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

息縣

息縣位於中原腹地南側,千里淮河上游,信陽市東北部,有“不息之壤”之稱。總面積1892平方公里,轄1區4辦6鎮12鄉,總人口113萬人,是信陽人口最多的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人口大縣、文化大縣。2017年,全縣生產總值208.01億元,年均增長7.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1.47億元,年均增長15.04%。

基本信息

 縣情簡介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隸屬信陽市。全縣轄21個鄉鎮(辦事處)、1個產業集聚區、1個商務中心區,共有320個行政村、44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892平方公里。2017年底,全縣總人口113萬。息縣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淮河過境75.4公里,河之南蔥翠秀麗,河之北坦蕩寬廣,自古以來土沃田良、物產豐饒。

望淮橋 望淮橋

息縣有三千多年的建縣歷史。公元前1046年始封息侯國,公元前682年在華夏大地上首次設縣,古今相延不易“息”名、不改縣治,堪稱“郡縣制”的活化石,被譽為“中華第一縣”。境內有息國故城、賴國故城、秦樓等遺址,息氏、賴氏、白氏均發源於此。歷史名人有“三年不語”的息夫人、“馬革裹屍”的伏波將軍馬援、清廉剛直的明代尚書李若星等。2009年,在境內發現距今3500年歷史的商代獨木舟,現存放於信陽市博物館。

息縣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革命戰爭年代,息縣兒女積極投身革命事業,湧現出紅色戰士王遵義、鐵血英雄何萬鎰、虎穴英豪隱劍、獨臂戰將廖政國、投筆從戎黎原將軍等一大批革命志士。1947年,劉鄧大軍在息縣搶渡淮河,千里躍進大別山,拉開戰略反攻的序幕,留下了“將軍試水”的佳話。

息縣是一片物華天寶的息壤寶地。全縣有可耕地196.5萬畝,淮北小麥茁壯,淮南稻穀飄香,素有“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乾飯一半饃”的美譽。常年糧食種植面積240萬畝,其中優質弱筋小麥種植面積20萬畝,糧食產量近20億斤,連續九年蟬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這裡出產的香稻丸圓如珍珠、香氣馥郁,為歷代貢米。地理標誌產品息半夏療效卓絕、為人稱道,堪稱同類藥材中的瑰寶。

息縣是一座宜居宜業的生態美城。息縣城南有濮公山、淮河和桃花島,東有澺河,西有清水河,中有龍湖和鳳湖,具有“一山一島兩湖三水”環繞的地理格局。目前,城區形成了“七縱八橫一環”的路網框架,濮公山風景區、龍湖公園、森林公園正加速推進,城市風貌日趨靚麗。

息縣是一方蓄勢待發的發展熱土。息縣地處中原經濟區、皖江城市群和武漢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帶,境內G106、G230和S336、S337縱橫交錯,寧西鐵路橫穿東西,大廣高速縱貫南北,隨著淮河息縣閭河口港區、息邢高速、安羅高速、濮潢鐵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的規劃實施,息縣的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

近年來,息縣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實際,搶抓發展機遇,明確了“生態主食、膳待國人”的發展使命,大力實施中國生態主食廚房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從“田間到舌尖”的綠色食品主導產業,把息縣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目前,以營養主食、休閒食品、生態飲品三大系列為主的美食產業蓄勢崛起,初步形成了從種植到加工、從研發到檢測、從流通到消費的全產業鏈。

歷史沿革

《禹貢》載:“荊、河惟豫州”。息縣歸屬豫州。

譙樓 譙樓

商代為息方國。

周武王十三年,分封為息侯國。周莊王十五年,楚滅息國置息縣。

秦,息縣屬潁川郡。

漢置新息縣,屬汝南郡。東漢為新息侯國,又分地置褒信縣,後為褒信侯國。

魏屬豫州汝南郡。

晉代,新息縣屬汝南郡,郡治新息;褒信縣屬汝陰郡。劉宋分為南、北新息縣。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東豫州於新息,領汝南、東新蔡、新蔡、弋陽、長陵、陽安六郡。州治新息。

