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是以從事清潔能源工程科學領域的高技術研究與發展的研究所。其戰略任務是開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原始創新與技術集成,形成了以太陽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固體廢物能及天然氣水合物為重點方向的學科布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前身為廣東省地熱研究室,於1978年10月正式成立,在建所20周年之際的1998年4月原中國科學院廣州人造衛星觀測站併入。並被中國科學院定位為中國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與發展基地型研究所,2001年6月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序列。

簡介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是以從事清潔能源工程科學領域的高技術研究與發展的研究所。其戰略任務是開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原始創新與技術集成,形成了以太陽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固體廢物能天然氣水合物為重點方向的學科布局。建立了中國科學院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可再生能源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目前全所共有職工205人,科技人員共147人,其中研究員20人,副研究員30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63人。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者62人,博士後5人。

研究所具有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研究方向的具有幾十台、套90年代的新型儀器設備,並設有信息資料室共有12.4萬冊圖書和文獻資料及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網路中心作為所的支持系統。

建所以來,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百餘項,其中有70多項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獎勵,獲國家專利80多項。自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以來,每年發表近20餘篇SCI和EI論文。在國際合作方面已與日、美、歐盟、埃及德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國內已與廣東湖南北京江蘇等地開展院地合作,大力推廣套用生物質氣化發電、地熱熱泵新技術、太陽能光熱利用技術及城市垃圾處理系統等,並形成產業化。

現任領導

人員構成

所長:吳創之

書記:陳楚榮

副所長:馬隆龍

所長助理:趙黛青 謝昌龍

工會主席,職代會主席:趙錫偉

具體職責

吳創之:主持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資產財務、成果轉移及產業、外事;

陳楚榮:主管黨務;分管紀檢監察、教育、離退休、安全保衛及後勤;

馬隆龍:主管科研業務;分管重點實驗室工作、支撐和基建;

謝昌龍:協管科研業務、安全保衛及後勤、工會和共青團;

趙黛青:協管教育、信息服務和科普。

歷屆領導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吳創之:所長(2006.3-迄今)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陳勇:所長(1998、3-2006.3)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陳國榘:所長(1993、12-1998、3)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吳治堅:所長(1983、8-1993、12)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吳文:所長(1980、1-1983、8)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鄺哲民原地熱室副主任, 過渡時期負責能源所領導(1978/9-1980/1)

組織構架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學術帶頭人

汪集暘 博士 研究員 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汪集暘
專業方向

長期從事理論和套用地熱研究,在大地熱流深部地熱礦山油田地熱地熱資源方面作出高水平的開拓性研究。70年代從事大地熱流和礦山地熱研究,填補了我國這一領域的空白;80年代在攀西地區確定出我國第一個"熱流省";恢復了華北盆地中新生代以來的熱演化史;提出熱流(q)-生熱率(A)線性相關律在我國東南地區不成立的新觀點;劃分出我國大陸五種岩石圈熱結構類型。

在我國開創礦山地熱工程科技領域,提出礦山地溫類型劃分及礦山熱害防治的地質-工程措施;指出我國地熱資源形成分布的構造-熱背景;提出中低溫對流型地熱系統成因模式,並撰寫出世界上第一部專著《中低溫對流型地熱系統》;指出我國大中型含油氣盆地地熱待征並從地熱角度對油氣資源潛力作出評價。

論文專利獲獎

曾獲煤炭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三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三等獎,石油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勇 博士 研究員 百人計畫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陳勇
專業方向

潔淨煤技術(各品位煤的熱解、燃燒機理;煤氣化過程煤中微量重金屬的遷移行為;煤燃燒煙氣脫硫;煤受熱過程氮的行為;煤與其它可燃物的共熱解、共燃燒機理)和固體廢物能利用技術(垃圾中各可燃燒物的熱解、燃燒機理;垃圾受熱過程氯的變化行為及除氯機理;垃圾綜合處理系統的技術集成;垃圾處理技術信息資料庫垃圾衍生燃料技術)。

主要承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噴流—移動床垃圾衍生燃料(RDF)熱解燃燒機理研究”;日本學術振興會項目“構築環境友好城市體系技術開發研究”;廣東省科委百項工程項目“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能源化綜合集成技術工程示範”;廣東省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城市固體廢棄物燃燒機理研究”;國家科委“九五”攻關“1000千瓦生物質氣化電系統”(第二負責人);國家“973”項目“煤熱解、氣化和高溫淨化過程的基礎性研究”(子課題負責人)。

