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

風向

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一般在測定時有不同的方法。主要分海洋,大陸,高空進行確定。利用風向可以在人們的生活,生產,建廠,農業,交通,軍事等各種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概述

風向風向

風向(wind direction)氣象上把風吹來的方向確定為風的方向。因此,風來自北方叫做北風,風來自南方叫做南風。氣象台站預報風時,當風向在某個方位左右擺動不能肯定時,則加以“偏”字,如偏北風。當風力很小時,則採用“風向不定”來說明。

風向的測量單位,我們用方位來表示。如陸地上,一般用16個方位表示,海上多用36個方位表示;在高空則用角度表示。用角度表示風向,是把圓周分成360度,北風(N)是0度(即360度),東風(E)是90度,南風(S)是180度,西風(W)是270度,其餘的風向都可以由此計算出來。如左圖所示。

為了表示某個方向的風出現的頻率,通常用風向頻率這個量,它是指一年(月)內某方向風出現的次數和各方向風出現的總次數的百分比,即:

風向頻率=某風向出現次數/風向的總觀測次數×100%

由計算出來的風向頻率,可以知道某一地區哪種風向比較多,哪種風向最少。根據觀測發現,中國華北、長江流域、華南及沿海地區的冬季多刮偏北風(北風、東北風、西北風),夏季多刮偏南風(南風、東南風、西南風)。

測定風向的儀器之一為風向標,它一般離地面10-12米高,如果附近有障礙物,其安置高度至少要高出障礙物6米以上,並且指北的短棒要正對北方。風向箭頭指在哪個方向,就表示當時刮什麼方向的風。測風器上還有一塊長方形的風壓板(重型的重800克,輕型的重200克),風壓板旁邊裝一個弧形框子,框上有長短齒。風壓板揚起所過長短齒的數目,表示風力大小。現在,氣象台站普遍採用得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EIJ型電接風向風速計

風向表示法

風向風向

風向是指風的來向。 風向的測量單位,用方位來表示。 陸地上,一般用16個方位表示,海上多用36個方位表示;在高空則用角度表示。
用角度表示風向,是把圓周分成360度,北風(N)是0度(即360度),東風(E)是90度,南風(S)是180度,西風(W)是270度,其餘的風向都可以由此計算出來。
在中央氣象台的預報中,大螢幕上有符號表示:像個F的樣子,其中“符尾”(向下的豎)表示風向;“符乾”(右邊的橫)表示風力的大小,符乾和風力是成正比的 .

套用地圖定風向

1.利用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判斷。

風向風向

例如在北半球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圖中甲地為高壓中心、乙地為低壓中心,根據風向定義,那么①地盛行西北風,②地盛行西南風。

2.利用氣鏇和反氣鏇圖判斷。例如:

風向風向

例如在右面的北半球氣鏇示意圖中,在判斷風向時,要注意在氣鏇的什麼方位。一般在氣鏇南方則刮偏西風,在北方刮偏東風;在氣鏇西側刮偏北風,在氣鏇東側刮偏南風。
3.利用沸點與氣壓的關係來判斷。
例如,下圖中H、K、M、N為南半球中緯度海平面上的點,在H、K、M、N點精確測定的沸點,H、K兩點為99.95℃,M、N兩點為99.8℃,在忽略海平面摩擦力情況下,O處的風向是(B)

風向風向

A.北風 B.南風 C.東風 D.西風
4.利用季風氣候的特徵來判斷。
中國的冬季,主要刮偏北風;夏季,主要刮偏南風。南亞地區的冬季,刮東北風;夏季,刮西南風。
5.利用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來判斷。
根據氣候的特點,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刮西風,北半球刮西南風,南半球刮西北風。地中海氣候冬季刮西風。

風向套用

.對於風向的運用,自古以來,人們在生產生活等各種領域有意無意地在運用其威力,也有不習其規律的受損的例子。

風與城市規劃

在城市規劃中,應該把工業放在盛行風的下風向處,把居民區放在上風處;如果是季風區應該把工業區放在垂直風向的郊外。高級住宅區的選擇應布局在上風向或最小風頻處。

風向風向

例如,在中國東南沿海布局工業,為了避免大氣污染,考慮到中國東南沿海多季風氣候,所以應該把工業布局在垂直風向的郊外,那么應選擇A是比較明智的做法。這樣,工業對居民區的影響是最小的。

