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者》

《預言者》

該片入圍了2009年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並獲得了評審會大獎,《預言者》講述了一個年輕的阿拉伯人被送進法國監獄,在這裡他成為一個黑手黨的首腦。2010年將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獎的角逐。2010年2月27日當地時間晚上9點,35屆愷撒頒獎典禮於巴黎市中心的夏特萊宮隆重舉行。《預言者》在此前獲得13項愷撒提名後,當晚共摘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新人獎等9項大獎,成為毫無爭議和懸疑的最大贏家。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圖)預言者 (Un prophète)海報 預言者 (Un prophète)

《預言者》講述了一個剛剛步入成年的無家可歸、原籍阿拉伯的青年吉貝納,第一次,他被關押到成年人的監獄。如同2008年的電影《牆壁之間》 ,影片中的主要故事和場景,都集中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不過,這一次,是身處四壁看守森嚴的監獄內。
吉貝納,一個幾乎沒有受過教育,沒有任何背景和親人的年輕人,靠著本能的求生願望,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從最初的被迫殺人以求得獄內黑幫老大庇護的小人物,一步步攀升,到和四面八方獄內獄外黑幫頂層有染的新頭目。流暢的故事在導演冷靜而充滿智慧的編導下,充滿力量令人震驚。

導演介紹

雅克·阿德亞斯雅克·阿德亞斯

雅克-阿德亞斯在法國本土頗受歡迎,2001年的《唇語驚魂》、2005年的《我心遺忘的節奏》均獲得過不俗的評價。《預言者》講述了一個阿拉伯人被送進了一間法國監獄後,在這裡變成一個獄中黑手黨首腦,他操控了這裡的一種新秩序,同時也遭受了無法預料的麻煩。本片男主角尼爾斯-阿萊斯楚普是雅克-阿德亞斯的御用演員,阿萊斯楚普曾因《我心遺忘的節奏》獲得愷撒獎最佳男配角獎。此次變身為男主角,且扮演一個性格複雜的黑手黨老大。1994年他的作品《看男人們倒下》曾經角逐Section parallèle單元導演獎項,1996年他的《自製英雄》入圍了主競賽單元,最終贏得了最佳劇本獎。雅克·阿德亞斯在法國本土頗受歡迎,2001年的《唇語驚魂》、2005年的《我心遺忘的節奏》均獲得過不俗的評價。

主要演員

尼爾斯·阿萊斯楚普尼爾斯·阿萊斯楚普
尼爾斯·阿萊斯楚普
雅克-阿德亞斯的御用演員,阿萊斯楚普曾因《我心遺忘的節奏》獲得愷撒獎最佳男配角獎。此次變身為男主角,且扮演一個性格複雜的黑手黨老大。
(圖)朱麗葉-比諾什朱麗葉-比諾什

朱麗葉·比諾什1964年3月9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她的母親是個演員,父親是個雕刻家。1988年她因出演影片《布拉格之春》(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第一次受到國際電影界的關注,時年23歲。芝加哥“太陽時代”的著名電影評論員羅傑-埃伯特在他有關電影電視回顧的專著中這樣評價朱麗葉-比諾什:她的“美麗和清純就像清新的空氣一樣透明。”1992年朱麗葉完成了路易斯-馬勒的影片《Fatale》後,她的清純似乎一去不復返了。影片放映後,比諾什說:“馬勒正試圖改變我的形象,他認為角色需要更多的久經世故的成份。”一年後,在1993年的《Bleu》一片中,比諾什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角色,這次埃伯特說:“比諾什有一張適合這個角色的臉龐,因為她能讓人相信,她是個既有思想又有感情的人,她不需要做任何事就能充分地表達這些。”拍攝完這部影片,她稍作調整,1994年,比諾什做了一位母親。此後,她再次出山,在法國電影製作史上一部最為昂貴的影片(耗資達3500萬美元)《Hussard sur let toit, Le》中擔任女主角。

