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丸

六子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有補腎壯陽,澀精止遺之功效。主治知識太早,精血未滿而泄,關鍵不攝,始而精腐變濁,久則元精滑溢,口鹹氣脹

組成

生菟絲子粉、蛇床子、覆盆子、沙苑子、家韭子、五味子。

用法用量

鰉魚膠為丸服。

功用

補腎壯陽,澀精止遺。

主治

知識太早,精血未滿而泄,關鍵不攝,始而精腐變濁,久則元精滑溢,口鹹氣脹。

方義

本方所治證屬腎陽不足。腎陽虧虛,精關不固,故元精滑溢。治宜補腎壯陽,澀精止遺。方中蛇床子溫腎壯陽為君。菟絲子、韭子、沙苑子既助君藥補腎壯陽,又可固精,為臣。覆盆子、五味子專主補腎澀精。鰉魚膠補益精血,共為佐使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壯陽、澀精止遺之效。

附方

名稱:一味秘精湯

組成:分心木

用法:用水一茶鍾半,煎至大半茶鍾。臨睡以前服之

主治:遺精,滑泄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功用:固腎澀精

名稱:十補丸

組成:黃芪、白朮、茯苓、山藥、人參、大熟地、當歸、白芍、山萸肉、杜仲、續斷、棗仁、遠志、北五味、龍骨、牡蠣

用法:金櫻膏為丸。每服四錢,開水送下。或用石斛四兩熬膏和煉蜜為丸。每早開水送下四錢

主治:體虛遺精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名稱:十味石榴丸

組成:石榴、肉桂、白及、蓽茇、紅花、豆蔻、克玉竹、黃精、菱角、天花粉

用法:上為細末,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10g製成大蜜丸,即得。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主治:胃寒腹瀉,腰酸腿疼,遺精

出處:《中國藥典》一部

功用:溫中健胃,暖腎祛寒

名稱:七制香附丸

組成:香附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早空腹服一丸

主治:心血虧虛,火不下降,水不上升,以致心腎不交,夜夢遺精,百藥不效者

出處:《驗方新編》卷十一

名稱:九子丸

組成:菟絲子、枸杞子、韭子、車前子、酸棗仁、覆盆子、益智子、雞頭子、柏子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蓮子湯送下

主治:男子諸虛,心氣不足,遺精夢泄

出處:《活人心統》卷下

功用:益陽補腎

中藥方劑之六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六氣煎
六龍丹
六香膏
六香散
六陳頂
六陳湯
六六丸
六奇湯
六均丸
六聖
六和茶
六和膏
六和生化湯
六和定風
六和半夏湯
六味鹿茸丸
六味香薷飲
六般芍藥飲
六勝七應丸
六精膏
六神飲
六神輔聖丸
六神開瞽散
六丁飲
六丁神散
六真膏
六益丸
六皮四子湯
六丁散
六甲散
六甲丸
六珍湯
六物黃芩湯
六物麻黃湯
六味肥兒丸
六一退火丹
六物解毒湯
六一泥飲
六物胡粉敷方
六物煎
六物滅瘢膏
六物散
六灰膏
六灰煎膏
六灰丸
六味消風痰散
六味活血散
六味沉香飲
六味桂枝湯
六味撥雲散
六味異功煎
六味平胃散
六一木通湯
六味地黃湯加味
六味地黃湯加減
六味飲
六味稀痘飲
六味回陽煎
六味合四神丸
六味合五子丸
六味參附湯
六味去丹皮加黃柏知母湯
六味加肉桂湯
六味青散
六根散
六味追風散
六柱散
六味生脈湯
六曲丸
六星散
六時散
六斤丸
六攻散
六度煎
六應散
六味解毒湯
六歲墨
六寶
六味清涼飲
六子丸
六妙飲
六妙湯
六妙丸
六藏丹
六味涼血消毒散
六味人參麥門冬散
六味三棱丸
六君貝母丸
六君溫脾湯
六君子煎
六君健脾湯
六合金針散
六合回生丹
六合丹
六厘散
六半湯
六化丹
六制蒼朮散
六味膾
六安煎
六神全蠍丸
六磨飲子
六軍丸
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六一順氣湯
六物胡粉膏
六郁丸
六甲神丹
六物附子湯
六物解肌湯
六味車螯散
六味地黃湯
六氣湯
六柱飲
六枝烏金膏
六味補腎丸
六味順氣散
六味地黃顆粒
六應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