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合五子丸

六味合五子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心悟》卷五。具有補天一兩之水之功效。主治男子不育,此真水虛,左尺無力,或脈數有熱

組成

大熟地八兩(240g),山藥四兩(120g),山萸肉四兩(120g),茯苓、丹皮、澤瀉各三兩(90g),枸杞子、菟絲子各四兩(120g),五味子、車前子、復盆子各二兩(60g)。

用法用量

上為末。石斛六兩(180g)熬膏,和煉蜜為丸。每早服四錢(12g),溫開水送下。

功用

補天—兩之水。

主治

男子不育,此真水虛,左尺無力,或脈數有熱。

方義

本方用於腎陰不足之男子不育,以六味地黃丸合五子衍宗丸加石解而成方。方中以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以五子衍宗丸填精種子,配以石斛平補脾腎,除煩熱,有益精堅陰之功,石斛生於石上,味平淡藥用難出,置之煎劑,猝難見功,須熬膏,與上藥末煉蜜為丸。全方可收滋陰補腎、填精種子之功。益於久服。

加減化裁

腎虛而無熱者,可去石斛。

附方

名稱:太乙金鎖丸

組成:五色龍骨、覆盆子、蓮蕊、芡實百粒、鼓子花

用法:上為細末,用金櫻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服三十丸,鹽、酒送下。百日永不泄;如欲泄,以冷水調車前子末半合服之,即成男孕

主治:男子不育

出處:《惠直堂方》卷一

名稱:固本丸

組成:菟絲子、蛇床子、續斷、鹿茸、山藥、白茯苓、牛膝、杜仲、當歸、五味子、蓯蓉、遠志、益智仁、熟地、萸肉、枸杞、巴戟、人參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淡鹽湯送下。

主治:玉男子不育,因稟賦薄弱,或由房勞過度,以致腎水足,氣血清冷而致者。

出處:《靈驗良方彙編》卷上

名稱:千金封臍膏

組成:鎖陽、川花椒、川附子、吳茱萸、韭菜子、紫梢花、白芷、生地、當歸、熟地、天冬、麥冬、鹿茸、杜仲、海蛆

用法:上藥酌予碎斷,用香油一百二十八兩炸枯,去滓過濾,煉至滴水成珠,入黃丹四十八兩成膏,取出浸入水中,去火毒後加熱溶化。每料兌入肉桂三錢,肉果五錢,沒藥三錢,乳香三錢,母丁香二錢五分,牡蠣(煅)一兩,麝香一錢五分,沉香二錢五分,上藥攪勻攤貼,每張油重:大者七錢,小者三錢五分,用紅布光。微火烤化,貼臍下

主治:諸虛不足,陽萎腰痛,遺精盜汗,虛寒腹痛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功用:補腎散寒止痛

名稱:正元丹

組成:故紙、蓯蓉、巴戟、蘆巴、文蛤、茯苓、龍骨、硃砂

用法:上為末,蜜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主治:真氣不足,遺精盜汗,目暗耳鳴,吸吸短氣,四肢瘦損

出處:《醫級》卷八

中藥方劑之六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六氣煎
六龍丹
六香膏
六香散
六陳頂
六陳湯
六六丸
六奇湯
六均丸
六聖
六和茶
六和膏
六和生化湯
六和定風
六和半夏湯
六味鹿茸丸
六味香薷飲
六般芍藥飲
六勝七應丸
六精膏
六神飲
六神輔聖丸
六神開瞽散
六丁飲
六丁神散
六真膏
六益丸
六皮四子湯
六丁散
六甲散
六甲丸
六珍湯
六物黃芩湯
六物麻黃湯
六味肥兒丸
六一退火丹
六物解毒湯
六一泥飲
六物胡粉敷方
六物煎
六物滅瘢膏
六物散
六灰膏
六灰煎膏
六灰丸
六味消風痰散
六味活血散
六味沉香飲
六味桂枝湯
六味撥雲散
六味異功煎
六味平胃散
六一木通湯
六味地黃湯加味
六味地黃湯加減
六味飲
六味稀痘飲
六味回陽煎
六味合四神丸
六味合五子丸
六味參附湯
六味去丹皮加黃柏知母湯
六味加肉桂湯
六味青散
六根散
六味追風散
六柱散
六味生脈湯
六曲丸
六星散
六時散
六斤丸
六攻散
六度煎
六應散
六味解毒湯
六歲墨
六寶
六味清涼飲
六子丸
六妙飲
六妙湯
六妙丸
六藏丹
六味涼血消毒散
六味人參麥門冬散
六味三棱丸
六君貝母丸
六君溫脾湯
六君子煎
六君健脾湯
六合金針散
六合回生丹
六合丹
六厘散
六半湯
六化丹
六制蒼朮散
六味膾
六安煎
六神全蠍丸
六磨飲子
六軍丸
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六一順氣湯
六物胡粉膏
六郁丸
六甲神丹
六物附子湯
六物解肌湯
六味車螯散
六味地黃湯
六氣湯
六柱飲
六枝烏金膏
六味補腎丸
六味順氣散
六味地黃顆粒
六應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