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創新能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經濟競爭的核心;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青少年時期是人的個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創新意識形成與創新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中國青少年學生應試能力強,但動手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較差。在加強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中不僅考慮價值取向、教育改革、物質保障、社會機制及人文環境因素,而且應遵循個性化、系統性、實踐性和協作性原則,採取科學的對策探索嘗試。

思想淵源

江澤民江澤民

我國上千年的教育發展史,閃爍著一些簡單而樸素的創新能力培養的思想和方法。例如,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經》中提出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創造思想;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思想。1919年,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創造”引入教育領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養具有“創造精神”和“開闢精神”的人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國家富強和民族興亡有重要意義。1998年11月24日,江澤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亞科學城會見科技界人士時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以此次講話為契機,我國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在教育界引發了一次對創新能力的內涵、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討論。

基本內涵

一個創新能力強的人,不僅要有良好的發散思維能力,還要有對事物持之以恆的忍耐力,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使二者有機結合的綜合能力。這正如一位學者所說的:"既要異想天開,又要腳踏實地。" 創新能力和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特徵是分不開的。創新能力強的人總做出一些一般人所認為"不可思議"的特殊行為,這些"特殊行為"就是他們個性心理特徵的體現。
綜觀近十年的研究成果,雖然國內學者對創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們對創新能力內涵的闡述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以張寶臣、李燕、張鵬等為代表,認為創新能力是個體運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等,產生某種獨特、新穎、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它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創新思維。第二種觀點以安江英、田慧雲等為代表,認為創新能力表現為兩個相互關聯的部分,一部分是對已有知識的獲取、改組和運用;另一部分是對新思想、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與發明。第三種觀點從創新能力應具備的知識結構著手,以宋彬、莊壽強、彭宗祥、殷石龍等為代表,認為創新能力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工具性知識或方法論知識以及綜合性知識四類。上述三種觀點,儘管表述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能將創新能力的內涵解釋清楚。

意義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創新能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經濟競爭的核心;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創新能力,便不會有今日人類的文明,可能還同猩猩它們一起還過著鑽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果愛因斯坦,愛迪生等人沒有創新能力,他們何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與收穫,如果一個人不具備創新能力,可以說是庸才;如果一個民族沒有了創新人才,那么它便是一個落後的民族。
青少年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和未來文明的真正財富,將越來越表現為人的創造性。(1)知識激增,需要新一代學會學習;(2)科技革命,需要新一代革新創造;(3)振興中華,需要新一代開拓前進 。 二、培養青少年的創新能力,是未來社會生產的特點所決定的。3.培養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對於我國具有更重大的意義,我國要到2050年左右趕上或超過世界已開發國家,成為具有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宏偉的計畫需要這一事業的繼承者,必須具有創新精神。(4)智力潛能,需要教育者去系統地開發。

發展狀況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少數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無可置疑的現實是,我國創新能力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較大。根據2001年的有關分析數據,中國在49個主要國家中,科技創新綜合能力處於第28位,也就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如果中國2020年要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意味著要從當前的水平再前進10位,進入世界前20位。目前,中國的科技人力資源達到3850萬人,名列世界第一;研發人員109萬人,名列世界第二。這是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任何國家無法比擬的最可寶貴的資源。有資料分析表明,中國學生應試能力強,但動手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較差,與美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學生也存在明顯的差距。

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

影響因素

客觀因素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中國傳統文化長期以來形成的民族心理“積澱”。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崇尚“中庸”之道,講究“人道合一”,孔夫子更強調“述而不作”。古訓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民諺有“槍打出頭鳥”之稱。幾千年代代相傳,形成我們民族過於求穩趨同,不敢求異冒險的心理“積澱”。封建社會的思想雖經“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思想啟蒙運動的有力衝擊,但仍根深蒂固。後來“文化大革命”的爆發和“兩個凡是”的出籠就是其極端的表現。中國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在家要聽家長的話,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在單位要聽領導的話,於是,服從聽話就成了他們做人的基本準則,缺乏一種創造的內在衝動,缺乏一種大膽質疑的批判思維。
現行應試教育模式存在嚴重缺陷。我國現行的應試教育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既是傳統科舉教育的“現代版”,又是原蘇聯教育模式的“中國版”。這種教育模式曾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富有犧牲精神的人才,創造過無數的成功和輝煌,但也存在著嚴重缺陷:一是評價體系是靜態的應試指標。對教學效果和學生能力的評價考核採取規範性評價方式,通過標準性、規範性的試捲來考核評價具有能動性和創造力的教師和學生,從而抹殺了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二是教育方式採取灌輸式。教師整堂課講解,學生一字不拉地速記,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學生不能隨便提問表示異議。這種上課方式缺乏信息反饋和民主氣氛,灌輸有餘,啟發不足。三是學習方式是以記憶為主。學生對教師講解內容的消化方式是記憶,被強迫讀死書,死讀書,複製有餘,創新不夠。同時,青少年在參加工作前基本上是在校園內度過,沒有涉足真實的社會,學習和實踐從根本上脫節。這種教育模式,造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殘酷競爭,使我們的學生既缺乏創造性的培養,又缺乏一種與人合作的精神。
鼓勵青少年創新的物質條件和社會機制尚不完善。在美國,青少年學生三分之一的課程是在博物館上的,天文館圖書館都是他們學習的好去處,還有電腦網上教學。據報載,美國目前12歲以上的少兒都會操作電腦,上網際網路,被稱為“網上一代”。而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尚處於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業主要是在教室里由老師傳授。專家估計,在基礎教育手段和載體方面,我們已經落後美國至少50年。教育和知識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滯後無疑會大大影響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論是政府和學校,還是社會和家庭,對青少年一代的培養都面臨教育目標重新定位、教育方式重新選擇,教育效果重新評估等問題。這些深層次的問題不解決,鼓勵青少年創新的激勵機制和社會環境就難以形成。
社會因素

