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延安大學與陝西德克賽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創辦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學院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由延安大學負責延安大學以其優良的師資和具有競爭優勢的學科、專業注入西安創新學院。學院按國家統招計畫獨立招生,獨立頒發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按國家規定頒發學位證書。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延安大學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延安大學是由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 共 產 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大學,是教育部和陝西省政府共建院校,陝西省省屬重點大學。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是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學院以延安大學的優勢學科為基礎,以延安大學人才資源和良好的辦學聲譽為依託,致力於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學院按國家計畫統一招生,並按國家規定頒發經教育部電子註冊的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頒發相關學科學士學位證書。

延安大學創新學院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坐落在古城西安大學城,占地384畝,校園內綠樹成蔭,風景秀麗,湖水環繞,綠化面積達85%以上,湖水面積2.4萬平方米,被命名為“花園式校園”、“文明校園”。

辦學概況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480多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66人,博士、碩士259人。

辦學設施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著眼於人才市場需求,充分發揮體制優勢,按照教育規律育人;堅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堅持質量立校、特色強校的辦學理念,加強素質教育,夯實基礎知識,突出實踐技能教學。學院現有教師280餘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占45.5%,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優美的校園環境,目前在校生7300餘人。已建成並投入使用5個基礎教學實驗室,8個專業基礎與專業實驗室,共43個實驗分室和11個實習實訓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3100萬元。圖書館藏書約28萬冊,校園網與延安大學聯網使用,實現了電子圖書資源共享,可以為師生提供較為豐富的網路信息服務和數據資源。已建成藝術設計製作、絲網印刷、攝影實拍、攝影暗室、土木工程、物理、生物、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工電路、計算機與網路工程、電子測量與高頻、軟體工程、文科綜合、企業模擬、沙盤、計算機繪圖、攝錄編、多媒體課件製作、網路工程、臨床模擬、形態學、機能學、病原學、分子生物學、基礎化學、數碼互動等40多個實驗室。

院系專業

現已開設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方向、裝潢藝術設計方向、環境藝術設計方向)、美術學、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廣播電視新聞學、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技術學、數學與套用數學、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汽車服務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學、園林、工程管理(建築工程管理方向)、護理學、製藥工程、工業設計等27個本科專業。

