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大麻哈魚

銀大麻哈魚

銀大麻哈魚,拉丁文學名,Oncorhynchus keta,英文名:Big pacific-salmon,Chum salmon,科屬分類:硬骨魚綱,幅鰭亞綱,鮭形目,鮭亞目,鮭科,麻哈魚屬。地方名:麻哈魚、馬哈魚、大馬哈魚、鮭魚、麻糕魚。俗稱:北鱒魚,大發哈魚,達發哈魚,果多魚,羅鍋魚,孤東魚,齊目魚,奇孟魚,花斑鱒,花鱒。

基本信息

形體特徵

銀大麻哈魚銀大麻哈魚
銀大麻哈魚,一般體長60厘米左右而側扁,略似紡錘形;頭後至背鰭基部前漸次隆起,背鰭起點是身體的最高點,從此向尾部漸低彎。頭側扁,吻端突出,微彎。口裂大,形似鳥喙,生殖期雄魚尤為顯著,相向彎曲如鉗狀,使上下頜不相吻合。上頜骨明顯,游離,後端延至眼的後緣。上下頜各有一列利齒,齒形尖銳向內彎斜,除下頜前端4對齒較大外,余齒皆細小。眼小,鱗也細小,作覆瓦狀排列。脂鰭小,位置很後。尾鰭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時體色銀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則變得非常鮮艷,背部和體側先變為黃綠色,逐漸變暗,呈青黑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8-12條橙赤色的婚姻色橫斑條紋,雌魚較濃,雄魚條斑較大,吻端、頜部、鰓蓋和腹部為青黑色或暗蒼色,臀鰭腹鰭為灰白色。到了產卵場時,體色更加黑暗。

大麻哈魚又叫鮭魚,素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著稱於世,歷來被人們視為名貴魚類。我國黑龍江畔盛產大麻哈魚,是“大麻哈魚之鄉”。 貝加爾湖中的大麻哈魚數量比較多,捕獲量很大。

大麻哈魚身體長而側扁,吻端突出,形似鳥喙。口大,內生尖銳的齒,是兇猛的食肉魚類。它生在河裡,長在海中,主要棲息在北半球的大洋中,以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區最多。它們在海里生活4年之後,到每年八九月間性成熟時,成群結隊地從外海游向近海,進入江河,涉途幾千里,溯河而上,回到出生地——黑龍江。

入江後停止攝食,有些大麻哈魚進入烏蘇里江、呼瑪爾河和松花江等黑龍江的清冷支流,以尋找最理想的產卵場所。產卵前,雌魚用腹部和尾鰭清除河底淤泥和雜草,撥動細沙礫石,建築一個卵圓形的產卵床。然後,雌雄魚雙雙婚配產卵。產卵後,經過長途跋涉精疲力竭的親魚,還要守護在卵床邊,直到死亡。100多天后,小魚才從卵中孵出,來年春天,它們順流而下,又游向大海,然而它們不會忘卻故鄉,一旦性成熟,又會歷經千難萬險,游回家鄉。

大麻哈魚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不僅肉味鮮美,魚子更為名貴。它的魚子比一般魚子大得多,直徑約7毫米,色澤嫣紅透明,宛如琥珀,營養價值極高,是做魚子醬的上好原料。

歷史淵源

相傳唐王東征時來到黑龍江邊,正逢白露時節,被敵人圍困,外無援兵內無糧草,正當唐王一籌莫展之時,一大臣奏道:“何不奏請玉皇大帝,向東海龍王借魚救飢?”玉帝便令東海龍王派一條黑龍帶領鮭魚前來鎮守這條江,人馬得到魚吃,力量倍增,大獲全勝。馬原來是不吃魚的,自此馬便開始吃魚了,但也只是吃鮭魚。所以便把鮭魚叫作“大馬魚”。許多年後,又是白露時節,有一個叫什爾大如的部落首領所率人馬被敵人追到烏蘇里江邊,前無進路,後有追兵,糧草又斷,十分危機,此時一謀士便向什爾大如獻策言道:“何不仿照唐王東征時向東海龍王借魚以解燃眉?”黑龍聞知,復率鮭魚來到烏蘇里江邊,什爾大如得救,便率部在沿黑龍江、烏蘇里江一帶定居下來,這些人的後代,便是今天的赫哲人,所以每到白露前後,便有大批的鮭魚來到黑烏兩江。赫哲人稱“大馬魚”為“達烏依瑪哈”,後經演變,就把鮭魚叫做“大麻哈魚”。