論文專利獲獎

共發表論文98篇,其中核心學術刊物論文50多篇、SCI、EI論文近30篇,國際會議論文集30多篇;獲專利5項,1999年度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優秀團隊,2000年度中國科學院雙文明標兵和廣東省勞動模範,1999年獲廣東省環保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年度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獲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

任職兼職

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博士導師;太原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理事;廣東省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日本能源學會會員;中國《煤炭轉化》雜誌編委;國家清潔煤燃燒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工程熱物理學會能源專業委員副主任;廣東高技術企業商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廣州市政協第九屆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顧問;湛江市人民政府科技高級顧問;2000年國家後續能源戰略規劃專家組成員;第五屆高能轉化國際會議顧問委員會委員;2001年國家“863”領域專家組成員;2001年中日能源環境會議執行主席;2001年國際能量轉化會議組委會委員;2001年中日C1化學組委會委員;2001年亞太地區生物質能會議執行主席。

祝京旭 博士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祝京旭
專業方向

1982起就開始從事固體流態化及顆粒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國內外著名流態化和顆粒學專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化學工程師學會會事、加拿大國家級講座教授。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領導著一個大型科研組,有著世界上第一流的流化床實驗裝置,研究工作處於世界前沿,在流化床反應器及顆粒學研究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1999年建立起加拿大第一個顆粒技術研究中心並任首任中心主任。主要承擔項目主持過幾十項加拿大國家基金會中國國家基金會、及大型跨國公司資助的重大科研項目。

論文專利獲獎

在國際知名雜誌上發表論文近200篇(基本全部收到入SCI,大部份收到EI),各種國際會議論文集50餘篇,會論摘要文集100篇,各種工業研究報告30篇;申請專利15項;參與專著寫作:5本;合作主持編寫《流態化工程原理》(國內該領域第一本系統專著)

任職兼職

目前擔任國內清華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粉末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特邀海外專家評審、自然科學基金會特邀海外評審專家,國內外數本雜誌編委會編委、加拿大-中國發明與技術轉讓協會理事長、各主要化工雜誌的專家評審。

研究方向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根據國家能源戰略6需求和中科院新時期辦院方針和發展戰略,從注重上游和下游相結合、長期和短期相結合、全面和重點相結合、傳統學科和新增學科相結合考慮,設定三個不同層面的發展學科:新發展學科、面發展學科和點發展學科。

新發展學科的目標是根據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科學技術發展需求以及研究所長遠發展需要,部署新的發展學科和方向,並選擇適當的切入點取得突破,逐步成為研究所的新的學科增長點。

面發展學科的目標是從資源到利用形成全面的、系統的前沿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創新和技術集成創新體系,成為具有國際水平的國家級的學科研究與技術開發平台,為我國的後續能源發展提供理論、技術支撐。點發展學科的目標是在學科內的某一研究方向上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理論和技術,成為具有國際水平,並在國家層面能夠占有一席之地的科研基地。

1)新發展學科

根據發展需要增設新發展學科,設2個研究方向,即:微尺度能量傳遞過程和能源與環境。新發展學科要有主攻方向,力爭在優勢研究方向上進入國家層面。

研究內容:微尺度能量傳遞過程理論與技術研究;微流體MEMS研究;生物傳熱理論與技術。能源戰略設計理論和方法研究;能源資源、結構分析;能源政策分析與戰略研究;能源利用過程的經濟、環境評價與污染控制。

2)面發展學科

根據國家能源的戰略需求及研究所現有的工作基礎、條件和國內有關研究的基礎,設定兩個面發展學科:生物質能學科和天然氣水合物學科。目標是從資源到利用形成全面的、系統的基礎理論、技術創新和技術集成。
生物質能學科:生物質能學科可以在資源研究、基礎理論研究、套用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形成國家層面的、含蓋上下游和長短期的、完整而系統的生物質能利用技術和理論的研究平台,建成國家生物質能技術工程中心

生物質能學科設4個研究方向:資源及能源作物、生物質熱化學利用、燃料合成、固體廢棄物能,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資源及能源作物:能源作物篩選評價、能源作物培育改良、特種能源作物(高產油作物、高糖份作物、速生型作物、高產藻類)的開發利用,能源作物利用過程環境與生態影響評估、生物質資源分布及特性、生物質能利用過程碳、氫、氧循環過程的系統模擬與計算。