南北朝時期,南、北新息屬汝南郡,苞信縣先屬東新蔡郡,後屬新蔡郡及長陵郡,長陵縣先屬新蔡郡,後屬長陵郡。梁大通元年(527),改為西豫州。太清元年(547),改為淮州。東魏武定七年(549),復置東豫州,北齊沿襲未變。北周大象元年(579),改為息州。

隋因之。大業初廢息州,新息、褒信二縣屬汝南郡。

唐武德四年(621),復置息州,領新息、淮川、長陵三縣,褒信屬舒州(今新蔡)。貞觀元年(627),廢州,省淮川入真陽,長陵入褒信,以新息縣隸屬蔡州汝南郡,五代沿襲未變。

北宋時期,新息縣和褒信縣仍屬蔡州。紹興十一年(1141)與金議和,以淮為界,二縣遂屬金。泰和八年(1208),復置息州,領新息、新蔡、真陽、褒信四縣和王務鎮。蒙中統三年(1262)二月,廢息州,十二月復置。

元至元三十年(1293),隸屬河南省汝寧府。

明洪武四年(1371),息州屬中都臨濠府。不久改州為縣,屬潁州。洪武七年(1374)屬汝寧府,洪武十三年(1380)屬光州。明弘治十七年(1504),全縣編戶為13里。嘉靖五年(1527)為15里,嘉靖四十年(1562)增至28里。

清初沿明制,息縣屬南汝光道分轄。雍正二年(1724),息縣屬光州(直隸州),設28里,領47保。

民國元年(1912)直屬河南省。三年屬豫南道。1917年,屬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區。1921年,屬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5月屬潢川專區。1952年10月屬信陽專區。1970年屬信陽地區。199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並由省人民政府7月29日正式通知,撤銷信陽地區,改設地級信陽市。息縣屬之至今未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5年,息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許店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曹黃林鄉管轄,曹黃林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李塘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八里岔鄉管轄,八里岔鄉政府駐地不變。2009年5月成立縣產業集聚區管理委員會。

2012年8月31日,息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城關鎮、城郊鄉,對其原轄行政區域實行城市管理體制;將孫廟鄉的何建設制村納入城區管理;設立譙樓、龍湖、淮河3個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息縣轄3辦5鎮13鄉。

2013年3月9日,息縣鄉鎮區劃調整:曹黃林鄉撤鄉建鎮,原轄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區劃調整後息縣轄3辦6鎮12鄉。

2016年6月,成立縣商務中心區建設發展辦公室。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初,息縣下轄21個鄉鎮(辦事處)和1個產業集聚區、1個商務中心區。21個鄉鎮(辦事處)分別為:譙樓街道辦事處、淮河街道辦事處、龍湖街道辦事處、項店鎮、包信鎮、東嶽鎮、小茴店鎮、夏莊鎮、曹黃林鎮、楊店鄉、路口鄉、彭店鄉、孫廟鄉、白土店鄉、陳棚鄉、臨河鄉、八里岔鄉、關店鄉、長陵鄉、張陶鄉、崗李店鄉。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息縣位於東經114°34′~115°07′,北緯32°08′~32°40′,中原腹地南側、大別山北麓。地處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東北部,地跨淮河南北,東瀕閭河與淮濱縣相望,東南與潢川以淮河、寨河相隔,南與光山為鄰,西南與羅山縣隔淮河相望,西和西北與駐馬店市正陽縣接壤,北與駐馬店市新蔡縣毗鄰,距信陽市區74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3.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8.5千米,總面積1892.4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715.79平方千米,占90.66%;水域面積176.67平方千米,占9.34%。

地貌

濮公山 濮公山

息縣地處黃淮平原的南部邊緣,以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47米。淮河以北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略傾斜,淮河以南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由於受地質及外力作用的長期影響和侵蝕,其地表形態大體可分為丘陵、窪地、平原三個類型。

水文

息縣境內河流均屬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淮河幹流;淮河一級支流——清水河、閭河、泥河、澺河、寨河、竹竿河、運糧河、范港、臨河港;淮河二級支流——蓮花港、烏龍港、馬步港、孟店孜港、汝河倒流水、小李河、龍泉河;淮河三級支流——朱鶴港、白馬港、吳港、顧港等。除淮河外全部為雨源型河道。

