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是中國第一家以世界藝術為收藏、展示、研究對象的公益性國家文化事業機構。她以傳播世界文明、促進文化交流、普及藝術教育、服務大眾需求為宗旨,以各國博物館、藝術館、學校等文化教育機構為合作夥伴,致力於建設一個各種文明的交流平台和世界藝術的展示視窗。

基本信息

劇場簡介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位於北京中華世紀壇,由世界藝術基本陳列廳、專題陳列廳和數字藝術館等三部分組成,展覽展示面積約2萬平方米。世界藝術基本陳列廳是利用藝術品實物概要地呈現世界藝術史的基本脈絡;專題陳列廳是舉辦特展和專題展的場所;數字藝術館是利用數位技術手段對藝術品的相關資料信息進行全方位採集、存儲,並通過虛擬博物館、網路傳播、現場播放、信息查詢等多種方式為民眾提供服務。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採用先進的數位化存儲手段和全新的展覽展示手段,具備現代化的展覽設施及先進的消防系統、安全防範系統、恆溫恆濕系統、照明系統等完善的國際水準條件,是欣賞高檔次的藝術展覽的理想空間。

場館設施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場館設施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的場館設施,主要由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數字藝術館三個基本場館和世紀大廳、中心展廳、大螢幕廳、學術交流廳四個功能展廳構成。

基本陳列館位於世紀壇主體建築的二層,以世界藝術史為主線,集中展現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藝術精品。專題陳列館位於世紀壇主體建築的一層,主要以世界藝術發展過程中各重要環節為展示內容。數字藝術館位於世紀壇主體建築的地下一層,是一個全新概念的藝術館,該館包括4個多功能廳、數字畫廊、兒童美術教室。

世紀大廳位於世紀壇主體建築的二層,內設有題為《中華千秋頌》的大型環形浮雕壁畫,整個大廳金碧輝煌。中心展廳位於位於世紀壇主體建築的一層,位置便利,適合靈活布展。大螢幕廳位於世紀壇主體建築的地下一層,是觀眾領略大視野影像衝擊和聆聽大動態環繞聲的最佳場所。學術交流廳位於世紀壇主體建築的地下一層,廳內的演示播放及信息交流設施完備,是舉辦高端國際交流活動的理想場所。

主題展館

世界文明基本陳列館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基本陳列館
建立一個通覽世界藝術的基本陳列,使觀眾通過展覽能較全面的了解世界文明是世界藝術館規劃中最吸引人的亮點。世界藝術館將作為與國際上的博物館收藏家、文化基金會以及其它文化藝術組織進行長期合作的平台,通過和不定期更換部分展品的方式,為這個基本陳列提供展品,讓世界藝術的基本陳列真正成為國際合作的橋樑和視窗。

世界藝術史的基本陳列確定為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古代希臘、古代羅馬印度美洲文明六個部分,通過對這六大文明的實物陳列,來集中展示世界藝術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目前在義大利文化遺產部和美國幾大博物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六大文明基本陳列的展品籌借展工作。2006年十月份,世界著名的六大文明的珍貴文物第一次集體亮相北京。

專題展覽館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專題陳列館
專題展覽是世界藝術基本陳列的補充、外延、細化部分,也將是本館最精彩和最富吸引人的部分。是籌建世界藝術館付出最多努力的一個方面,也是受到世界各國博物館大力支持的項目。我們將以獨立策展、聯合策展的方式自辦、合辦或引進高品質的專題展覽;以常變常新、精彩不斷、豐富多彩的內容,體現本館生氣勃勃的活力和引人入勝的吸引力。目前,已經擬定2006年至2008年之間,將陸續舉辦“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展”、“克里夫蘭印象派繪畫展”“龐貝藝術展”、“波斯藝術展”、“菲利普斯畫廊藏品展”、“沉沒的埃及”和“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展”等一系列專題展覽。其中,“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展”是中意雙方共同合作,將是2008年在世界藝術館舉辦的大型展覽,屆時恰逢2008年奧運會的時機,我們將通過這一展覽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人民對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視,對各文明史的尊重,以及在文化上的包容。該展也是我們對如何表現中華文明和異域文明的比較及中外文化交流題材的一次嘗試。該展計畫在北京、羅馬等地進行巡迴展,讓更多的觀眾和我們一起分享展覽。此外,一系列與英國、德國、荷蘭、美國和日本等國文化機構之間的合作展覽項目也在醞釀和商談之中。

