表穴位,並通過全身經絡的傳導,來調整氣血和臟腑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針灸因為易學易用,已經在現代家庭醫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

定穴取穴

針灸療法針灸療法
針灸首先要定穴取穴。準確取穴要求病人有一定的體位,如正坐、側臥、伸掌、握拳等;常用的取穴方法,一種是根據人體的自然標誌來取穴,如兩耳尖直上頭頂取百會;一種是以病人一個手指或幾個手指某部分的寬度為標準來取穴;還有一種是把人體各部分的距離,規定為一定的寸,以骨度來取穴。只有確認標誌,量好骨度分寸,注意本穴與上下、左右鄰近穴的關係,才能達到準確取穴的目的。

針灸治病

1、感冒:取大椎、合谷、風池,都用針法,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

針灸療法針灸療法

2、嘔吐:主穴取內關、中脘、足三里、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

3、失眠:取神門、內關、三陰交,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留針50分鐘,每日針一次。

4、關節痛:腰脊痛取腎俞、崑崙;膝關節痛取足三里、陽陵泉、懸鐘,先針刺,用瀉法,留針20分鐘,再艾灸20分鐘。

5、痛經:經前或經期腹痛取中極、三陰交、內庭,先刺內庭,再針三陰交、後針中極、三陰交。均用瀉法,留針20分鐘。

6、經後腹痛:取氣海、關元、三陰交,均用補法,針後加灸,留針30分鐘。

7、牙痛:上牙痛取下關、內庭,下牙痛取頰車、合谷,針刺,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

8、便秘:取支溝、天樞、長強,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

9、落枕:取落枕、大椎、後溪,針刺。落枕用瀉法,大椎、後溪,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

10、月經不調:1.月經先期:取中極、血海、三陰交、太沖,均針刺、用瀉法,留針20分鐘。2.月經後期:取命門、腎俞、關元,用補法,針後加灸,留針30分鐘。

11、腰痛:取腎俞、委中、腰陽關,針刺,用瀉法,留針30分鐘,如是腰痛日久不愈的,加艾條灸命門20分鐘。

12、痢疾:針治痢疾,有較好的療效。取中脘、天樞、足三里,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天一次。如有發熱的,加刺曲池;頭痛的加剌風池、百會;不發熱而下痢過久的,可艾條灸關元10分鐘,或隔鹽灸神闕。

13、哮喘:針灸有緩解防止發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豐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條灸20分鐘;如痰色發黃時,針剌,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如果平時常灸肺俞、氣海,可以防止發作。

14、頭痛:頭痛有正頭痛、偏頭痛、頭頂痛、頭項痛等區別。針灸治療,是按頭痛的部位來取穴的。正頭痛:取上星、合谷,攢竹,針剌,用瀉法,留針30分鐘。偏頭痛:取太陽、頭維、外關。針剌,用瀉法,留針20分鐘。頭頂痛:取百會、太沖、後溪,沖剌,用瀉法,留針20分鐘。頭項痛:取風池、列缺,針剌,用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針一次。

特點

針灸療法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灸療法具有很多優點:第一,有廣泛的適應症,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第二,治療疾病的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簡便易行;第四,醫療費用經濟;第五,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協同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這些也都是它始終受到人民民眾歡迎的原因。

治療腹痛

【中華好輕鬆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針灸療法

治療方法:通調腑氣,緩急止痛。以足陽明、足太陰,足厥陰經及任脈穴為主。

治療穴位:足三里 中脘 天樞 三陰交 太沖

操作:太沖用瀉法,其餘主穴用平補平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寒證可用艾灸。腹痛發作時,足三里持續強刺激1~3分鐘。

針灸治療運動損傷舉例

1、肩部軟組織損傷
2、網球肘
3、膝關節扭傷
4、踝關節扭傷
5.中風偏癱

針灸療法的作用

1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臨床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針灸科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
2調和陰陽
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針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的的機理是複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針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疾病的發生髮展及轉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針灸治病,就是在於能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令人瞠目結舌的全球另類療法

生病後除了去醫院,在民間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用來治療疾病,有些療法讓人看了甚至會瞠目結舌,讓我們來盤點全球另類療法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