從社會系統和青少年生活的具體社會環境看,影響青少年創新能力的社會因素,大致可以分為社會政治上層建築因素、社會經濟基礎因素、社會文化觀念因素和社會環境交往因素。
社會政治上層建築對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影響。古今中外的歷史早已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條不易的真理民主和諧穩定的社會政治生活環境,既是知識分子、青少年人才健康成長、發揮積極作用的政治基礎,也是社會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育、發展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基本前提。如果一個社會沒有“既有自由,又有紀律,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那么它就會失去生機和活力,就要落後於不斷發展的時代,甚至被世界潮流所淘汰。只有政通人和,發展和保持民主和諧穩定的社會政治生活環境,才能為青少年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基本的社會政治前提。
社會經濟基礎對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影響。“人們從事的一切活動。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就創新活動的條件而言,經濟因素在根本層次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經濟基礎是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社會條件和物質利益動因。

創意比賽創意比賽

社會文化觀念對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影響。現代的文化觀已經超越了僅僅把文化簡單地看作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階段。社會文化作為人類社會持久性活動及其成果的靈魂和精髓,與社會經濟、政治三位一體,構成社會的有機系統和基本結構,以物質資源的高消耗為基礎的粗放型經濟成長方式的日益轉變和以知識、科技、信息、教育為基礎的知識經濟的興起,標誌著人類社會真正的文化時代的來臨。具有高度凝聚力和科學創新精神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是青少年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社會文化基質和內在精神動力。
社會文化交往環境對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影響。人是社會動物,人的一切活動都不能單純地解釋為個體的活動,而是與其所生活存在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空間時刻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單個人的活動也反映著社會的影響,具有社會活動的意義,受到內在和外在的社會規則、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約束、激勵和推動,受到其他社會成員的互動影響。人的活動是社會互動的表現形式,所以,青少年所置身其中的社會整體的科學文化素質特別是創新素養的生長發育的現實狀態,以及生活於其中的具體社會文化環境和交往情境,就成為青少年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社會條件或制約因素。
主觀因素
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許多學生進入大學後給自己將來的奮鬥目標定位不夠準確,往往僅滿足於畢業後能找個好工作或是考取研究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的激發。正上學的青少年,他們幾乎將所有可利用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課本知識上,完全成了“為了考試而學習”,忽略了自己在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相當淡薄,更談不上創新欲望了。
缺乏創新興趣。當代青少年學生的興趣往往隨著時間、環境、心情而變化,對創新感興趣的不多,更缺乏創新所需要的深度和廣度,這對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很不利的。
思維慣常定勢在長期的思維實踐中,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所慣用的、格式化的思維模式,當面臨外界事物或現實問題的時候,就會不假思索地把它們納入特定的思維框架,並沿著特定的思維路徑對它們進行思考和處理,這就是思維的慣常定勢。它具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它的形式化結構,二是它的強大慣性。青少年雖然尚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思維最少束縛,但隨著知識的不斷增加和閱歷的日益豐富,存在於頭腦中的認知框架將逐步模式化、固定化,進而弱化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影響青少年創新能力的發展。正如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所說:“妨礙人們學習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
對科學的崇尚意識與參與行為之間存在較大反差。不可否認,部分青少年是具有創新動機的。他們對創新有一定的認識,也希望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產生新思想與新理論,但他們對科學的崇尚意識與參與行為之間卻存在著很大反差。一方面他們在認識上追求創新,體現出了比較積極主動的精神狀態;而另一方面,他們在行動上卻遲遲不能落實,主動作用發揮不夠,投身實踐的勇氣和能力欠缺。

