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裡的秋天》

《春天裡的秋天》

《春天裡的秋天》是巴金基於當時泉州社會現實創作的小說,講述了一個淒楚動人的愛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學教師在泉州和他的女學生鄭佩容相愛著,但遭到女方父親的強烈反對,他倆逃到廈門鼓浪嶼。但是他們的愛情終難為封建禮教所容,在短暫的幸福時光過後,鄭佩容在母親的電促下返回泉州,從此音信杳渺,最終在父母所包辦的婚姻中鬱鬱而終。

基本信息

作品資料

(圖)《春天裡的秋天》《春天裡的秋天》
《春天裡的秋天》是巴金基於當時泉州社會現實創作的小說,講述了一個淒楚動人的愛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學教師在泉州和他的女學生鄭佩容相愛著,但遭到女方父親的強烈反對,他倆逃到廈門鼓浪嶼。但是他們的愛情終難為封建禮教所容,在短暫的幸福時光過後,鄭佩容在母親的電促下返回泉州,從此音信杳渺,最終在父母所包辦的婚姻中鬱鬱而終。

作者介紹

(圖)《春天裡的秋天》《春天裡的秋天》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語專門學校,求學期間參加了反封建的進步刊物《半月社》活動。1927年旅法在巴黎讀書並開始了文學創作。次年回國從事文學活動,“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救亡工作,和魯迅有了交往。抗日戰爭爆發後,和茅盾創辦《烽火》,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現任中國作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 文學桂冠:1982年 獲義大利國際但丁獎;1983年 獲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4年 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1985年 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1990年 獲蘇聯人民友誼勳章;2001年 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主要著作:長篇小說《滅亡》、《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戰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說《春天裡的秋天》、《憩園》、《寒夜》,散文集《新聲集》、《讚歌集》、《隨想錄》(5集)。譯作有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回憶錄《往事與隨想》。

(圖)《春天裡的秋天》《春天裡的秋天》

春天。枯黃的原野變綠了。新綠的葉子在枯枝上長出來。陽光溫柔地對著每個人微笑,鳥兒在歌唱飛翔。花開放著,紅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閃耀著,紅的星,綠的星,白的星。蔚藍的天,自由的風,夢一般美麗的愛情。
每個人都有春天。無論是你,或者是我,每個人在春天裡都可以有歡笑,有愛情,有陶醉。
然而秋天在春天裡哭泣了。
這一個春天,在迷人的南國的古城裡,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陰。
秋天的雨落了,但是又給春天的風掃盡了。
在雨後的一個晴天裡,我同兩個朋友走過泥濘的道路。走過石板的橋,走過田畔的小徑,去訪問一個南國的女性,一個我不曾會過面的瘋狂的女郎。
在—個並不很小的莊院的門前,我們站住了。一個說著我不懂的語言的小女孩給我們開了黑色的木柵門,這木柵門和我的小說里的完全不同。這裡是本地有錢人的住家。
在一個陰暗的房間裡,我看見了我們的主人。寬大的架子床,寬大的涼蓆,薄薄的被。她坐起來,我看見了她的上半身。是一個正在開花的年紀的女郎。
我們三個坐在她對面一張長凳上。一個朋友說明了來意。她只是默默地笑,笑得和哭一樣。我默默地看了她幾眼。我就明白我那個朋友所告訴我的一切了。留在那裡的半個多小時內,我們談了不到十句以上的話,看見了她十多次秋天的笑。
別了她出來,我懷著一顆秋天的痛苦的心。我想起我的來意,我那想幫助她的來意,我差不多要哭了。
一個女郎,一個正在開花的年紀的女郎……我一生里第一次懂得瘋狂的意義了。
我的許多年來的努力,我的用血和淚寫成的書,我的生活的目標無一不是在:幫助人,使每個人都得著春天,每顆心都得著光明,每個人的生活都得著幸福,每個人的發展都得著自由。我給人喚起了渴望,對於光明的渴望;我在人的前面安放了一個事業,值得獻身的事業。然而我的一切努力都給另一種勢力摧殘了。在喚醒了一個年輕的靈魂以後,只讓他或她去受更難堪的蹂躪和折磨。
於是那個女郎瘋狂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不自由的婚姻、傳統觀念的束縛,家庭的專制,不知道摧殘了多少正在開花的年青的靈魂,我的二十八年的歲月里,已經堆積了那么多、那么多的陰影了。在那秋天的笑,像哭—樣的笑里,我看見了過去一個整代的青年的屍體。我仿佛聽見—個痛苦的聲音說:“這應該終結了。”
《春天裡的秋天》不止是一個溫和地哭泣的故事,它還是一個整代的青年的呼籲。我要拿起我的筆做武器,為他們衝鋒,向著這垂死的社會發出我的堅決的呼聲“Je accuser”(我控訴)。

巴金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
激流三部曲 《家》[小說]|《春》[巴金小說]|《秋》
愛情三部曲 《霧》 | 《雨》 | 《電》
抗戰三部曲 《火》| 《馮文淑》 | 《田惠世》
人間三部曲之一 《寒夜》[巴金小說]

中篇小說
人間三部曲之二、三 《憩園》|《第四病室》

其他
《春天裡的秋天》|《滅亡》|《死去的太陽》|《砂丁》|《萌芽》[巴金作品]
《新生》[巴金小說] |利娜

短篇小說
《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電椅》|《抹布》|《將軍》[巴金作品] |《神·鬼·人》
《沉落》|《發的故事》|《小人小事》|《李大海》

散文集
孔老二罪惡的一生》 | 《海行》|《旅途隨筆》|《點滴》|《生之懺悔》|《短簡》|《控訴》
《夢與醉》|《感想》|《龍·虎·狗》|《廢園外》|《旅途雜記》| 《靜夜的悲劇》| 《願化泥土》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大歡樂的日子》| 《堅強的戰士》 |《友誼集》|《讚歌集》
《傾吐不盡的感情》|《賢良橋畔》|《大寨行》|《控訴集》|《十年一夢》|《再思錄》|《無題》
《懷念》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慰問信及其他》|《煙火集》|《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
《序跋集》 | 《憶念集》
傳記憶作 《巴金自傳》|《憶》|《隨想錄》


文學譯著

《科學的社會主義》 | 《麵包略取》 | 《獄中與逃獄》 | 《薇娜》 |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 |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 |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 | 《前夜》 | 《丹東之死

草原故事》 | 《秋天裡的春天》 | 《過客之花》 | 《自傳》 | 《獄中記》 | 《俄國虛無運動史話》

《門檻》 | 《夜未央》 | 《告青年》 | 《一個家庭的戲劇》 | 《叛逆者之歌》 | 《父與子

遲開的薔薇》 | 《處女地》 | 《散文詩》 | 《快樂王子集》 | 《回憶托爾斯泰》 | 《回憶屠格涅夫

草原集》 |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 | 《往事與隨想

理論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合著) |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 | 《談契河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