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

句容市

句容是江蘇省鎮江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蘇南,東連鎮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東南門戶,是南京都市圈成員縣級城市,素有“南京新東郊、金陵御花園”之美譽,是長江三角洲一座集港口、工業、商貿、旅遊為一體的新興城市。 句容於西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縣,迄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是江蘇省最早建縣的十三個文明古縣之一,歷史上長期為南京下轄縣。199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成為國務院最早公布的對外開放地區之一。 句容是中國百強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草莓之鄉、江蘇省文明城市、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境內氣候溫和,山水秀麗,人文薈萃,古蹟眾多,有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江蘇”九寨溝”——九龍山。 2016年句容市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市第58位和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市第55位、中國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市第53位、中國中小城市創新創業百強市第63位,並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2018年10月,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51位、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45位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句容城區 句容城區

西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句容置縣,迄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

句容,《禹貢》為揚州之域;春秋屬吳;戰國屬越,楚並越遂屬楚;秦屬鄣郡。

秦朝時期,置江乘縣(三國吳廢,晉復置,隋開皇初廢),句容境北部屬之。

西漢時期,置句容縣,隸丹陽郡。西漢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封長沙王子黨為句容侯;西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黨死,復為縣。直至南北朝,均屬丹陽郡。

東晉大興三年(320年),句容琅琊鄉、江乘金陵鄉立為懷德縣,安置琅琊國人。東晉鹹康元年(335年)僑置琅琊郡有實土、桓溫為太守,治所在金城(今縣境寶華鄉西部);南朝宋改為南琅琊郡,南朝齊遷治於白下,陳廢。 隋廢郡置州,以州領縣,句容屬揚州(今南京)。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以句容、延陵二縣置茅州。唐朝武德七年茅州廢,句容屬蔣州(今南京)。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句容短暫劃歸潤州。唐朝天寶元年(742年),句容屬丹陽郡。唐朝乾元元年(758年),句容劃歸昇州(今南京)。唐朝上元二年(761年)廢昇州,句容劃歸潤州。唐朝光啟三年(887年),復置昇州,句容重歸其轄。

五代時期,昇州先後改稱金陵府、江寧府,句容均屬之。

宋初復置昇州,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置江寧府,句容仍屬之。北宋天禧四年改句容縣為常寧縣,尋復為句容。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江寧府改稱建康府,句容仍屬之。

元朝時期,建省設路,建康府改為建康路,後又改名集慶路,句容仍屬之。

明朝時期,朱元璋定都集慶路,改為集慶路為應天府,句容仍屬之。

清朝時期,改應天府為江寧府,句容仍屬之。

太平天國時期,江寧改稱天京,句容直屬天京。

民國元年(1912年),江寧府改稱南京府,句容仍屬之。

民國三年(1914年),廢府設道,南京府改稱金陵道,句容仍屬之。

民國十六年(1927年),道廢,句容直屬江蘇省政府。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蘇省劃分10個行政督察區,句容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時期,句容屬江南行署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新四軍進入茅山地區,建立了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先後成立了“抗敵總會”和“抗日民主政府”,此間根據地和抗日民主政府歸蘇南第五行政區專員公署(後又曾與鄰縣地區建立過鎮句、江句等縣政府)。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後為蘇南行政公署。敵占區被日偽統治。

民國三十三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句容劃歸江蘇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3日句容解放,4月26日句容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屬蘇南行政公署鎮江專員公署。同年12月2日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將句容劃歸南京市所轄。

1950年1月,劃歸鎮江專員公署。

1953年,江蘇建省後屬鎮江專區。

1958年,鎮江專區改為常州專區,後又改為鎮江專區,句容屬之。

1983年3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後,句容屬鎮江市。

199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為句容市。

• 名稱由來

一、以山取名。明弘治《句容縣誌》、民國《今縣釋名》均註明:縣內有勾曲山(即茅山),山形似“已”,勾曲而有所容,故名勾容,又名句曲。古代句勾二字相通。因此逐漸寫成句容。

