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口鮎

下口鮎

一種1990年被作為熱帶觀賞魚引進我國,然後又被棄入湖中繁殖形成種群的魚,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專吃魚卵、魚苗,破壞我國的河川生態。

基本信息


簡介

外來入侵魚類——下口鮎

中文名:下口鮎

學名(拉丁名):Hypostomusplecostomus

其它學名:Plecostomusplecostomus,Acipenserplecostomus,Plecostomusguacari,Loricariaflava,Plecostomusbicirrosus,Plecostomusbrasiliensis

傳入

下口鮎下口鮎

傳入:這種魚1990年被作為熱帶觀賞魚引進我國,然後又被棄入湖中繁殖形成種群的。
成年魚體長約30厘米,口唇發達像吸盤,全身為盾鱗,體表粗糙。體灰黑色或淡褐色,並有黑白色花紋。為雜食性魚類。體長20~30CM,體扁平似琵琶,頭扁平,背鰭高聳,尾細而長,胸鰭寬大似蒲扇。口唇發達如吸盤,體表粗糙,全身披盾鱗。體灰黑色或淡褐色,體表有黑白色花紋。經常吸藻類,故有清道夫之稱。水質要求不嚴,喜夜間活動。繁殖力強,每次產卵300~500顆,孵化率幾乎達100%。

分布

原產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生存能力特彆強,以水中死屍、藻類、落葉、青苔等為食物。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專吃魚卵、魚苗,破壞我國的河川生態。
中國分布現狀:珠江主航道水域,長江水域重慶段,漢江、北京南長河有發現。

基本特徵

全身布滿了黑色波紋,魚鰭寬而紋美,兩眼鼓出,頭扁寬頂有兩眼孔,嘴在頭部下側,肚寬背尖牗如圖牘。是肉食性、侵略型的魚種,食性雜,清道夫長大以後食量很大,經常吞食落在缸底的魚食,魚蟲,更會吞食魚卵,甚至吸咬七彩。

習性

下口鮎下口鮎
魚體呈半圓筒形,側寬,尾鰭呈淺叉形。口下位。背緒寬大,腹部扁平,左右腹鰭相連形成圓扇形吸盤。從腹面看,很像一個小琵琶,故又稱為琵琶魚。魚體呈暗褐色,體上布滿黑色斑點。體長可達250毫米。本種魚的飼養很簡單,幾乎只要是水就能養活它們。但是要養好它們最好還是給予它們弱酸性軟水或者中性水質的水為佳。適宜水溫20℃以上。
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裡最好的“清道夫”,同類之間有時發生爭鬥,可與大型熱帶魚混養。雌雄鑑別困難,性成熟的雌魚腹部比雄魚略膨脹。

繁殖

卵生,繁殖困難。清道夫的雌雄鑑別不易,人工繁殖同樣很難。家庭養殖幾乎無法完成繁殖活動。魚場裡據稱是通過大水流模擬自然溪流的水文狀態完成繁殖的。

生態影響(Ecosystem)

這種目前在我國台灣、廣西江河湖泊中泛濫成災的害魚,專吃其它魚卵,與食人魚一樣危害極大。據資料顯示,清道夫下口鮎繁殖力極強,每次產卵300—500顆,孵化率幾乎達100%。它們吸食其它魚類的卵,在我國沒有天敵,能使其它魚類斷子絕孫。據《北京晨報》報導,目前在我國漢江發現的怪魚,經專家鑑定,就是以往養在魚缸中的清道夫,最初是人們引進的熱帶觀賞魚,它能吸食魚缸內的殘留垃圾,保持水質清潔,因而十分暢銷。由於被一些養魚人隨意丟棄,在我國的一些江河水溝里已經大量出現。一旦逃逸,由於缺乏天敵制約,將會發展為種群而嚴重危及本地魚類。該魚目前在我國一些地方已泛濫成災,致使當地不少“土著”魚斷子絕孫。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

作為觀賞魚引入,在家庭養殖被發現吞食魚缸小魚而被投放到野外,目前在珠江航道水域、長江水域重慶段已形成一定的種群數量。漢江、北京南長河都有發現該魚。台灣宜蘭還發動了一場清魚行動阻止土著魚類逐漸減少。由於其環境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強,且專門取食其它魚類的魚卵及魚苗,影響土著魚類的種群數量及其更新。對珠江航道、長江水域重慶段水生態環境造成威脅。此外,該魚在產卵繁殖時通過胸鰭的硬棘可在池塘基下挖幾十厘米到幾米長的魚巢,如果進一步擴散到江河中生長繁殖,將對江河、水庫的堤壩造成重大隱患。

外來魚類

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外來物種也隨之而來,它們中有利也有害,魚類就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本任務就來盤點這么外來的魚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