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803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奧古斯特親王副官。1806年10月隨親王參加奧爾施泰特會戰時,被法軍俘虜,翌年底獲釋。1809年初調普軍總參謀部工作,任總參謀長兼軍事改革委員會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辦公室主任,協助沙恩霍斯特從事軍事改革。1810年秋任軍校教官,並為王太子講授軍事課。1812年春,主張聯合俄國抗擊法國,因不滿普魯士國王同拿破崙一世結盟而辭職,轉到俄軍,在騎兵軍和步兵軍司令部中任職。1814年回歸普軍。翌年任G.L.布呂歇爾軍團第三軍參謀長,參加利尼會戰。1818年5月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9月晉升為少將。任校長職12年,潛心研究戰史和從事軍事理論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監察部監察。1831年5月任駐波蘭邊境普軍參謀長。同年11月卒於布雷斯勞。克勞塞維茨去世後,他的妻子於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共10卷,1~3卷為《戰爭論》,其餘為戰史著作。 法國大革命、歷次拿破崙戰爭和19世紀初歐洲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對於克勞塞維茨世界觀、軍事觀的形成,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克勞塞維茨雖然對法國大革命持反對態度,但他同時也清楚地看出了這次革命在軍事上引起的根本性變化,並對封建主義軍事理論進行了尖銳的抨擊。
可是,克勞塞維茨的觀點仍是資產階級的中庸思想:在進步的觀點中夾雜著反動思想、普魯士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克勞塞維茨觀點的理論基礎是德國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他以這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為指針,在資產階級軍事科學中首次對戰爭和軍事學術等一系列現象的相互聯繫和發展作了分析。
克勞塞維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間所發生過的130多次戰爭和征戰,撰寫了論述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戰爭、路易十四戰爭、菲特烈二世戰爭、拿破崙戰爭、1812年衛國戰爭、1813年德意志解放戰爭等許多軍事歷史著作。克勞塞維茨的主要著作是《戰爭論》。
《戰爭論》
《戰爭論》的結論是:“戰爭是政治的工具;戰爭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的特性,……戰爭就其主要方面來說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這裡以劍代表,但並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律進行思考了。”對於克勞塞維茨的這一論點,列寧曾給予極高評價。列寧稱他為“一位非常有名的戰爭哲學和戰爭史的作家”。 然而,作為唯心主義者的克勞塞維茨,把他國家的政治視為整個社會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發展動力就是階級鬥爭。他認為戰爭只不過是對外政策的繼續,而沒有認識到戰爭同對內政策的聯繫,把政治與經濟、政治與社會制度、政治與階級鬥爭割裂開來。由於他沒有揭示出戰爭的社會性質和階級本質,所以在他論述具體戰爭時,就無法闡明戰爭的侵略性或正義性。
克勞塞維茨認為“每個時代均應有其特定的戰爭”,軍事學術的變化是由“新社會條件和社會關係”引起的。這些判斷是正確的。但他並不理解究竟是什麼決定了軍事學術的發展,所以他對這一點的解釋是相當矛盾的。
克勞塞維茨在研究軍事學術理論及其組成部分--戰略學和戰術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對軍事學術中的“永恆的原則”,認為戰爭現象是不斷發展的。同時,他又否定在軍事發展上存在規律性,並且斷言“戰爭是一個充滿偶然性的領域,是一個充滿不確實性的領域”。
克勞塞維茨是第1個在西方軍事科學中明確提出了交戰、戰局乃至整個戰爭的一些實施原則: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儘可能的兵力於主突方向;發揮軍事行動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堅決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戰果。