專業介紹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漢語言文學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分為師範、文秘和中國文學三個專業方向。培養具備一定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地掌握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具有從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科研,語言文字管理及套用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古代文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基礎寫作、套用寫作、語文教學論等。
就業方向
國家機關、新聞出版部門、企事業單位及中等學校。
廣播電視新聞學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新聞學、廣播電視學以及與廣播電視有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備新聞採訪寫作、編導、攝錄、節目主持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廣播電視概論、新聞學概論、大眾傳播學、廣播電視新聞採訪與寫作、廣播電視編輯與節目製作、電視專題與電視欄目、電視攝像、新聞評論等。
就業方向
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行業、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
對外漢語
培養目標和要求
本專業注重漢英雙語教學,培養具有較紮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具備較全面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了解中西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知識,掌握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夠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外事活動工作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基礎英語、英漢翻譯、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化通論、西方文化與禮儀、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等。
主要就業方向
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機構、文化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
思想政治教育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馬克思主義素養,具備哲學、法學、政治學、管理學和教育學等多學科基本理論知識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政治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法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中學政治教學法、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等。
就業方向
黨政機關、中等以上學校、企事業單位。
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掌握藝術設計與創作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熟悉藝術創作的專業技能和方法,能獨立進行專業化藝術設計,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的發展動態,具備企業形象策劃、市場行銷、廣告傳播、創意設計與製作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套用性專門人才。
裝潢藝術設計主要課程
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字型設計、電腦美術、版式設計、展示設計、VI企業形象設計、包裝設計、平面廣告設計等。
就業方向
各級出版社、計算機網路公司、各類裝潢美術公司、文化傳媒公司、包裝裝飾設計公司、報刊雜誌社及各級學校等單位。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強的藝術設計能力和相應的研究能力,以及獨立承擔工程項目管理的能力,能夠熟練從事建築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園林藝術設計、家居設計、城市景觀設計的高級套用性人才。
環境藝術設計主要課程
素描、色彩、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圖案設計、攝影、建築設計基礎、工程識圖與製圖、建築CAD、渲染圖技法、雕塑與壁畫設計、建築材料與施工工藝、人機工程、室內空間設計、環境專題設計、展示設計、園林設計、室內軟裝飾配套設計等。
就業方向
城建規劃管理部門、建築裝潢公司、環境藝術設計公司和文化藝術單位等。
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藝術設計基礎理論和實踐能力,具備服裝的設計、生產和相關產品開發能力,能夠從事服裝設計、品牌策劃、產品研發、生產管理、產品行銷等方面的服裝設計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
繪畫造型基礎、設計史論及設計方法論、構成學、圖形設計學、設計技法、服裝藝術設計原理、服裝配件設計、服裝專題設計、服裝流行與設計、服裝CAD、服裝表演與組織、紙樣設計、服裝材料學、服裝市場與行銷。
就業方向
服裝企業、服裝經營單位、服裝設計及服裝管理部門和文化藝術單位等。
美術學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美術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美術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中等學校美術教育、美術教育管理學科研究及美術創作與實踐技。
主要課程:美術概論、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設計概論、中外美術史、藝術美學、技法理論、色彩學、透視學、解剖學、構圖學、美術教育學、美術教育心理學、美術教育實踐、繪畫、雕塑、裝潢設計、廣告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書法、篆刻、攝影、材料與技法研究、計算機套用(繪畫、設計)等。
就業方向
在中等學校、新聞出版、文化宣傳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美術繪畫與創作、廣告設計等工作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
工業設計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旨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素質,能夠從事以產品創新為重點的設計、管理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工業設計主要課程
素描、水粉、裝飾色彩、立體構成、基礎圖案、計算機設計軟體套用、構成學、工程數理、設計基礎、造型材料與工藝、人機工程學、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模型與模具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攝影與展示等。
就業方向
大中型企業及科研設計部門、設計公司從事產品造型設計,也可從事包括視覺傳達、環藝、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和設計管理、學校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英語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文化知識,具有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基礎英語、語法、視聽說、英語寫作、語言學、英美文學作品選讀、英語國家文化、翻譯、英語教學法、第二外語等。
就業方向
中等學校、外事、商貿、翻譯、新聞出版等部門從事英語教學、翻譯、研究等。
建築學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基本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民用建築設計、建築設計及原理、中國建築史、外國建築史、建築結構與造型、建築力學、美術、建築經濟與管理等。
就業方向
建築設計部門、建築施工單位從事建築設計、規劃和建築項目策劃、施工和管理。
土木工程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開發、施工及管理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工程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建築工程定額與概預算、施工技術與管理等。
就業方向
土木工程施工及房地產經營管理部門從事土木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及開發。
園林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園林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園林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園林植物育種及養護基本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植物學、生態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林樹木學、花卉學園林藝術、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工程、園林植物栽培等。
就業方向
城鎮、園林部門及花卉企業從事風景區園林綠地規劃、設計、施工、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及管理等。
給水排水工程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從事給水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及開發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水力學與水泵、水處理生物學、普通化學、水質工程學、建築給水排水管道系統、水工程施工等。
就業方向
政府規劃、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開發等。
建築工程管理
培養目標與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建築工程管理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從事工程項目決策和管理、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統計學、會計學、運籌學、財務管理、工程經濟學、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概預算、工程項目投資、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等。
就業方向
土木建築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和政府部門從事建築工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等。
汽車服務工程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旨在培養汽車技術服務和經營管理方面的複合型高級套用性技術人才。使學生掌握紮實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從事汽車行銷、售後服務、車輛鑑定、車輛評估以及金融保險等汽車服務工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
機械原理與設計、汽液傳動與控制、電工與電子技術、汽車構造、發動機原理、汽車服務工程、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等課程。

