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山

張應山

張應山,博士,華東師範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教授。。1965年9月開始上學,1975年7月完成中學學業。並於1975年7月開始擔任二十里舖學校的國小教師。

基本信息

生平經歷

1975年7月至1978年7月和其他教師一起為學校創辦了三個工廠(冶煉廠、電機製造廠和農機修配廠)及其門市部。期間具有化肥廠廢料提煉純銅、低壓多用機、簡易制磚機、複合肥等多種發明創造,獲得過縣市級和省級的發明獎勵,參加過省級表彰大會並作過報告.但在工作中明顯感到知識水平的不足。於是在1977年12月全國恢復高招後,決心繼續上學。並於1978年9月考取新鄉師範學院(現河南師範大學)數學系。

張應山 張應山

1978年9月起,開始研究多個矩陣組成的高維數陣問題以及正交表所表示的多指標問題,這些問題很難用比較簡練的語言給出初等解答。這種高維數陣可以定義的運算規則相當多,每個運算規則都給出一個運算符號是不可能的。於是嘗試定義一個關於高維數陣的統一運算規則,使得一般的高維數陣問題,可以用這種統一的運算規則來處理。但實踐起來發現特別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諸多老師的建議下, 自學完了大部分機率統計的碩士生課程,尤其是自學完了和矩陣關係比較大的多元統計分析課程.最終發現對高維矩陣的處理困難,實際上主要是對多指標的表達方式比較困難。在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陰陽五行的啟發下,特別是根據河南衛輝市古代哲學家邵雍(宋儒象數之學的代表人物)的哲學思想,要把比較複雜的問題分成五個相互依賴(相生)和相互制約(相剋)的部分進行分析。易經就是把複雜的問題分成:卦(相當於指標運算)、象(相當於矩陣 運算)、吉(相當於對稱分析)、凶(相當於正交分析)和爻(相當於一般分析)五方面內容進行闡述的。比照易經也把高維數陣問題分成了框架運算、數據運算、對稱分析、正交分析和一般分析五方面內容進行定義和分析,由此就形成了多邊矩陣理論的初稿。

1982年7月畢業時(原計畫留在河南師範大學工作),積極回響學校的號召,自願到了河南省的邊遠地區(河南省信陽市息縣二高)進行支邊教學工作。工作中和萬煥山同學等,以保證兩名學生考取大學算完成任務,向學校承包了一個教學班級。結果所在教學班級除一名患病學生之外,全部考取了大學。為此得到了河南省信陽市的表彰。

1984年7月考取武漢大學張堯庭教授的碩士研究生。張堯庭教授對多邊矩陣理論高度重視,並舉行了為期兩年的,由許多博士生(如姚奇偉、陳漢峰等)和碩士生參加的討論班,由其主講多邊矩陣理論及其相關理論,大家提意見和建議。1987年2月中美機率統計上,由張堯庭和其首次發表了多邊矩陣理論的內容。其碩士畢業論文:左橢球等高分布的極大似然估計,由於用了多邊矩陣理論的較多內容,理解較為困難,結果至今還未能發表。但投向材料科學和電子科學上的套用性成果,卻很快就接收發表。這導致其以後多在工程科學上發展。特別是從事製造業信息化和自動化的工作.

個人成就

在1987年7月碩士畢業後,回河南師範大學工作,繼續從事與製造業信息化和自動化相關的工作。 同時也和其他老師一起在工程科學類雜誌上發表了一些論文,並且獨立在統計類雜誌如:科學通報、中國統計學報、數學研究與評論、系統科學與數學、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等雜誌上發表文章。後來在張堯庭教授的推薦和建議下,由中國統計出版社,於1993年,以個人的名義發表了多邊矩陣理論專著。為此,在1993年被評為了河南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主持了國家教委的"實驗設計方法在產品質量控制中的套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產品質量控制的統計軟體開發",省級重點項目"產品生產工序自動化質量控制平台"等;參加了軍工系列許多項目,特別是參加的關於"飛彈驗收方案"方面的項目在2006年度獲得軍隊科技進步壹等獎.