培養原則

北京創造學會年會北京創造學會年會

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抉擇,又是青少年自身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涉及價值取向、教育改革、物質保障、社會機制以及人文環境等方方面面,只有對症下藥,多管齊下,綜合治理,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應遵循四條基本原則:

個性化原則
每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不同於他人的現實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說,個性化就是創造性的代名詞,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因此,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必須遵循個性化原則,因材施教,重在激發青少年的主動性和獨創性,培養其自主的意識、獨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確立教育的個性化原則,首先要走出思想認識上的誤區。要從“將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對立起來”的誤區中解放出來,從“將全面發展理解為平均發展”的誤區中解放出來,正確理解馬克思關於全面發展的理論;要從“對教育平等”的錯誤理解中擺脫出來,承認差異,發展差異,鼓勵競爭,鼓勵冒尖,不求全才,允許偏才、奇才、怪才的生存與發展。其次要從小培養和強化青少年的自主意識和獨立人格。家長和教師都要徹底改變“聽話就是好孩子、好學生”的陳腐觀念,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和學生,鼓勵他們大膽質疑,逢事多問一個“為什麼”“怎么樣”,自己拿主意,自己作決定,不依附,不盲從,引導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自信心、想像力和表達欲,使他們逐步養成自主、進取、勇敢和獨立的人格。第三要因材施教。所謂因材施教,就是針對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體情況施行不同的教育。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欲,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勤思考,多討論,在所有的環節中把批判能力、創新性思維和多樣性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努力創造一種寬鬆、自由、民主的“教學相長”的良好氛圍。
系統性原則
所謂系統是由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以一定結構組成的,具有一定整體功能的有機整體。根據一般系統論原理,一方面,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是一個包括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方法等諸要素的有機整體,絕不能割裂開來;另一方面,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參與,封閉式的教育是沒有出路的。系統科學理論為我們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提供了方法論的啟示和指導。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目前需要解決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具有先導性作用。我國現行的應試教育模式已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儘快實現從應試教育向以培養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轉變。深化教育改革,最關鍵的是要把教育建立在市場機制的基礎上,使教育面向市場,適應市場要求。要以市場對勞動者需求的變動,調整教育的方針、內容;用市場來配置教育資源,調整、集中、重組現有的教育資源,促進產學結合,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增加新的教育投入;改革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依靠市場機制調整教師與其他職業工資及教師內部工資的對比關係,提高教師隊伍質量。二是要儘快在全社會建立激勵青少年創新的價值導向機制。社會價值取向具有激勵和約束兩方面作用。個人能力的發展方向如果與社會的激勵方向一致,則可以達到較高的速度,並受到援助和尊重;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一定要建立鼓勵探索、冒險、質疑和創新的激勵機制,包括社會激勵、市場激勵和政府激勵,形成新的價值導向。三是要加速以青少年活動中心博物館、天文館、圖書館等為主體的知識基礎設施建設和以多媒體電化教學為標誌的教育技術現代化進程,為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提供有效載體和物質保障。
實踐性原則

北京創造學會年會北京創造學會年會

實踐是人所特有的對象性活動,是人類的存在方式。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改造自然,不僅僅是改變自然物的形態,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貫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質力量,使其從“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從而創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運動不可能產生的事物。實踐分化世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按照人的樣子來組織世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集,第24頁)和創造世界的過程。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無論是培養的目的、途徑,還是最終結果,都離不開實踐。遵循實踐性原則,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堅持創新是一種創造性的實踐,堅持以實踐作為檢驗和評價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唯一標準。
協作性原則
所謂協作是指由若干人或若干單位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務。青少年的創新能力不只是跟他們的智力因素有關,非智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創造潛能的發揮。個性品質中的協作特徵就是這樣一種因素。許多教育界人士曾經反覆呼籲,目前我國獨生子女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不善於合作與交往。世界國民教育的主鏇律也已經從培養兒童“學會生存”轉變成了培養兒童“學會關心”。有人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工作態度與方式進行了全面分析,發現在1901年到1972年期間286位獲獎者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因為與他人合作進行工作而獲獎。相比之下,未獲獎的科學家中,只有很少的人與別人進行積極的合作。這個結果顯示,與別人一道工作可以增加創造性。有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讓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在一生當中涉足科學技術的各個方面。要想在現有的科學技術的基礎上有所創造,就必須學會與別人進行“信息共享”。由此看來,人的創造性既是一種個人化的品質,也是一種社會化的特徵。培養青少年的協作精神,首先要從小培養他們樂觀、豁達、開朗的性格,學會與人相處、關心他人。其次是要多讓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集體活動,學會在一個有競爭的集體中進行工作,學會在與人合作中進行創造。

