廂房

廂房

廂房,四合院建築上的固定規格,北面是正房,東、西、南面的房間叫做廂房。四合院在建築上有一套固定的規格:北面是正房,東西是廂房,南面是倒座,東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間是天井,整體由廊子貫通。坐北朝南,北邊的就是正房,南邊是南廂房,東邊的房子叫東廂房,西邊的叫西廂房。還有人說,從陽光照射的角度來區分:早上光線先照到的是西廂房。

基本信息

北京四合院

廂房廂房

四合院在建築上有一套固定的規格:北面是正房,東西是廂房,南面是倒座,東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間是天井,整體由廊子貫通。

坐北朝南,北邊的就是正房,南邊是南廂房,東邊的房子叫東廂房,西邊的叫西廂房。還有人說,從陽光照射的角度來區分:早上光線先照到的是西廂房。

老式中國家庭居住在四合院時,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後院,互不影響。1989年《睢縣志·古建築》:“袁家山(袁可立別業),……建國後,大殿左側建廂房十間,作為文物陳列室。”

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種規格。大四合院的正房是前廊後廈,後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牆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遊廊,與垂花門相通。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穿行。外院,東西各有一道花牆,中間是月亮門兒,四扇綠油漆的木屏風,紅斗方字,東邊的是“動壁圖書”,西邊的是“西園翰墨”。

詳細說明

廂房廂房

可以從這個門兒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遊廊。如此布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過去能住大四合院的多為皇親國戚,或者是有相當身份的官員。解放後,這種院子有的成為領導人的住處,有的是單位的辦公用房或宿舍。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裡有木隔斷或落地罩,也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單開門。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過道兒,可通後院。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院牆的正中間有月亮門兒,月亮門兒的後邊,立一個影壁。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鹿頂的房子比廂房稍小一些,用做廚房或是僕人們住。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牆。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中四合院多為一般的官員,或者有一定財力的文化人及做買賣的商人。解放後,北京大部分居民住這種房子,逐漸成為大雜院。小四合院布局簡單,一般是北房三間,分成一明兩暗或是兩暗一明。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都是臥磚到頂、起脊的瓦房,清水脊的門樓兒,兩扇對著關的街門,各有一個小鐵環兒,用來敲門。也有的小四合院是棋盤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兒的。一家兒兩三輩兒人,住小四合院,獨門獨院,非常合適。解放後,一部分小四合院依然延續獨門獨院的格局,大部分成為有三、四戶人家居住的小雜院

中國古建築的相關知識

中國古建築泛指近代西方文明決定性地影響中華文明之前,在中國古文化主導下產生的建築物、構築物、建築方法和相關體制。中國古建築的影響範圍遍及半個亞洲和眾多少數民族地區,在世界建築歷史中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神廟| 斗拱| 彩畫| 瑣窗 | 箍頭| 額枋| | 藻頭| | | | 垂花門| 抄手遊廊| 廂房 | 和璽彩畫| 門樓| 鏇子彩畫 | 金龍和璽| 枋心| 由額墊板| 龍鳳和璽| 龍草和璽| 屏門| 垂蓮柱| 抱鼓石| 門枕石| 版門| 夾桿石| 牌樓| 雀替| 門簪| 懸山| 影壁| 磚雕| 瓦當 | 捲雲紋 | 空心磚| 畫像磚| 藻井| 照壁| 九龍壁| 鐵影壁| 耳房 | 須彌座| 圭角| 疊澀| 穹窿 | 拱券| 束腰| 牙條| 華表| 望柱 | 朝房| 押魚 | 狻猊 | 行什| 歇山式| 鋪作| 垂脊 | 蹲獸| 戧脊| 重檐屋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