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膏

益氣固表、養心斂汗。

原料

浮小麥200克,碧桃乾100克,黃芪50克,百合100克,黑棗100克,蓮子100克,
另備蜂蜜500克。

製作方法

1、6種藥材放砂鍋泡3小時,泡透後加水,以高出藥材面兩個指節為準。
2、大火燒開,小火煎煮一個半小時,過濾出藥湯。(第一碗藥汁)
3、砂鍋加水,高出一個半指節。大火燒開,小火煎煮一個半小時,過濾出藥湯。((第二碗藥汁)
3、砂鍋加水,高出一個指節。大火燒開,小火煎煮45分鐘上。(第三碗藥汁)
4、將3碗藥汁混合倒入砂鍋,大火燒開,中火慢煮,用木鏟不停地攪拌(不可以糊),等湯汁變得有些粘稠後,改成小火,加入蜂蜜,攪拌成膏,以能在木鏟上“掛旗”為準。
5、倒入瓷瓶或玻璃瓶存放。

食用方法

空腹一湯匙(可兌溫水),連續七天。忌口,不吃辛辣食物。感冒、發燒時不可服用。

功效

益氣固表、養心斂汗

適應症

氣虛型多汗症,陽虛型多汗症如胸背汗、手足汗、頭面汗,以及所致的體虛易感、畏寒肢冷、氣短、夜寐不安、心煩等症狀。

慎用人群

濕熱型多汗、陰虛型多汗;糖尿病等限糖患者;對其中任一成分過敏或曾有不適症狀的患者

注意

1、本方為家庭適宜製作的膏方,擬方時已充分考慮療效、適應症和服用依從性;但本方不能代替醫院內治療。
2、本方對輕型多汗症具有療效,中重度多汗症患者請及時就醫。
3、建議患者在使用本方前詳細諮詢當地醫生

中藥方劑之六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六氣煎
六龍丹
六香膏
六香散
六陳頂
六陳湯
六六丸
六奇湯
六均丸
六聖
六和茶
六和膏
六和生化湯
六和定風
六和半夏湯
六味鹿茸丸
六味香薷飲
六般芍藥飲
六勝七應丸
六精膏
六神飲
六神輔聖丸
六神開瞽散
六丁飲
六丁神散
六真膏
六益丸
六皮四子湯
六丁散
六甲散
六甲丸
六珍湯
六物黃芩湯
六物麻黃湯
六味肥兒丸
六一退火丹
六物解毒湯
六一泥飲
六物胡粉敷方
六物煎
六物滅瘢膏
六物散
六灰膏
六灰煎膏
六灰丸
六味消風痰散
六味活血散
六味沉香飲
六味桂枝湯
六味撥雲散
六味異功煎
六味平胃散
六一木通湯
六味地黃湯加味
六味地黃湯加減
六味飲
六味稀痘飲
六味回陽煎
六味合四神丸
六味合五子丸
六味參附湯
六味去丹皮加黃柏知母湯
六味加肉桂湯
六味青散
六根散
六味追風散
六柱散
六味生脈湯
六曲丸
六星散
六時散
六斤丸
六攻散
六度煎
六應散
六味解毒湯
六歲墨
六寶
六味清涼飲
六子丸
六妙飲
六妙湯
六妙丸
六藏丹
六味涼血消毒散
六味人參麥門冬散
六味三棱丸
六君貝母丸
六君溫脾湯
六君子煎
六君健脾湯
六合金針散
六合回生丹
六合丹
六厘散
六半湯
六化丹
六制蒼朮散
六味膾
六安煎
六神全蠍丸
六磨飲子
六軍丸
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六一順氣湯
六物胡粉膏
六郁丸
六甲神丹
六物附子湯
六物解肌湯
六味車螯散
六味地黃湯
六氣湯
六柱飲
六枝烏金膏
六味補腎丸
六味順氣散
六味地黃顆粒
六應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