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

小城鎮

吉林省舒蘭市東南部的鄉鎮。因駐地小城街得名。清光緒元年(1875年)建屯。小城鎮在民國時期(1912-1931)為舒蘭縣三區小城子保;日本侵占時期為小城子村;1945年解放後為小城子。小城鎮土地肥沃,適應各種農作物生長。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小城鎮細鱗河川
位於吉林舒蘭市東南部。屬半山區地帶,東經126″56′至127″18′,北緯44″05′至44″21′之間,東西長28公里,南北寬27公里,面積47.46平方公里。距離市中心30公里,東與新安鄉毗鄰,北與舒郊、開原兩鄉搭界,西與二道鄉接壤,南與上營及蛟河市的天北鄉相處。東西部為半山區,南北是細鱗河川,拉賓線鐵路和榆江線省道公路南北穿越本鎮境內。

行政區劃

小城鎮朝鮮族服飾

全鎮幅圓面積為475平方公里。下轄10個,128社,分布在61個自然屯和一個集鎮,其中一個朝鮮族村。全鎮共有6953戶,22056口人,其中農業人口19469人,非農業人口2587人。小城鎮擁有下營村國小、小城鎮中心國小、小城鎮朝族中心學校等學校若干,其中朝族中心學校相當有特色,每年都會舉辦獨具風格的朝族文化活動。

下轄村社

小城社區小城村馬路村
東光村保合村四合村
季長村長發村孟屯村
下營村慶嶺村

基本介紹

小城鎮矽 石
小城鎮氣候溫暖,全年最高氣溫為攝氏31度,最低氣溫為攝氏零下27-35度,有效積溫2600度上下,年平均氣溫為37度,最冷是1月份,最熱是7月份,無霜期為120-14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684.20mML,雨量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2.1%,年平均日照為2473.5小時,年日照率為56%。

小城鎮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盛產水稻玉米大豆西瓜等。養殖業、種植業、商業、運輸等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發展迅猛,如養豬園、鹿場、養牛園已在這裡形成規模。泥炭儲存量豐富,尤其引進南韓投資後,可以大量生產綠色食品所需農用肥料,對發展綠色食品極為有力。矽石、岩石等非金屬礦儲量豐富。

小城鎮有耕地面積8000公頃,水田3000公頃、旱田5000公頃。地處長白山余脈向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境內擁有豐富的矽石花崗岩等礦產資源。

經濟建設

小城鎮小城鎮養牛基地
小城鎮努力把糧食生產做優。組織農民積極發展綠稻,提高水稻的附加值,從1999年的500公頃發展到2003年的1900公頃,每斤可多賣3--5分錢。此外種植優質大豆訂單1200公頃,同時還積極發展蘇子白瓜籽月莧草等小雜糧,所有這些種植業農民一年人均增收200—500元。

努力把產業化經營做活。結合山區發展牧業的優勢,積極發展養殖業。目前已形成一批養殖大戶和基地村,20頭以上養鹿大戶5戶,最多的達300多頭,養牛基地村2個,50頭以上大戶33戶,全鎮養牛2萬頭;養鵝基地村6個,100隻以上的50多戶,全鎮養鵝10000多隻;養峰大戶20戶,最多的達80箱;養蛙72戶,封溝85條,年放養蛙1億多隻;食用菌基地村2個,全鎮種植150萬袋。這些養殖產業使農民人均收入增加200元。

努力把勞務經濟作大作強。抽調專人組織好勞務輸出,並在春種、夏鋤、秋收等環節,幫助外出人員家庭解決技術、生產、生活的困難,解除外出人員後顧之憂,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從事勞務的農民已達4000人,其中到韓國俄羅斯經商打工的有2000多人,僅四合村在俄羅斯經商的就有1000多人,勞務輸出收入總額達1200多萬元,全鎮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特色礦產

小城鎮小城鎮有色金屬礦藏
金屬是具有光澤、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與機械性能,並具有正的溫度電阻係數的物質。金屬,是個大家庭,現在世界上有86種金屬。通常人們把金屬分成兩大類,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除了以外,其他的金屬,都算是有色金屬。

小城鎮的有色金屬礦開採儲量大,而且品位比較高,極具開採價值。2006年,吉林省地質調查二所對舒蘭市開原鎮、小城鎮的有色金屬儲量進行勘探,取得了第一手資料。2008年初,吉林省地質調查二所與延邊天池工貿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聯合對舒蘭市的有色金屬進行勘探開採以及深加工。2008年4月9日,總投資13億元的舒蘭市小城鎮有色金屬礦產勘探開採及深加工項目正式簽約,舒蘭市礦產資源開發走上了精深加工之路。為了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舒蘭市成立了項目工作組,由一名副市級領導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為項目建設提供全程服務,力促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早日竣工投產。該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從2008年4月10日開始,將對小城鎮季長村的有色金屬儲量進行勘探詳查,2008年12月完成儲量評審、開發利用方案制訂等前期準備工作。二、三期工程分別在2009年、2010年竣工。該工程竣工後將實現年處理礦石350萬噸,年產精加工金屬近5000噸。