培養對策

浙江萬里學院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大型人工攀岩工程浙江萬里學院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大型人工攀岩工程

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培養重點應該以大、中、國小生為主進行。青少年學生是具有創新潛能的,只要採取合適的方法,他們的創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針對目前青少年學生創新意識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的特點,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對青少年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加以探索和嘗試。
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創造精神

我們不能把學生看作消極的被管理對象,也不能把學生當作灌輸知識的容器,而要把每個學生看作具有創造潛能的主體、具有豐富個性的主體。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否則,若各個環節管理過死,學生就會完全處於被動狀態,個性得不到尊重和發展,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為此,應該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例如可以實行學習過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允許大學未畢業的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為他們保留一定時間的學籍,激勵那些敢於創新的學生脫穎而出等。
2.營造校園創新環境與創新氛圍

學校創新環境的建設是創新人才培養的必要條件,要把大、中學校創新環境的建設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大學裡應該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定期舉辦各種學術講座學術沙龍和大學生科技報告會,出版大學生論文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對於不同領域的知識有一個大體的涉獵,進行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從而學習他人如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以強化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可以讓他們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也可以由學生自擬題目,並選派教師指導,並對學生的科研課題進行定期檢查和鑑定,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毅力和責任心,拓展學生的視野,有效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能;建立激勵競爭機制,舉辦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對在創新方面成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對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創新成果的學生,應有相關規定給予多方照顧或優待。
3.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開設專門的創新課程
創造能力來源於紮實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素質,僅僅掌握單一的專業知識是不夠的。因此,加強學生基礎教育的內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就顯得非常重要。大學教育中要注重文、理滲透,我們可以對文科學生開設部分自然科學課程,對理科學生適當加強人文學科課程的教育,使文理學科之間相互滲透;改變專業劃分過細、學生知識面狹窄的現狀,實行大學科、大專業教育,使課程之間互相滲透,打破明顯的課程界限。中、國小校可適當安排一些創新課程,引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興趣。
大學要增加選修課的比重,允許學生跨系、跨專業選修課程,使學生依託一個專業,著眼於綜合性較強的跨學科訓練。這不僅可以最佳化學生的知識結構,為以後在某個專業深造做好準備,同時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特殊興趣,使之能夠學有所長,以便提高創新的積極性。要開設一系列專門的創新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從某一學科如思維科學或心理學、方法論的角度來探討創造性思維的問題。在這方面,我們主要是有重點地教給學生們一些最基本的科研和創新方法,諸如如何選題,如何蒐集、分析、整理資料,如何提煉論點(觀點),如何謀篇布局、安排論文結構;如何論證闡述;如何修改文稿,了解論文的書寫格式和規範等等。同時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一些綜合性大作業或小論文,對學生進行一些科研創新的基本訓練,教師再加以必要的指導和輔導,使學生初步掌握科研創新的方法和途徑。廣大學生通過科研創新實踐的磨練,科研創新的能力和水平都會有顯著的提高。

學生創新設計學生創新設計

4.改進教學方法、轉變培養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所學知識產生了研究創新的濃厚興趣,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就會如饑似渴地去學習和鑽研。因此,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去調動和激發學生對科研創新的興趣,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這也就需要教師不斷改進和最佳化教學方法
要把過去以“教師單方面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啟發學生對知識的主動追求”上來。積極實踐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培養他們在自主的基礎上增強創新能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以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其思維活躍,善於動腦筋,能夠解決各種問題。在教學方式上,根據“可接受原則”,選擇真正適合大學生的教材,著重培養學生獲取、運用、創造知識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積極性。
5.改進考試方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重視的是對已有知識的傳授,學生只有靠平時死記硬背式的知識積累才能順利通過考試。這樣的考試方式顯然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改革傳統的考試方式。新的考試模式不僅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要考查學生創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考試方式上,我們可以進行適量的開卷考試。考試時允許學生帶課本、筆記等資料,允許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對那些有創造性見解的答卷要給予鼓勵,力爭把學生的精力引導到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上來。有些課程也可以用綜合性大作業和專題小論文的方式取代傳統的閉卷考試方式,放寬考試時間限制,以便於他們蒐集資料,對有關問題做較為深入地探討和研究。
在考試內容方面,我們要儘量減少試卷中有關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方面需要死記硬背的內容,儘可能地安排一些沒有統一標準答案的探討性問題,需要學生經過充分而深入地思考才能夠做出解答;或是安排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經過反覆、仔細地分析思考才能做出回答。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並對他們起到一種重要的導向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