就業方向
汽車行銷、維修、汽車保險等單位。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電子電路和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實驗技術以及套用的一般方法,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電路分析、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信息理論與編碼、程式設計等。
就業方向
從事各行業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作、套用和開發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系統、紮實的理論基礎和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及套用等方面的專業技術知識,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離散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作業系統原理、高級程式設計語言、彙編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網路、資料庫原理、軟體工程等。
就業方向
從事各行業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套用等工作。
數學與套用數學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系統掌握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用數學知識和計算機知識解決常見的數學問題,受到嚴格的數學思維和教學理論與實踐訓練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學、空間解析幾何學、近世代數、實變函式、複變函數、程式設計、數據結構、機率與統計、離散數學、數學教學論等。
就業方向
從事中等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的數學教學或其他教育工作。
教育技術學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教育技術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信息化教學與教學系統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能力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教育技術學導論、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系統設計、電視教材編導與製作、軟體工程、教育電視系統、計算機動畫製作、網路教育與遠程教育、教學技術研究方法、教育傳播學等。
就業方向
各級師範院校與中等學校的電教中心和新聞出版單位。
化學工程與工藝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全面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套用性化工人才。
主要課程
無機及分析化、高等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等數學、化工製圖、化工原理
就業方向
化工、石油化工、輕工、食品及醫藥工程、能源、冶金等工業部門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貿易發展現狀,熟悉國際貿易規則、慣例及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法規,具備較強人際溝通、應變能力及創新精神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管理學等。
就業方向
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業務、管理、策劃等工作。
工商管理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的知識與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學原理、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經濟法、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等。
就業方向
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企業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工作。
市場行銷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系統地掌握市場行銷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人際溝通及應變能力與創新精神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市場行銷學、行銷策劃、會計學、公共關係學、經濟法等。
就業方向
企事業單位、跨國公司、政府相關部門、學校等從事國內國際市場行銷、開發、管理及教學、科研工作。
物流管理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掌握商品流通和物流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物流管理現代化的技術與手段,具備物流規劃、設計、管理等業務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學原理、物流學商品運輸學、物流系統工程等。
就業方向
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學校從事經營管理、行業管理或教學、科研工作。
會計學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掌握會計學理論和方法,熟悉國內外會計政策、法規與國際慣例,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會計問題能力的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學原理、會計學、財務管理、成本與管理會計、會計電算化等。
就業方向
企事業單位、行政部門、會計事務所、學校從事會計、財務、審計等工作。
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現代管理理論和旅遊管理專業知識,掌握當代旅遊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公共關係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旅遊學概論、飯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管理概論、旅遊資源規劃與開發。
就業方向
旅行社、大中型飯店、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
護理學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掌握相關的人文科學知識和醫學基礎理論、預防保健和護理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熟悉急、難、重症護理的基本原則和操作技術,專門護理和專門監護的技能,具備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預防保健、護理研究的高素質的高級護理人才。
主要課程
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外科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重症護理學、老年護理學、社區護理學、護理學研究等。
就業方向
各級醫院、醫學教育、社會醫療服務機構、預防保健、科研、管理等單位工作。
製藥工程
培養目標及要求
本專業培養能夠在藥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中,從事藥物分析、藥物鑑定、藥物設計、藥物合成及臨床藥物監測等方面工作,掌握藥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的製藥高級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基礎化學、分析化學、藥物化學、藥劑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生藥學、中藥學、藥劑學、化工原理學、臨床藥學、製藥工程原理、藥事管理與法規、生藥製片技術等課程。
就業方向
各類藥物研究與開發單位、醫藥生產和貿易企業、大中型醫院、藥檢所等單位。

辦學成果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大力開展師資隊伍建設和辦學條件改善工作;狠抓制度建設,科學管理,規範辦學;堅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科學育人。著眼於人才市場需求,最佳化專業結構,深化教學改革,突出技能訓練。學院始終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發展的核心任務,不斷創新培養模式,最佳化培養方案,使學院各項工作走上了規範、有序、健康的發展道路,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績。2008至2011年,累計有400餘人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和各級公務員,其中2011年有98名同學考取了碩士研究生,這98名同學中有46名同學考取了“211”或“985”高校研究生,有4名同學考取了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外高校的研究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院學生代表隊屢獲佳績,2010年榮獲本科組全國二等獎一項、陝西省二等獎兩項和陝西賽區優秀組織獎;在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中,我院學生也多次獲得陝西賽區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2011年我院體育代表隊參加陝西省第三十三屆大學生運動會,在近百所大中專院校中取得了女子團體第九名、團體總分第十名的好成績。

就業中心

中心簡介

畢業生就業流程圖[1]畢業生就業流程圖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是負責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派遣的職能部門,在院行政的領導下,根據國家就業方針、政策和規定以及本院實際情況,制定學院畢業生就業政策、規章制度、工作計畫和實施辦法,全面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組織管理、協調和實施工作。
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於2005年正式成立,現有人員4名。作為學院聯繫社會的視窗和橋樑,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本著“讓學生滿意,讓社會認可”的工作宗旨,形成了“加強學習,堅持原則,團結協作,嚴謹認真,盡職盡責”的良好工作作風,並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為學院廣大師生員工提供優質、高效、熱情、周到的服務。

機構成員

高啟榮:招生就業處處長
魏建麗:內勤科員
張星:培訓科員
劉彧肜:外聯科員

就業流程

註:1、原則上,畢業生先與單位簽約,再與學院和就業辦簽約,特殊情況,在單位出具接受函的前提下,簽約順序可作調整。
2、就業推薦表和協定書由學校統一發放。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院長:馬勇

馬勇,男,1961年4月3日生,中共黨員,碩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延安大學校長助理、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院長。馬勇教授長期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講授企業生產運營管理、管理學、企業戰略管理等課程。編著企業運營管理、管理學、新編經濟學導論等6部著作,在西北大學學報、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延安大學學報等十幾種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副院長:邵思飛封學軍
院長助理:馬保國王亞軒
院務委員:馬勇邵思飛封學軍馬保國王亞軒 崔海潮劉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