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於山西省省會太原市,於1952年建校,其前身是在全國機械製造和重大技術裝備行業中享有較高聲譽的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原隸屬於機械工業部,1998年,在全國高校管理體制改革中,改為由國家教育部與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為主的高等院校。太原科技大學創建於1952年,歷經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太原機器製造學校、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等時期,1983年成為全國第二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定名為太原科技大學。200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太原科技大學現有本專科專業52個(本科專業37、專科專業15個)。本科專業覆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學七大學科門類。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校園校園

1952年是山西省工業廳創辦的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學校首任校長支秉淵。

1953年學校劃歸國家機械工業部,並更名為太原機械製造學校。

1956年劃歸國家機械工業部,是當時全國科大瀑布僅有的兩所重型機械院校之一。

195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

1960年更名為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是新中國建設的兩所“重型機械”本科院校之一。

1965年將大連理工大學,瀋陽工業大學的起重運輸機械專業及相應師生全部併入了太原重型機械學院,並從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院校抽調了一批專業教師。

1981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83年成為第二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

1998年學校改為教育部與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理為主。

2004年學校更名為太原科技大學。

校園校園

200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006年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評估被教育部評為優秀。

2007年獲山西省“模範單位”稱號。

2008年獲全國總工會“模範職工之家”稱號。

2008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授予該校“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2008年該校獲得了山西省模範單位和奧運會開閉幕式工作突出貢獻單位。

2009年獲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集體稱號。

2011年該校“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通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

設施建設

校園校園

學校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並大力發展研究生及博士生教育,併兼顧全日制高職高專教育和成人本、專科教育。太原科技大學現有三個校區(主校區、南校區和晉城校區),占地面積1500餘畝,現有建築面積46.9萬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積16萬平方米,實驗室面積8.5萬平方米,圖書館面積1.6萬平方米,學生宿舍5.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科大操場器設備總值12218萬元,各類圖書資料120.6萬冊,電子資源庫24餘種,各類電子圖書總計30.55萬冊。圖書館擁有CSA、SpringerLink、CNKI、超星、萬方、維普等20餘種數據資源庫。在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科研優勢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充分表明了國家和社會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認可。到2013年,學校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擁有各類在校學生20000餘人,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1500餘人,本科學生9000餘人。另有獨立學院學生8000餘人。

校本部

2012年9月25日,太原科技大學在學術交流中心4層會議室召開了新老校區校規劃和單體概念設計開標評標會議,師生期待的新校區進入實質性規劃設計階段。省發改委科教處處長龐建軍,教育廳財務處正處級調研員武正琴,萬柏林區政府副區長張新,萬柏林和平街道黨工委書記田晉民,太原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楊波,校長郭勇義,校紀委書記王寶儒,副校長李忱,副校長柴躍生出席,受邀請的校內職工、學生代表以及校友代表、顧問團共200餘人一起參加了此次開標和評標。

在開標和評標會上,經過預審最後確定的五家競標單位都用沙盤模型、多媒體、展板對各自的設計風格和特色進行了立體、直觀的充分展示。在對五種設計方案進行了充分了解後,出席和參加開標評標會議的領導和代表們進行了民主投票。我校紀委對此次開標評標進行了全程監督。

太原科技大學經過60年的發展和建設,完成了由千人大學向萬人大學轉變、由單科性學校向多科性大學轉變、由單一的本科向本科、碩士、博士三級教育體系的轉變。隨著學校規校領導與優秀生在一起模的不斷擴大,生存空間成為嚴重製約學校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在省委省政府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積極努力,與南社村簽訂了228畝土地徵用的協定,南社村也積極支持高等教育,另提供108畝土地,來進行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學校與太原鋼鐵集團達成了大約500畝地土地的合作意向,這些新拓展的空間,將對學校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此次開標評標會議標誌著我校新校區規劃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是在太原科技大學60周年校慶之際學校面向未來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

晉城分校區

備受全市人民關注的太原科技大學晉城校區獲省政府正式批覆,現已開始招生,9月將迎來500名新生入學,這標誌著我市將徹底告別沒有本科大學的歷史。

創辦一所本科院校是晉城市廣大人民民眾多年來的夙願。自2007年啟動至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2013年以來,市委書記張九萍、市長劉潤民多次深入校區建設工地調研指導和現場辦公,到省相關部門和太原科技大學進行溝通協調,督促有關方面全力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和招生籌備工作。經多次溝通商談,2013年3月份,市政府與太原科技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共建太原科技大學晉城校區,由晉城市政府負責基礎設施和辦學基本條件建設,太原科技大學作為辦學主體,負責教學與學校運行管理。2013年7月份,經省教育廳兩次驗收,現已具備招生條件。

