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區

文峰區

文峰區位於安陽市東南部,是安陽市轄區之一,是安陽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安陽市核心城區。文峰區總面積179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人(2012年)。轄區內的安陽古城(又名彰德府城,為唐宋鄴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建築有五代後周建文峰塔(原名天寧寺塔)、宋代晝錦堂記碑、元代小白塔、明代高閣寺、清代“府城蝗廟”等。

基本信息

概況

文峰區高新樓盤
近年來,文峰區按照“農業穩區、工業強區、商業富區、科教興區”發展戰略,圍繞建設“充滿經濟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環境優良,社會秩序穩定”的新型核心城區奮鬥目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2004年,全區財政總收入13500萬元,一般預算收入80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20元。是安陽市唯一榮獲“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50優”稱號的縣(市、區)。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轄區教育資源豐富,現有安陽師範學院、安陽工學院等各類院校、中國小120餘所。文物古蹟遍布,文峰塔小白塔、晝錦堂三絕碑、高閣寺府城隍廟、韓王廟、崔銑祠、郭朴祠、許三禮祠、文昌閣、鐘樓等互應生輝。

文峰區新建市場區
業高效特色鮮明。按照“優糧、擴菜、強畜、育林(花、果)”的基本思路,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種、養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化經營,把發展農業的著力點引導到最佳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上來。建成優質小麥基地6萬畝,小雜糧基地3000畝,蔬菜面積3萬畝,無公害早熟西瓜3000畝。所轄一鄉一鎮被市政府命名為“特色農業鄉鎮”(寶蓮寺鎮為“無公害早熟西瓜特色鄉鎮”,高莊鄉為“瘦肉型豬養殖特色鄉鎮”)。2004年,全區蔬菜總產量達5.76萬噸,食用菌實現產值114萬元,畜牧業總產值達10800萬元,新增規模飼養場17個,新建苗圃、蔬菜基地4個。
文峰區農貿市場
目前,文峰區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發展趨勢良好。農業方面,調整糧食種植業,已建成6萬畝優質小麥基地,3000畝小雜糧基地,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3萬畝(複種),建立和發展3000畝無公害早熟西瓜、千畝葡萄、200畝綠化苗圃香椿藥材平菇雙孢菇等五大特色農產品基地。區內高莊鄉、寶蓮寺鎮被市政府命為“特色農業鄉鎮”。工業方面,通過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招商引資,已逐漸形成以鋼材、缸套、數控鍋爐、微粉磨料、精細化工、精製內衣為主要產品的工業格局。第三產業方面,圍繞城市改造和新區建設,發揮傳統商貿中心區優勢,積極引進名牌產品,大力發展精品店、專賣店、連鎖店,以鄭州銀基品牌服飾城、富基商貿城、丹尼斯購物廣場、電信城等一批大公司、大商場為龍頭的商貿物流中心已初步形成。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文峰區轄12個街道、1個鎮、1個鄉:甜水井街道、頭二三街道、東大街街道、東關街道、南關街道、西關街道、西大街街道、紫薇大道街道、中華路街道、永明路街道、光華街道、北大街街道;寶蓮寺鎮;高莊鄉。

東大街街道 代碼:410502001 
2006年,轄4個社區:樓東社區、高閣寺社區、東南營社區、南門東社區。

頭二三街道 代碼:410502002 
2006年,轄4個社區:渠口街社區、梯家胡同社區、喬家巷社區、南一道社區。

甜水井街道 代碼:410502003 
2006年,轄4個社區:卜府巷社區、後倉街社區、新營街社區、北門東社區。

東關街道 代碼:410502004 

文峰區東關街道
2006年,轄5個社區、2個村委會:東關街社區、育才路社區、彩虹路社區、晨峰路社區、安惠苑社區、王村、東關村。

南關街道 代碼:410502005 
2006年,轄7個社區、2個村委會:文化路社區、相西路社區、相州路社區、花市街社區、安居園社區、石油路社區、相三路社區、南湖新村社區、南關村、郭家莊村。