克勞塞維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勝作用,這也是他對軍事理論的重大貢獻。克勞塞維茨認為,主要精神力量是: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於克勞塞維茨沒有弄清戰爭的社會本質和民眾在戰爭進程中、戰爭結局中的決定性作用,過分地誇大了統帥的作用,因此他就無法認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克勞塞維茨死後出版的著作,構成了西方軍事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完整階段。後來的西方軍事思想家甚至利用克勞塞維茨一些矛盾的觀點,為軍事思想中的反動論點進行辯護。西方把克勞塞維茨捧為“空前絕後的軍事經典作家”,大肆宣揚克勞塞維茨關於誇大個人作用和認識戰爭充滿偶然性因素的觀點,特別是鼓吹他那種有關戰爭殘酷無情的思想,為強者國家有權採用最野蠻的武力方式作辯護。
這些觀點在德國反動軍隊中,特別是在法西斯專政時期盛行。一些現代西方思想家仍然推崇這些觀點,竭力證明,帝國主義集團挑起和進行的戰爭和武裝衝突,與剝削階級的侵略政策毫不相干,並且把這些戰爭說成是“全民”的戰爭,甚至美化為“革命”的戰爭。現代帝國主義軍事思想界竭力使克勞塞維茨理論遺產中的錯誤論點,適應他們今天的需要,這就證明了西方軍事思想的局限性。
戰爭態度
一、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就如同一條變色龍,每一次戰爭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變萬化,各不相同。但戰爭的暴烈性,戰爭的蓋然性和偶然性卻是其根本屬性之一。從戰爭與政治的關係看,政治是戰爭的母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把戰爭看成獨立的東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為政治服務的。軍事觀點必須服從於政治觀點。任何企圖使政治觀點從屬於軍事觀點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戰爭爆發之後,並未脫離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劍代筆的政治。 二、戰爭的目的就是消滅敵人。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的政治目的即是消滅敵人,而消滅敵人必然要通過武力決戰,通過戰鬥才能達到,它是一種比其他一切手段更為優越、更為有效的手段。消滅敵人包括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兩個方面。當然,消滅敵人並不意味著蠻幹。有勇無謀的硬幹,不僅消滅不了敵人的軍隊,反而會使自己的軍隊被敵人消滅。
三、戰略包括精神、物質、數學、地理、統計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軍事行動中的作用。物質要素指軍隊的數量、編成、各兵種的比例等。數學要素指戰線構成的角度、向心運動和離心運動等。地理要素指制高點、山脈、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響。統計要素指一切補給手段等。克勞塞維茨認為,“這些要素在軍事行動中大多數是錯綜複雜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據首位,影響戰爭的各個方面,貫穿於戰爭始終。“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鋒利的刀刃。”
四、戰略戰術的基本原則。克勞塞維茨認為,數量上的優勢在戰略戰術上都是最普遍的制勝因素。雖然在實際作戰時,通常不可能處處形成優勢,但必須在決定點上通過巧妙調遣部隊,造成相對優勢。一切軍事行動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為基礎,才能取得優勢地位,使敵人陷入混亂和喪失勇氣,從而成倍地擴大勝利的影響。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優勢兵力。用於某一戰略目的的現有兵力應同時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於一次行動和一個時刻最越好。會戰是戰爭的真正重心,由幾個戰鬥所形成的大規模會戰能有效地消滅敵軍,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級將領應當重視這種雙方主力之間的戰爭,視其為挫敗敵國交戰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戰爭中的攻防。克勞塞維茨認為,進攻和防禦是戰爭中的兩種基本作戰形式。二者是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整體為防禦,局部可能為進攻。進攻中含有防禦因素,防禦中也含有進攻因素。進攻可轉變為防禦,防禦也可以轉變為進攻。一般說來,防禦有離自己的兵員和物資補給地較近,能依靠本國民眾的有利條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極據守。進攻具有“占領”這一積極目的,並通過占領來增加自己的作戰手段。
