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

《臉》

坎城影展在4月23日公布了入圍片單,台灣導演蔡明亮的新片《臉》(Face)順利入圍主競賽單元,將與李安、婁燁、杜琪峯等華人導演一起角逐金棕櫚大獎。該片由法國羅浮宮出資邀請拍攝,匯集了歐洲名模蕾蒂莎•卡斯塔以及老牌法國演員芳妮•亞當、讓•皮埃爾•利奧德等人,整體預算高達450萬歐元,是蔡明亮有史以來投資最高的一部作品。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製片國家/地區: 台灣, 法國

導演: 蔡明亮

影名: Visages

編劇: 蔡明亮

簡體中文名: 臉

imdb編號: tt1262420

主演: 芬妮·阿爾丹 Fanny Ardant 、讓-皮埃爾·利奧德 Jean-Pierre Léaud、讓娜·莫羅 Jeanne Moreau 、蕾蒂莎·科斯塔 Laetitia Casta 、李康生 Kangsheng Li 、馬修·阿馬立克 Mathieu Amalric 、納塔莉·貝伊 Nathalie Baye 。

又名: 臉

劇情簡介

在這部羅浮宮的定製作品裡,除了將羅浮宮的多處細節攝入畫面,蔡明亮最大的樂趣是有機會將攝影機對準那些有歷史的臉:特呂弗的妻子芬妮·亞當、“安托萬”讓-皮埃爾?利奧德、“新浪潮女神”讓·莫羅、特呂弗扶植出道的娜塔莉·貝伊……
蔡明亮採用了偽紀錄片的結構:台灣導演李康生計畫在羅浮宮拍攝電影,他對法國演員仰慕已久,想邀請他們來演出,但狀況頻出讓他心力交瘁。這種以李康生為化身的曖昧布局,也很容易勾動影迷的記憶,以及導演和女演員間那層微妙的情愫。

影片看點

(圖)電影海報電影海報

該片構想源於著名畫師達•芬奇的名作《施洗約翰》,這幅藏於羅浮宮的名畫取材自基督教的《聖經》中布道者聖約翰為耶穌洗禮的故事。影片情節大致與現實雷同,講述台灣導演李康生在羅浮宮拍攝影片,中間卻屢屢出現狀況,致使影片主創在現實和劇情之間混淆了彼此,並造成了荒誕的後果。其中穿插的歌舞場面和情慾戲自然是影片最大的亮點,蕾蒂莎•卡斯塔以古典造型亮相,演繹《聖經》之中著名的“莎樂美七層紗舞”;扮演片中導演的李康生更是與法國演員馬修•阿馬立克上演了一場10分鐘的同性情慾戲,創下了蔡明亮電影中一鏡到底的最長記錄。

坎城影后張曼玉原本是導演蔡明亮欽點的女主角,後來因故無緣合作,主演便敲定了法國名模蕾蒂莎•卡斯塔,她曾在法國ELLE雜誌上登載大篇幅的全裸照片,也曾出演王家衛的香水廣告片《美人計》。在影片《臉》(Face)中,蕾蒂莎•卡斯塔扮演希律國的公主莎樂美,讓•皮埃爾•利奧德和芳妮•亞當則扮演片中的國王、王后。《莎樂美》曾經被英國戲劇家王爾德改編為劇本,描述希律國公主愛上聖徒約翰,求愛不成而又心生怨恨,煽動國王將其處決的故事,莎樂美的“七層紗舞”一直是戲劇界津津樂道的經典,同時也被認為是現代脫衣舞的起源。與以往的歌劇相比,蕾蒂莎•卡斯塔演繹的莎樂美則充滿了一定的現代感,舞蹈部分在一個零下五度的冰庫里拍攝,讓演出人員在低溫下受盡了折磨。

《臉》(Face)是蔡明亮在法國拍攝的第二部戲,與前作《你那邊幾點》一樣,影片之中仍舊散發著致敬法國新浪潮大師弗朗索瓦•特呂弗的氣息。參加本片演出的讓•皮埃爾•利奧德便是特呂弗名作《四百下》(The 400 Blows)里的安托萬,另一位演員讓娜•莫羅同樣參與了多部新浪潮作品的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希律王后的芳妮•亞當正是弗朗索瓦•特呂弗的第二任妻子,早年出演《隔牆花》而成名,近些年也在觀眾比較熟悉的《雲上的日子》、《八美圖》等電影裡有過亮相。

