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縣

舞陽縣

舞陽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南,屬漯河市轄縣。它南鄰舞鋼市,北接襄城縣,東連源匯區,西靠葉縣。截至2013年,舞陽縣轄8鎮6鄉,總面積77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萬畝,總人口60萬人。2013年,舞陽縣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28.67%;實現稅收收入1.9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8%;舞陽縣累計簽約項目56個,投資總額5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3個。舞陽縣是“國家優質山羊板皮基地縣”、“河南省黃牛出口基地縣”、“國家優質菸葉生產基地縣”,擁有特大型鹽礦,概算儲量達400億噸。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舞陽在河南的位置舞陽在河南的位置

舞陽,夏禹時即得名。因在舞水(又作潕水、㵲水)之陽,故稱舞陽。

春秋戰國時期,全境先後分屬楚、韓、魏等國。

秦時期置舞陽縣。

南北朝時期屬魏司州,分西舞陽(上澧河店)、北舞陽(北舞渡)。

隋朝開皇元年(581年)又合置北舞陽,城邑在北舞渡,屬穎川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屬河南道許州。唐朝開元四年(716年)復置舞陽縣,城邑由北舞渡遷令縣城所在處。唐朝元和十三年(818年)城邑置於吳城鎮,寧朝時改屬穎昌府。

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罷縣置巡檢司入葉縣。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復置舞陽縣,屬裕州。

明朝時屬南陽府裕州。

民國初,屬南陽道,民國三年(1914年)8月改屬汝陽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舞陽隸屬河南省第六行政區(南陽)。民國十七年(1928年)撤行政區,舞陽直屬河南省政府。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舞陽解放,屬豫陝鄂行政區底七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6月,改屬豫西行政區第二專區。

1949年2月,改屬許昌專區。

1973年12月,析出三里河以南的棗林、武功、尹集、楊莊、尚店、八台6個公社,置省轄舞陽工區(今為平頂山市舞鋼市)。

1982年2月屬漯河市。

地理環境

位置域境

舞陽縣,屬河南省漯河市轄縣,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南鄰舞鋼市,北接襄城縣,東連源匯區,西靠葉縣。處於東經113°21’15‘’-113°44‘53’‘,北緯33°7‘50’’-33°30‘22’‘。截至2013年,舞陽縣總面積為77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舞陽縣最高海拔102米,在保和鄉馬崗村西北,最低海拔60米,在九街鄉大楊村一帶。舞陽縣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向東緩斜。南部為舞陽崗區,中部有多條河流,北部是以泥河窪為主的低洼易澇地區。

水系

舞陽縣屬 淮河流域 沙潁河水系,南崗北窪中間多河汊。沙河 澧河橫貫全境,有乾江河、罵子河、灰河、泥河、唐河等10多條河流。

氣候特點

舞陽屬溫熱帶季風型 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4.6℃,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0.7℃。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7.4℃。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198小時,無霜期220天左右,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氣候溫暖。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舞陽縣轄8個鎮、6個鄉:

鄉鎮: 下轄行政村個數:
舞泉鎮 14個
吳城鎮 35個
北舞渡鎮 20個
蓮花鎮 27個
辛安鎮 27個
孟寨鎮 34個
太尉鎮 18個
侯集鎮 34個
保和鄉 36個
馬村鄉 28個
文峰鄉 31個
姜店鄉 32個
九街鄉 33個
章化鄉 29個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舞陽縣動物有黃鼠狼狗獾等。此外,舞陽縣也是國家優質山羊 板皮基地縣、河南省黃牛出口基地縣。

舞陽縣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兼有玉米、穀子及其它雜糧。經濟作物以菸草為主,是國家優質菸葉生產基地縣。油料作物有芝麻、油菜、花生、大豆等。此外還有薯類、瓜果和蔬菜。而 桔梗、 夏枯草、 益母草、 半枝蓮、 車前子等200多種野生生物也均可入藥。

礦產資源

舞陽縣擁有大型鹽礦,面積達77平方公里,累計厚度225.43米,最大單層厚度17.6米,概算儲量達400億噸。氯化鈉含量高達98.88%,有害成份均低於國家限量工業標準。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舞陽縣有人口60萬人。