西大街街道 代碼:410502006 
2006年,轄4個社區:冠帶巷社區、大寺前社區、南門西街社區、西南營社區。

北大街街道 代碼:410502008 
2006年,轄4個社區、1個居委會:仁義巷社區、北門西社區、西營街社區、西營街北段社區、大院街居委會。

西關街道 代碼:410502011 
2006年,轄4個社區:紅旗渠社區、安運社區、橋北社區、相西西社區。

紫薇大道街道 代碼:410502012 

文峰區南關街道
2006年,轄7個社區、3個村委會:晨曦社區、幸福路社區、春光路社區、石袁社區、蓮花社區、晨光社區、三官廟社區、三官廟村、石家溝村、郭家街村。

光華路街道 代碼:410502013 
2006年,轄4個社區、2個村委會:光華社區、官園社區、德隆街東段社區、永泰社區、聶村、後張村。

永明路街道 代碼:410502014 
2006年,轄2個社區、2個村委會:安泰苑社區、營南社區、汪家店村、大營村。

中華路街道 代碼:410502015 
2006年,轄1個社區、9個村委會:昌泰社區、鄭家村、蓋津店村、晁家村、任家莊村、東瓦亭村、西瓦亭村、三府村、大市莊村、六市莊村。

文峰區西關街道
寶蓮寺鎮 代碼:410502101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西郭村、郭村集村、楊家井村、廿里舖村、馬束莊村、皇甫莊村、卅里舖村、黎元村、梁家莊村、崇召村、何官屯村、任莊村、南馬莊村、袁薛莊村、孫薛莊村、張薛莊村、劉薛莊村、張村、黎官屯村、趙官屯村、東風村、劉王坡村、馬官屯村、小營村。

高莊鄉 代碼:410502200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高莊村、雷市莊村、文蘭市莊村、桑園村、辛莊村、韓河固村、楊河固村、胡官屯村、西從固村、東從固村、朱家營村、西小寒村、東小寒村、開信村、蔣台村、蔣台屯村、仲貴屯村、前仲貴村、後仲貴村、伯台村、東正寺村、西正寺村、汪流村、汪流屯村、東小莊村、大官莊村、張河固村。

步行街綜合治理辦公室 代碼:410502561
北大街綜合治理辦公室 代碼:410502562

文峰區光華街道
峨嵋大街街道(安陽市開發區) 代碼:410502563 
2006年,轄2個社區、5個村委會:麗豪社區、科教園社區、三里屯村、十里舖村、張七里店村牛房村魏家營村