數字藝術館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數字藝術館
日益發達的數位化技術使得“虛擬博物館”成為可能,博物館的數位化資源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現接近真實的再現。 博物館的觀眾可以在遠離博物館的地方“真實”地感知一件件被數位化了的藝術品。博物館數位化的藏品資源相對於傳統的博物館藏品在對保存條件的要求、藏品信息的豐富程度、傳播的便捷程度等方面都有著極為明顯的優勢。這一切由技術進步引至的改變將可能使博物館的概念發生巨大的改變。

藏品的匱乏是建立世界藝術館的首要障礙,所以,數字藝術館的建設作為世界藝術館籌建的重點,以建立數位化的世界藝術資料中心作為工作內容。同時,建成後的數字藝術館也可以作為藝術品實物展覽的文化背景和有效補充,成為與觀眾互動的主要形式。

目前,數字藝術館已完成了硬體建設,下一步將全面收集、整理世界藝術數位化資料,按照中國藝術教育和研究的要求對其進行編輯,通過現場播映、信息查詢、電子出版物、寬頻網路傳播等多種方式為觀眾和研究者服務。美國文教類基金會梅隆基金會對數字藝術館的建設給予了大力幫助,將為世界藝術館提供一套專門用於世界藝術教學的數字圖像庫。另外,依託網路資源進行的藝術傳播,與實物展覽同步推出網上展覽以吸引大量的網上觀眾也是將來探索的方向。

博物館緣起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

引用文獻資料〔部分〕

作者: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

中國要建世界藝術博物館。要在北京建中國第一個世界藝術博物館。
建設世界藝術博物館是根據人民的意願、國家的需要、奧運的任務和學術的要求。過去很多年,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完成了許多偉大的事業,今天的改革開放,已使中國不再處於國際文化主流的邊緣,而且在政治、經濟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在文化上,如何讓中國深入地開放,讓普通的人民和年輕一代直接了解世界其他的文化,尤其是了解造成今天的流行文化和當代文化之淵源,有一件事情曾經縈繞著幾代人的心頭,這就是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

中國人民熱愛藝術、崇尚文化,自古以來就把書畫作為人生修養的路徑和境界。在鴉片戰爭之後,特別是辛亥革命之後,中國不僅關注自己的文化,更加關注中國之外的文明。中國20世紀一百年的藝術史,可以看作是在現代化的艱難進程中,對外來文化,特別是對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現代文化的引進和吸納。從前清光緒皇帝時開始,康有為梁啓超等就開始提及世界藝術。但是除了教會的一些聖像和建築之外,中國人民看不到這方面的作品。孫中山領導革命勝利以後,以蔡元培為首的有識之士,就有計畫地介紹世界藝術,建立藝術學院,並派出留學生,做了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的規劃。徐悲鴻劉海粟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努力,但世界藝術博物館依然只是一種呼籲。從1911年到1937年間,只有在一些報刊雜誌上,中國人才可以了解世界藝術的一鱗半爪。抗日戰爭期間,國家將亡,萬事俱廢,更談不上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處於獨特的政治環境中,雖然許多專家如秦宣夫傅雷等不斷地建議,但國家依然未能顧及。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日益強盛和開放,80年代初,邵大箴等世界美術史專家又進一步建議和呼籲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這種意願一直在空中迴蕩,今天,我們才著手建立這樣一個博物館。請各位專家注意,這是四代人的夢想,這是一個積累得太久的願望。願望中包含著很多的理由,但是,四代有識之士和專家的歷史判斷已經是一個充分的理由,所以,我們要建世界藝術博物館。