氣候

息縣處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季風濕潤區,四季分明,冷暖適中,雨水豐沛,雨熱同季。
氣溫:2017年平均氣溫16.8℃,比標準值高1.3℃。其中,年極端最低氣溫-3.3℃,出現在12月17日。年極端最高氣溫39.1℃,出現在7月27日。
降水:2017年總降水量1371.0毫米,較標準值多372.5毫米。
日照:2017年日照總時數1686.5小時,較標準值少54.4小時。
氣候對農作物的影響:2017年年平均氣溫和歷年同期值相比偏高,降水與歷年同期值相比偏多,日照比歷年同期相比偏少。本年度1—3月,氣溫偏高有利於小麥拔節,返青。9月汛期降水偏多。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息縣礦產資源主要種類有:石灰岩、大理石、矽石、鐵、河砂、黏土、煤等。

水資源

息縣水資源總量約7.8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約5.25億立方米,地下水約2.59億立方米。

動物資源

飼養動物: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兔、貂、貓、狗、雞、鴨、鵝、白鴛鴦、鴿、鵪鶉、花鴛鴦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貉(山貉子)、獾、野貓、野兔、鼠(俗稱老鼠)、黃鼠狼、刺蝟、水老鼠、黃鷺、野雞、錦雞、燕雀、啄木鳥等。

植物資源

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

息縣處於南北兩個氣候帶過渡地區,南北植被有所差異,淮南植被屬中南常綠闊葉林類型,淮北屬華北落葉闊葉林類型,全縣植物種類(不含菌類、藻類)有140多科,500餘種。林木:136種,主要有馬尾松、黑松、濕地松、火炬松、杉木、野山楂等林種,多分布在淮南。糧食作物:20餘種,主要有小麥、水稻、黃豆、紅薯、高粱、玉米、大麥、穀子、綠豆、紅豆、豌豆、蠶豆、豇豆、黑豆、扁豆、蕎麥、寒粟等。經濟作物:65種,主要有紅麻、油菜、花生、芝麻、棉花、蓖麻、菸葉、甘蔗、向日葵、白菜、蘿蔔、西瓜、黃瓜、馬鈴薯、芹菜、蕃茄、茄子、辣椒等,淮南淮北均有分布。水生植物:56種,主要有蓮藕、菱角、芡實、荸薺、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浮萍、蘆葦、獲子等。野生藥用植物:共294種,主要有息半夏、明黨參、白頭翁、貓爪草、枸杞、薄荷、蒼耳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年底,息縣總戶數為325004戶,戶籍總人口為1125952人(其中農業戶籍人口為917718人)。

民族

息縣共有8個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約146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0.14‰。全縣7個少數民族,蒙古族人口54人,回族24人,土家族11人,哈尼族11人,傈傈族11人,佤族24人,拉祜族11人。

經濟概況

綜述

2017年,息縣生產總值完成208.01億元,同比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5.99億元,同比增長6.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9.01億元,同比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1.17億元,同比增長10.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79元,同比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3元,同比增長9.4%。

農業

息縣有可耕地196.5萬畝,常年糧食種植面積240萬畝,連續九年蟬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素有“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乾飯一半饃”的美譽。2017年,新建高標準糧田15萬畝,新增耕地5700畝,弱筋小麥種植面積20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近20億斤,全省第一個完成永久基本農田調整劃定任務並通過省級驗收。與茅台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定,以“國麥”釀“國酒”

,著力打造有機小麥特色縣品牌。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省市重點龍頭企業增加到39家。新型農業和特色農業不斷壯大,新增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95家。

工業

縣委、縣政府立足於農業大縣資源稟賦,搶抓產業轉移機遇,明確了“生態主食、膳待國人”的發展使命,大力實施中國生態主食廚房戰略,聚力打造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鏈條。2017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1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2億元。中國生態主食廚房戰略縱深推進,美食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主營業務收入占比達53%,息半夏藥食產業園、豫道食品、明德果蔬生產線等一批主導產業項目落地生根,集群規模逐步壯大。產業集聚區建設擴容提質,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18億元,新增工業用地2000餘畝,新建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道路、管網、綠化等基礎設施持續提升,在全市率先升級為省一星級產業園區。