旅遊資源

小城鎮完顏希尹家族墓地研究資料
小城鎮歷史悠久,有著優厚的旅遊資源,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完彥希尹墓地新石器時期王磨坊遺址 ,還有青銅器時期遺址等七處。主要文物如:深股瓷碗、瓷瓶等,為小城鎮開發旅遊業打下良好基礎。

完顏希尹古墓座落在林深葉茂、風光秀麗的舒蘭小城鎮東村。距榆江公路2公里,距鎮政府2.5公里,距舒蘭市32公里,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區面積2200公頃。古墓分布五個區和完顏希尹宅第區。

完顏希尹是中國歷史上金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女真文字的創造者,他曾任金國的左丞相,官居一品,女真朝的經略使、都統元帥、左右監軍,最後官至尚書、左丞相兼侍中。由於金兀朮串通皇后斐滿氏承進饞言,希尹於金天眷三年被金熙宗所殺,之後被平反昭雪。完顏希尹家族墓地不但埋葬完顏希尹的一家,而且還埋葬著其父完顏歡都、其弟完顏謀演、其孫完顏守道等一大批金代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完顏希尹家族幾代人為大金國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完顏希尹家族墓地是目前中國寥寥可數的金代重要遺存之一。它對於研究金國的歷史和女真文字都具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完顏希尹古墓共分五個墓區,總面積為136.360平方米.墓地坐北朝南,後依山嶺,面朝溝川。整個墓地是用花崗岩條石築砌而成,做工精細、工程宏大。後任當朝左丞相完顏希尹嫡孫完顏守道為其祖父在墓地刻立:“大金故左丞相金源郡憲王貞完顏公神道碑”。

小城鎮完顏希尹古墓群

五個墓群中的部分古墓被日本侵占東北時期所盜。加之由於“文革”的嚴重破壞,墓地已面目全非,現存大部分文物珍藏在吉林省歷史博物館。墓區的石人、石羊、石虎、石碑等現已複製一新,供遊人拜祭和參觀

完顏希尹家族墓不僅是一處風光秀麗的旅遊景區,更是研究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遺址。目前,國家文物局已經立項,並批准進行規劃和開發建設。舒蘭市文化局和小城鎮政府已設專人看護墓區,並在通往墓區鋪上水泥路面,為全面開發做好準備。早日將聞名中外的完顏希尹古墓開闢成一處著名的旅遊景觀已經為時不遠。

“聯姻”

小城鎮四合村農民與洋媳婦
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小城鎮四合村的農民大部分都去了莫斯科。 據四合村黨支部書記趙景森介紹,四合村現有六百五十戶共兩千多人,其中,在莫斯科經商的農民就有七百人。在莫斯科經商的村民,一年少則掙五六萬元人民幣,多則上百萬元。四合村村民周克勤一家四口人,在出國前,全家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元。一九九八年,周克勤一家人來到莫斯科,現在在莫斯科一年能掙四十多萬元。他不僅有了自己的房子,還購買了兩輛汽車,跑起了運輸生意。據不完全統計,四合村在莫斯科的村民每年可掙回四千萬元人民幣。在莫斯科經商的四合村人不僅勤奮,而且守信,許多人也因此得到了莫斯科姑娘的愛情。四合村雙興屯青年李英超四年前與一位俄羅斯姑娘相愛了,剛大學畢業的俄羅斯姑娘為他的勤勞所打動。現在,李英超與這位俄羅斯姑娘已喜結連理。現在村里十餘名村民都娶了“洋媳婦”,而且都是俄羅斯姑娘。中俄聯姻的美滿結局,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因此小城鎮四合村得名“俄羅斯新娘村”。

模範事跡

小城鎮建勛科學養豬
建勛 46歲,小城鎮農民,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症。1988年買了一台手持拖拉機,不僅自己生產使用,而且還為本村居民耕地和軋草,既解決了本屯水田耕地和牲口軋草難的問題,也增加了個人收入。自學修車技術,為村民義務修車。

2000年,開始學養豬,經過幾年的實踐與學習,尤其是在參加吉林市殘聯舉辦的農村殘疾人一級帶頭人培訓後,養豬規模得到了發展,現建有標準化豬舍1棟,面積320平方米,生產母豬35頭,後備母豬10頭,種公豬3頭,育肥豬40頭,仔豬130頭,出欄仔豬、育肥豬600頭。成為了本地科學養豬示範戶。

2007年3月份,作為農村殘疾人農業生產技術帶頭人,參加了吉林市殘聯舉辦的培訓班。經過學習培訓後,積極回響市殘聯的號召,在自己發家致富的同時,積極向周邊殘疾人傳授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知識,組織他們觀看專家講課光碟,現已累計培訓了68人,帶動養殖戶8戶,在自己養殖場安置2名家庭生活貧困的殘疾人就業,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問題。

在村子裡,給民眾解決困難已經是家常便飯。有人叫他“老黨員”,有人叫他“活雷鋒”。他針對農村養豬戶缺少科學養豬知識的實際,積極籌建科學養殖合作社,讓周圍更多的殘疾人養殖戶加入,普及推廣科學養豬技術,不斷發展農村養豬事業。

相關詞條

參考連線

[1]、http://www.jlqdw.gov.cn/

[2]、http://www.shulan.gov.cn/news2.asp?id=202

[3]、http://www.jlqdw.gov.cn/search.as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