影片殺青之後,蔡明亮面對媒體坦陳這部影片“對我來說整個過程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洗鍊”。本片也是羅浮宮第一部典藏的電影作品,從初期籌備、拍攝過程、後期製作都相當引人關注,在影片的藝術表現上,蔡明亮聲稱要以佛教的教義去重新詮釋聖經的故事,並以此展現羅浮宮充滿自由挑戰的精神。

導演簡介

蔡明亮於1957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是台灣著名編劇導演、監製,創作領域橫跨電影、電視、兒童節目、紀錄片、戲劇等各個方面。他於上世紀90年代異軍突起,成為舉世矚目的新生代導演,而他的作品更是以絕望、孤獨、都市異化的憂鬱沉思,精確的描繪到當代台灣人的精神世界,創造出獨具一幟的蔡氏電影風格,成為“台灣新電影二代”之中的領軍人物,盛名享譽國際影壇。

蔡明亮是台灣電影界少有的幾個“不為投資犯愁”的導演,自他揚名國際之後,吸引了來自法國的製作資金,使蔡明亮的投片目光漸漸由柏林威尼斯轉向了坎城。1998年蔡明亮攜自己的電影《洞》參加51屆坎城影展,最終榮獲了影評人費比西獎,影片探討了末世情結下人物被隔離的一種掙扎與無奈,呈現出都市人流動的欲望、無處歸落的浮游。

2001年蔡明亮的作品《你那邊幾點》成為一個橫跨台北巴黎的“雙城故事”,導演藉助陳湘琪李康生兩位主角的去向扯出兩條看似平行、實則交合的敘事線。李康生把所有看得見的鐘表都倒回了7小時,那既是巴黎的時間,又強調了一種希望“時光倒流”的意念,至於影片中出現的《四百下》(The 400 Blows)的段落,則無疑是個人對弗朗索瓦•特呂弗的一次致敬。影片參加了當年的坎城電影節,獲得最佳技術獎錄音項目(杜篤之)。

2007年坎城影展邀約了許多電影導演拍攝五分鐘的短片,入圍的華人導演有張藝謀、陳凱歌、王家衛、侯孝賢和蔡明亮五位,其中蔡明亮導演的一段叫《是夢》,描繪了自己孩提時代跟隨阿婆在戲院看電影的情形,由李康生、諾曼、蔡寶珠等人擔綱出演,李康生的侄子小奕扮演了童年的蔡明亮,呈現一種濃厚的懷舊味道。

2009年坎城電影節蔡明亮依靠《臉》(Face)再度入圍主競賽單元,這是他第四次參加坎城電影節,也是他第三次入圍影展的競賽單元。該片由法國投資,於法國攝製,早早就吊起了當地影評人的胃口,坎城選片組更是在影片初剪之時便強烈要求“觀摩”,足見主辦方和當地媒體對於本片的強烈興趣。

首映式

導演蔡明亮在他的首部外語作品中仍舊沿續了其緩慢、遲滯的影像風格,雖然有芬·妮亞、讓·莫羅等多位明星助陣,但太悶的劇情還是讓慕名而來的記者紛紛退場,首場放映大約有兩成觀眾沒有堅持到最後。《臉》的劇情並不複雜:李康生出演的台灣導演計畫在羅浮宮拍攝電影,期間卻遭遇母親病逝、拍攝受阻等重重困境,糾結於藝術創作和生活麻煩中的他內心掙扎,與片中的男女演員也有糾結。由於影片在映前就打出了情慾招牌,又有第一部在羅浮宮取景並被羅浮宮收藏的噱頭,《臉》還未上映就已經獲得廣泛關注,此外,眾多法國明星加盟也成為吸引法國本土媒體關注的重要原因。首場媒體放映被放在300人小廳,影片提前15分鐘已經滿場。