六、要積極向戰史學習。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理論是成長於戰爭經驗土壤里的果實。戰史是最好的、最有權威、最能說服人的教師。戰爭理論和原則的提出,應當在研究戰史的基礎上進行。當然,戰爭理論也要隨著時代和軍隊的變化而變化,要適應特定國家的需要,具有時代的特點。
歷史評價
克勞塞維茨把戰爭比作一條“變色龍”,認為每個時期的戰爭都不同於以往的戰爭。它的基本色彩包括三個方面,即戰爭要素的暴烈性,蓋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動,戰爭作為政治工具的從屬性。戰爭的這三個方面是克勞塞維茨探討戰爭問題的出發點,是他提出“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形態的根據。戰爭要素的暴烈性是把戰爭放在純概念的抽象領域中得出的。他把戰爭看作是兩個人搏鬥的擴大,因而戰爭是一種暴力行為,所追求的目的是打垮對方。這就是所謂“絕對戰爭”形態。但現實中的戰爭是各式各樣的,阻礙絕對戰爭形態實現的原因之一,是戰爭的蓋然性和偶然性在起作用。戰爭是由具體的國家、統帥和人進行的。人有堅強的人,也有軟弱的人,有始終如一的人,也有不徹底的人。此外,戰爭中還存在著情況不明等困難。克勞塞維茨把戰爭中人的這種不徹底性及情況不明等困難,稱為“阻力”。在阻力重重的情況下,蓋然性和偶然性就有了充分的活動餘地。在現實的戰爭中,作戰一方可根據對方的特點和狀況,按蓋然性推斷對方的行動,從而確定己方所需使用的力量,而不必追求極端。偶然性又使戰爭充滿了機遇、幸運和不幸,所以戰爭十分近似賭博。絕對戰爭形態不能實現的另一個原因,是戰爭作為政治工具的從屬性在起作用。任何戰爭都有政治目的,所追求的政治目的如果不大,對方的反抗不會太強烈,那么自己需要使用的力量也不會太大,反之亦然。因此,戰爭的政治目的既是衡量使用力量多少的尺度,也是衡量戰爭激烈程度的尺度。戰爭是暴力行為,因而在戰爭中要準備流血犧牲,任何仁慈、怯懦的觀點都是有害的;戰爭像一場賭博,充滿蓋然性和偶然性,因而冒險精神和統帥的天才大有用武之地。 克勞塞維茨指出,戰爭從屬於政治,是政治的工具,因而統帥應具有政治頭腦,應正確地認識他所從事的戰爭,正確地使用這一工具。政治是孕育戰爭的母體。由於發動戰爭的動機不同,產生戰爭的條件不同,戰爭必然是各不相同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把戰爭看作是獨立的東西,而應看作是政治的工具。在使用這種工具時,必須了解其特點,使戰爭的進程同政治意圖相符合,使政治要求同戰爭手段相適應。政治不能向戰爭提出戰爭所不能實現的要求。他一再強調,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軍事觀點必須服從政治觀點,任何想使政治觀點從屬於軍事觀點的企圖都是荒謬的。戰爭在爆發之後,並未脫離政治。政府之間的政治交往並不因戰爭而中止,只是用另一種手段來繼續。也就是說,“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爭論》第1卷第43頁,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譯,商務印書館,1978)戰爭就其主要方面來說就是政治,當然不是書寫外交文書的政治,而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劍代筆的政治。
克勞塞維茨認為,在戰爭中,最終解決問題的是戰鬥,是流血。戰爭中追求的目的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打垮敵人,消滅敵人軍隊,占領敵國領土,入侵敵地區,待敵進攻等。達到這些目的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戰鬥。所謂戰鬥,就是消滅敵人軍隊。消滅敵人軍隊,不僅指消滅敵人的物質力量,還包括摧毀敵人的精神力量。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消滅敵人軍隊要付出較大的代價,冒較大的危險,但它具有較大價值,因而是值得的。消滅敵人軍隊同保存自己是實現同一意圖的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統帥可以運用各種方法,利用敵人的弱點達到媾和的目的,避免大的衝突和流血,但必須有充分的根據和成功的把握,並為此做好戰鬥準備。
世界著名軍事家
本任務是盤點需要協作的一些世界軍事家的人名詞條,有的需要添加摘要或信息模組,有的需要創建或協作內容,歡迎大家一起整理、完善這些詞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