二、以山、水取名。清乾隆《句容縣誌》轉載明萬曆(句容縣誌)稱:“句容有句曲山,山形如‘已’字。箕距三茅絳嶺,襟帶九曲秦淮,縣治四面山水環抱,儼若城池。”清《茅山志》載:江水之東,金陵之左,右間有一小澤(今赤山湖管委會),周時名其源澤,為曲水之穴。澤東為句曲山,形如“已”字,故名句曲。山源曲而有容,故其境為句容里。觀《赤山湖志》:縣境北、東、南三面環山呈“勺”形,“勺”上之水注入赤山湖,湖為“口”,四岸有所容,所以叫句容。還有一說,是以秦淮河取名的。境內寶華山東南側系秦淮河發源地之一,山水由縣城之東北繞經城南流向西南進赤山湖而入秦淮河,彎曲成“勺”狀,縣城為“口”處於“勺”中,為“句”字;縣城有高地,古之稱為“容山”,因而縣名為“句容”。

三、以語音取名。近年,南京大學語言學專業研究人員認為,句容在春秋戰國時代是古越人居住的地方,他們說著一種與華夏語完全不同的語言。“句”、“勾”相通,在古越語中是“個”、“棵”的意思。“容”在上古時讀“定東切”,與壯侗語譯音“崬”字相同。而“崬”意為森林,壯侗語與古越語又密切相關。因此,二字合在一起就成為“一個森林”之意。事實上,古代“句容”這塊土地上樹木確實是很多的,與周圍各縣有明顯區別,所以以“句容”二字取名是合乎情理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句容市 句容市

2004年轄16個鄉鎮:華陽鎮、黃梅鎮、下蜀鎮、白兔鎮、茅山鎮、後白鎮、郭莊鎮、葛村鎮、天王鎮、二聖鎮、大卓鎮、寶華鎮、袁巷鎮、行香鎮、春城鎮、邊城鎮。

2007年,句容鄉鎮合併,共設十個鎮、三個開發區管委會:句容經濟開發區、赤山湖風景區、茅山風景區。轄崇明街道、華陽鎮、黃梅鎮、下蜀鎮、白兔鎮、茅山鎮、後白鎮、郭莊鎮、葛村鎮、天王鎮、二聖鎮、大卓鎮、寶華鎮、袁巷鎮、行香鎮、春城鎮、邊城鎮、開發區。

2010年4月,句容市轄10個鎮:華陽鎮、黃梅鎮、下蜀鎮、白兔鎮、邊城鎮、茅山鎮、後白鎮、郭莊鎮、天王鎮、寶華鎮。

2010年6月,句容行政區劃調整:根據鎮江市政府《關於調整句容市部分鎮行政區劃的批覆》,撤銷華陽鎮和黃梅鎮,以原兩鎮所轄區域設立新的華陽鎮。經研究決定,從2010年6月29日起,將華陽鎮原黃梅鎮區域委託開發區管委會管理。

2010年12月,句容市轄9個鎮:原黃梅鎮併入句容開發區。

2014年12月18日,撤銷華陽鎮建制,設立句容市人民政府華陽街道辦事處,為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區劃詳情

句容城區規劃 句容城區規劃

句容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崇明街道,華陽街道,黃梅街道),7個鎮,3個開發區管委會(句容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赤山湖管理委員會、茅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20個重點鄉鎮工業園區,15個國有農林場圃。

崇明街道:以原華陽鎮的紅旗、馬扎里、梅花、河濱、東風、東門、紅星、甲城、茅山、中凌、葛仙、新村、建新13個居委會區域,設立崇明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西城巷23號

華陽街道:轄14個行政村,188個自然村,1個社區管理辦公室,1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1.5萬人,總戶數3.7萬戶。

黃梅街道:以原華陽鎮的三台閣、三里井、楊塘崗、西廟、赤崗、寨里6個居委會區域和黃梅、蓮塘、後塘、九華、新塘、南巷、大卓、下蔭、姚徐、河橋、石獅、後莘、杜家山13個村委會區域,設立黃梅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華陽西路15號。

