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杯

勸杯既可以指古代飲酒風俗,即在請人飲酒時用勸杯來勸酒,也可以是酒杯名,專用於敬酒或勸酒,體積較大而製作精美,是一種有長頸可執持的酒杯。

勸杯
拼音:quan bei
解釋:1.古代飲酒風俗,即在請人飲酒時用勸杯來勸酒  2.酒杯名。專用於敬酒或勸酒,體積較大而製作精美,是一種有長頸可執持的酒杯。

典故:

《金瓶梅》第二回,武松因其嫂潘金蓮水性楊花,想借飲酒勸武大留心。“酒至數巡,武松問迎兒討付勸杯,叫士兵篩了一杯酒,拿在手裡,”勸武大飲酒。勸杯有時亦可以不用來勸酒,直接作為飲酒的杯子。《醒世姻緣傳》第二回,珍哥與晁大舍飲酒,”丫頭拿了四碟下酒的小菜,暖了一大壺極熱的酒,兩隻銀鑲雕漆勸杯,……擺在臥房桌上。”
製作勸杯的材料,大多為陶瓷的,有的在上面塗漆、雕花。也有權豪巨富之家是用玉來磨製。如《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中的鹹安郡王,因朝廷賜給他一領團花繡戰袍。他便找出一塊透明的羊脂玉,問匠人能做一件什麼來回獻與皇帝。其中一個說:“好做一副勸杯。”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人事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