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

山葵

山葵wasabi日語中芥末的意思,就是綠芥末。綠芥末是吃刺身不可缺少的調味料。漢語譯為瓦沙比。瓦沙比具有獨特的香味和充滿刺激的辣味,能除去魚的腥、臭味,襯出魚的美味。通常瓦沙比呈膏狀,可以捏成各種形狀,放在生魚片旁邊,起點綴襯托作用,增加美感。常用的綠芥末有粉狀、膏狀以及自然界種桿的植物--山葵。粉狀的綠芥末要用水調和才能使用,粉和水的比例為1:2,調和均勻,在密封狀態下,靜放2至4分鐘,瓦沙比獨特的風味和豐富、刺激的辣嗆味就會產生。粉狀瓦沙比容易受潮,所以開封后應迅速移放到密封容器中。避開高溫,多濕、陽光直射處,放於冷暗處保管。膏狀的瓦沙比是成品,裝入包裝中,像牙膏一樣,用時擠出即可以,非常方便。

基本信息

作用

營養食療營養成分

山葵山葵
1.富含碳水化合物,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約蛋白質;解毒;增強腸道功能。
2.富含脂肪,能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提供必需脂肪酸;促進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增加飽腹感。

適宜人群

風濕性疾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痛經或月經不調,氣喘,中魚蟹之毒患者。

食療

1.祛脂降壓:使血壓更易控制,並使毛細管擴張,血黏度降低,微循環改善。能軟化和保護血管,有降低人體中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常食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或某些心血管病。
2.解毒:富含維生素c,有助肝臟解毒。清理身體內長期淤積的毒素,增進身體健康。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消除體內的有害物質。
3.調經:緩解痛經,或是經期腰痛。調理經期過長(短)或是月經過少(多)。
4.消食:有助於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於治療飲食積滯證。
5.其他功效:可治風濕性疾病,治療氣喘、預防蛀牙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形態特徵

山葵山葵
山葵為十字花科山葵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根莖細長節狀,有葉柄脫落痕跡,具有特殊香氣及辣味。葉簇生,基生葉叢聚短根莖上,心臟形有長葉柄,無毛至少許被毛,長8~12公分,近全緣,側脈先端處波形鋸齒狀,柄長8~12公分。花莖自根莖長出,上長有小葉,花白色,著生於花莖頂端,每年2~3月開花。長角果膨大,圓柱形,蒴片主脈不明顯,不具分隔或分隔不完全,子葉內曲。

地下根莖細長節狀,有葉柄脫落痕跡,具有特殊香氣及辣味。

葉簇生,基生葉叢聚短根莖上,心臟形有長葉柄,無毛至少許被毛,長8~12公分,近全緣,側脈先端處波形鋸齒狀,柄長8~12公分。

花莖自根莖長出,上長有小葉,花白色,著生於花莖頂端,每年2~3月開花。

果實

長角果膨大,圓柱形,蒴片主脈不明顯,不具分隔或分隔不完全,子葉內

產地分布

生長於日本、冷涼潮濕的溫帶地區,自1980年從日本引進栽培,阿里山地區廣泛種植。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山葵山葵
根、莖、葉都可以食用,我們一般所使用的部分是它的根莖部。其根部外觀成綠色長柱狀,表面粗糙,食用時放置於磨泥器上作順時針方向畫圓弧磨成粗顆粒的山葵泥,搭配生魚片或握壽司食用。為了不讓它的香氣太早揮發掉,應該在食用前才研磨。新鮮山葵磨成的山葵泥與我們日常看到牙膏型山葵醬比起來,其實並不辣,但是香氣卻是遠遠勝出許多。