下蜀鎮:位於佛教聖地、“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東側,距上海240Km,距南京、鎮江分別只有30Km,總面積150平方公里,6.3萬人。下轄21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5億元,財政收入2285.8萬元。

寶華鎮:轄11個村,1個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00平方公里,總人口2.5萬人。

邊城鎮:2003年6月經江蘇省政府批准設立,由句容市原東昌鎮、陳武鎮合併組建,轄1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面積128平方公里,總戶數13510戶,近6萬人。

白兔鎮:面積45平方公里,1.8萬人。

郭莊鎮:離南京30公里,緊鄰江寧經濟開發區和祿口國際機場。全鎮總面積65.9平方公里,人口3.6萬人,轄18個村和1個居委會。

後白鎮:轄21個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8萬人,1.87萬戶。

天王鎮:面積193平方公里,人口7.2萬人,下轄20個建制村,2個社區居委會,集鎮建成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

茅山鎮:面積152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2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50000餘人。

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省級句容經濟開發區位於南京東郊,創建於1992年。常住人口達5萬人,人均GDP達15000元。

市赤山湖風景區管委會:句容市赤山湖管委會成立於2007年11月,為句容市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轄4個行政村,總人口1.3萬人,總面積38.3平方公里,其中赤山湖濕地面積8.8平方公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市茅山風景區管委會:茅山風景區1986年被省政府年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批准為省甲級風景名勝區。轄區總計10個行政村,區劃總面積153平方公里,區劃總人口約33000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句容市位於南京市東部,地處蘇南地區,長江流域經濟開發帶,東連鎮江、西靠南京、東北依長江並與揚州隔江相望,距上海200公里,全市總面積138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句容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說的句容市,南倚茅山,北瀕大江,赤山湖橫陳城西,寧鎮山脈透迤境內,地勢高坦不一,山川縱橫交錯。茅山位於句容市的東南方向,山脈南北走勢,北低南高,猶如一條綠色蒼龍,橫臥在江南的錦繡大地上。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句容市景 句容市景

句容市境內水資源十分豐富,水域面積30萬畝,大小水庫67座,共有大小河道44條,總長310多公里。總容量3.1億立方米。句容市境河流分屬秦淮河水系、太湖水系和長江水系。

句容市境有大小河道40多條,長江岸線5公里多,為航運、發電提供了條件。句容河流分屬秦淮河水系、太湖水系和長江水系。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水域面積30萬畝,境內有中小型水庫(湖)76座(中型水庫8座),河道四通八達,可供排灌、養魚綜合利用。魚、蝦、毛蟹、珍珠等水產養殖已形成一定規模。(破崗瀆秦太運河)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面積1100萬畝,“五山一水四分田”是句容地形地貌總的特點。在13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低山區約占16%,丘崗地占71%,平圩區占13%。耕地面積72.2萬畝,其中水田占72.2%,旱地占27.8%,人均耕地1.42畝。

森林資源

句容是江蘇省林業生產重點市,有林面積達40萬畝,木材蓄積量80萬立方米。用材林有杉、松、棣等,經濟林有油桐、板栗、青梅、葡萄、柿、桃等270多種,是江蘇省林業生產重點市。茶葉、草莓、裘皮、四季鵝是句容的四大特產。茶葉 “金山翠芽”、“茅山長青”和“寶華玉筍”等皆為中國名茶。“金山翠芽”獲國家金獎,被列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葡萄已形成葡萄生產基地,“繼生”、“丁莊”葡萄遠近聞名。花卉 有80多個優質花卉品種,是全國重要的出口花卉生產基地。寶華山植被保存較好(自然保護區2080畝,吃不盡的天寧米,燒不盡的華山柴),有124科、352屬、525種,寶華玉蘭尤為罕見;茅山有中草藥750多種,僅《本草綱目》就收錄有380多種。茅蒼朮、太保黃精、彩色苗木等。