儘管這個GL算法 (Global-Local Algorithm)思想的套用成果較多,但是這個GL算法理論目前尚不成熟。張堯庭教授認為,這些算法要想在理論上成熟完善,必須繼續增加自己的學術功底,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以增加這個GL算法的理論含量。於是1997年7月到北京大學繼續進修深造,其間與這個GL算法相關的某些基礎理論得到了鄭忠國教授的肯定,同時也開始向數理統計界介紹這些結果。之後,GL算法關於對稱分析的內容終於在1998年7月於線性代數專業國際最高雜誌(SCI源期刊):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上發表,關於正交分析的內容在1999年7月於數理統計SCI源期刊:Statist. Sinica 上發表。隨後,一系列文章在數理統計界的高級別雜誌,如: Discrete Mathematics、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Statistics & Probability Letter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SUT J. MATH.、統計研究、套用機率和統計、高校套用數學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等上面連續性的發表,向統計界反覆介紹與這種算法相關的基礎理論結果。現在正處在成果的高發期。特別是和美國AT & T公司一起開發的: 100次試驗以內的所有已知正交表及其分類, 和美國SAS公司一起開發的: 513次試驗以內的所有已知正交表及其分類兩項工作現在影響比較大。2003年9月考取華東師範大學統計系博士生以來,GL算法在茆詩松教授的指導和幫助下,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2006年7月,博士畢業後留在華東師範大學工作。

張姓名人盤點(一)

盤點張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張續揚
張永俐
張永禮
張雪吾
張學莊
張作忠
張作武
張左王番
張尊中
張祖望
張祖廉
張緒良
張永煥
張永鴻
張宗九
張永弘
張永高
張自劭
張學雲
張自恆
張自國
張性雄
張永春
張子章
張子有
張子恭
張灼中
張燭今
張永成
張仲倫
張永昶
張忠山
張穎俊
張英漢
張中營
張稚楓
張智仁
張英昌
張智博
張致君
張應山
張治洮
張應年
張志興
張應端
張志賢
張學瀛
張翼伸
張志升
張益發
張益彬
張志美
張易謙
張懌慈
張志呈
張修社
張議經
張之奎
張之凡
張正儒
張義先
張正林
張義綱
張鎮波
張以鍾
張以茀
張一先
張秀太
張一斌
張振錄
張振堃
張業華
張振峰
張振純
張貞林
張肇濂
張肇誠
張兆銀
張兆森
張兆鈞
張戰平
張占勝
張業成
張耀亭
張展洪
張增傑
張曾譻
張澤清
張耀然
張運剛
張允武
張允什
張允平
張允漢
張勻華
張云然
張雲華
張雲貴
張雲方
張越林
張月清
張月娥
張苑岳
張遠慧
張源茂
張元林
張元初
張豫生
張毓海
張鈺鳴
張學妨
張學方
張玉乾
張玉琦
張玉民
張堯道
張玉姣
張鍚清
張雁鵬
張星蒲
張宇彰
張瑜芳
張佑清
張有山
張有明
張有均
張友三
張尤恩
張用夏
張彥福
張永照
張永鑫
張延廷
張自東
張子忠
張振亞
張振慶
張雨田
張宗珍
張志南
張秀玉
張學勇
張英俊[京劇文武老生]
張玉峰[京劇演員]
張植榮
張玉成
張正權
張學勤
張秀榮
張永明
張永奎
張耀光
張永江
張智敏
張質良
張志中
張秀敏
張運祥
張修德
張玉書
張一凡[電影剪輯師]
張玉海
張選群
張宗堯
張鎮九
張永田
張振權
張振民
張永康
張一鳴
張忠林
張忠厚
張雅林
張玉璽
張志偉
張志強
張隱西
張燕玲[作家]
張秀英[教師]
張宗禮
張永福
張永德
張自強
張仲寅
張鍾華
張亦春
張志文
張耀林
張志國
張雁鳴
張振聲
張振傑
張學忠
張學明
張玉麟
張緒光
張展霞
張宗成
張志新
張永智
張宗祜
張志和[唐代詩人]
張占倉
張直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