和蔡明亮過往作品一樣,《臉》很難被普通觀眾理解,敘事的緩慢和過於細節的鏡頭也考驗著觀眾的耐心。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個李康生修水管的長達5分鐘的鏡頭,只交代了水管從爆裂到水漫廚房的過程。除此之外,影片中也有大量表現主角情緒的鏡頭,例如給窗戶貼上黑色封條、在樹林中幻想等。由於故事節奏過於緩慢,影片放映到第10分鐘就開始有觀眾退場,之後不斷有觀眾無法忍受而中途離場。

幕後花絮

該片構想源於著名畫師達•芬奇的名作《施洗約翰》,這幅藏於羅浮宮的名畫取材自基督教的《聖經》中布道者聖約翰為耶穌洗禮的故事。影片情節大致與現實雷同,講述台灣導演李康生在羅浮宮拍攝影片,中間卻屢屢出現狀況,致使影片主創在現實和劇情之間混淆了彼此,並造成了荒誕的後果。其中穿插的歌舞場面和情慾戲自然是影片最大的亮點,蕾蒂莎•卡斯塔以古典造型亮相,演繹《聖經》之中著名的“莎樂美七層紗舞”;扮演片中導演的李康生更是與法國演員馬修•阿馬立克上演了一場10分鐘的同性情慾戲,創下了蔡明亮電影中一鏡到底的最長記錄。

此片在法國歌曲《hitoire d'un amour》(《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的原版)的伴奏下,帶我們遊走於羅浮宮與巴黎地下的隱秘世界,借歌舞片的形式進行一場關於情慾、孤獨與藝術的狂想。蔡明亮接受採訪時曾說:“這是我所創作過最困難、最具挑戰性、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部電影作品,對我來說整個過程是一種脫胎換骨。”

坎城影后張曼玉原本是導演蔡明亮欽點的女主角,後來因故無緣合作,主演便敲定了法國名模蕾蒂莎•卡斯塔,她曾在法國ELLE雜誌上登載大篇幅的全裸照片,也曾出演王家衛的香水廣告片《美人計》。在影片《臉》(Face)中,蕾蒂莎•卡斯塔扮演希律國的公主莎樂美,讓•皮埃爾•利奧德和芳妮•亞當則扮演片中的國王、王后。《莎樂美》曾經被英國戲劇家王爾德改編為劇本,描述希律國公主愛上聖徒約翰,求愛不成而又心生怨恨,煽動國王將其處決的故事,莎樂美的“七層紗舞”一直是戲劇界津津樂道的經典,同時也被認為是現代脫衣舞的起源。

蕾蒂莎及飾演戲中戲導演的李康生,在攝氏零下五度的冰庫中演出重頭戲“莎樂美之舞”,透過鏡頭兩人展現絕美優雅舞姿,但實際上拍攝現場四周堆疊近一層樓高的大冰塊,蕾蒂莎一邊與專業舞者翩翩起舞,一邊還得褪去身上七層金薄紗,零下低溫凍得她排練時差點凍傷,但她堅持演出到蔡明亮百分百滿意為止,她說:“蔡明亮導演是唯一直視我身體,卻像是進行藝術創作而絲毫不感到情色的唯一一位藝術家。”

關於主演

芬妮·阿爾丹

芬妮·阿爾丹芬妮·阿爾丹

芬尼·阿爾丹在摩納哥度過了童年。她在貴族學校讀書,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16歲時在學校登台演出大受讚揚。但是父親堅持讓她接受完高等教育以後再開始藝術生涯。她完成了父親的心愿後立刻考入了戲劇班。命運之神並沒有使她的演藝事業一開始便吉星高照,她不像凱薩琳·德納芙、伊莎貝爾·阿佳妮、蘇菲·瑪索等明星在青少年時便獲得極大的成功。她通向成功的道路漫長又艱難,這絕不是她的才氣不如上述明星,而是機遇的使然讓她足足等了10年。

芬尼因主演法國新浪潮大師特呂弗的最後兩部作品登上國際影壇,同時她也是特呂弗最後的親密愛人,兩人有一女約瑟芬。

她合作過的知名導演包括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克勞德·勒魯什(Claude Lelouche)、科斯塔·嘉瓦斯(Costa Gravas)、安東尼奧尼(Antonioni)、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和艾托·斯科拉(Ettore Scola)等。1996年芬尼以《Pedale Douce》贏得法國凱撒獎影后並參與歐容《八美圖》(8 Women)的演出,此片獲得柏林最佳影片銀熊獎。