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都不缺少對世界文化的了解,而了解世界文化的標誌之一就是具有世界藝術博物館。在這個館中,可以讓自己的國民欣賞世界文明的成就,並且可以籍此深入地研究和了解世界文明的根源,以及各種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交流、分派和激盪。中國現代化進程一開始,就是打開國門,接觸世界其他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從被動開放口岸的舊社會到主動改革開放的新社會,中國現代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總是伴隨著與世界其他部分的對抗、吸收、主動誤取、交流和開創共同未來的相互作用。也許這是每個後發展國家不能避免的遭遇。但是,這又是一個世界未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現代化,一直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這個特色既聯繫祖國的偉大傳統,又包含著對外來先進文化和強勢文化的衝突和交流。所以,今天中國普通公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中,都包含著對傳統的繼續和發揚這一方面,以及注重、吸收和了解世界其他文化的另一方面。從第一個方面來說,中國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的考古工作者、藝術史工作者和博物館專家在每一個城市甚至每一個縣,都建立了保存和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但是另一個方面,除了國家和地方為數極少的外國短期展覽之外,中國迄今沒有一個世界藝術博物館。十三億中國人,幾億中國兒童在自己的國家還找不到一處地方可以讓他們面對面地看待和接觸世界其他文化的結晶藝術。藝術記載歷史,也記載著是什麼樣的觀念和判斷力使那個文化如此這般。我們稱作美術的並不僅是美麗的作品,而是人的問題在一個文化中的集中體現和形象紀錄。所以,中國人民需要開始建世界藝術博物館,我們要在北京建中國第一個世界藝術博物館。
中國國家的開放和發展,關係到這個民族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這個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中國近年的發展已經越來越融入世界整體的發展。我國和全世界許多國家有著密切的交往和合作,因此,我們與其他國家的交往,都離不開文化,都離不開對其他文化中的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要在政治、外交和經濟合作方面取得更有效的結果,促成更有利的合作,我們必須對世界各種文化進行調查和展示,這不僅僅是讓少數學者和專家對專門問題做出結論,還要讓廣大的政治、經濟和其他各行各業的人提高認識,理解國家政策和外交決策的根據,自覺地擁護和督促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向縱深發展,也參與和協助國家的文化建設工作,使我們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發展和宣揚自己的文化,提高國家的威信和民族尊嚴。國家的持續發展有賴於對少年兒童的教育和整個國民的終身教育。為了國家發展的需要,我們要培養新型人才,他們必須具有國家眼光,而國際不僅僅是指會說外語和了解市場行情,而是要能對什麼文化背景和心理傾向會導致現實狀況做出判斷和分析。所以,在對中國未來發展的研究和未來人才的培養中,不能缺少對世界其他文化的介紹和分析。我們要有世界藝術博物館來專門地、長期地組織和實施這種工作,並使這一工作為學術研究和學校教育提供一個平台和基地,結合成一個整體。所以,從中國的國家開放和發展,以及未來的國民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出發,我們要建世界藝術博物館。