風與交通

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時最好選擇逆風的方向,所以飛機的跑道應該與風的方向一致。航海應順風航行,這樣既可以提高航速,也節省燃料。逆風與之相反。

風與能源

在風力較大的內陸和沿海,可以建立風力發電廠,比如,在中國西北內陸和東部沿海。

風與農業

如中國冬季風、乾熱風、颱風,印度的西南季風等,他們對農業都會造成影響。

風與野外考察

風向風向

在野外考察時,可以根據樹冠形狀來判斷方向。在沙漠中觀察流動沙丘的移動方向。
在自然界中,風能幫助判知方向。如木製的柱架,其迎風面顏色深黑容易腐壞,而懸崖及石頭迎風面較為光滑。但必須熟悉當地的盛行風向,這在沙漠地區尤為重要。 風是塑造沙漠地表面形態的重要因素,在單風向地區一般以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鏈為主。沙丘和沙壟的迎風面,坡度較緩;背風面,坡度較陡。我國西北地區,由於盛行西北風,沙丘一般形成西北向東南走向。沙丘西北面坡度小,沙質較硬,東南面坡度大,沙質鬆軟。在西北風的作用下,沙漠地區的植物,如酥油草、紅柳、梭梭柴、駱駝刺等向東南方向傾斜。蒙古包的門通常也朝向背風的東南方向。冬季在枯草附近往往形成許多小雪壟、沙壟,其頭部大尾部小,頭部所指的方向就是西北方向。風向還因地區和季節的不同而異。因此根據風向特徵判定方向,平時應參閱兵要地誌,了解當地四季盛行風向,以便得出正確的判斷。還須注意,在具有多種風向而風力又大致相似的地區,則會出現金字塔形沙丘,在此地區判定方向較為複雜,應參考日月和星辰綜合判別。

風與軍事

風向風向

孫子兵法·火攻篇》中寫道:“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孫臏兵法·地葆》一篇論述:“八風將來,必勿忘也。”看來,掌握風的變化規律,是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藉助風力,使火勢與風向相輔相成,從而使曹操的連環戰船在大風大火中化為灰燼。歷史上不識風情,受風之害的,也不乏其例。元世祖忽必烈,由於沒有掌握日本海的季風特點就冒然發兵,第一次侵日,900艘戰船被風襲沉了200艘,倖存者慌亂逃回;第二次侵日,4400艘戰船全部被颱風襲沉,14萬大軍僅有3人得以生還。
近現代戰爭史上用風助戰的例子更多。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利用較穩定的西北風對法軍施放毒氣,毒氣在風的作用下能擴散25公里,使法軍損失很大。4天后,德軍又照舊施放毒氣,由於風向突變,反而使德軍自己大受毒氣殺傷之苦。1955年1月,盤踞在浙東大陳島港內的蔣介石海軍艦隊,對中國解放軍構成較大威脅,中國解放軍早就想將其殲滅。但蔣軍清晨出港,天黑返回,航空兵很難抓住它。1月8日晚上,北方冷空氣南下,沿海有7~8級偏北大風,10日天晴,風仍很大,蔣軍10餘艘艦艇不能出港。解放軍航空兵抓住這一良好戰機,迎風出動轟炸機等76架,轟炸大陳島港,炸沉“中權號”坦克登入艦1艘,炸傷各類艦艇5艘,重創蔣軍艦隊。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代戰場上,風向、風力等因素與作戰行動的關係則更為密切。飛機不明風向就難以展翅,艦艇不知風情就難以巡航,炮兵不精確測風就難以打準,就是“風雨無阻”的步兵,不辨風勢也難以順利完成任務,如:部隊移動,順風增速逆風減速;戰場觀察,順風視野遠,逆風眼界窄;戰場掩護,不精確計算,盲目射擊和施放煙幕就難奏效;各種槍彈和炮彈在運行中也要受到風的影響。風對原子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的使用效果影響更大,當風向與核爆炸衝擊波傳播方向一致時,動壓增加,破壞力加大,而風速越大,破壞力也越大,反之破壞力就小。可以預見,在未來戰爭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將會經常遇到。指揮員要想取得作戰勝利,就要借風利,避風害,準確掌握作戰地區的風向、風力以及各種季節、時間的來風規律,並由此設計出破敵方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