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藝術

古箏藝術

古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它就盛行於陝西、甘肅一帶,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書秦始皇時,曾描述了民間箏歌的生動場面:“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乎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茲後,箏常常因之而被稱為“秦箏”了。

古箏藝術的歷史變遷

1紅木21弦熊貓箏

古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它就盛行於陝西、甘肅一帶,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書秦始皇時,曾描述了民間箏歌的生動場面:“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乎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茲後,箏常常因之而被稱為“秦箏”了。

據古文獻記載,箏最早為“五弦築身也”,一般認為箏是由早期的五弦發展為漢代十二弦,進而為隋唐十三弦箏,明代增至十四,十五弦,到近代才出現了十六弦乃至現代的二十一至二十六弦箏。近年江西貴溪春秋崖墳群出土了倆張十三弦箏,彌補了文獻記載的不足,表明古箏早已傳入中國南部。可見十三弦箏並非產生於十二弦箏之後,而是早就與之並存。

早期箏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彈唱的箏歌。隨著漢代相和歌的興起,古箏藝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並逐步發展為六七種絲竹樂器耕相迭奏,歌手擊節唱和的形式。

箏的種類

1老紅木21弦嵌骨箏

箏有傳統箏和改革箏之分。

按用弦數量而區分的傳統箏有:十二弦箏、十三弦箏、十四弦箏、十五弦箏、十六弦箏。河南傳統十六弦箏,面板弧度大,箏體長。廣東傳統十六弦箏體短小。歷史上各傳統箏主要用絲弦,清朝中葉開始用銅弦。

改革箏的種類有:上海二十一弦箏、廣州十八弦箏和二十一弦箏、蘇州二十一弦箏、北京二十一弦箏。

改革的轉調箏有:

(1)移碼式踏板轉調箏,由瀋陽音樂學院研製。在轉調部分,採用踏板式移碼轉調 。

(2)箏首對位頂壓截弦轉調箏,由廣州音樂學院和汕頭樂器廠研製。箏的轉調部分,是通過腳踏音健,使棘輪擺片傳動部分按變音轉調的需要,分別進行運動,(升高半中降低半音),推動對位頂壓載弦部分進行頂壓,以達到截弦變音快速轉調。

(3)營口十五弦腳踏式轉調箏和二十一弦按鍵張力轉調箏。這兩種轉調箏在全國相當流行。轉調部分採用腳踏(或手按)機械,變換弦的張力,改變音高,從而達到轉調的目的。腳踏轉調箏可轉十二個調。手按轉調箏有兩種,分別可轉五個或十二個調。

(4)蝶式箏,由上海音樂學院研製。它的外形如蝶。箏體猶如兩個箏並在一起,採用一個共鳴體。在五聲音階定弦的某些弦距之間增加了半音或變化音。還裝有弦鉤,以改變某些定弦音的音高。

(5)品式截弦變調箏,由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研製。在各有效弦長之內設定半音品位,變調時利用弦鉤將琴弦按中品格之上。

(6)蘇州二十六弦腳踏截弦轉調箏,由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研製。在轉調部分,採用腳踏式岳山截弦轉調,通過踏板的變化,使前岳山的部分位置變化,達到轉調的目的。

除以上介紹的箏外,還有一種軋箏。歷史上最早的記載見於宋代陳煬《樂書》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軋箏,以竹捫其瑞而軋之,因取名焉。"軋箏流傳到現代,在廣西、福建、河南、河北、山東均有所見。廣西壯族民間樂器"七弦琴"和福建"文枕琴"等都是類似軋箏的樂器。

箏的流派

1小葉檀竹筒銀絲極品箏

自秦、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說唱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有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內蒙箏六個派系,其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河南箏:由秦箏傳入河南和當地民間音樂「鄭衛之音」融合發展成為後世有名的中州古調。在傅玄《箏賦.序》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曲高和寡,妙技難工",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

1小葉檀素麵極品箏

山東箏:多和山東琴書、民間音樂有直接聯繫。曲子多為宮調式,以八大板編組而成。其演奏風格純樸古雅 

潮州箏:流傳於廣東潮州一帶,音樂結構特殊,鏇法別具一格。它以其右手的流暢華麗、左手按滑音的獨有加花奏法,變化細膩、微妙而獨具一格。主要曲調有《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其中《重六》調樂曲比較委婉;《輕六》調樂曲清新明快;《活五》調樂曲纏綿悲切,律調很有特點。