第三產業

201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7.19億元,同比增長12.3%。成功創建“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鄉村電商服務站達113家,以行路戶外、三隻熊貓為代表的一批電商企業成長迅速,“關店土豆”“尹灣糯玉米”等實現線上銷售。總投資50億元的移聯網信電子商務綜合示範園區項目簽約落地,助推三產融合發展邁入快車道。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物流、快遞公司發展到46家,息縣益利物流有限公司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旅遊產業日益活躍,息州森林公園被評為2017“中國森林體驗基地”,彎柳樹德孝文化鄉村游生機勃勃,息國風情園接待遊客突破20萬人次。

交通

息縣區位優越。北距鄭州市358公里,東距合肥市287公里,南距武漢市254公里,地處南北陸地和淮河東西水路要衝,處於中原經濟區、皖江城市群和武漢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地帶。

337省道 337省道

息縣交通便利。國道G106、G230和省道S336、S337縱橫交錯,寧西鐵路橫穿東西,大廣高速縱貫南北,隨著息邢高速、安羅高速、濮潢鐵路、淮河息縣閭河口港區等項目的規劃實施,息縣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

鐵路

寧西鐵路息縣境13.04公里,在曹黃林鎮何小莊村建客貨三等站一個(縣級站)。

公路

公路總里程4630公里,公路密度約125公里/百平方公里。大廣、息淮2條高速公路76.02公里,在建息邢高速公路27.1公里,即將開工建設安羅高速公路5.35公里。幹線公路總里程174.2公里。

水運

淮河息縣閭河口港區工程建設投資約4.6億元,設計10個500噸級泊位,年吞吐能力300萬噸,岸線長度785米,計畫於2019年12月完成建設任務並投入使用。

文化事業

息縣持續提升息夫人文化園、劉鄧大軍渡淮紀念場館、馬援廣場等文化場館配套設施,全面升級新華書店建設;完成息國故城、賴國故城國保單位申報調查工作,編纂出版新版《息縣誌》,整理點校嘉慶版《息縣誌》,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得到強化。截至2017年底,息縣建成100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1個鄉鎮(辦事處)建有文化站,建成農家書屋365家,鄉鎮文化服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馬援廣場航拍 馬援廣場航拍

教育

截至2017年末,息縣共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學生14775人;職業高中(中專)2所,在校學生2996人;國中35所(含民辦5所),在校學生37993人;國小145所(含民辦20所)、教學點161個,在校學生89476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51人;幼稚園76所,在園幼兒35125人(含附設班)。

黨校

中共息縣縣委黨校

高中教育

息縣第一高級中學
息縣第二高級中學
息縣高中(籌)

職業教育

息縣職業高中
息縣衛生學校

特殊教育

息縣特殊教育學校

體校

息縣業餘體校

 科技

截至2017年年底,息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家;市級眾創空間2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市級農業科技園區1家,市級星創天地1家。其中2017年申請專利80件,授權專利52件,發明專利擁有量8件。

衛生

截至2017年年底,息縣共有衛生機構408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1個,婦幼保健服務中心1個,疾控中心(防疫站)1個,民營醫院8所。近年來,息縣深入推進以支付方式為主要內容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府購買按病種付費項目增至420種,基本涵蓋了地區常見病、多發病。醫改經驗被國務院醫改辦刊發推介,榮獲“河南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縣”稱號。

人文景觀

息縣境內有息國故城遺址、秦樓遺址、賴國故城遺址、五七幹校遺址等數十處省、地、縣文物保護單位。境內有淮河及其支流孕育的的河流生態帶,有蘇軾筆下的“東南第一峰”濮公山,兼有豐富的農牧漁產品。