藥用價值

性味:莖:辛、寒。
效用:莖:促進食慾,殺菌,防腐,鎮痛。治神經病,關節炎,魚鳥肉中毒。

栽培技巧

因為能夠大型栽培山葵的地方並不多,今日大部分加工山葵,其實只是染成綠色的歐洲辣根(Armoraciarusticana)末,或是辣根末加上山葵末製成。在日本,栽培山葵的地方有:靜岡縣、長野縣、島根縣、山梨縣、岩手縣。
人工栽培山葵的地方北至北海道,南至九州。真正山葵的需求非常大,日本常需要從以下地方大量進口:台灣嘉義縣阿里山鄉、美國俄勒岡州、中國大陸、紐西蘭。
山葵栽培需要雞糞等肥料及長期流動的水,如果不管制的話,會對河流構成嚴重污染。且山葵對於地力的消耗是相當大的。

生產套用

保護性真菌殺菌劑
賓夕法尼亞州生物處理法和脫毒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表明:山葵粉碎物加上過氧化氫物可以產生很好的生物酚,來達到治理各種化工污染物的作用。實驗表明將這種混合物用於污染過的土壤或者土壤中種植山葵並將其打碎在土壤中,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人類發現山葵含有淨化作用的物質已經有十年歷史,然而由於提純的過程十分昂貴。所以用這種方法就成了一種低成本而有效的方法了。

白花菜目(一)