礦產資源

句容境內現已探明的礦藏有20多種。金屬礦主要有鉬、銅、金、銀、鐵、鋁、鋅,非金屬礦主要有硫、磷、大理石、石灰石、膨潤土、紅柱石等。礦床點分布廣,儲量大,易開採,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等特點。其中膨潤土礦品位高,儲量達1.5億噸,被列為全國第二大儲區。優質石灰石儲量達20億噸,且含鈣量高達55%以上。此外,還有儲量可觀的黃砂、紅砂等。

人口

句容茅山風景區 句容茅山風景區

1949年人口總數為304663人。1953年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總人口335547人。4年間人口增長30184人,年平均增7546人,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總人口388850人,11年間,有2年(1959年、1960年)人口負4522人,9年增58525人,減去人口負數,淨增54003人,按11年計,年均增4909人。

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總人口547959人,18年間人口增加159107人,年均增8839人。到1985年未,總人口為563749人,3年間人口增加15792人,年均增5264人。

2008年,全市年末常住總人口61.23萬人,比上年增加0.07萬人。年末戶籍總人口57.82萬人,比上年減少0.05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53‰,比上年上升0.35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11.42‰,比上年上升4.6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9‰。
2009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61.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8萬人,比上年未增加0.32萬人;農村人口33.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6萬人,城鄉人口結構比為:1:1.2。
2009年,年末戶籍總人口57.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3萬人;其中:男性29.02萬人,女性28.93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03:1。
2010年年末常住人口61.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8萬人;戶籍總人口58.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3萬人;人口出生率8.97‰,人口死亡率10.3‰,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1.33個千分點。
2011年年末常住人口61.9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2萬人;戶籍總人口58.9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43萬人;人口出生率7.35‰,人口死亡率6.22%。

2012年末常住人口62.2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1萬人;戶籍總人口58.8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07萬人;人口出生率8.57‰,人口死亡率9.61‰。  

2013年,人口總量穩中略增。年末常住人口62.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4萬人;戶籍總人口58.9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萬人;人口出生率7.68‰,人口死亡率6.65‰。

2014年末常住人口62.4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5萬人;戶籍總人口59.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1萬人;人口出生率9.45‰,人口死亡率7.62‰。

2016年末常住人口62.5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8萬人;戶籍總人口59.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8萬人;人口出生率8.01‰,人口死亡率7.25‰。  

轄區內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經濟

綜述

茅山風景區 茅山風景區

句容是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之一,2010年8月,第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句容市位列其中,名列第90位,比第九屆位次前移4位。結果顯示,句容市2009年度中郡指數:R90T2001;競爭力動態:相對穩定;競爭力等級:A+級;縣域相對富裕程度:A+級Ⅰ類;縣域相對綠色指數:A+級Ⅰ類;縣域人文環境等級:A級。

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470億元,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01億元,增長11.4%;固定資產投資304.6億元,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9億元,增長12.8%;實際利用外資2.8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5.18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00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增長10%。  

2016年全年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3.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11億元,增長1.1%;第二產業增加值231.9億元,增長9.5%,其中,工業增加值206.8億元,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218.19億元,增長10.9%。經濟運行質量提高,第三產業快於第二產業1.4個百分點, 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4.2%,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8:47.8:43.4調整為8.8:47.0:44.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81901元,比上年增加6881元。財政收入增速明顯,總收入達117.24億元,同比增長15.18%,其中,全年我市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營改增新口徑)40.48億元,同比增長1.18%,稅占比達89.87%。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0.81億元,同比增長15.3%,高於鎮江市平均增幅0.2個百分點。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城鎮化率達57.06%,比上年提高了1.66個百分點。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躍升至第58位。高質量完成了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登記工作。  

第一產業

句容市已形成了茶葉、草莓、花卉、水蜜桃、葡萄、無花果、茅山老鵝等眾多農副產品基地,逐步形成了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專業化、生態化生產格局。

2014年年完成農業增加值41.5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2%。加快結構調整步伐,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糧食產量逐年增長。夏糧總產達8.30萬噸,增長6.5%;秋糧總產量35.97萬噸,增長1.71%。糧食單產再創新高,達470.4公斤,比上一年增加5.3公斤,增長1.1%。

