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基本信息

歷史

風景風景

所謂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 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夫們在上面拉縴上溯。黃河古棧道不僅是古代黃河縴夫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且也是研究我國東西交通史和黃河漕運史的珍貴文物。

從遺蹟上可以看出,黃河古棧道是在緊靠三門峽谷的黃河兩岸徒壁的河水衝擊處開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再在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然後塞上木樁搭成小道,供船夫們在上面拉縴上溯。現在的漕運遺蹟在三門峽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孔形穿孔,今天仍然清晰可見,這些四方洞,散布整個棧道的石壁上,大約有八、九百個。古時人們在石洞上釘進木樁,藉此向石壁攀登。牛鼻可讓縴夫繫上繩索攀援,遇到風浪時即可就近把船栓住。凡是來往的船隻,十有八九要在此被河水吞沒。

今天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這些四方洞,散布在整個棧道的石壁上,大約有八九百個。古時石洞上釘進木樁,人們藉以向石壁攀登。“牛鼻”是繫上繩索讓縴夫攀援,遇到風浪,還可就近把船栓住。

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簡介

黃河古棧道黃河古棧道

黃河出潼關,東流130公里,至三門峽,入豫西峽谷。豫西峽谷,兩岸夾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湍流險急。酈道元的《水經注》云:“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決,水流疏分,指狀表目,亦謂之三門矣。”然“自砥柱以下,五戶已上,其間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勢連襄陸,蓋亦禹鑿以通河,疑此閼流也。其山雖辟,尚梗湍流,激石雲洄,波怒溢,合有十九灘,水流迅急,勢同三峽,破害舟船,自古所患”。“三門峽”與豫西峽谷是黃河漕運的必經河段。

遺蹟考察

黃河古棧道黃河古棧道

1997年春季至秋季,為配合小浪底水庫工程建設,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組織力量對豫西峽谷內山西平陸、夏縣、垣曲三縣沿河百里地段的黃河棧道遺蹟進行了詳細考察,發現黃河古棧道遺蹟40餘處,累計5000餘米長。這一成果與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對位於小浪底水利樞紐上游的漢代大型建築遺址的發掘成果,一起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黃河古棧道遺蹟主要分布在平陸縣境內,計有32段,累計長約4032餘米。在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名單上。

199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發現的40處黃河棧道遺蹟,由西向東,依次主要散布在平陸縣境內的五一石膏廠、關窯、杜家莊、大集、西寨、東寨、糧宿、老莊、馮家底、張嶺村溜溜窩、煤窯凹、西河頭渡口、老鴉石,夏縣的任家堆、小堆、大堆,垣曲的魯家圪塔、五福澗、安窩、馬蹄窩等20個村莊、廠礦的範圍之內。棧道依山傍河,蜿蜒如蛇;時斷時續,氣勢磅礴。棧道上殘存的壁孔、底孔、橋槽、壁槽與立式轉筒遺蹟,類型各異,數量繁多。

遺蹟形態

棧道大多依山開鑿,其外側臨河,內壁為岩。頂部一般呈弧形,高距路面3米左右,成“凹”形通道。其路面寬窄不

黃河古棧道黃河古棧道

一,保存較好者,現存寬度可達2.5米多。棧道的走勢基本呈水平狀,有些地段也有起伏,這主要依古代的地形走勢而定,同時考慮到節省功力、材料等原因,所以,棧道面距河面的高度在2米至10米之間不等。棧道由岩石上開鑿的方形壁孔、牛鼻形壁孔、底孔、橋槽等,然後再插以木樑,樑上鋪板而形成。現在,棧道上的木構件雖蕩然無存,但各種壁孔和底孔仍殘留於通道的岩石上。據初步統計,1997年平陸、夏縣、垣曲三縣境內發現的40處黃河棧道遺蹟中,尚有大、小方形壁孔1000餘個,牛鼻形壁孔600多個,大型槽孔60餘個,立式轉筒工程遺蹟21處,歷代題記和石刻畫40餘處。

方形壁孔:其作用是固定橫列在棧道路面上的木樑,故開鑿在貼近棧道路面的岩壁上,且以尺寸不同而大小有別。在一些地段,有時只有一種壁孔,而在另一些地段,則有兩種壁孔。無論是大方形壁孔,還是小方形壁孔,其間距都大致相等。個別特殊地段,間距稍有不同。在同一地段出現大、小方形壁孔同時存在的現象,筆者認為,這是其兩種方形壁孔開鑿時代不同所出現的差異。

