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國文人》

《品中國文人》

《品中國文人》選擇的是我國文學史上十八位富有代表的前賢屈原、司馬遷到魯迅,時間跨度為二千年。從戰國、秦漢到近現代,皇朝的更疊變遷,讓每一時期的文人前賢,都帶上了時代的烙印。我們常見歷史語境中的人物梳理,抽象的歸類、簡單化的概念演繹已成通病,這種類同將“中醫現代化”等同於“中醫西醫化”的弊症,除了便於講學外,留下的病症是對於豐富多彩歷史的閹割,歷史語境與人物背影,離我們漸行漸遠。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品中國文人》《品中國文人》

中國歷史漫長而豐富。中國很早就有記載自己民族歷史的優秀傳統。本書嘗試著從中國歷代大文人的角度來勾畫歷史與文化的脈動,以這些與中國歷史和文化相關聯的單個生命的演進,還原歷史與文化發展的真況。所有文章融文史哲於一爐,同時也注入了作者作為一個牛活在當今時代的文化人的見解和情感。本書的作者原為小說家,存對這些文人和歷史的講述中也融入了文學的筆法,展現出作家雄厚的筆力、豐富的藝術再現力和廣博的人生

圖書簡介

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嵇康、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蘇東坡、柳永、歐陽修、王安石、陸游、辛棄疾、李清照、曹雪芹、魯迅,這些名字在中國幾千文化史上閃閃發光,是世人公認的文學大家。這部分兩卷本的《品中國文人》就是作者劉小川在大量文本細讀的基礎上所寫的關於這18位文化名人的評述文章。作者在後記中談為什麼要品中國文人時說,中國文人的生存姿態、生存向度,對當下的中國人明明白白是個精神指引。品讀這18位文豪級的先賢,內心始終惴惴不安,我能直接瞄準中國文人的生命衝動嗎?能提取他們的生命精華嗎?能把活生生的傳統文化帶到當下嗎?這也正是作者寫作這些文章的初衷。

圖書簡評

拿到劉小川的《品中國文人》,心中有一份擔心,作家型的小川何以選擇這樣一塊硬骨頭?能說出前人未道之言嗎?但是一篇篇讀後,此書對我有一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作家用全新眼光處理著傳統的材料。內容結實,文筆一瀉千里,作者憑藉幾十年深厚的積累、良好的藝術修養,寫出極帶情感色彩,類同當年梁啓超的新體散文,它們“不守家法”,信筆而來又舒捲自如,議論雄辯,別具一格。

《品》書選擇的是我國文學史上十八位富有代表的前賢屈原、司馬遷到魯迅,時間跨度為二千年。從戰國、秦漢到近現代,皇朝的更疊變遷,讓每一時期的文人前賢,都帶上了時代的烙印。我們常見歷史語境中的人物梳理,抽象的歸類、簡單化的概念演繹已成通病,這種類同將“中醫現代化”等同於“中醫西醫化”的弊症,除了便於講學外,留下的病症是對於豐富多彩歷史的閹割,歷史語境與人物背影,離我們漸行漸遠。

作家劉小川讀古代文人前賢,首先看到的是他們“挺有意思,一個個活得十分帶勁。”就是說,前人的“生命形態,生存方式,生存向度”,讓他喜歡,崇敬,於是便萌生了解與品說他們的願望。就像作家寫今日的生活,無法繞開當下活生生人的心靈與情感一樣,劉小川把屈原到魯迅十八位前輩文人前賢,看成是“血肉豐滿,強大的個體”。從人出發,從人的心靈與情感出發,將他們的文學創作,無論詩與文,看作是個體生命體驗的外化,這樣即拆除了不同歷史語境的隔膜,架起古今間一座橋樑。錢鍾書說過:“東學西學,心裡攸同”,劉小川看到的是古人今人,人性攸同。章培恆、駱玉明主編的《中國文學史新著》將古典文學發展,看作是對於“人性的強調與張揚”的歷史,劉小川解讀古代文人前賢,與章駱兩人的看法驚人的一致。……

作者簡介

劉小川劉小川

劉小川,1960年出生於四川省眉山縣。供職於四川省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蘇曼殊》、《漢劉邦》、《蘇軾:敘述一種》、《來到漢語中的德國大師》。

本書章節

第一卷

屈原(戰國 約前340-278)

司馬遷(西漢 約前145或135-?)

司馬相如(西漢 約前179-前118)

嵇康(魏晉223或224-263)

陶淵明(東晉365-427)

李白(盛唐701-762)

杜甫(盛唐712-770)

白居易(中唐772-846)

李煜(南唐937-978)

第二卷

蘇東坡(北宋1036-1101)

柳永(北宋987?-1053?)

歐陽修(北宋1007-1072)

五安石(北宋1021-1086)

陸游(南宋1125-1210)

辛棄疾(南宋1140-1207)

李清照(南宋1084-1151)

曹雪芹(清代1724?-1764)

魯迅(1881-1936)

相關評論

“品中國文人”不自劉小川始,劉的獨創性在於現代性眼光與平民情懷,心理透視與筆墨才氣之融會。——雷達(著名評論家)

劉小川的風格兼有余秋雨于丹兩位老師的長處,以娓娓道來的筆觸探究歷史的奧秘,為我們寫下了一部中國文人的心靈史。——張頤武(著名評論家、北大中文系教授)

小川的文字,融詩情、史識、哲思於一爐,表現出對古人文化風度的追懷與嚮慕,執著地追問與人格尊嚴密切相關的問題,是近年值得關注的文學收穫。——李建軍(著名評論家、文學博士)

詩性是一個民族的核心隱秘,它不僅體現了人類追求完美的一種本能,還包含了更多的不可思議的能量。劉小川從古人身上看到的是時間之奧秘,是逼人的生命光輝,是無法言說的天地奇蹟。且看作者議論和記敘的竟是這樣一些人物:曠達篤定的嵇康、舉目悠遠的陶淵明、豪氣浪蕩的李白、憂思純美的杜甫、豐贍細膩的白居易、柔腸旖旎的李煜……他們在天幕上永遠閃爍,可是伸手指點這清澈這暉光的,卻要是有心志有情懷的人。——張煒(著名作家)

有關國學的新書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本期任務要盤點的是有關國學的新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