生物質熱化學利用:生物質氣化與燃燒、生物質氣化發電、生物質熱解液化、生物質高能轉化(電漿、超臨界等)。

燃料合成:生物質化學合成液體燃料、生物質生物合成液體燃料、生物質柴油改性及利用、生物質熱解油的改性及提質、生物質氣化制氫。

固體廢棄物能:RDF的研究及技術開發、生活垃圾熱解焚燒、特種垃圾的熱解焚燒、固體廢棄物處理過程機理研究及污染控制、固體廢棄物處理成套設備及系統開發。

天然氣水合物學科:天然氣水合物學科可在資源研究、基礎理論研究和套用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出學科新理論、新方法和套用新技術,建立學科體系,成為國家級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基地。

天然氣水合物學科設資源評價、勘探開採、儲存運輸和水合物利用技術4個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內容是天然氣水合物形成機理與分布規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與開採技術、天然氣儲存與運輸新技術、油氣工業中水合物抑制與防止技術、氣體水合物儲能(蓄熱、蓄冷)材料與技術、CO2水合物與溫室氣體減排。

3)點發展學科

點發展學科雖然在學科整體上不能進入國家層面,但在學科內的某一研究方向上有國內領先的研究基礎和研究條件,可成為該學科在國家的重要研究力量。

點發展學科設有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

太陽能學科:太陽能學科設太陽能光熱轉換和太陽能光電轉換2個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內容有太陽能製冷供熱聯合系統、太陽能光熱轉換材料、納米功能材料、多晶矽薄膜電池和光伏利用系統。

地熱能學科:地熱能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地熱能轉換和地熱能直接利用,主要研究內容為地熱發電、地熱製冷和熱泵、地熱採暖、地熱乾燥地熱種植和地熱養殖。

海洋能學科:海洋能學科的研究方向分為波浪能和潮流能,研究內容為波浪能獨立發電與制淡系統、潮流獨立發電與併網運行、海島多能互補系統、非線性水波力學和建模與控制方法。

地理位置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科研架構及運作模式

廣州能源研究所圍繞國家能源戰略需求,面向國際能源科學前沿,開展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研究,研究制約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瓶頸,開展相關領域的共性技術研究和原型產品研發,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通過技術集成創新套用示範,探索我國能源結構多元化和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和模式,為我國後續能源利用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

廣州能源研究所以需求導向目標,以目標牽引方向,以方向提煉科學與技術問題,按照“上游和下游相結合、長期和短期相結合、面發展和點發展相結合、傳統學科和新發展學科相結合,有所不為有所為”的基本原則,從現有研究基礎和發展潛力出發,以優勢學科帶動相關學科,最佳化科研布局。目前,學科領域定位為: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節能與環境工程、能源戰略,設有六個研究中心:能源戰略研究中心生物質能研究中心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非碳能源研究中心套用基礎研究中心技術集成工程中心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生物質能研究中心

生物質能研究中心是專門從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科研部門,該學科從"六五"開始承擔國家研究課題,共完成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七項、科學院、國際合作、地方及企業委託項目幾十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各類獎勵十餘項,目前是我國生物質技術方面的重要力量。

研究方向

生物質資源與能源植物生物質能熱化學利用技術

生物質液化及制氫技術廢棄物能源利用技術

任務及目標

生物質能研究中心的任務是根據生物質能研究鏈條的要求,整合組織相關研究力量,形成從生物質生產、生物質轉換機理、生物質技術開發和集成系統套用示範的研究平台;選擇重點研究內容及關鍵技術問題,通過創新及技術集成,開發具有我國特色的生物質能潔淨利用技術,為我國生物質能的大規模利用提供技術支持。爭取成為國家級生物質能方面的研究基地,要求研究中心的綜合研究實力和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位置,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研究內容

生物質資源研究方面,重點研究糖類植物油脂植物木本作物(速生林)的培育、種植及收集處理技術生物質能轉化方面,集中研究植物油改性生物質熱解氣化燃氣催化合成二甲醚(DME)、氫燃料製取四方面的關鍵技術利用技術系統集成方面,近期以開發先進糖發酵酒精工藝、高效氣化—熱電聯供系統為主要目標;中長期以開發高效生物質液體燃料利用設備、生物質氫燃料利用系統為目標環境經濟分析方面,主要研究C、H、O的循環機理、生物質能與環境的協調機制及生物質能技術經濟分析為主。

