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子滿族鄉

兩家子滿族鄉

兩家子滿族鄉地處吉林市的西北部,是昌邑區北部邊陲。東與昌邑區土城子滿族鄉毗鄰;南與樺皮廠鎮相接;西與左家鎮為伴;北與九台市沐石河鎮、胡家鄉交界。整個鄉域為吉林省東部長白山余脈區域,以丘陵坡地為主要地形特徵,即有高山又有平原,植被豐茂。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兩家子滿族鄉兩家子滿族鄉
全鄉幅員面積160.7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丘陵占44%,山地占48%。耕地面積5500公頃,其中:在冊面積4649公頃,荒地面積851公頃;全鄉共有山地面積8000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7000公頃,以天然林為主,只有557公頃的人工林。地勢北高南低,地貌大體結構為六林、一水、三分田。氣侯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氣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4.9℃。年有效積溫2600—2800℃,年降水量為700毫米左右,無霜期一般為110—145天。旱、澇、風、雹、低溫冷寒為當地的主要自然災害

行政區劃

兩家子滿族鄉兩家子滿族鄉
兩家子滿族鄉共有兩家子村、盆窯村、李樹村、黑背村、溫泉子村、張家村、李屯村、黑山村、駱起村、太山村、柳條村、柳西村、耿屯村13個村;有102個自然社;90個自然屯;幅員面積147.84平方公里;有耕地4649公頃;共有5584戶,人口18288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4人。全鄉農業人口17190人,占總人口的93.8%,非農業人口為1098人,占總人口的6.2%,各民族人口分別為:漢族13526人,滿族4611人,蒙族112人,回族26人,朝鮮族13人,少數民族人口合計為4726人,占總人口的25.6%。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發展迅速。域內有縣級公路一條,即九台市經兩家子到樺皮廠鎮(吉長北線);鄉級主路一條,即兩家子經土城子鄉到吉林市;有村級公路九條。全鄉已有農用機動車915台,既能從事田間作業,又可搞運輸。與此同時公路運輸發展較快。現在已達到村村都通客運班車。其中吉林至兩家子14個班次,樺皮廠至耿屯、兩家子、黑背共7個班次,吉林通往九台市盧家鄉胡家鄉共6個班次路過兩家子。個體計程車也日益增多,街內出現轎車、麵包、摩托共有35台。大大方便了民眾的出行。

兩家子滿族鄉兩家子滿族鄉
域內現有昌邑區最大的國家小㈠型水庫一座——溫泉水庫,蓄水量在400萬立方米左右。在李樹村溫泉村的山地中,有石灰石金礦,已部分開採。在山地中,有馳名的雞冠山,已經成為春季自然旅遊的勝地。

全鄉有國小6所、中學1所,在校學生176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學額鞏固率為98%。全鄉13個村,已有衛生所33個,醫護人員38人,方便了民眾就醫。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農民收入增加,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到2007年末統計,全鄉人均收入已達到4225元。有82.55%的農戶住上磚瓦房屋。85%的農戶都有腳踏車,有23%的農戶有了機車,出行很方便。農民生活水平正由溫飽型小康生活邁進。

農業產業化

兩家子滿族鄉玉米地
全鄉耕地面積為4649公頃,其中旱田4489公頃,水田160公頃。全鄉可概括為以農業為主的農業鄉,在種植上又是以玉米為主產糧的玉米產區。全年糧食總產量為30376噸,其中玉米產量為28373噸。占總產的9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經濟發展趨勢良好,特別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由於黨中央注意解決農村、農業、農民問題,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村經濟呈現出穩步發展的趨勢。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政策上的放寬,農民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方式,雖然還是一個以生產糧食為主體的農業鄉,但是多種經營方興未艾。以養、禽、為生的專業戶就有3810戶,其中以春波牧業種豬場為龍頭現代化養豬場,年出欄可達25000頭,存欄4000多頭。全鄉年末統計,牛存欄15295頭、羊4100頭、豬18080頭,禽21200隻、蜂644箱,這些專業戶靠種養業增加了收入。

