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簡稱國研院)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直屬專業研究機構,成立於1956年11月24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專門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的機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共有研究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員100多人,包括具有多年外交實際工作經驗的外交官、著名的地區問題專家、學者以及經過高等院校專門訓練的青年研究人員。國研院主要對當前國際政治和世界經濟等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中長期戰略研究,亦對國際事務中重要的現實和熱點問題做出及時分析,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供決策參考。國研院公開刊物有《國際問題研究》(中文雙月刊)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英文雙月刊)。

領導成員

院長曲星

198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獲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於外交學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6-1992年留學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分別於1988年和1992年獲政治學碩士和政治學博士學位。自1985年起在外交學院任教,歷任外交學系中國對外關係教研室主任、外交學系副主任、外交學院院長助理和外交學院副院長、教授兼博士生導師。主要講授《當代中國外交》和《中法關係史》等課程。2006-2009年任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2010年1月起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2014年6月,中央批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更名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曲星教授擔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首任院長。

副院長阮宗澤

曾就讀於四川外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和外交學院,獲博士學位。1992-1993年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做訪問學者。1996-2000年,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工作,先後任二秘、一秘。2002-2007年任副所長。2007-2011年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現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人類發展報告》諮詢委員會中方專家、《國際問題研究》雜誌主編。

副院長郭憲綱

1982年畢業於山西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8年入所。1994至1998年在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工作,任一秘。200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作訪問學者。曾任國際戰略研究部主任、《國際問題研究》主編。

副所長董漫遠

1987年8月研究生畢業後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南亞、中東、非洲研究室工作,曾任副主任、主任。1993年7月-1997年7月在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工作,任二秘。1999年2月-2002年12月在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工作,任一秘、研究室主任。曾任《國際問題研究》主編、歐洲研究部主任、國際戰略研究部主任。

秘書長楊易

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97年入所。曾任《國際問題研究》編輯、外事處項目官員、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國委員會秘書處副處長、處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外聯處處長等職。2000-2004年在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任政治新聞副領事。2011年12月起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秘書長。

組織機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現有7個研究部門:美國研究所、亞太研究所、歐洲研究所、開發中國家研究所、歐亞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所、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另設有對外聯絡處、科研處等單位負責對外交流和科研工作。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國委員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和學術交流基金會及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4個機構掛靠我院。

美國研究所

重點研究美國的外交政策影響及政策發展方向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因素,特別是美國對華政策的走向,並就中美關係發展提出政策建議。跟蹤和研究拉美和加拿大與美國關係發展態勢。

現任所長為滕建群,副所長為劉飛濤。

亞太研究所

研究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區域合作與安全問題。側重研究東協國家、日本、朝鮮、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政治、經濟、軍事與外交的狀況和政策趨向以及與中國的關係,尤其是關及中國周邊安全的問題,包括朝鮮半島、東北亞及東亞安全與合作的趨勢等,並根據形勢發展及時提出政策建議。

現任所長為虞少華,副所長為劉俊波。

歐洲研究所

研究歐洲各國的內外政策變化;歐洲一體化進程及對外影響;北約發展動態及對國際安全形勢的影響;巴爾幹地區形勢和中歐關係,並提出相應政策建議。

現任所長為崔洪建,副所長為李維維。

開發中國家研究所

從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角度關注開發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作用和影響,研究中國和開發中國家的關係,為增強中國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的互利合作關係提出政策建議;研究中東問題、印巴問題、南亞問題和非洲有關熱點問題及其國際影響。

現任所長為王友明,副所長為孫立昕。

歐亞研究所

研究歐亞的發展狀況、前景和面臨的挑戰以及國際影響,各成員國、觀察員和聯繫國情況及相互間關係,中亞地區外高加索形勢,獨立國協和其他地區組織的發展趨勢,提出相應政策建議。

現任所長為陳玉榮,副所長為李自國。

國際戰略研究所

研究國際關係中的巨觀問題,對國際格局、國際秩序、大國關係、地緣政治、全球化及中國對外關係發展變化過程中出現的規律性、趨勢性問題進行分析,提供相關政策建議,撰寫戰略報告,並從事對中國外交理論的探討和研究。負責編撰《中國和平發展國際環境新變化》、《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國際風雲錄》等。

