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古棧道

三峽古棧道

三峽古棧道處於三峽峽谷中,也叫“古棧道”。全長約五六十公里。瞿塘峽段從奉節縣草堂河口東岸起,至巫山縣大溪對岸的狀元堆山,長約10公里;巫峽段從巫山縣對岸起,至川鄂兩省交界處的青蓮溪止,長30公里;期其餘則零星分布在西陵峽中。棧道包括道路、石橋、鐵鏈、石欄等,高出江面數十米。

景點及區位簡介

三峽古棧道三峽古棧道

當航道行駛在三峽峽谷之中,到處可見絕壁上的棧道。叫“古棧道”。因處於三峽峽谷中,也叫“三峽古棧道”。三峽古棧道全長約五六十公里。瞿塘峽段從奉節縣草堂河口東岸起,至巫山縣大溪對岸的狀元堆山,長約10公里;巫峽段從巫山縣對岸起,至兩省交界處的青蓮溪止,長30公里;期其餘則零星分布在西陵峽中。棧道包括道路、石橋、鐵鏈、石欄等,高出江面數十米。資料記載,棧道鑿成之後,路面較為寬闊,車來馬往,縴夫可與轎工並肩而行,由於岩石的風化,棧道才變得窄起來。過去,每至洪水季節,川江便禁航,直到清光緒14年(1888年),三峽人民依絕壁一錘一鑿,開鑿三峽棧道,才使三峽的交通得到改善。至今棧道上還可以走人。

景點細觀

三峽古棧道三峽古棧道
三峽工程蓄水後,三峽古棧道便長睡江中了在風箱峽“風箱”同側絕壁上,鐫刻著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天梯津隸”、“開闢奇功”。它描述、讚美的就是被稱為“三峽三謎”之一的古棧道。這些作品均為清光緒年間開鑿棧道時鐫刻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