與此同時,本鄉資源也得到了開發利用,李樹溫泉三處石場、黑背金礦的資源得到開發。由於農村經濟的發展商業網點遍布全鄉。全鄉13個村,102個社,包括分銷店在內,全鄉已有180個商業網點,集市貿易空前繁榮,促進了商品流通,發展了農村經濟。

招商引資

吉林市昌邑區兩家子滿族鄉黨委一直圍繞玉米秸桿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引來了1.2億元的工業項目落戶。

吉林市兩家子滿族鄉屬純農業鄉,農業資源豐富,因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玉米秸桿都被當做取暖的燃料而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其實玉米秸稈含有豐富的營養和可利用的化學成分,可用作畜牧業飼料的原料。長期以來,玉米秸稈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飼料的原料之一。有關化驗結果表明,玉米秸稈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

兩家子滿族鄉玉米秸稈
蛋白質和0.5%—1%的脂肪,既可青貯,也可直接飼餵。就食草動物而言,2kg的玉米秸稈增重相當於1kg的玉米籽粒,特別是經青貯、黃貯氨化糖化等處理後,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將爭更可觀。據研究分析,玉米秸稈中所含的消化能為2235.8kJ/kg,且營養豐富,總能量與牧草相當。對玉米秸稈進行精細加工處理,製作成高營養牲畜飼料,不僅有利於發展畜牧業,而且通過秸稈過腹還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兩家子鄉為中心的30公里半徑內玉米種植鄉鎮9個,其種植面積為41137公頃,可產玉米秸稈678760噸。如此之大的產量完全可以滿足建飼料廠的需求。

兩家子滿族鄉黨委領導憑著執著的追求和真誠的服務,於2008年8月份與吉林省隆德生物質燃料有限公司在昌邑區政府簽定了玉米秸稈顆粒飼料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一期投資1200萬元,9月10日進行基礎設施建設,10月末進行試生產,2009年6月末二期工程結束進行大規模生產,年可生產玉米秸稈飼料30萬噸,工業產值將達到1.8億元,利稅可達4680萬元。

旅遊勝地

兩家子滿族鄉溫泉水庫
兩家子滿族鄉溫泉水庫,始建於1921年,1925年大壩會攏,是昌邑區內唯一一座小一型水庫,距鄉政府5公里,交通便利,水泥路直通庫區。水庫大壩長200米,壩高20米,庫區占地面積100餘公頃,可蓄水360萬方,庫容10萬方,庫區四周圍環山,植被豐富,山石林立,樹木茂盛,園區占地250公頃,其中:水面100公頃,耕地30公頃,林地120公頃。

溫泉水庫已小有名氣,來水庫垂釣沐浴遊玩者絡繹不絕,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特別是園內的山林,更引人入勝,恰似世外桃園

滿族風情

滿族歷史沿革

兩家子滿族鄉滿族
滿族歷史悠久,兩千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稱挹婁、勿吉、 靺鞨 ,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流域稱作“白山黑水”的廣闊地區。黑水株鞠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 12世紀,由阿骨打建立了金朝。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至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東北女真各部,建立後金,創立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6年,皇太極繼位稱帝,除女真舊稱,定族名為“滿洲”,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軍進關,統一全國。辛亥革命後,通稱為滿族。

滿族親族間常用稱呼

高祖——達瑪法高祖母——達媽媽曾祖——翁庫瑪法曾祖母——烏庫媽媽
祖父——瑪法祖母——太太父親——阿瑪母親——額娘
公公——阿瑪哈婆婆——額莫克伯父——阿牟其伯母——阿牟
叔叔——額其克嬸母——窩克丈夫——愛根妻子——薩里甘
二妻——福七黑兄——阿琿,阿哥嫂——阿沙弟——
妻弟——那雅子——追媳婦——尾倫孫子——窩莫羅
外祖父——郭羅瑪法外祖母——郭羅媽媽岳父——阿布哈