校區已建成5棟教學樓,4棟實驗樓,1棟學生公寓,1棟大型餐廳,1座標準化體育運動場,各種教學、實驗和生活設備正在安裝調試,8月底前將全部交付使用,滿足新生入學使用要求考。

教學理念

校園校園

學校堅持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結合國際標準、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學生樸實厚重的品質,良好的工程能力和結合素質,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和全國同類院校前茅,部分特色優勢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多次榮獲全國和山西省大專院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學校是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名師、特色專業、精品課程、試驗教育示範中心、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創新區等一大批優勢教學資源有力保障了人才培養水平的穩步提高。

面向未來,全體科大人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尊重學術,開放辦學”理念,堅持“質量建校,特色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方針,奮發圖強,銳意進取,為實現特色鮮明和具有行業重要影響力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正努力奮鬥。

校訓

負重奮進,篤行求實

學科建設

經過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太原科技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裝備製造主流學科特色鮮明,理、工、經、管、文、法、哲學、教育和藝術學九大學科門類相互支撐,博士、碩士、學士多層次教育合理銜接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現有三個校區(主校區、南校區和晉城校區),設有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套用科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環境與安全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法學院、外語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成人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部等16個二級學院,獨立學院1所(華科學院);設有55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一級學科和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和5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在13個工程領域具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資格,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培養資格。各類學生30000餘人。

院系設定

本科

經濟學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法學

法學、社會工作

文學

英語、日語

理學

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物理學、套用心理學

工學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冶金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能源化學工程、油氣儲運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保設備工程、安全工程、生物工程

管理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行銷、會計學、物流工程、工業工程、電子商務

藝術學

繪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

專科
生化與藥品

生物化工工藝、套用化工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工業分析與檢驗、化工設備維修技術、化學製藥技術

資源開發與測繪

煤炭深加工與利用

製造

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

電子信息

計算機信息管理

環保、氣象與安全
工業環保與安全技術

財經
市場開發與行銷

碩博設定

太原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設有55個本科專業。本科專業覆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學七大學科門類。學校建有山西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有8個省重點(建設和扶持)學科以及7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

學校現有博士學位授予學科3個,其中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53個,具有工程碩士及MBA學位授予權,山西省重點學科2個,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8個,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2個。

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特色專業

山西省重點學科(3個)

材料加工工程、機械設計理論、精密儀器及機械

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8個)

車輛工程、系統工程、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加工工程

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2個)

套用數學、文藝學

師資力量

校園校園

太原科技大學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1021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418人。教授126人,副教授238人,具有博士學位382人,具有碩士學位35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270名,山西省拔尖人才2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20人,省部級學術骨幹60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42人,享受政府特貼專家22人,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山西省青年科研專家15人,中國機械工業科技專家和青年科技專家6人,機械工業部部屬院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10人,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和青年學術帶頭人15人,省級教學名師生12人,,省級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4人,有3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全國重型機械行業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人入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入圍山西省“333人才工程”,山西省海外人才“百人計畫”高級人才13人。,此外,學校還聘請了近百名海內外知名學者為根據兼職教授。

科研學術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學校在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科研優勢,現有1個重型機械教育部工程中心、1個省重點實驗室、5個省重點建設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研論文

截至2013年發表學術論文近4000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421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82部。

科研成果

校園校園

從2007年來,累計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企業委託項目500賈慶林關於太科大60年校慶的賀信餘項,其中山西省科技廳資助項目總計154項,25%的項目後續獲得了國家級項目資助。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76項,其中節能環保型程控液壓錘、電液錘理論研究和裝備開發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阻尼緩衝結構動態設計理論研究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WY系列位移檢測及多工位顯示系統的研製與套用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000T鍋爐封頭油壓機電液控制系統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流程工業CIMS的建模、調度及調度與監控的集成化研究統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獎獲國家級獎項3項,“一種空間機構的鋼板滾切剪技術與裝備”項目獲2008年國家科學發明二等獎,“大型寬厚板矯直成套技術裝備開發與套用”項目獲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延長大型軋機軸承壽命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發表學術論文3000餘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收錄500餘篇。獲得專利授權62項,其中發明專利約占60%。

學校設有教育部重型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山西省治金設備設計理論及技術重點實驗室,擁有山西省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鎂及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刊物《太原科技大學學報》、《鑄造設備與工藝》具有較大影響力,並承辦《思想教育》、合辦《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等期刊。2009年被評為“山西省高校科研先進單位”,2010年被授予“山西省高校科技創新先進單位”稱號。