讓-皮埃爾·利奧德

讓-皮埃爾·利奧德讓-皮埃爾·利奧德

讓-皮埃爾·利奧德當然不會受所有人的歡迎,但這並不妨礙這個名字在影史上的重要位置。作為一個演員,他受到的歡迎和厭惡多數是出於同一個原因:他是那種導演放心讓他自由發揮的人,在使一部分觀眾不爽的同時卻迷倒了其他的觀眾。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他個性化的特點:非常有特點的談吐,以及標誌性的將手指穿過長發的動作。無論你對他怎么看,這些都將給你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將他從其他演員中區別開來。

作為女演員Jacqueline Pierreux和編劇兼副導演皮埃爾·利奧德的兒子,讓-皮埃爾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在電影中扮演角色。他第一次做演員是在經驗豐富的導演Georges Lampin的影片"la Tour, prends garde!"(1957)中扮演一個小角色,當時他13歲。一年後,14歲的他在報紙上看到了一份尋找年輕演員扮演一個問題少年Antoine Doinel的廣告,這份廣告是由弗朗索瓦·特呂弗刊發的,當然,這部電影正是他的處女作《四百下》。讓-皮埃爾以自己清水芙蓉般自然而又極其天才的氣質從數百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該片的主演 ——以及接下來的四部特呂弗自傳體電影,包括1978年的終結篇《愛情長跑》。

特呂弗幫助他認識了新浪潮中的其他明星,尤其是讓-呂克·戈達爾——他參加了戈達爾的八部電影以及一部電視電影,逐漸的成為了他們的標誌。

相關評論

從最近十年的大獎走勢來看,蔡明亮新片的題材仍然占不到任何優勢,得將影片裡無論是拉斯•馮•特里爾的《黑暗中的舞者》、南尼•莫萊蒂的《兒子的房間》、達內兄弟的《孩子》、格斯•范•桑特的《大象》、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四月三周兩天》都立足於反映時下的社會問題,另外幾部得獎片如《風吹稻浪》、《鋼琴師》、《華氏911》都具有恢弘的歷史感,在某種程度上坎城授獎的第一條潛規則還是“社會意義”,而且這種社會意義的表達更趨於“寫實化”,這對蔡明亮極具風格化的新作尤為不利。事實上坎城影展也從來沒有太過看重蔡明亮電影,1998年的《洞》就未曾進入主競賽單元,2001年的《你那邊幾點》也僅僅是得到了一個技術獎。

《臉》(Face)這部電影裡出現不少的歌舞、情慾場面,看似是個噱頭,實際上很難與觀眾的思維方式相對口。而蔡明亮的電影一貫吝惜台詞、情節晦澀、劇情薄弱,國外觀眾、影評人能看懂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去年威尼斯影展放映蔡明亮監製的《幫幫我,愛神》就遭遇了大量觀眾退場的境,其退場率僅僅低於侯麥的電影《男神與女神的愛情故事》,證明歐洲觀眾對這類題材並不感冒。對於這部電影來說,芳妮•亞當、讓•皮埃爾•利奧德、讓娜•莫羅等本土老人的傾力加盟或許會得到當地觀眾的好感,不過好感並不能換來選票,本片在金棕櫚大獎的爭奪戰中仍然不具備太多優勢。

第62屆坎城電影節入圍影片

坎城電影節於2009年4月23日在巴黎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第62屆坎城電影節各大單元片單。此次華語片大熱主競賽單元,杜琪峯新片《復仇》、蔡明亮新片《臉》均安然入圍,中國內地導演婁燁新片《春風沉醉的晚上》以港片姿態入圍,李安新片《製造伍德斯托克》也趕製後期成功,搭上競逐金棕櫚的末班車。第62屆坎城電影節將於今年5月13日開幕。

驚魂午夜

淋漓的鮮血,虛幻的人影,支離破碎的面孔……夢寐的長生,無望的來世,澎湃的力量…… 離奇、驚嘆、迷惑。恐怖懸疑小說,宛如冬日午後一杯涼茶,細細地品位,透心的寒氣換來片刻的溫暖和放鬆。體味文字的魅力,發掘內心深處的恐懼。於是,打開它,發現原來等待你的是一隻渾噩的眼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