現代農業紮實推進。新增高標準農田1.4萬畝、高效農業5.5萬畝、設施農業3.6萬畝,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4.5%。新認證“三品”品牌65個,“萬山紅遍”獲國家馳名商標。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家、家庭農場120家,農業規模經營比重達 60.32%。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家,新順福食品公司創成全國主食加工業示範企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創建通過初審,獲得“全國新型農民培訓示範試點縣”稱號,天王鎮創成全國重點林木種苗示範基地,天王有機農業產業園創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戴莊經驗”在全省推廣。

第二產業

句容工業門類齊全,擁有機械、化工、建材、輕工(包括服裝、玩具禮品、五金工具)等傳統產業,並發展起了腳踏車、電子、新材料等新型產業,輕工類玩具出口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在全國也有較高的知名度。

台資企業京陽水泥有限公司,1993年就已落戶句容市的橋頭鎮東側,總投資2.65億美元,是中國最大的外資水泥供應商。香港(艾倫)腳踏車有限公司投資1200萬美元的立大腳踏車(句容)有限公司和台灣都茂集團投資1000萬美元的句容都茂腳踏車有限公司也在句容安家落戶。句容是中國陶瓷玩具出口的重要基地,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產玩具和高檔工藝禮品的公司近百家,輕工玩具類的產品出口量占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

化工產業是句容的支柱產業之一,生產化工產品的企業較多。句容市生產機電產品的企業眾多,機電行業也是重要產業之一。服裝是句容的傳統行業,句容地毯廠的真絲地毯遠近聞名,遠銷美國、台灣等眾多國家和地區。鞋帽和箱包也是句容的特色產品。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2014年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262.17億元,同比增長12.8%;完成工業增加值294.81億元,同比增長13.2%;實現銷售收入1229.28億元,增長10.5%;實現利稅總額123.93億元,增長21.1%。實現利潤總額65.7億元,增長32.1%。工業應稅銷售達到321億元,增長21.8%,增速創三年來新高。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家、銷售億元以上企業12家。新增“兩化融合”示範企業1家、省民營科技企業6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省高新技術產品40個。

民營工業拉動顯著。面對國內外嚴峻經濟形勢的挑戰,我市民營工業科學應對,在逆境中體現較好的適變能力,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穩增長的重要砥柱。2014年全市民營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04.0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3.71%;民營工業產值增速11.15%,外資工業實現產值400.95億元,增長4.67%,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31.77%。

建築業平穩發展。2014年全市建築業企業總產值為85.1億元,比上年增加14.7億元,增長20.9%。其中,自行完成施工產值81.7億元,比上年增加13.9億元,增長20.5%;從建設單位以外承攬工程完成的產值為3.3億元,比上年增加0.7億元,增長26.9%。

第三產業

據統計,到2001年底,全市歷年累計批准落戶三資企業389家,協定利用外資10.3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32億美元。

投資保持較快增長。2014年我市固定資產完成投資258.2億元,增長22.5%,比鎮江市平均速度快0.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01.5億元,增長13.1%,技改投資完成31.5億元,增長43.1%;服務業完成投資156.7億元,增長31.3%。

發展載體實力增強。2014年開發區在全省省級開發區排名躍升至23位,比上一年上升6位。臨港工業集中區創成省級綠色建材科技產業園。邊城路面新材料產業園創成省級科技產業園。91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4.4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53.2%。東昇光電、天工鈦合金等項目投產;可一文化園對外開放,碧桂園歡樂城正式營業;聖諾木業、中華健康園等項目開工建設;華電二期項目獲國家能源局“路條”;抽水蓄能電站項目29個支撐性檔案全部完成,具備上報核准條件。

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市服務業發展步伐繼續加快,對促進經濟的發展發揮了越來越突出的作用。2014年服務業投資增幅快於固定資產投資增幅8.8個百分點。3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內的重大項目有序推進。與此同時,雨潤中央商場、正陽汽配城等一批服務業產業類重大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88.28億元。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 22.06億元,增長9.6%;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32.85億元,增長10.9%;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2.42億元,增長12.2%;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0.07億元,增長18.2%;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28.54億元,增長16.1%;其他服務業實現增加值78.09億元,增長7.8%。