生活習性

銀大麻哈魚銀大麻哈魚
大麻哈魚為冷水性溯河產卵洄游魚類。原棲息於太平洋北部,在海洋里生活了3-5年後(通常4齡達性成熟)才在夏季或秋季成群結隊進入黑龍江作生殖洄游,根據溯河時間可分為兩個生物群,夏型和秋型;上溯進入中國境內的僅為秋型。大部分在下游產卵,到達上游產卵的僅為少數。它們沿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辭辛勞,每晝夜可前進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淺灘峽谷還是急流瀑布,都不退卻,衝過重重阻擾,直到目的地。成魚進入淡水生殖期間後便不攝食。大麻哈魚對產卵場的條件要求很嚴,環境要僻靜,水質澄清,水流較急,水溫5-7℃,底質為砂礫地。產卵期為10下旬至11月中旬。產卵前雄魚用尾鰭拍打砂礫,借水流的衝擊,形成一個直徑為100厘米左右,深約30厘米的圓坑,稱為“臥子”;雌魚產卵於臥子內,同時雄魚射出精液。雌魚並以尾鰭反覆撥動砂礫,將卵埋好。產卵後雌雄魚長期徘徊於產卵場周圍。它們由於經過長途而艱辛的洄游,洄游其間又不再進食,加之築“臥子”產卵,體力消耗殆盡,產卵後的大麻哈魚,體色黑暗,體質消瘦,遍體是傷,已經失去食用價值。因此產卵後7-14天即死亡,艱苦地完成了繁衍後代的任務。終生只繁殖一次,壞卵量在4000粒以上。受精卵孵化出的仔魚喜歡潛伏在石礫間黑暗的地方,長至50毫米左右,便開始降河下海,沿途攝食小型浮游生物或死去的母體;到達海口時,逗留一段時間,即向遠岸遷移;到達性成熟時再歸入淡水河川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大麻哈魚為兇猛性的肉食性魚類,幼魚時吃底棲生物和水生昆蟲,在海洋中主要以玉筋魚和鯡等小型魚類為食。大麻哈魚的生活習性非常有趣,正象黑龍江漁民所說:“海里生,江里死”。大麻哈魚是一種海河洄游性魚類,它棲息於北太平洋肥育、生長。當它達到性成熟時,為了繁殖後代,一定要歷盡千辛萬苦,進入江河,上溯到產卵場生殖。在我國江河中產卵的大麻哈魚,每年秋季(9-10月)來臨時,成群結隊渡過鄂霍次克海,繞過庫頁島,溯黑龍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不斷前進,每晝夜前行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淺灘峽谷或急流瀑布,它從不退卻,衝過重重阻撓和越過層層障礙,直至游到目的地,找到合適的產卵場所。大麻哈魚在前進中為了越過瀑布或障礙物時,以其尾部竭力擊水,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躍出水面,跳往空中高可達2-2.5米。由於它善於跳躍,古拉丁文名取Salire,即跳躍之意,並沿化為英語Salmon

大麻哈魚經過長途跋涉,且在洄游時不攝食,依靠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因而長途旅行,忍飢挨餓和生殖期間體力的消耗,大多數親魚瘦弱而多傷病,尤其是雄魚,更是體力消耗殆盡。因此生殖後不久,雄親魚便相繼死無,完成了它畢生繁衍後代的任務。大部分雌魚仍然返回海洋,得到豐富的食物,恢復常態。而受精卵經2個月的發育孵化,仔魚潛伏在石礫間黑暗處,待翌年4月開江後,幼魚已長至500毫米左右便開始降河下海,先在沿海逗留一段時間後再向外海遷移。待長成性成熟後再返回出生地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