幕後製作

《預言者》劇照《預言者》劇照

雅克•歐迪亞(Jacques Audiard)向來是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導演,作為今年嘎納主競賽單元的第一部本土影片,《預言者》(Un prophète)延續了他對法國黑幫的偏好,繼續探究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影片講述一名頑強的法籍阿拉伯犯人在監獄這一錯綜複雜的生存環境中所接受的特殊教育。相比以往的題材,監獄求生記為歐迪亞美學修養的發揮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他將故事主角放在了骯髒且有時擁擠過度的迷宮裡,靠著本能的求生願望,在這個按種族劃分成不同幫派的殘酷世界裡摸爬滾打,最後登上巔峰。相比《唇語驚魂》(2001)和《我心遺忘的節奏》(2005)這兩部享譽盛名的作品,《預言者》雖然略顯另類,但仍舊是一部精湛而有力的作品,在國際影壇上絕對能撐起一片天。8月26日起,法國國內觀眾有望親眼見證。
《預言者》全長2個半小時,是歐迪亞的第五部作品,也是迄今為止最長的一部。影片的中心人物——弱小的19歲罪犯吉貝納(塔哈•拉希姆 飾)一開場就被判入獄6年,懦弱無知的他,發現自己陷入了監獄裡紛繁複雜的幫派之爭當中,並最終強行成為享譽獄內獄外的黑幫新頭目。對於吉貝納而言,違法犯罪在被判入獄之前,根本不需要付任何代價——這就是歐迪亞和托馬斯•彼得甘聯合執筆的劇本中隱含的其中之一個反諷社會的潛台詞。
監獄求生記開場仍遵從同類題材電影的慣例,主角吉貝納無可避免地經過一系列儀式的“洗禮”——光身檢查、被囚犯暴打……很快他便意識到自己在這條監獄食物鏈中所處的地位。不久,身為阿拉伯人的他更成了監獄中勢力最大的幫派——科西嘉幫的眼中釘。頭目愷撒•盧西恩(尼爾斯•阿萊斯楚普 飾,《我心遺忘的節奏》)威脅吉貝納,除非他殺了與他結伴的阿拉伯同室雷耶伯(Hichem Yacoubi 飾),否則就致他於死地。
影片前半段歐迪亞持續渲染著那種箭在弦上的緊張氣氛,通過突顯吉貝納裸露的身體和任人魚肉的脆弱將這種氣氛推向極致。雖然按照歐迪亞本身的脾性,更傾向於電光火石的較量,但片中的男主角大部分時候都是膽怯而不善表達的。當他注意到生存環境的殘酷時,出於自衛,總不停地環顧四周,眼神透著不安與驚恐。對此,前後期製作的配合功不可沒——憑藉《我心遺忘的節奏》獲愷撒獎最佳攝影的Stephane Fontaine運用手持式攝像機進行移動鏡頭拍攝,朱麗葉•威爾夫林(Juliette Welfling)則對此進行激烈又節奏感十足的剪輯加工。