銀杏大街街道(安陽市開發區) 代碼:410502564 
2006年,轄1個社區、6個村委會:銀杏社區、前張村、小吳村、大定龍村、前定龍村、郭吳村、許吳村

商頌大街街道(安陽市開發區) 代碼:410502565 
2006年,轄7個村委會:後營村、杜官屯村、中所屯村、小馬屯村、小官莊村、北小莊村、王官屯村

歷史沿革

文峰區文峰中路
建國初期,全市以"田"字形劃分為4個區,第二、三區為文峰區前身。1954年8月5日,撤銷三區建制,將三區所轄南門東等7個居委會劃歸二區管轄。1955年12月26日,撤銷一、二區建制,成立中共安陽市市區委員會,機關駐地在倉巷街路南65號。1956年11月底,恢復一、二區建制,二區正式改為文峰區人民委員會,1958年10月8日,改稱燈塔人民公社。1962年6月25日,恢復文峰區建制,成立中共文峰區委員會、文峰區人民政府,管轄老城區及城東市民區。1968年10月1日成立安陽市文峰區革命委員會。1973年8月,文峰轄區又分為文峰、鐵西、北關三個區,老城區及城東、城南市民區為文峰區管轄。1981年4月,撤銷文峰區革命委員會,恢復文峰區人民政府,其行政區域不變。1997年11月18日,區機關整體搬遷至南環城3號。
截止2000年底,全區轄甜水井、北大街、西大街、東大街、東關、南關、唐子巷、頭二三等8個街道辦事處,67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50360人,各街道人口:東大街街道 9766 北大街街道 7179 南關街道 33896 西大街街道 8189 甜水井街道 11955 唐子巷街道 3694 東關街道 47207 頭二三街道 10792 高新區虛擬街道 1768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12月2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123號):調整安陽市部分行政區域。調整後,文峰區轄南關、東關、西關、甜水井、頭二三道街、東大街、西大街、唐子巷、北大街9個街道,原安陽縣的高莊鄉、寶蓮寺鎮的郭村集、西郭村、楊家井、馬束莊、皇甫莊、三十里舖、黎莊、梁家莊、崇召、何官屯、任莊、南馬莊、袁薛莊、孫薛莊、張薛莊、劉薛莊、張村、黎官屯、趙官屯、東風、劉王坡、馬官屯、二十里舖、小營、魏家營、牛房26個村,白壁鎮的鄭家村、晁家村、蓋津店、三府村、任家莊、西瓦亭、東瓦亭7個村,原郊區東郊鄉的汪家店、大營、三官廟、石家溝、王村、郭家街、東關、南關、聶村、後張村、郭家莊11個村。區人民政府駐文明大道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文峰區總人口38471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2570人,農業人口122147人。人口出生率10.85‰,人口死亡率4.7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48人。境內民族以漢族為主。

地理環境

文峰區總面積179平方公里,位於華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處於北暖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水溫適宜。年平均氣溫13.6℃,7月份平均氣溫27.2℃,1月份平均氣溫-2.7℃。無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556.8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冬春多北風,夏秋多南風。

交通運輸

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縱穿南北,安南、安林高速橫貫文峰區東西,石(家莊)武(漢)客運專線安陽已經通車。距首都北京500公里,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180公里,距河北邯鄲碼頭機場僅30公里。此外,文峰區還形成了以光明路、中華路、文峰大道和文明大道等10條主幹道為框架的六縱四橫、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路。

經濟概況

2004年,文峰區實現生產總值101472萬元,比上年增長23.2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897萬元,增長7.59%;第二產業增加值29778萬元,增長79.34%;第三產業增加值51797萬元,增長10.3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058萬元,一般預算支出12485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28491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253萬元。商品出口創匯41.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7萬美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120元,人均生活費支出2271元。
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5.6億元,增長8%;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5.7億元,增長2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7.9億元,增長1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847.12元,增長12.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730元,增長13.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77億元,增長14.5%,總量和增幅位居安陽市四區第一。

農業

2012年糧食總產達11.2萬噸,實現了九連增。二是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250畝,發展高效農業700餘畝。建成了鴻鑫、旺達二期高效種植“百畝園”2個,提升完善寶蓮寺鎮祟召無公害瓜菜“千畝方”1個,發展嘉禾生態園城市小菜園110畝,新建擴建規模化養殖場2家。天尊生物工程公司完成栝樓仁保健油全自動生產線建設,被省政府命名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修建鄉村道路14公里,新打機井33眼,新建節水管道1.1萬米,新建節水灌溉水利小區2個。建成300立方米沼氣池1座,發展沼氣用戶200戶。發放良種補貼資金242.29萬元,發放農機補貼資金149.28萬元,補貼各類農機具108台(套)。