主要景點有息州森林公園、濮公山礦山公園、淮河國家濕地公園、劉鄧大軍渡淮紀念場館、賴氏文化園、月兒灣休閒生態觀光園、傳統古村落龐灣、息國風情園等。

息夫人紀念館鳥瞰圖 息夫人紀念館鳥瞰圖

社會文化

飲食

息縣人民傳承燜、燉、蒸、滑、煎、炕、炸等傳統烹飪技藝,精心製作的“信陽菜”息縣菜系,營養豐富、鹹香味厚、食材多樣、南北兼容,廣受全國各地賓朋的讚譽和喜愛。

面炕系列:面炕雞、面炕羊肉、面炕青椒圈、面炕葫子湯等。

燜菜系列:氣哈饃燜雞、紅燜五爪土雞、醋燜小焦魚。

燉菜系列:臘肉燉鱔魚(泥鰍)、清燉牛腩、燉魚頭、燉老土鴨等。

蒸菜系列:蒸榆樹葉、蒸槐花、蒸荊芥、原味蒸三樣等。

滑菜系列:三菌滑牛肉、滑魚片、滑豬肉片等。

炸菜系列:乾炸焦魚、香酥河蝦、炸春卷、炸蘿蔔丸子等。

此外,香煎淮河大白刁魚、鐵鍋魚塊、砂鍋魚塊、鐵鍋羊三寶、溜烏魚片等宴席菜,刷子雞塊、油酥饃、包信大餅、凹子饃卷鹹鴨蛋、芝麻焦饃、松花蛋等小吃,亦是廣大食客舌尖上的精品。

方言

息縣方言屬北方方言中江淮方言的一種。由於地處南北交界,自古以來,五湖四海賓朋往來不絕,形成了平實古樸、種類繁多、兼蓄南北的息縣方言,長期以來在百姓口中廣為流傳。如:搬坡兒——搬椅子和凳子給人坐;路壩子——有溝塘的村宅的出路;不成仙——不爭氣;迷瞪瓜——丟三忘四的人;眼氣——羨慕;花娘——小嬸子等。

藝術

息縣地處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交匯之地,古為姬姓封國,傳承數百年,文化積澱深厚。地理人文的特殊性使息縣民間文化兼有南北而又獨樹一幟,如:板凳龍、嗨子戲、淮河排、皮影、地燈、花傘旱船等。

嗨子戲,又名“花籃戲”,當地人稱“浪當妖”,形成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大約有200年的歷史,是息縣獨具特色的傳統地方戲。

旱船,始傳於明清年間,以舞為主、說唱為輔,是廣大人民民眾自娛自樂的民間文藝形式。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濮公山廟會、張陶鄉、包信鎮的鄉會和正月十五等民俗節日期間,旱船作為一種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廣受歡迎。

民俗

息縣的民俗很多,從年初到年尾都有民俗相隨。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正月初十,給石頭放鞭炮,祈求一年風調雨順;正月十五,看燈展,小孩打燈籠,歡慶佳節;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大人、小孩都搶在這一天理髮、搬家、給未婚青年訂婚;三月三,到濮公山趕廟會,到寺廟上香請願祈福;端午節,門前插艾草、炸油條、吃粽子,清早煮艾草水給孩童洗澡,祈願驅除五毒;七月七,給心儀的人送花;八月十五,家人圍在一起吃月餅賞月;重陽節登山,孝敬老人;臘月二十三日以後,家家打掃衛生,購置年貨。

名優特產

息縣香稻丸:也稱“香稻丸”,早在宋朝時就已有種植。明清息縣誌記載為“烷稻”,曾是宮廷貢品之一。1914年,在舊金山萬國商品展賽會上,息縣香稻丸博得好評。

優質弱筋小麥:息縣地形主要為平原丘陵,是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淮河作為氣候的分水嶺穿境而過,土壤含沙量大,有機質含量低,小麥麵筋形成時間短,為全省乃至全國最適宜弱筋小麥種植的區域之一。

著名人物

馬援、息夫人、李若星、頓福之、於文彬、周柱臣、廖政國、陳希成、張銘、隱劍、趙浩生、朱超(晟晗)、柳蘭芳、廖進平、周孟策、谷正芳、劉英才、黎原、孟瑾、周達吾、夏述唐。

城市榮譽

中國最具特色旅遊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金融生態文明縣、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中國最佳和諧安定城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綠色農業示範縣、中國綠色生態果蔬示範縣。

信陽市行政區域一覽表

區域面積人口郵編政府駐地
溮河區1783平方千米65.91萬464000湖東街道
平橋區1889平方千米84.67萬464100平橋街道
息縣1836平方千米102.61萬464300譙樓街道
新縣1554平方千米36.19萬465550新集鎮
羅山縣2077平方千米75.35萬464200城關鎮
潢川縣1638平方千米85.36萬465150定城街道
光山縣1835平方千米92萬465450紫水街道
商城縣2117平方千米77.74萬465350赤城街道
淮濱縣1192平方千米75.86萬464400淮濱大道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