消費品市場運行平穩。2014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1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6.1億元,增長11%;住宿和餐飲業市場實現營業額10億元,增長33.1%。

房地產市場穩中有降。在其他地區房地產受到國家房地產巨觀調控政策的影響,處於低迷狀態下,我市房地產市場仍然堅挺。2014年全市房地產完成投資79.6億元,增長28.4%。房地產施工面積 693.5萬平方米,增長28.6%。房地產銷售面積149.73萬平方米,下降11.1%。

交通運輸

句容市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已經形成。

公路

2014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4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公里。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32129輛。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26556輛(不含本地車輛在句容以外領取牌照的車輛),比上年淨增3709輛,增長13.2%。

鐵路

句容西站 句容西站

主要鐵道線路有滬寧鐵路、滬寧高鐵、寧杭高鐵、滬寧沿江城際高鐵(已於2018年10月開工建設)。

主要火車站有句容西站、沿江高鐵句容站(建設中)。

航運

長江東西流向流經句容北部,擁有一座年吞吐量100萬噸的港口(句容港務處位於橋頭鎮江邊的內河大道河,與長江深水段貫通,承擔煤炭和水泥、砂石等建材的裝卸),句容還緊靠鎮江港和南京港,兩港均屬國際型長江大港。

航空

西去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行程僅29公里,東到上海虹橋機場也僅2個半小時。上海、南京國際機場共有300多條空運航線,直達國際97個城市。

捷運

南京捷運S6號線(又稱寧句線)是南京捷運第一條跨市域的線路,已於2018年12月21日正式開工,計畫於2023年開通試運營,標誌色為杜若色。

捷運S6號線途經棲霞區、江寧區和句容市,線路西起馬群站,向東經麒麟新城,至湯泉西路站後進入湯山新城,由湯山站折向東南,至寶華山站後轉南進入句容城區,南至南沿江高鐵句容站。

捷運S6號線全長43.642千米,其中地下段16.26千米、地面段1.36千米、高架段26.08千米;共設13座車站,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6座;列車初期採用市域B型列車4節編組,預留6節編組,最高運行時速120千米/時。

全線13座車站分別是馬群站、白水橋東站、麒麟鎮站、東郊小鎮站、侯家塘站、湯泉西路站、湯山鎮站、湯山站、黃梅站、寶華山站、楊塘路站、東大街站、句容站。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學校總數50所,招生1.07萬人,在校生4.58萬人,畢業生1.21萬人,幼稚園在園幼兒1.16萬人。學前教育向普惠方向發展,2014年創成省示範幼稚園、優質幼稚園25所,新建、擴建幼稚園5所。義務教育向均衡方向發展,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華陽實小、華陽中學投入使用。高中教育向優質方向發展,三中、實驗高中通過省四星級高中現場評估,高考本二以上達線率47.5%,提高了5.7個百分點。完成校安工程23.1萬平方米。

主要學校有: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句容市第三中學,句容市實驗高級中學,句容市第二中學,句容市實驗國小,句容市白兔中學等。  

科學技術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

2010年年末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04萬人。其中,中級技術職稱以上人員0.67萬人,分別增長3.5%、10.5%。科技創新產出大幅度提升,突破億元大關。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3%,創成“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省智慧財產權示範市”。

201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為1.9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穩中求發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448億元,增長17.6%,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5.5%。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31個,簽訂各類產學研合作協定52項。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家,企業人才科技工作站84家。新增國家“千人計畫”專家5名,引進高層次人才38名。新增授權專利180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9件。躋身省創新型城市試點市。

文化事業

2014年末,擁有文化館(站)11個,博物館1個,電影院4個,圖書館1個,體育場館11個,各種娛樂設施95個。廣播覆蓋率和電視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4年末擁有衛生機構194個,衛生技術人員2349人,醫院床位數1832張。全面實施醫藥價格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加成。紮實推進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改革,最佳化醫療衛生布局,開工建設華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體改造邊城、茅山衛生院。邊城衛生院創成省級示範鄉鎮衛生院。實現血吸蟲病傳播阻斷目標。