工業

文峰區高莊工業區位於安陽市文峰區東南,與市東區相銜接,工業區內功能齊全,內設紡織工業區、農副產品加工區、機械製造區、電子工業區、商貿物流區,規劃總用地面積10000畝。工業區內通訊設施先進,資源豐富,能源充足,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優越,地下水資源豐富,電力能源充足,有500KV變電站,供電網路齊全,能滿足各類企業的電力需要,濮陽至安陽天然氣管道從工業區通過,可滿足工業區內企業單位生產、生活需要。
文峰區寶蓮寺工業區位於安陽市文峰區寶蓮寺鎮境內,該工業區內功能齊全,內設建材業區、紡織工業區、電子工業區、商貿物流區,規劃總用地面積20平方公里。
2012年,文峰區限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5億元,增長16%;利潤完成3382.4萬元,增長21.9%。列入安陽市重點“工業振興工程”項目6個,完成投資3.6億元,為年度目標的109%。新建了平原路、曙光路、安康大道3條道路和10千伏開閉所一座,鋪設天然氣管網11公里,建成了匯創裝備製造孵化園一期1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集聚區新入駐企業6家,在建項目達到15個,其中總投資25億元的安化龍宇聚酯項目已開工建設,路德藥業即將投入生產,方快鍋爐、斯普機械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恆宇電氣已落地開工。

服務業

引進名牌產品,發展精品店、專賣店、連鎖店,以鄭州銀基品牌服飾城、富基商貿城、丹尼斯購物廣場、電信城等一批大公司、大商場為龍頭的商貿物流中心已初步形成。
2012年,文峰區三產投入達到8.9億元,三產營業收入達到85528.3萬元,同比增長18.95%。開展“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年”活動,參加了中博會、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一系列大型招商活動,洽談簽約了台灣友嘉、大連萬達廣場、華強文化主題公園等一批龍頭項目。2012年,共引進各類項目120餘個,引進省外資金24.2億元,增長22%。

社會事業

科教文衛

科技方面,加大科技經費投入力度,撥付科技三項經費1400餘萬元,實施科技項目48項,申報專利135件;文峰缸套等3家企業成功創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育方面,完成了實驗國小東區分校建設,寶蓮寺鎮黎元國小、東關國小等新建教學樓及附屬工程通過驗收並交付使用;改擴建了二道街幼稚園並通過省級示範幼稚園驗收;為3.5萬名城鄉中國小生免除各類費用1200餘萬元。
文化方面,新建農家書屋等文化活動場所23處,組建了全市首支文化志願者隊伍,舉辦廣場文化演出活動100餘場,放映農民公益電影852場,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
衛生方面,五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了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實行零利潤銷售,使民眾得到了實惠;啟動了基本醫療衛生網路化管理模式,為文峰區全部41個健康服務隊的100名全科醫護人員配備了統一的腳踏車和入戶診療箱;繼續深入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12年參合農民110918人,參合率達到99.1%。

社會保障

文峰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88萬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萬餘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97%;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5.67萬人,完成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1000人;發放城鄉低保資金4900餘萬元,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857套,分配廉租房1520套,緩解了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

旅遊名勝

文峰區袁林
袁林

位於安陽市北郊洹水北岸的臨府莊北地,是袁世凱的墓園所在地,現為安陽博物館館址所在地。墓園建築最大的特點是中西合璧,堂院前的部分是明清皇陵的風格,堂院後的墓園部分則具有西洋建築特色,整體看來非常別致。主要有照壁、神道、牌樓、碑亭、享堂大院等建築。

袁世凱,河南人,出身於一個軍閥世家。他在清末民初各類黨派之爭中反覆無常、一直是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後曾在安陽洹上村隱居了三年。辛亥革命後,他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當上中華民國大總統,後來他又恢復帝制,改年號為洪憲,但迫於全國人民的壓力,只坐了83天龍庭就一命嗚呼了。

文峰區高閣寺
高閣寺

位於市區東大街北側,原名大士閣,是明趙王府旌教祠中最後一座殿,殿內的石雕、彩繪最為有名。 

該寺高約20餘米,為高台樓閣式建築,頂部覆以琉璃瓦。

閣樓周圍有石板護欄,上面雕刻著石獅等圖案,閣樓基座上有一米左右的石雕裝飾,上有飛龍浮雕,這些雕刻工藝精湛、形象逼真。閣內彩梁畫棟,壁畫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