烏蘇里葶藶
外折糖芥
烏頭薺屬
烏頭薺
歪葉山萮菜
霧靈香花芥
無隔薺屬
彎梗芥屬
彎梗芥
彎蕊芥
汶川彎蕊芥
彎蕊芥屬
無莖條果芥
無毛條果芥
無瓣蔊菜
無毛大蒜芥
彎角四齒芥
無毛蚓果芥
無柄山柑
文山山柑
無毛黃花草
商陸
四棱薺
疏毛垂果南芥
深葉南芥
山芥屬
三小葉碎米薺
碎米薺
四川碎米薺
碎米薺屬
腎葉碎米薺
濕生碎米薺
山芥碎米薺
水田碎米薺
少花高原芥
雙脊薺
雙脊薺屬
山西異蕊芥
蛇頭薺屬
蛇頭薺
衰老葶藶
山葶藶
山俞菜
山菜葶藶
山景葶藶
疏花葶藶
四川糖芥
山柳菊葉糖芥
三角葉山萮菜
山萮菜屬
山葵
四棱薺屬
菘藍
三肋菘藍
菘藍屬
絲葉芥屬
絲葉芥
三葉彎蕊芥
澀薺屬
澀薺
雙果薺
雙果薺屬
沙芥
沙芥屬
蔊菜屬
蔊菜
山芥葉蔊菜
水蒜芥
曙南芥
曙南芥屬
四齒芥屬
四齒芥
四川菥蓂
山菥蓂
雙湖念珠芥
山柑
山柑屬
少蕊山柑
水田七
沙梨木
鼠耳芥
諸葛菜
諸葛菜屬
紫菜薹
皺葉芥菜
榨菜
柱毛獨行菜
窄翅南芥
紫花硬毛南芥
錐果芥
錐果芥屬
重齒小葉碎米薺
紫花碎米薺
重齒碎米薺
浙江碎米薺
窄葉碎米薺
紫堇葉岩薺
浙江岩薺
紫莖錐果葶藶
總苞葶藶
錐果葶藶
中甸葶藶
總序阿爾泰葶藶
中國喜山葶藶
沼澤葶藶
沼生焊菜
柱形葶藶
芝麻菜
芝麻菜屬
紫花糖芥
紫花彎蕊芥
紫羅蘭屬
燥原薺
燥原薺屬
沼生蔊菜
準噶爾大蒜芥
鑽果大蒜芥
總狀叢菔
中亞羽裂葉薺
紫花棒果芥
舟果薺屬
舟果薺
窄葉蚓果芥
爪瓣山柑
總序山柑
皺子白花菜
醉蝶花
直鼠耳芥
羽衣甘藍
芸薹屬
野甘藍
油芥菜
油白菜
芸薹
圓葉南芥
玉山南芥
葉芽南芥
硬毛南芥
圓錐南芥
羽裂葉山芥
油菜花
羽葉肉葉薺
疣果匙薺
野亞麻薺
亞麻薺
亞麻薺屬
雲南亞麻薺
圓齒碎米薺
翼柄碎米薺
圓裂碎米薺
異堇葉碎米薺
岩生碎米薺
雲南碎米薺
異葉碎米薺
岩薺
岩薺屬
隱子芥屬
隱子芥
鹽澤雙脊薺
異蕊芥屬
異蕊芥
異果芥
異果芥屬
雲南葶藶
岩葶藶
伊寧葶藶
硬毛葶藶
愉悅葶藶
腋花糖芥
雲南糖芥
腋生彎蕊芥
硬果澀薺
葉城小蒜芥
有毛條果芥
羽裂條果芥
腋花芥
腋花芥屬
雲南大蒜芥
圓葉叢菔
羽裂葉薺
羽裂葉薺屬
鹽芥屬
鹽芥
雲南菥蓂
蚓果芥
陰山薺
陰山薺屬
野檳榔
野香櫞花
元江山柑
一枝黃花
魚木屬
魚木
異藥芥屬
異藥芥
亞東鼠耳芥
雪裡紅
西藏豆瓣菜
西洋菜
楔葉獨行菜
心葉獨行菜
腺莖獨行菜
香雪球
新疆庭薺
西伯利亞庭薺
星毛庭薺
小果寒原薺
小花南芥
新疆南芥
小灌木南芥
西藏肉葉薺
小果亞麻薺
小葉亞麻薺
細葉碎米薺
纖細碎米薺
心葉碎米薺
小葉碎米薺
腺萼碎米薺
小花碎米薺
西伯利亞離子芥
小花離子芥
線果高原芥
喜馬拉雅高原芥
香芥屬
腺果香芥
小果岩薺
穴絲薺屬
穴絲薺
線果芥
線果芥屬
腺毛播娘蒿
腺異蕊芥
西藏蛇頭薺
腺花旗桿
線葉花旗桿
小花花旗桿
小花葶藶
小果阿爾泰葶藶
喜高山葶藶
小花糖薺
錫金葶藶
西伯利亞葶藶
菥冥
星毛葶藶
喜山葶藶
纖細葶藶
狹葉彎蕊薺
狹果葶藶
西藏葶藶
細梗雲南葶藶
線葉葶藶
細柔山俞菜
小花糖芥
興安糖芥
小糖芥
星毛糖芥
西北山萮菜
細弱山萮菜
小葉半脊薺
香花芥
香花芥屬
小果菘藍
香雪球屬
狹葉彎蕊芥
新疆紫羅蘭
小葉高河菜
小蒜芥屬
小花小蒜芥
小柱芥屬
小單花薺
西藏燥原薺
新疆大蒜芥
線葉叢菔
狹葉叢菔
細葉叢菔
興隆連蕊芥
小鹽芥
新疆菥蓂
菥蓂屬
菥蓂
西藏菥蓂
西藏念珠芥
喜濕蚓果芥
小念珠芥
小綠刺
小刺山柑
小鼠耳芥
西藏鼠耳芥
喜馬拉雅鼠耳芥
薹菜
塌棵菜
頭花獨行菜
庭薺屬
條葉庭薺
台灣南芥
台灣山芥
團扇薺屬
團扇薺
條葉肉葉薺
天池碎米薺
台灣岩薺
葶藶屬
葶藶
橢圓果葶藶
天山葶藶
台灣葶藶
糖芥屬
糖芥
脫喙薺
脫喙薺屬
天山條果芥
條果芥屬
條葉連蕊芥
台灣山柑
托穆爾鼠耳芥
蕪青
蕪菁
蕪青油菜
無毛寒原薺
無毛肉葉薺
彎曲碎米薺
無莖桂竹香
武功山岩薺
彎缺岩薺
無苞雙脊薺
無瓣焊菜
無毛狹果葶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