民族

舞陽縣有漢族、回族藏族滿族壯族白族黎族土家族蒙古族9個民族,其中 漢族占99.6%。

經濟

綜述

2013年,舞陽縣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28.67%;實現稅收收入1.9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8%;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8億元,占市定目標的116%。舞陽縣累計簽約項目56個,投資總額5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3個。

第一產業

舞陽縣2013年全年建成糧食萬畝方3個、千畝方35個、百畝方400個,發展優質糧食115萬畝,糧食總產達到62.9萬噸。2013年新發展市級重點龍頭企業6家,總數達到23家。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16個,產業化集群3個;新發展家庭農場91家,保護地蔬菜栽培520畝,食用菌850萬袋;指導舞陽縣流轉土地32萬畝。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471萬元。引進農業政策性資金3086.94萬元

第二產業

2013年,舞陽縣以工代賑項目完成投資220萬元,新建平原四級水泥路11.5公里,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投資4800餘萬元,新修整修藍盾路、上海路、新西路、大連路、中山路等城區道路10公里,整修改造南京路、廈門路、張家港路等道路排水管網11.5公里,鋪設老城區和產業集聚區供水管網16公里,新建燃氣中低壓管網18公里。投資600萬元,對城區綠化進行全面升級,栽植人民路東段行道樹,建設人民路東段、珠海路、深圳路、南環路、北三環綠化帶,新增綠化面積3萬平方米。加大綠化苗木管護力度,鞏固園林綠化成果。

第三產業

舞陽縣2013年全年共實現外貿出口2350萬美元,占市定目標的102%,同2012年相比增長64.8%;實際利用外資6325萬美元,占市定目標任務的100%,同2012年相比增長45%;完成利用市外資金32.5億元,占市定目標任務的101%,同2012年相比增長28.4%。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舞陽縣2013年全年共爭取市級以上政策性資金1.65億元,其中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財政資金1.5億元,扶貧開發財政資金0.15億元。爭取“雨露計畫”培訓項目2個,資金180萬元,培訓貧困農民2151人;為吳城鎮九街鄉申報大棚土豆種植和水產養殖科技項目2個,資金100萬元。為吳城、北舞渡、姜店三個鄉鎮申報到戶增收項目3個,資金100萬元,扶持帶動貧困戶140戶。申報互助資金項目11個,資金222萬元。全年脫貧人口1.5萬人。

科技

舞陽縣2013年新建縣級科普示範基地2處,成立基層農技協會2個。向上級推薦的舞陽縣昊源藥業種植協會、舞陽縣融匯生豬養殖基地、科普示範帶頭人馬勝節獲得了中國科協、國家財政部、省科協、省財政廳的表彰。另有十二人被評選為漯河市農村科普致富帶頭人。

2013年舞陽縣政府組織中國小生參加2013年第十三屆漯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舞陽縣53項作品獲得表彰和獎勵,其中有2項作品獲得漯河市市長創新獎。開展“科普之春”系列活動,圍繞農村、社區、企業開展科普宣傳活動4次,參加民眾2000餘人,發放各類科普掛圖200多套;舉辦花生栽培、小麥病蟲害防治等農業技術培訓班4期,發放各類資料800餘份;開展“科普惠農進百村活動”,邀請十一位省農業專家組成農業技術宣講團,在舞陽縣十四個鄉鎮、300個行政村開展農業實用新技術培訓,歷時25天,300餘場次,參與培訓民眾25000餘人。

文化

舞陽縣有民眾文化藝術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2萬冊。調頻廣播電台1座,3千瓦電視台1座,舞陽縣電視復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1.5萬戶。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舞陽縣共有20所醫療機構,其中鄉鎮衛生院12所,縣醫院5所,另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縣衛生監督所和縣十字會衛生門診部。2013年,舞陽縣在3家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並在3所衛生院實行藥房託管試點。此外,還組織開展免費義診活動50餘場次,受益民眾達10萬餘人次。