牛鼻形壁孔:是以其形似“牛鼻”而命名。一般鑿刻在距棧道路面1米高的岩壁上,其主要是供縴夫挽船時手拉助力的。其排列狀況可分五種情形。1、兩孔呈左右排列。2、兩孔為上下排列,鼻樑為橫形。3、兩鼻樑左右排列三孔。4、兩鼻孔左右排列、緊緊相連。5、兩鼻孔上下排列,緊緊相連。其中以第1種情形最為常見,數量也居多,占牛鼻形壁孔發現總數的90%以上。

棧道上的底孔大小不等,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多數排列有序,如與方形壁孔在一條直線的底孔,是用來支撐和固定路面橫向木樑的;與方形壁孔不在一條直線上的,鑿在棧道外側,間距也相差不多的底孔,就是固定路面縱向木樑的,或者是護欄的底孔。兩個一組排列的大型圓底孔,可能為建築柱洞。

橋槽:即棧橋兩端的槽孔。所謂棧橋,唐代又稱棧梁。就是在棧道斷裂的岩石兩端,開鑿出一種近似長條形、尺寸也大的槽孔。然後安放縱向木樑,再在樑上鋪板,搭成連線兩端的棧橋,供縴夫從上面通過。黃河棧道的橋槽遺蹟,有兩槽並列,也有隻見一端一槽的現象。在橋槽底部中間,往往又套鑿一個小底孔,用以安裝木楔固定橋樑。

21處立式轉筒工程遺蹟,均發現於山崖凸出的棧道拐彎處,通常這裡的棧道內側岩壁上都有數道深淺不一的繩磨槽痕,最深的可達30厘米左右,系縴夫挽船時繩磨所致。立式轉筒工程遺蹟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部是在距棧道路面1.5米左右的岩壁上,鑿一個或大或小的方形壁孔。下部是在與此壁孔垂直相應的地面岩石上,鑿有一個圓形底盤,底盤中間又鑿一個或兩個淺圓窩,窩呈鍋底形,且被磨得十分光滑,這說明是經過重物長久鏇轉所致。此外,在方形壁孔與圓形底盤之間緊貼棧道路面的岩壁上,有一半圓柱形壁槽,此壁槽打破岩壁上的繩槽。如果將這上、中、下三部分現象聯繫起來考慮的話,就會得出:在壁孔、底盤和半圓柱壁槽之中,原有一種立式轉筒狀的機械裝置。其作用是避免縴繩直接磨在岩壁上。多數發現地點,轉筒遺蹟只有一個,然在棧道轉彎度較緩的地方,也有兩個甚至三個轉筒遺蹟並存的情況。這一發現,無疑對研究黃河漕運設施與古代科學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黃河古棧道黃河古棧道

在40餘處歷代題記中,題記多者200餘字,少者僅1字。字型有篆、隸、楷三種。內容分4種情況。1.與修築棧道有直接關係;2.唯與黃河漕運有關;3.事關黃河軍事布防;4.內容無定指。4種情況題記中,1、2種題記數量最多,有些可以與歷史文獻記載相互印證,有些可以補歷史文獻記載之不足。題記中所見年號有:建武、貞觀、總章、太和、紹聖、元熙、崇禎、道光、宣統等,其年代最早可追溯到東漢建武十一年,最晚可延續到清朝末年。

如此恢宏的歷史畫卷,在2000多年的反覆鑿刻、反覆修改後,歷經風雨滄桑,今天仍能展現在世人面前,實屬不易!它是一部鐫刻在山石上的史書,真實而永久地記錄了我國自秦漢以來黃河漕運的歷史。它是一項曠日持久、宏偉浩大的工程,在歷史上曾起過轉漕東南租粟、以給長安京師和轉漕河運鹽、以銷往東南各地的作用。豫西峽谷黃河古棧道的使用,實際上一直延續到1958年三門峽大壩修建以前,才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翻檢史籍,披閱文獻,正如史念海教授所云:“從秦始皇開始,由關東轉輸糧食時,運糧的船隻就已經通過三門峽了。西漢初年,張良勸劉邦建都關中時,就曾經說過:‘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正道出了那時的情況。”195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關於三門峽古代漕運遺蹟的調查報告發表後,史念海教授根據當時的考古資料所提供的證據,指出:“現存的棧道遺蹟至遲是在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以前開鑿的,魏晉時期繼續開鑿的棧道,綿延分布在黃河的左岸,大致已足夠供這段挽船之用。這種開鑿工程在隋初還進行過,成就可能不大。”但1997年所發現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題記,又比東漢桓帝和平元年提前了115年。何況這些題記都是鐫刻在重複鑿修過的棧道岩壁上的。說明黃河棧道的開鑿至遲在西漢時期就已開始。

黃河古棧道的發現,印證了歷史文獻對黃河漕運的記載,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意義,同時作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有待於進一步的保護、開發和利用。

三門峽市景區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