產地及產季

大麻哈魚分布在北太平洋的東、西兩岸。我國以烏蘇里江黑龍江松花江為最多,圖們江、琿春河、密江、綏芬河、嫩江牡丹江以及台灣省的大甲溪也有分布。其捕撈季節為9-10月份,魚群體長一般為53-81厘米,重為1-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0公斤左右。我國江河的大麻哈魚有3種:普通大麻哈魚(O.keta)、馬蘇大麻哈魚(O.masou)和駝背大麻哈魚(O.gorbuscha)。

洄游進入我國黑龍江、圖們江等水系,烏蘇里江較多,9~10月份為生產旺季。烏蘇里江盛產大馬哈、鯉、鰱、鱖、鯽等魚,是中國最大的大馬哈魚產區。大力加湖上通濃江,下聯黑龍江,水產資源豐富,縣境荒地多,土質肥沃,適種小麥、水稻、大豆、玉米和穀子,現已開墾5萬公頃,仍有近27萬公頃宜農荒地可供開墾。撫遠鎮位於黑龍江畔撫遠山麓,依山臨江,景色壯麗,形勢險要,為重要邊城。城東城子山有遼金“莽古塔”古城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實用價值

大麻哈魚不僅是黑龍江省的大型珍貴特產魚類,也是我國淡水名貴魚類之一。其肉質細膩,呈紅色,味鮮美,脂肪含量極為豐富,營養價值相當高。含蛋白質為14.9-17.5%,脂肪為8.7-17.8%,水分為61.4%,每100克含有1384卡熱量,50毫克,153毫克,鐵1.9毫克。此外,還含有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其卵晶瑩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鹽、鈣質及維生素A、D,被公認為宴席珍膳。將其鹽漬成“大麻哈魚籽”,便是聞名於國際市場的“紅魚籽”,極受歐美各國大眾的歡迎。居住在黑龍江省的赫哲族人還用大麻哈魚皮製革,做成皮衣服、長拉靴、煙包和錢包等。大麻哈魚的肉、肝、精巢和頭,均有藥用價值。其肉有補虛勞、健脾胃、暖胃和中之功效,可以治療水腫、消瘦、消化不良、膨悶脹飽、嘔吐酸水、抽搐、腫瘡等症。魚肝可提制魚肝油。精巢可提制魚精蛋白和配製成多種魚精蛋白製劑,適應治療過量注射肝素所引起的反應;它對某些出血症(如上消化道急性出血、肺咳血等)也有明顯的止血作用。

烹飪方法

銀大麻哈魚銀大麻哈魚
茄子鹹魚煲
材料鹹馬哈魚肉100克,茄子400克、毛豆仁3克,湯100克。
調料泰國魚露4克,胡椒粉0.1克,黃酒3克,味素1克,生粉2克,麻油3克,蔥、姜、蒜末各3克,香醋少許,清油60克(實耗)。
操作程式1.馬哈魚去骨、皮,切成方丁,放涼水中泡去鹹味;茄子去皮切成條。
2.鍋放油,燒熱,放。入茄子炸軟,撈出瀝去油。
3.鍋留底油,放入馬哈魚、蔥、姜、蒜末、毛豆仁,煸香後,烹入酒,加湯、茄子、魚露、胡椒粉,加蓋燒1—2分鐘,加入味素,用永生粉勾芡,滴醋,加麻油,即可盛入燒熱的煲中。
要領提示:鹹魚要泡淡,在油里要煸透,方能口味一致。
烹製方法1.將馬哈魚肉順著用斜刀法片成0.5厘米厚的大片,加入精鹽、味素、紹酒、芝麻油醃漬約30分鐘。
2.將雞脯肉斬成細茸後,加入蛋清攪勻,再加上適量精鹽。味素。紹酒攪拌均勻。用模具把青椒壓成12個青蛙形,然後把雞茸釀入青椒上面。
3.勺內放入豆油燒熱,加入蔥、姜塊飽鍋取出,把魚片放人熱油勺內,慢火,煎熟出勺碼入盤中間。將雞茸青蛙上展約蒸3分鐘熟後取出,擺入盤內四周,然後勺內加入鮮湯燒開,撇淨浮沫,加上精鹽、味素、紹酒,用調稀的濕澱粉勾芡,澆在雞茸青蔥上即成。

外來魚類

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外來物種也隨之而來,它們中有利也有害,魚類就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本任務就來盤點這么外來的魚類。

淡水魚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