科大體育場截至2014年,積極承擔了國家“863”計畫、“97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撐計畫等重大項目,參與了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載人航天、核電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科技攻關任務,先後4次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和數十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00餘項,多次獲得省部科技工作先進單位榮譽。

2000年學校與中國二重集團、太重集團、柳工集團、徐工集團等全國5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經貿管理部門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學產學研董事會”。截至2014年,學校進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創新合作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先後與中信重工、三一重工、洛陽軸承等一大批大型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戰略聯盟。學校控股高新技術公司“科大重工”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具有行業重要影響力的高新技術公司。

交流合作

交流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路線,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奧本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北佛羅里達大學、伊利諾斯大學、舊金山州立大學、班尼迪克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日本長岡技術科學大學、豐橋創造大學、馬來西亞威本科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現已開展與美國奧本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碩士生及選派訪問學者的合作項目。學校還與日本中日言語交流協會等國外社會團體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

合作

校園校園

學校致力於與國內高校的溝通與交流,為機械行業教育協會理事單位,與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湖南大學等眾多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均有合作關係,並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

五十多年來,太原科技大學一直立足於國家機械和重大技術裝備行業進賈慶林關於太科大60年校慶的賀信行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與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上百家全國機械製造骨幹企業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2000年,學校與全國七十多家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經貿管理部門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學產學研董事會,使學校產學研合作進一步規模化和制度化。學校還與機械行業各大研究所合作,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諸多領域進行了廣泛的合作。學校立足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和優勢,積極服務于山西省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與太原重工、太鋼、平陽機械廠等一大批山西省骨幹企業和各地市政府部門開展廣泛合作。2004年學校與運城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學運城工學院,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及科研優勢,服務於區域社會經濟的進步。

知名校友

太原科技大學太原科技大學

張建欣,山西省副省長。教育部關於科大60年校慶的賀信

張少琴,現任民建中央專職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羅禎利,現工作於重慶起重機廠,任副廠長,總工。

冀明德,現任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張江安,現任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李善繼,1988畢業於太原科技大學軋鋼機械專業。

朱成基,現任山西省國資委副主任。

閆少泉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張洪泉,現任瀋陽鑿岩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瀋陽瑞風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82年畢業於太原科技大學軋鋼機械專業。

石治平現任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1985年畢業於該校工程機械專業。

顧翠雲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謝萍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趙東海,現任中共洛銅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常委、書記、董事長。

趙廣生寧夏吳忠儀表集團董事長

宋學斌中核集團四O四廠長

張秀文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俊良,男,江蘇鹽城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畢業於太原科技大學起機系,現任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鋼1987年6月畢業於太原重型機械學院三系鑄造專業本科四年制,獲工學學士學位。畢業留校歷。任學生處科員,機械二系辦公室主任、校教務處教研科科長,高教學會副秘書長,管理工程系講師、副教授,人文社科系副教授。

虞躍明:1982年畢業於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軋機專業。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部部長。工學學士學位,高級經濟師。

杜群貴,九三學社社員,1965年6月生,山東省萊州市人,1985年畢業於該校工機專業。1995年8月於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獲工學博士學位後來華南理工大學工作,現任華南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兼任機械電子工程碩士授予點室主任、教授。

山西大學一覽表

山西省高校一覽

山西大學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北大學 | 山西醫科大學 | 山西中醫學院 | 太原師範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農業大學 | 山西大同大學 | 長治醫學院 | 長治學院 | 運城學院 | 晉中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 | 北嶽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治職業技術學院 |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 晉中職業技術學院 |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 | 潞安職業技術學院 | 呂梁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商職業學院 | 山西管理職業學院 |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 |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 |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旅遊職業學院 | 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生物套用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 | 山西同文外語職業學院 |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 | 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興華職業學院 |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運城學院 | 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大學 | 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 |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運城農業學院 |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 | 晉中學院師範學院 |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 | 平遙機電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畜牧獸醫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園藝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原平農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運城工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運城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分院 |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 | 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五寨分院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 太原工業學院 | 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省職工工藝美術學院 | 山西省呂梁市教育學院 | 山西省廣播電視大學 | 長治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陽泉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職工聯合大學 |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鋼鐵學院 | 山西機電職工學院 | 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大學 | 山西兵器工業職工大學 |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職工醫學院 | 山西省臨汾電力技師學院 | 太原大學外語師範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