岳母——額布喝

姑——姑爸爸姨母——安布姨夫——安布瑪舅舅——那克出
舅母——額克出姐姐——額雲,格格姐夫——額附妹妹——嫩
女兒——沙里甘追女婿——霍其琿外甥——依諾朋友——姑出
好友——色音姑出女友——諾庫親家——撒頓娘家——攤攙

新農村建設

在“繼續解放思想、推動吉林振興”大討論活動中,兩家子滿族鄉通過調研,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了兩家子滿族鄉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新思路,以“五個打造”保障,努力創建生態、文明衛生富裕的實力新農村。

打造時尚休閒的“宜居之鄉”

大力實施農村城市化戰略,全面提高鄉域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完善配套設施,努力把兩家子建設成昌邑區最具優勢的宜居之地和魅力之鄉。

一是進一步凸顯交通優勢。在原有道路硬化的基礎上,道路硬覆蓋要達到100%,實現全鄉水泥路“戶戶通”,並在水泥路兩側實施美化、綠化工程,使每條主幹路都是“樣板路”、“花香路”,努力實現村村通公車,形成城鄉一體、快捷便利的公共運輸網路。

兩家子滿族鄉綠化公路
二是進一步凸顯居住優勢。全面推進 “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規劃出集中的居住小區、生產小區,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動,落實工商戶“門前三包”責任制,開展經常性的環境衛生檢查,全力打造“滿目蒼翠、移步皆景、鄉在林中、人在畫中”的人居福地。

三是進一步凸顯服務優勢。加強鄉衛生院建設,增添醫療器械設備,改善就醫條件,設定健康教育專欄,宣傳健康生活方式,加快人畜欽用水改造工程,加強中、國小校基礎設施、教師隊伍和成人文化學校建設,構建起百姓學文化知識、學科學技術的平台。

四是進一步凸顯商貿優勢。進一步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開闢一條商業街為招商引資提供高標準投資環境,加快構建集商務購物、餐飲、娛樂、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

打造清新秀美的“生態之鄉”

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狠抓環境建設,力爭到到“十一五”期末力爭全鄉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居住區綠化覆蓋率達30%以上,人畜欽用水處理率達30%以上,擴大退耕還林成果,堅決遏制毀林開荒行為,把兩家子建設成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環境宜人的靈秀之地。

兩家子滿族鄉綠色鄉村
一是推進生態文化建設。積極倡導環保型節約型生產生活方式,大力開展環保型、節約型政府、企業、村屯、家庭創建活動,建立綠色政績考核制度,努力形成“以環保為榮、以污染為恥,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的生態文化。

二是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全力建設“綠色鄉村”, 積極開展“一村示範、全鄉整治”的生態村創建工程,建立垃圾收集、清運、處理系統,實施以“改水、改廁、改廚、改浴、改圈”為主要內容的“五改”活動,開展小流域治理和標準農田建設,繼續推廣沼氣建設,大力開展泥草房改造工程,加大環保監督力度,積極探索建立“排污要付錢、治污能賺錢”的市場化路子。

三是推進生態經濟發展。堅持“環保優先、節約優先”方針,健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機制,把土地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作為“招商選資”的重要標準,堅決抵制和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業。

打造文明協調的“和諧之鄉”

堅持以人為本、富民優先,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幸福指數和社會和諧程度。到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8000元。

一是大力促進鄉村和諧。以教育培訓為手段,多渠道開展文化知識、實用技術、社會公德、社會主義榮辰觀、誠實守信方面的教育培訓,努力打造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會經營、懂管理的新型農民,不斷提高他們參與文明創建的能力。積極推進全民創業,努力形成既有統一規劃、又有個性特色,既有發展重點、又能整體協調的發展新局面。