客家箏:即廣東漢樂箏曲,是廣東優秀傳統音樂之一。廣東漢樂的歷史源遠流長。相傳它是在晉安帝九年(公元405年)至宋亡前後一段漫長的歷史時期中,隨著中原一帶人民多次南遷而流行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如廣東東部地區包括梅州、惠州、韶關地區部分區縣,以及江西、福建、台灣部分地區和國外華僑居住的地方。廣東漢樂的古箏演奏有久遠的歷史,它是以《漢皋舊譜》(即漢調音樂)為主要依據,受當地風格及方言影響而形了文靜含蓄的風格。

江浙箏:即武林箏,流行在杭州一帶。與江南絲竹有著密切的聯繫,其樂曲以移植琵琶曲為多。

內蒙箏:只有10弦,多半用來為民歌和牧歌伴奏。

箏的構造

1

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它的外形近似於長箱形,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於平面。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箏腳。在木製箱體的面板上張設箏弦。在每條弦下面安置碼子,碼子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整音高音質

箏的品種不一,構造也不盡相同,下面介紹的是一種二十一弦箏的構造。

箏主要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岳山、碼子、琴釘、出音孔和箏弦等部位組成。箏的優劣取決於各部分材料質地及製作工藝的高低。

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在共鳴體內有音橋,呈拱形,它除了共鳴效果的需要外,還起著支撐的作用。共鳴體的質量和結構對箏的音響影響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質乾而松的梧桐木來製作。也有人試用白松製作。蒙族箏的面板用楊木製成。
「底板」用梧桐木製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質木料製作。領導作用。
「箏邊」也稱邊板,即箏的側幫。箏有兩個箏邊,靠近身體的一側稱為內箏邊,另一側稱為外箏邊。箏邊一般用木製成,也有用水曲柳、紅木或其他雜木製成。還有試用楓木製作。
「箏頭」用木、紫檀或其他較堅實的木料製成。箏頭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來固定(也有的箏的箏頭是固定琴釘的)。在箏頭的側面有一個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個音窗,供出音之用。箏頭因與共鳴體相通,這樣就擴大了共鳴的範圍(也有的箏,箏頭與共鳴體是不相通的)。
「箏尾」它主要用於安裝琴釘。此處在造型上也起著與箏頭對稱平衡的作用。
「岳山」也稱木樑或山口。用木或其他木料製成。在箏上有兩個岳山:一個在面板與箏頭連線處,叫作前岳山;一個在面板與箏尾連線處,叫作後岳山。岳山隨面板的前後圓弧而自然成彎弧形,與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後岳山也有用S形的(縮短了高中音區的碼處弦長。岳山起著載弦的作用,也起著某些傳遞聲音的作用。岳山與碼子高度的比例關係到音準以及音色,定調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用恰當的比例才能使箏的發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岳山上端鑲有一條骨片或銅絲,以使發音悅耳。
「碼子」也稱柱,或稱雁柱。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一般用木製作,也有用紅木、牛骨、塑膠、象牙製成的,以木的效果為佳。在桅木上還鑲有一個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穩固箏弦。每個碼子支撐著一根弦,共有二十一個碼子。在演奏時,弦的振動由碼子傳遞到面扳,再通過共鳴體而發也音樂的效果。碼子可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碼子有時也稍作前後移動,以適當調整音質。
「琴釘」也稱肖子。它用於上弦,調整弦的鬆緊,控制音的高低。箏的琴釘也有用鋼琴肖釘代替的,或用硬質木料製成弦軸上弦的。
「出音孔」箏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在箏頭側面有一個,底板上有兩個(一個在底板的中部,一個在底板接近箏尾處)。出音也的位置、形狀和大小關係到音色、音量。
「弦」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箏的最低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箏的最高音。在用弦上,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將銅絲弦、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由於用途、風格和習慣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鋼絲弦為主,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也有以尼龍纏弦為主,適當配置鋼絲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弦的。鋼絲弦音色明亮,纏弦音色渾厚。
說明:在制弦專業上,把鋼絲弦稱為裸弦(裸弦是與纏弦相對而言的),把有外包纏皮的弦稱為纏弦。纏弦的弦蕊,一般採用鋼絲弦做蕊。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統音樂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