2008年北京將舉辦奧運會。北京一直把這次盛會看作振興民族精神和創建現代文化的機遇。在奧運的三個目標中,“文化奧運”是其中具有遠大意義的一個方面。在為自己的首都、自己的城市所進行的文化建設中,已經注意到將向整個世界展示中國自己的文化,但是,僅僅如此並不足夠,同時要展示對世界文化的評價,要告訴來賓,告訴全世界,中國理解和願意了解他們的文化,並且,在展現自己的時候就能突出重點,擊中要害,對比陳列,掌握分寸。進而,一個大國在首都如果只是展現自己的文化,對於整個世界各民族,對於越來越多??的各國各文化中的新一代人是不夠的,因為中國北京不是地方性的“廟會”,而是現代大都市。在這裡,世界將看到世界,世界文化和藝術也同樣得到展示,這才與奧運的意義相當,才能把中國對於世界的評價開始在世界盛會時張揚。所以,無論從展示中國文化和評價世界文化的角度,如果同奧運會的文化任務相配,的確要有一個重要的展示平台,展示中國對世界文化的興趣、關注、了解和評價。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正是這樣一個標誌性工程。還有一個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在各個舉辦奧運會的城市都會遇到同樣的難題,那就是,為了配合奧運而興建的文化設施,在奧運過後的漫長歲月中如何利用,如何更進一步持續發展。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也許是奧運史上最有意味的實驗。一個具有世界眼光的文化建設,藉助奧運啟動,服務於奧運,在奧運之後,自動成為一個城市的重要文化設施,無需專門的努力,就可以成為國家未來的重點工程,奧運精神也因而久遠。所以,從奧運的現實任務和未來實驗考慮,要在北京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藝術史研究和對於世界各國歷史文化的研究和展示,都不能沒有一個博物館作為載體。這一點,專家將有多方面的論證和措施。在這裡主要是想強調,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的內在動機是對真理的追求,是為科學地追求真理提供一個路標和平台。在科學中,尤其是在現代人文科學中,藝術學是人文方面不可缺少的點。在整個科學領域,許多引人注目的成果是一些新興科學和熱門科學做出的,但是科學真正的昌明還要考察藝術史的成就。藝術史表面上看最沒有實際用處,卻是關係到一個個人、一個民族的教養和一個國家、一個文明的發達程度的標尺。因為藝術學裡透露的是人的精神底蘊,是長期醞釀和積累的結晶。任何一個文化或文明都會留下物質材料,甚至是偉大的視覺形式的作品,但是,只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和教育發達的國家才會有世界藝術史。落後的民族只有關於自己文化的藝術史,先進的民族不僅有自己的,而且有世界的藝術史。中國文化的復興不可能不在學術上從落後變為先進,所以中國學術必然會被從二個端點進行衡量,一個是以尖端科學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另一個就是以藝術史為代表的人文底蘊。藝術史作為一個整體,缺少對世界各國藝術的研究和介紹(中國目前缺乏外國藝術部分的陳列、展示和研究基地),其整體觀念和學科水平就無從談起。因為僅有對一個局部的觀察,是不足以建立學科的整體意識和研究方法的。也就是說,由藝術通往真理的道路依賴於對藝術史整體的研究。所以,從學術的需要出發,中國必須儘快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與大學合作,與研究機構配合,健全學科結構,填補空白。

同時,作為一個學術研究對象的藝術史,也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參與。因為藝術史作為一個整體,也包括對各種藝術理解和判斷的對比和分析,也就是說,沒有中國學者參與的世界藝術史,也是一個有缺憾的學術,因為這個文化所提供的這個角度是獨特的和有意味的。比如中國傳統的所謂藝術同西方傳統所謂的藝術不是完全相同的一種事物,尤其是現代藝術發生後,用形式分析圖像學風格史等方法無法分析的藝術現象(如performance),在中國上古藝術傳統中卻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並受到描述和解釋。因此,在世界藝術史的討論中,各個民族、各種文化的學術貢獻和研究角度“一個也不能少”。所以,世界藝術史的發展也要求在中國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

最後,我們不得不強調,在今天的世界上,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相互理解是和平和安全的基礎,這種基礎不能通過經濟利益競爭和政治鬥爭來實現,更不能通過戰爭和制裁來實現。巨大的中國如果不了解世界文化的基礎和傳統,不了解怎么用藝術來表達和記錄不可言說的內心世界和外在形式,這不僅是中國發展的危機,也是世界衝突的隱患。所以,建立世界藝術博物館,不僅是專家的願望,也應該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的責任,也是全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需要!

地理位置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地理位置中華世紀壇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甲9號(中央電視台與軍事博物館之間) 乘車路線: 捷運一線軍事博物館站 公車:1、4、33、57、65、320、337、728、827、特1、特5路,軍事博物館下車。
地理位置

開館時間

每日9:00——17:30(夏季);9:00——17:30(冬季)提前半小時停止入館
每年除夕閉館一天

票務服務

一、基本票價
1.成人票價:30元/人
2.優惠票價:20元/人(適用範圍:6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現役軍官;教師;研究生;大、中、國小生)

北京演出場地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