組織結構

生物質能研發中心由資源及能源作物實驗室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實驗室生物質燃料合成實驗室固體廢棄物實驗室廣東天元再生資源工程有限公司廣州中科華源科技有限公司組成

生物質能研發中心目前有研究人員30多人,工程技術人員30多人。其中研究員6名、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10多名,具備很強的研究力量。研究中心主任吳創之研究員,副主任為李海濱、常傑研究員,特聘生物質能方向首席科學家祝京旭教授。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研究實驗室前身為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地熱與熱泵實驗室。隨著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研究工作日益受到重視,以及中國科學院也將天然氣水合物列入重要方向予以支持,2001年地熱與熱泵實驗室拆分成地熱能工程中心氣體水合物實驗室。氣體水合物實驗室由樊栓獅研究員擔任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全面開展天然氣水合物相關研究。2004年能源所為了進一步發展,對所各方向進行了重新布局,成立了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暫設氣體水合物實驗室一個研究團隊。2005年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進行了學科調整,氣體水合物實驗室拆分成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研究實驗室和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技術實驗室。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研究實驗室保留了原氣體水合物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和實驗設備,全面開展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理論和套用技術方面的研究。

可視化高壓流體(PVT)測試系統

本實驗室已建成良好的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研究平台,實驗儀器總價值已接近2000萬。研究領域已從一開始的獨具特色的致冷劑水合物延伸到對新世紀能源工業至關重要的天然氣水合物,充分將熱能工程地質學環境科學與化學工程學科的優勢結合在一起,著重研究天然氣水合物的物理化學性質相平衡生長動力學、生成/分解過程等相關基礎問題以及開發空調與蓄冷、天然氣固態儲運、天然氣水合物管道抑制、海水淡化套用技術。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廣東省重點攻關和自然科學基金等地方委託項目。
本實驗室有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2名,工程師1名,中級職稱2名,博士5人和碩士9人,其中1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多次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廣州能源所工藤獎學金。另外還聘請了多名國外知名學者和國內院士做客座研究員。

截止到2006年,本實驗室已累計發表論文200餘篇,申請專利20餘項,授權2項,授權軟體1項,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天然氣水合物和水溶液理論的基礎研究)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天然氣水合物套用技術研究與開發)各1次,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項目:200KW豬糞發酵沼氣燃料電池示範研究)1次。在發表的論文中,多篇文章在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地學頂尖刊物)、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Data、FluidPhaseEquilibrium等期刊上發表,SCI收錄30餘篇,Ei收錄60多篇。2005年在挪威中部城市特隆赫姆(Trondheim)市舉行的第五屆國際水合物大會上本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樊栓獅研究員參加了大會並做了報告,大會總共錄用本實驗室研究論文8篇(總共246篇,中國14篇)。

本實驗室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合作和交流,先後有美國的國際著名水合物專家Sloan教授,英國Heriot-Watt大學Tohidi教授,日本慶應大學森康彥教授,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EvgenyChuvilin教授等多名國際著名水合物專家訪問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研究實驗室。本實驗室已經與莫斯科國立大學簽訂了合作協定。樊栓獅研究員和梁德青副研究員還出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丹麥等國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在國內,我們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石油大學(北京)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熱忱歡迎各大專院校的老師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來我們實驗室交流、訪問及洽談合作事宜,同時歡迎有志學子報考我們實驗室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現承擔多項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廣東省重點攻關和自然科學基金等地方委託項目。實驗室的蓬勃發展給年青人創造了優良的研究環境,已經有一批研究生出色地完成研究任務,獲得碩士、博士學位。

李嵐清副總理(左2)視察氣體水合物實驗室

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

◇天然氣水合物基礎

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測與評估

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物理化學性質

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模擬與環境評價

天然氣水合物儲運與利用技術

◇新技術

天然氣淨化與高密度儲存技術

水合物分離新技術(中藥濃縮、果汁提純等)

天然氣管道中水合物抑制技術

水合物/冰蓄冷空調新技術

熱泵型空調新技術,環保型製冷劑及CFC替代技術

冰櫃蓄冷節能新技術(新型儲能冰櫃材料)

