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輩依賴症

孫輩依賴症

一些年輕家長將自己孩子的生活、教育的責任交託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時間長了,就出現了老人依賴孩子,孩子更離不開老人的情形,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孫輩依賴症”。對此,教育專家指出,老人對孩子的“依賴症”是隔代教育中祖輩寵溺孫輩的心理根源之一,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么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也無法根除。

現象

孫輩依賴症孫輩依賴症

爸爸媽媽整天忙工作,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料孫輩已經成為中國一些城市裡的普遍現象。2010年10月,曾有一份調查顯示,中國內地現在7成的“獨二代”正受隔代教育

就在人們為老人帶的孩子性格霸道、自理能力差等問題尋找解決良策時,一個更深層次的隔代教養問題又浮出水面:很多老人照顧孫輩時,對孩子有強烈的依賴傾向,他們渴望孩子時時事事“粘”著自己,以“除了我誰也帶不好孩子”為榮,甚至認為自己在孫輩生命中扮演的角色遠比孩子的父母重要……

特徵

1、依賴孫輩的老人非常“享受”孩子對他(她)們的依戀

2、“孫輩依賴傾向”的老人常常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孩子沒覺得渴,老人就已經把水送到嘴邊;

3、戶外活動,老人不錯眼珠地盯著,不讓孩子跑得太快,站得太高……

成因

隔代教養隔代教育

在中國,有相當一部分老人有“孫輩依賴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老人從工作崗位上退休後,自我價值得不到體現。在照顧孫輩的過程中,他(她)們發掘了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當孩子依賴於祖輩時,老人的心理得到極大滿足,於是更加樂於“負責”孩子的教育和大事小情。

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的父母與老人的關係也會因此變得有些緊張。當老人事事都表達出“不容置疑”的意見和做法而且孩子只聽老人的話時,孩子的父母通常都無可奈何,由於工作忙,又只能接受現狀。

影響

因為老人照顧得過細、過多,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很差,而且跟父母在一起時都會感覺“不適應”,反而更依賴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消極的循環:老人依賴孩子,孩子更離不開老人。時間長了,就出現了“除了老人誰也帶不好孩子”的情形,不知不覺中,孩子的各種表現、各項能力都弱於同齡人。

對策

天津市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資深心理諮詢師、天津師大心理學教授李百珍表示,為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將來能在劇烈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祖輩人要自覺做教育隔輩人的“配角”,孩子父母的責任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父母才是主角。其次,在撫養、教育隔輩人時,老人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孩子自己的事情和孩子在家裡應該承擔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親自去做,祖輩人不要越俎代庖:事無巨細包辦代替、親力親為。

此外,還有專家表示,隔代教育中,祖輩人關注孫輩的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精神生活,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不僅能引導孩子擁有廣泛、健康的興趣,同時也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充實、愉悅。老人擁有“自我”的生活,可以防止幾年後,當孩子不再需要貼身照料時,老人再次失去“心理依賴”,從而出現抑鬱傾向。

依賴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