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原產於英國,豬體大,毛色全白,少數額角皮上有小暗斑,顏微凹,耳大直立,背腰多微弓,四肢較高,頭頸較長,體軀長,肌肉發達,平均乳頭數7對。是我國早從國外引進的優良豬種之一。國內許多自己培育改良的優良豬種都導入了該豬種血源。成年體重公豬可達400公斤左右,母豬可達300公斤左右。它的優點是瘦肉率高,肢蹄健壯,母性較好,泌乳性能好,生育能力較強,相對而言稍耐粗,在我國各地都能適應,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常利用大約克豬作祖代母本。

基本信息

簡介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又稱英國大白豬,以全身被毛純白、體 大而得名。它是在英格蘭約克郡地區育成的。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它還是一種較大型的脂用型豬。

十九世紀後期,隨著英國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豬肉中脂肪的需要大大減少,經過有目的、有計畫和系統的高蛋白精料型日糧直線培育,進行定向選育和選配,從而使大白豬迅速地向瘦肉型方向發展。很多國家從英國引進大白豬,結合本地的具體情況先後培育成適合本國的大白豬品種,如蘇聯大白豬,美國約克夏、日本約克夏等。

大約克夏豬背部肌肉發育良好,大腿豐滿,屠宰率76%,瘦肉率58-63% 。 156日齡可達90千克體重。每增重1千克,消耗飼料2.96千克。尤其是大白豬肉質比長白豬好,產仔比長白豬多,其雜種後代對飼料的要求沒有長白豬高。因此,在蛋白質飼料水平不太高的地方,宜用大約克夏豬作為雜交父本。

產地與特點

約克夏豬於18世紀在英國育成,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屬瘦肉型;小型屬脂肪型,幾乎絕跡;中型屬肉脂兼用型,是由大型與小型雜交後育成,稱為中約豬或中白,早年日本飼養較多,現在逐漸減少。大約克夏豬,又叫大白豬,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品種,飼養歷史悠久,分布廣,在全世界豬種中占有重要地位。18世紀初期引入我國後,經過多年培育馴化,已有很好的適應性。其主要特點是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產仔頭數多,胴體瘦肉率高 。

地理分布

大約克夏豬又稱大白豬,因其體格大、增重快被引至很多國家。我國湖北、湖南、浙江、江西、河南、遼寧等省飼養頭數較多。

體型特徵

大約克夏豬體格大,體型勻稱。耳直立,鼻直。背腰多微弓。四肢較高。四肢較長,頭頸較長,臉微凹,體軀長,全身被毛白色,故稱大白豬,少數額角皮上有小暗斑。成年公豬體重250~300kg,成年母豬體重230~250kg 。

大約克夏豬品種特徵 大約克夏豬品種特徵

品種性能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24月齡公豬平均體重263公斤, 體長169厘米,胸圍154厘米,體高92厘米,成年母豬相應為:224公斤,168厘米,151厘米,87厘米。大約克夏豬是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型品種之一。在我國分布較廣,有較好的適應性,具有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產仔較多等特點,但存在蹄質不堅實、多蹄腿病等缺點。

大約克夏豬品種特徵 大約克夏豬品種特徵

生產性能

育肥性能

增重速度快,省飼料,出生6月齡體重可以達100千克左右。營養良好,自由採食的條件下,日增重可達700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飼料3千克左右。體重90千克時屠宰率71%~73%,瘦肉率60%~65% 。

繁殖性能

性成熟較晚,5月齡母豬第一次發情,發情周期18~22天, 發情持續期3~4天。繁殖性能良好,初產母豬產仔數9~10頭,經產母豬產仔數10~11頭,60日齡窩重150公斤以上 。

雜交效果

一般做母本用。用大約克夏豬作父本與樂平花豬進行兩品種雜交,一代雜種胴體瘦肉率52.05%;與長X北(長自公豬配北京黑豬)雜種母豬進行三品種雜交, 一代雜種豬胴體瘦肉率58%;與長X約X金(長白豬X大約克夏豬X金華豬)雜種母豬進行四品種雜交,其一代雜種豬胴體瘦肉率57%以上 。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

盤點豬的種類

豬(pig),雜食類哺乳動物。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肉可食用,皮可製革,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易飼養,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後5-12個月可以配種,妊娠期約為4個月。平均壽命20年。是五畜之一。在十二生肖里豬列末位,稱之為亥。有很多關於豬的典故和習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