相變儲能材料(相變溫度範圍-60℃-100℃,導熱係數0.5-1.5w/m.K)

中央空調等大型能量系統節能工程技術

深度水處理技術

活性炭生物膜法等先進技術

水合物分離新技術(中藥濃縮、果汁提純等)

天然氣管道中水合物抑制技術

產業架構

根據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中的要求,研究所以自主核心技術為基礎,建立了一批以企業為載體,以股權為紐帶,以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目標的高技術公司。通過這些高技術公司的培育與發展,引入社會資本,建立學科的成果推出和退出機制,形成新的成果轉化模式。為此,研究所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廣州中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所有技術公司的統一管理,其任務是:利用資產管理公司,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提高企業管理與資本運作效率;規範研究所直接參與市場經營的行為,避免產生不必要風險。

目前研究所通過廣州中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參股的技術公司有10多家,廣州中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將根據這些技術公司的發展情況制定不同的資產和處置方案。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廣州中科環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廣州中科環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其前身是1983年11月成立的廣州能源研究所技術諮詢開發服務部。為進一步深化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的科技體制改革,加速推進研究所辦企業的發展,從而形成科研與產業相互促進的運行模式;同時為規範與科學管理研究所的科技產業,理順產權關係,廣州能源研究所組建了中科環能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控股和管理所辦二級企業,使已經設立和今後設立的項目公司在產權制度(多元的產權結構)、法人治理結構(所有者、董事會、經營者)和激勵分配製度等方面符合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並承擔或代表所對外投資任務,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廣州中科環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依託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常規能源利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及節能等方面的技術優勢,致力於開發新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以及環境治理過程的能源再生技術。隨著對能源、環保領域更深一步的研究和開發,公司逐步確立了新能源、再生能源、環境治理及網路信息等產業的主導地位,在長期從事的環境治理、新能源與再生能源開發套用中,擁有了工程設計證、工程營運等一系列資質證書,專業人員配套,技術力量雄厚。同時,中科環能秉承科研與產業相結合的方針,在長期的業務實踐中,與國家、政府部門及產業集團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在聯合國內、外相關專業機構,企、事業單位、團體及個人等,利用技術、信息、法制的資源優勢,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廣泛合作,為社會各界提供高效、便捷、暢通的優質服務。充分發揮集團公司技術集成的優勢,開創了廣州能源研究所科技產業健康、高速發展的新局面。

高新技術展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遵循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原則。能源所立足於自身的科技與人才優勢,注重資源整合,建立國內外的戰略合作關係,致力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努力探索新形勢下產學研合作的新途徑。自1978年以來,能源所的技術已經覆蓋廣東廣西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泰國寮國羅馬尼亞等國家。

到目前為止,以能源所的技術為依託與地方或者企業建立的工程中心主要有5家:分別是中科院常州中心能源環保分中心;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工程中心;生物液體燃料工程中心;分散式電力技術集成工程中心;青島節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這些工程中心的建立有力地增強了能源所的影響力,同時加強了能源所與企業的聯繫,更加方便快捷地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與諮詢。

2007年項目成果

套用技術

·5MW生物質氣化與有機廢棄物燃燒聯合發電系統

·低能耗潛熱輸送中央空調技術

·多功能太陽能蒸飯.開水系統研究

·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技術

·南方建築節能技術集成系統示範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勘探與開採模擬研究

·日產10噸波浪能直接海水淡化中試系統

·生物油催化酯化改質新方法研究

·天然氣水合物開採與輸運過程實驗模擬理論分析

基礎理論

·採用熱邊界層中斷概念強化矽基微通道傳熱的研

·二氧化鈦薄膜在阻熱自潔淨多功能建築玻璃上套用

·強化微尺度燃燒器內火焰穩定性的方法和機理研究

·天然氣水合物形成機理及抑制機制

教育培養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圍繞學科發展戰略目標與需求,不斷深化人力資源管理改革,重視能源領域的戰略科技專家和科技尖子人才的培養與引進,重視人才隊伍整體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高,現已建立了一支結構合理、動態最佳化、持續發展的科技創新隊伍。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目前我所已擁有一個博士培養點:熱能工程;五個碩士培養點: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環境工程和化學工程。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導師隊伍,並為研究生創造了潛心讀書和從事科研的良好條件與氛圍,現已培養研究生200餘名,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了優秀的生力軍。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