兩家子滿族鄉扭秧歌
二是大力促進經濟社會和諧。大力實施《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十年行動綱要》,加快建設中國小、成職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醫院健身廣場等一批重大社會事業設施,努力構建布局合理、設施完善、服務優質的教育、文體、衛生體系。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和提高保障能力為重點,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構築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安全網”。大力實施“合村並屯安居工程”,鼓勵和動員需搬遷農民遷入居住小區,為項目建設騰出用地。

三是大力促進人與人的和諧。深入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文明村”創建活動、積極組織“愛我家鄉、歌頌家鄉”的歌唱比賽籃球賽秧歌賽等文體活動,加強陣地建設,逐步做到鄉有文化廣播站、村有文化活動室、社有閱報欄,建立農民文化活動中心、健身場所、活動陣地。以社會福利中心為平台,建立愛老敬老教育基地。組織中國小開展愛老敬老活動,宣傳愛老敬老典型,帶動村民加入到關愛弱勢群體的行列中。

打造活力迸發的“創新之鄉”

把創新作為新一輪發展的最大動力和最大機遇,全面增強創新意識,拓寬創新領域,提升創新能力。

一是推進觀念創新。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切入口,大力推動新一輪思想解放,勇於創新、敢於創造,堅決破除不符合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要求的觀念做法,走集聚集約發展道路,走環境友好發展道路,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道路。

二是推進科技創新。不斷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和全民科技素養,積極引進種植養植新技術,整體提升農業的綜合實力。

打造名副其實的“實力之鄉”

圍繞加快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經濟發展綜合實力。力爭到2010年全鄉GDP值實現15000萬元,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5000萬元,畜牧業生產總值8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000元。

兩家子滿族鄉肉兔
一是用科技引領農業。積極推廣普及農業科技,努力實現由“靠天吃飯”向“靠科技發展”、由“廣種薄收”向“科技增效”轉變,著力開展“綠色證書”培訓,推進農業機械化,樹立柳條村黨支部書記、柳條村香瓜合作社社長、2008年吉林市勞動模範——陳喜軍為典型,鼓勵農民靠科技增收。

二是打造特色農業、品牌農業。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大力抓好農業產業發展,全面調整產業結構,樹立品牌意識,走“特色”強農富民之路。充分運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相對集中建立玉米、水稻、香瓜、黃牛生豬肉食雞蛋雞肉兔等農業生產基地,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建立有效的農民利益連結機制。扶持企業創出名牌,積極發展玉米、稻米乳製品加工企業,圍繞玉米秸桿開發建設深加工企業。

三是以“農村黨員創富工程”為主線,以“一創兩爭”活動為載體,建設好“三支隊伍”,擴大黨員合作社發展規模,發揮黨員的示範帶頭作用,全面動員,激發活力,大力推進創業富民工程。

兩家子滿族鄉蠅蛆蛋雞養殖基地
四是將資源讓給有質量、環保的項目。實施“合村並屯安居工程”,做好土地規劃的修編和調整工作,為招商引資提供建設用地,調整招商引資思路,發展壯大與農業資源、生態資源相關的龍頭企業,主攻高科技含量項目,將資源讓給有質量、無污染的項目。

五是技術“嫁接”催生金蛋。招商引資主攻科技含量,而技術“嫁接”則能幫助企業生出金蛋。通過協調,吉林市民族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吉林農業大學合作研發新的產品,正在通過ISO9001綠色認證。憑藉吉林農大吉林農科院等專業院校的科學技術,推進產、學、研結合,不斷增強鄉域經濟加快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六是以新品名品拓市場。積極幫助養殖蠅蛆蛋雞5000隻,日產蛋4000枚左右,產品以進入吉林、長春等大型超市的市太平山眾鑫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爭創名牌,為太升兔業統一鹿業綠色食品有限公司黃牛養殖基地、生豬養殖基地等爭創品牌,幫助企業擴大宣傳面,力爭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吉林鄉鎮(二)

吉林省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物產豐富。讓我們一起坐進白山松水孕育的吉林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