《預言者》劇照《預言者》劇照

在上演了一場令人反胃又心力交瘁的殘忍謀殺之後,吉貝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證明自己也不是好欺負的料。然而即使如此,他仍被孤立,仍是個局外人。科西嘉人看不上他,甚至叫他“骯髒的阿拉伯鬼”,監獄中的另一大勢力——穆斯林幫更不願接受這個殺害同類的兇手。雖然19歲的吉貝納幾乎連讀寫能力都沒有,但卻表現出超強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很快,一切有利於生存的手段都全部上手了。
黑夜即將過去,宣告著黎明的到來。影片後半段故事濃縮了幾年的監獄時光,致力於描繪吉貝納獄內獄外都蓬勃發展的黑社會事業。在盧西恩的命令下,他以表現良好為由獲取幾天的外出機會。然後利用這段時間與他唯一的真朋友——出獄犯人利雅得(阿德爾•本徹利弗 飾)合作,建立和加深自己的黑幫網路,同時幹掉不聽話的競爭對手。
劇情發展到這裡,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被動,一切都源於所謂“忠實”二字——究竟要不要忠於劇本?吉貝納漸漸變得近乎無敵,然而他不斷升高的事業軌跡卻受到劇本和“預言者”這個不夠精確的名字的限制(事實上它完全可以毫不費力地借用歐迪亞1996年的電影片名——《自製英雄》)。而彌補這方面缺陷的正是動作戲的加入,這種刺激腎上腺素的畫面可是歐迪亞的拿手好戲。拉希姆這一靈魂人物的演出也令影片增色不少。他對於整部影片的駕馭更趨向於隱性而內斂的方式,那種過於賣弄和浮誇的表演則非常鮮見。
其他演員的表現仍算是中規中矩,唯一例外的就是盧西恩的扮演者阿萊斯楚普。他塑造的黑幫頭目擁有令人心生恐懼的氣質,對於吉貝納的徹底臣服更是相當執著。歐迪亞在片中還運用了一些頗具現代主義的拍攝風格,比如換場用的字卡、慢鏡頭以及虹膜鏡頭等。亞歷山大•德斯普拉特的配樂則醇厚而有力。米歇爾•巴泰勒米刻板的美工設計以及影片對監獄當權者腐敗行為的揭露也讓全片瀰漫著濃郁的現實主義色彩。

幕後花絮

《預言者》劇照《預言者》劇照

法國導演雅克·歐迪亞的新作,講述一個年輕的阿拉伯男人被關進法國監獄,在那裡他逐漸變成了黑手黨頭目。
作為法國著名編劇米歇爾·歐迪亞的兒子,現年57歲的雅克·歐迪亞雖然曾執導過《唇語驚魂》、《我心遺忘的節奏》等可看性與藝術性俱佳的影片,但他在國際電影節上似乎一直運氣欠佳,只在1996年憑藉影片《自製英雄》贏得過一座最佳劇本獎。今年,雅克·歐迪亞攜新作《預言者》再戰坎城,打破了他在國際電影節上的宿命,一舉奪得評審團大獎。
在《預言者》之前,惜墨如金的雅克·歐迪亞只執導過《看他們如何倒下》、《自製英雄》、《唇語驚魂》、《我心遺忘的節奏》等4部劇情長片,不過可謂部部都是精品。歐迪亞的作品,在故事情節上往往很吸引人,新片《預言者》也不例外。影片講述目不識丁的18歲阿拉伯青年馬立克被判處6年徒刑,入獄之初他飽受各幫派的欺凌,為了自我保護,馬立克選擇加入了科西嘉黑手黨,並漸漸取得了幫派首領的信任,最終他成為法國黑手黨的頭目。影片層層推進的情節可以讓歐迪亞將他的看家本領——對於影片節奏的掌控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從《預言者》的整體風格上,則可以看到法國的黑幫片大師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和亨利·喬治-克魯佐的影子,黑暗、陰鬱的環境與主人公沉默的氣質相得益彰。
除影片本身以外,演員的發揮是歐迪亞作品的最大看點,從《看他們如何倒下》中的讓·雅南和讓-路易·特里提南、《自製英雄》中的馬修·卡索維茲、《唇語驚魂》中的樊尚·卡塞爾、奧利維耶·古梅到《我心遺忘的節奏》中的羅曼·杜里斯,演員在他的片中往往能將本身的特點與角色的性格融為一體。所以,雖然歐迪亞在《預言者》中起用了包括主演塔拉·拉希姆在內的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演員,但他們的表演同樣讓人期待。

獎項

本片是法國導演雅克-阿德亞斯第二次進入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1994年的作品《看男人們倒下》曾經角逐Section parallèle單元導演獎項,1996年他的《自製英雄》入圍了主競賽單元,最終贏得了最佳劇本獎。