2013年嬰兒出生人數為4635人,圍產兒死亡率為2.45‰,孕產婦死亡率為0,出生缺陷發生率2.89‰,衡量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標均控制在國家標準內。全市114個村衛生室全面完成標準化建設任務。市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複評驗收;市中醫院創成二級甲等中醫院。寶華、後白、白兔等衛生院和崇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成省級示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江市年度衛生工作考核中,句容市衛生工作榮獲一等獎;十一個單項評比中有十個單項獲優秀獎。

通信傳媒

笪重光四屏山水畫 笪重光四屏山水畫

句容已成為江蘇省電話市,全市程控電話網路設備先進。

2014年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61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25億元,郵政業務收入1.02億元,增長112.5%;電信業務收入4.49億元。年末擁有郵政局(所)26處;擁有本地電話用戶16.06萬戶,農村電話用戶7.31萬戶。電信消費明顯增加,行動電話用戶達到54.44萬戶,網際網路用戶達到12.35萬戶,增長17.5%。

歷史文化

句容風土人情 句容風土人情

句容有兩千年的建城史,歷史上,因為句容地處“吳頭楚尾”,又因為人口的大量流失與移民的大量遷入,句容的語言十分繁雜,是南京官話與吳語的匯集。不僅南片與北片不同,有的一個村與一個村都不一樣。

風景名勝

句容山明水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市區東南坐落著著名的道教聖地茅山,素有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稱,在東南亞地區享有盛名,為江南歷史名勝,江蘇省甲級風景區,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   。市區西北有我國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其“林麓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被視為四大奇景。江蘇九寨溝瓦屋山、南朝辟邪石刻、赤山湖國家級濕地公園(旅遊度假區)、邊城等旅遊景區聞名遐邇。

2012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3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3億元。  

句容市主要景點
簡介圖片
茅山茅山是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江蘇省甲級風景區,著名的道教勝地。素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稱,素有“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譽,被道家尊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道院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21處重點道觀之一。山中風景秀麗、景點眾多,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其中老子掌中蜂窩天成,被稱為茅山一怪。紀念碑下放鞭炮響軍號成為世界一絕。茅山 茅山
赤山湖赤山湖是國家級濕地公園、休閒旅遊度假區,境內一山一水,山水相依。赤山海拔228.9米,面積4.2平方公里,“赤山映雪”為古“金陵八景”之一。赤山湖為秦淮水系發源地之一,被譽為南京都市圈最大的“天然氧吧”,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等珍禽近年來也頻現湖中。赤山湖 赤山湖
寶華山寶華山是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享有佛教“律宗第一名山”之美譽。其“林麗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騰”為四大奇景。寶華山 寶華山
瓦屋山瓦屋山有江蘇“九寨溝”之美譽,以原始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展示著自然、淳樸之美。後更名九龍山。瓦屋山 瓦屋山
南梁蕭績墓石刻辟邪石刻俗稱“石獅”,為全國同類石刻之首。南梁蕭績墓石刻,位於句容城西石獅溝。南梁蕭績墓石刻 南梁蕭績墓石刻

著名人物

煉丹師葛洪 煉丹師葛洪

句容著名人物有: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書畫家周文矩;清代書畫家笪重光;江蘇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李雲峰;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管理工程專業碩士、天津大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專業博士魏家福;“薛氏六法”創始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宣畫院網上畫院院長薛宣林等。

榮譽稱號

榮獲時間榮譽稱號
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14年全國文化先進縣(市)
2018年,2010年,2009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 
2009年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2008年江蘇省全面小康縣
2007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2007年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2006年國家衛生城市
2003年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市
2003年全國民間藝術之鄉
2003年中國草莓之鄉
2002年江蘇省文明城市
2001年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01年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2001年,1998年江蘇省雙擁模範城
1996年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
1995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
參考資料來源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鎮江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丹徒區京口區潤州區鎮江新區
縣級市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