現任所長為陳須隆,副所長為蘇曉暉。

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研究世界發展環境的變化、世界經濟的增長趨勢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特點,分析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經濟、貿易環境,為促進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推動世界發展建言獻策。

現任所長為姜躍春。

出版物

國研院公開刊物有《國際問題研究》(中文雙月刊)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英文雙月刊)。

《國際問題研究》創刊於1959年,現為雙月刊,經過多年的努力已成為展示國際問題和中國外交政策與思想的主要平台之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創刊於2006年底,是針對綜合性國際問題的專業英文刊物,深受我駐外使領館和外國駐華使領館歡迎,在國外研究機構中的影響也不斷擴大。

歷任領導

孟用潛

孟用潛孟用潛

孟用潛(1905--1985),男,中共黨員,河北深縣人。1924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經濟系。歷任青年團福建省委書記、中共滿州省委組織部長、華北供銷合作總社主任等職。全國解放後先後擔任中央合作事業管理局局長、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外交部黨委委員、對外友協副會長。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56年任研究所所長,“文革”期間離任。

李匯川

李匯川李匯川

李匯川(1917-1999),男,中共黨員,北京市人。畢業於清華大學機械系。1950年進入外交部,歷任駐蘇聯大使館參贊;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副司長、代司長;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職。1973年到國際問題研究所工作。1980年8月任研究所所長,1983年2月離任。

鄭為之

鄭為之鄭為之

鄭為之(1914-1993),男,中共黨員,廣東省遂溪人。1936年畢業於暨南大學物理系。1949年進入外交部。歷任中國駐荷蘭武官、駐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亞大使館參贊、駐丹麥大使、美澳司司長、駐阿根廷大使、駐委內瑞拉大使、駐比利時兼盧森堡大使併兼任駐歐洲共同體外交使團團長等職。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顧問,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83年2月任研究所所長,1986年7月離任。

王殊

王殊王殊

王殊(1924-),男,中共黨員,江蘇省常熟人。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長期從事新聞工作。先後任新華社駐巴基斯坦、幾內亞、馬里、加納、薩伊、古巴、德國分社的記者。1972年調入外交部,歷任駐聯邦德國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駐奧地利大使。曾任《紅旗》雜誌的總編輯。1986年7月任研究所所長,1990年5月離任。

杜攻

杜攻杜攻

杜攻(1928--1993),男,中共黨員,四川永川縣人。曾就讀於四川大學和北京大學。參加革命後就開始從事外事工作。曾在中央外事學校和天津外事處工作。進入外交部後,先後在亞洲司、駐緬甸使館及駐菲律賓使館工作。歷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駐義大利大使、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副會長、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委員會委員等職。1990年5月任研究所所長。1993年因病去世。

楊成緒

楊成緒楊成緒

楊成緒(1930-- ),男,中共黨員,江蘇奉賢人。195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曾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工作。1973年進入外交部,歷任駐東德使館公使銜參贊、駐奧地利大使、外交部西歐司副司長和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1993年5月任研究所所長,2001年11月離任。1994年起兼任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全國委員會會長,2005年9月離任。享受政府“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特殊津貼。

宋明江

宋明江宋明江

宋明江(1939--),男,中共黨員,天津人。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北京外語學院英語系進修。先後在北京語言學院、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工作。1973年調入外交部,歷任駐英使館政務參贊;世界知識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外交部西歐司副司長、司長;駐比利時大使等職。1996年獲義大利共和國功勳騎士勳章。2001年11月任研究所所長,2004年5月離任。

馬振崗

馬振崗馬振崗

馬振崗(1940--),男,中共黨員,山東臨朐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先後在英國伊林技術學院、倫敦經濟學院學習。曾在駐南斯拉夫使館、外交部美大司、駐溫哥華總領館、駐美使館從事外交工作。歷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長、司長;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駐英大使等職。曾獲英國Middlesex大學名譽博士、英國Central Lancashire大學名譽院士和英國皇家亞洲學會(Royal Asiatic Society)名譽研究員以及倫敦金融城榮譽市民等稱號。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2004年任研究所所長,2010年1月離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