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土送馬

拜土送馬

舊時風俗把祭祀時拜謝土神,焚燒紙馬稱為拜土送馬。紙馬,即甲馬。

文獻記錄

《天香樓偶得》:“俗於紙上畫神佛像而祭賽之,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憑依,似乎馬也。”古時祭祀用牲幣,後演變為用偶馬(即木馬)。唐王璵以紙為幣,用紙馬以祀鬼神。後世紙上畫神像,塗以彩色出售。祭祀完畢即焚之,謂之紙馬。另外還有人認為,昔日畫神於紙,皆畫以為乘騎之用,故稱紙馬。《宋史·禮志》二七載契丹賀正使為本國皇后成服後,有焚紙馬、舉哭事。舊時還把專門出售冥器的商店稱為“紙馬鋪。”
紙馬紙馬

歷史典故

《金瓶梅》第五十三回,“大姐道:‘叫你拜土送馬去’”。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人事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