教育

截至2013年,舞陽縣有國中30所,普通高中4所。並在2013年評選表彰了“十佳人民滿意教師”,共培訓教師5600人次,完成省、市級課題59項,公開發表論文66篇,省級、市級交流論文480餘篇,講授省級、市級優質課608節,教育質量大面積提高。下撥經費3054萬元,為義務教育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發放生活費599.6625萬元,補助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9995人次;發放助學金180.9萬元,資助普通高中家庭貧困生2412人次;發放助學金和免學費資金118.68萬元,資助中職生1406人;並為535名農民工子女辦理分配入學手續。

交通

舞陽政區圖舞陽政區圖

舞陽縣東距107國道40公里,京廣鐵路漯河站45公里,京珠高速公路49公里;北接寧洛(南京洛陽)高速公路6公里、鄭州國際航空港150公里;西連日南(日照—南陽)高速公路25公里。滬渝鐵路穿境而過。舞陽縣公路通車裡程達1018公里。

旅遊

城隍廟

舞陽城隍廟舞陽城隍廟

舞陽城隍廟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舞陽縣城西大街,距漯河市45公里,是遊樂、參拜為一體的古建築群落,景區始建於公元1311年,再修於洪武九年(1376年)。

城隍廟坐北朝南,主體建築有拜殿、威靈殿、寢宮、前有東西廂房,後有東西耳房,院內古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是我國北方地區規模較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隍廟建築,景區有拜殿、威靈殿、鐘鼓樓等。威靈殿一殿內供奉的主神為城隍神,又叫城隍爺,城隍爺左側站立的為陰間主管戶籍之神——陰司;右側為拘捕死者靈魂之神——判官。景區內有開元寺山門、鐘鼓樓、地藏殿、大悲閣及舞陽文化陳列等景觀。

西城森林公園

舞陽縣舞陽縣

舞陽西城森林公園屬省級旅遊景區,始建於2000年。位於舞陽縣城西部。是集科普、科教、遊覽、參拜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西城森林公園全園投資近億元,占地600多畝。長1000米,高8米,寬20米的周漢故城雄臥其中。故城兩側有紅楓、香樟、枇杷、合歡、銀杏、桂花、臘梅等百種名花貴木。園東南部有竣工於2002年3月,,占地75畝的西城文化廣場。代表建築有石制盤鼓、戲樓等,是一處在紅色革命老區的基礎上興建的集休閒娛樂、健身、垂釣為一體的現代文化廣場。園內還有眾多名勝古蹟,著名的有樊侯亭、三豐洞、白龍亭等。

山陝會館及牌樓

旅遊景點旅遊景點

山陝會館及牌樓位於文昌街南端南街國小院內。山陝會館興建於清雍正年間,是秦晉商人接客迎仕,交際聯誼,同鄉集會的場所。據碑石記載,乾隆十八年時這裡就有春秋樓、大花戲樓、大殿、鐵旗桿、鐘鼓樓、照壁等建築。會館現存牌樓、拜殿及左、右配殿,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當地特產

當地小吃當地小吃

刁記燉鍋:燉鍋做法是將熟牛、羊肉及用乾淨的紗布包好的胡椒仁等佐料放進一陶缸里,在蓋沿貼上浸濕的土紙條密封,將陶缸置於木炭上,以文火慢慢燉之,直至肉塊爛熟。

懶豆:主料產黃豆,輔料產姜、紅椒少許、小蘿蔔櫻子或白菜,調料是鹽;雞精,拌料:蒜汁、辣椒等。製作方法是將黃豆粉碎後,加水在鐵鍋里燒開,然後加入小蘿蔔櫻子或白菜,繼續蒸煮,直到菜熟就做好了。

槓子饃:產自北舞渡,是舞陽最著名的小吃,槓子饃底焦色澤金黃,厚達半寸,層層相包。可存數日之久,不霉不硬。

侯集肘子:以豬腿肉精心滷製而成。做法是首選骨頭小、肥肉少、瘦肉多上好的前肘,重量在三斤至三斤三兩,關鍵是配料,蔥姜蒜和紹酒可以去腥增香,上好蜂蜜給肘子著色,可以去油膩,可以提鮮;最後小火慢燉16小時以上收汁後方可出鍋。

北舞渡胡辣湯:河南特色胡辣湯之一,以肉多汁稠為主要特點。以閃記最為有名,並且為清真食品。

走進漯河

介紹河南省漯河市的行政區域,歷史重鎮,文化名人,旅遊景點等。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