號稱法國奧斯卡的愷撒頒獎典禮,是法國影界一年一度的盛事。2010年2月27日當地時間晚上9點,35屆愷撒頒獎典禮於巴黎市中心的夏特萊宮隆重舉行。《預言者》在此前獲得13項愷撒提名後,當晚共摘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雅克-奧迪亞,托馬-比德甘,阿布代爾-拉伍弗-達弗里和尼古拉-佩法里),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尼埃爾-阿勒斯特普,Niels Arestrup),最佳新人獎,最佳攝影獎(史蒂芬-封丹納 Stéphane Fontaine) ,最佳布景獎(米歇爾-巴特勒米(Michel Barthelemy),最佳剪輯獎(朱麗葉-威爾弗玲Juliette Welfling) 9項大獎,成為毫無爭議和懸疑的最大贏家。
需要指出的是,《預言者》的最大受益者,除卻導演雅克-奧迪亞,其中的男演員塔哈爾-拉伊姆同時贏得最佳影帝和最佳新人獎雙料大獎,書寫愷撒歷史第一次。在2009年年末已經獲得歐洲年度最佳影帝桂冠認可後,年輕的演員再次在舞台上喜笑顏開。

看點

《預言者》劇照《預言者》劇照

2009年度歐洲電影獎日前揭曉提名名單,雅克·歐迪亞導演的法國片《預言者》獲得六項提名。
《預言者》曾在今年坎城電影節獲得評審會大獎,備受記者好評。此後,該片還獲得了倫敦電影節等多項電影活動的最高獎項。《預言者》將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外語片的角逐。
近年來,德國和義大利電影一直以壓倒性的提名數量稱霸歐洲電影獎。《預言者》今年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等六項提名,為法國電影贏得了榮譽。
《預言者》講述一個剛剛成年的阿拉伯青年犯人的故事,鏡頭就在監獄展開。主人公憑藉本能和個人智慧,從一個受人挾制的小人物逐步發展成全法國黑手黨的頭目。
歐洲電影獎自1988年開始創立,至今已舉辦了21屆。去年,義大利導演馬提歐·加洛尼執導的《格莫拉》一舉囊括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五大獎項。

評價

《預言者》劇照《預言者》劇照

《預言者》講述了一名年輕阿拉伯男子在入獄後由備受欺侮到漸漸成為獄中黑手黨頭目的故事,電影節第四天時才作為首部本土影片登入主競賽單元。媒體場結束後,《綜藝》雜誌以“響徹坎城上空的一陣霹靂”形容之。路透社評論,從前半程的情勢看,它將成為繼去年《牆壁之間》後再度問鼎坎城的法國本土片。

影評人對《預言者》的推崇已經令其在口碑上遙遙領先。電影節的英文場刊《銀幕》雜誌邀請了10位影評人在主競賽單元為每部影片打分,最高分為4分,最低分為0分,其平均分為每部影片的最終得分。

最新排名中:《預言者》以3.4分高居榜首,共得了5個最高分、4個3分,只有1位評審給出了2分。緊隨其後的是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的《明星》(3.3)。其他得分較高的影片是朴贊郁的《蝙蝠》(2.4)和英國女導演安德里亞·阿諾德的《魚缸》(2.3)。

法語場刊《Lefilmfrancais》更是為自家人歡呼雀躍,15家法國媒體中,8家第一時間打出了金棕櫚的最高分。而該片男主角塔阿·拉依穆的出色表演也被譽為影帝的不二候選人。

相關視頻

《預言者》

第62屆坎城電影節入圍影片

坎城電影節於2009年4月23日在巴黎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第62屆坎城電影節各大單元片單。此次華語片大熱主競賽單元,杜琪峯新片《復仇》、蔡明亮新片《臉》均安然入圍,中國內地導演婁燁新片《春風沉醉的晚上》以港片姿態入圍,李安新片《製造伍德斯托克》也趕製後期成功,搭上競逐金棕櫚的末班車。第62屆坎城電影節將於今年5月13日開幕。

推薦一批黑幫電影

黑幫電影是電影中的一個輝煌派別,從早年的暴力美學到到近年的無間道,黑幫電影反映了社會的變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